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成体干细胞多向分化潜能,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有关干细胞分化的理论,成体干细胞的研究对揭示生命的本质和内在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成体干细胞概念的演变、多能分化性以及其他特征,临床应用前景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做一简要概述。并指出应用成体干细胞治疗人类疾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叶蕾  杨孝顺  邓淑芬 《西南军医》2006,8(3):120-120
韩-雪-柯综合症(Hand-Schuller-Christian)是预后较差的一种恶性血液病,仅靠化疗难以使患者取得完全缓解(CR),且易复发。我们采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治疗1例韩——雪——柯综合症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陈洁  彭秀军 《武警医学》2011,22(8):721-724
干细胞(stemcells)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处于未定向分化状态并具有增殖能力。在特定条件下,干细胞可以分化成不同类型的具有特征性形态、特异分子标志及特殊功能的成熟细胞。干细胞按来源可分为胚胎干细胞(embryonicstemcells,ESCs),来源于胚胎和胎儿组织,以及成体干细胞(adultstemcells,ASCs),来源于出生后器官或成年个体组织。  相似文献   

4.
真皮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成神经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真皮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及其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条件及可行性。方法:取大鼠真皮组织,采用贴壁传代培养筛选法,分离培养真皮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经β-巯基乙醇诱导,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分化细胞进行鉴定。结果:分离的早期贴壁的真皮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经过连续传代培养至第4代,细胞形态较为均一,86%的细胞处于G0/G1期,细胞表面波形蛋白表达阳性,但因子Ⅷ和角蛋白表达阴性。经β-巯基乙醇诱导,真皮间充质干细胞可向神经细胞分化,细胞突起增多,具有神经元的形态学特征,分化后的细胞表达神经元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微丝(NF-200)。结论:大鼠真皮组织中存在着成体多能干细胞,一定条件下可分化为神经元。提示真皮可能是成体多能干细胞的又—来源,有望在神经组织修复和再生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分析烧伤创疡再生医疗技术(MEBT/MEBO)联合脂肪源性干细胞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MEBT/MEBO联合脂肪源性干细胞治疗局部创面,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MEBT/MEBO治疗局部创面,对比观察治疗第4、8周时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创面最终愈合时间。结果 治疗第4周,研究组患者中创面痊愈5例、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创面痊愈1例、显效9例、有效12例、无效14例(Z=-3.832,P<0.001)。治疗第8周,研究组患者中创面痊愈26例、显效7例、有效3例,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创面痊愈8例、显效11例、有效17例(Z=-4.463,P<0.001)。最终两组患者创面均完全愈合,其中研究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39.85±22.48)d,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67.66±31.89)d(t=4.277,P<0.001)。结论 MEBT/MEBO联合脂肪源性干细胞可有效促进慢性难愈合创面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特殊细胞 ,根据其来源不同可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两大类。成体干细胞的移植已经在神经系统、造血系统等许多人类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 ,2 ] 。但是 ,成体干细胞的分化潜能差、细胞来源少以及移植存活率低等不足显著地影响了成体干细胞的临床应用。随着胚胎干细胞研究的深入 ,尤其是治疗性克隆干细胞技术的成熟 ,干细胞移植应用的研究将可能会得到新的发展 ,干细胞移植的应用也将从细胞水平走向器官水平。干细胞技术不仅为许多人类疾病的治疗开启了希望的大门 ,而且为各…  相似文献   

7.
干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具有无限自我更新能力,可以分化成特定组织,修复各种损伤.骨髓是成体干细胞的重要来源,主要含骨髓造血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目前利用干细胞治疗终末期肝病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从体外、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三个方面总结了干细胞特别是成体干细胞治疗终末期肝病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各种来源干细胞在临床应用中取得的进展,探讨干细胞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可能机制,提出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是临床常见的骨髓衰竭性疾病,常规治疗有效率低,造血干细胞移植是SAA尤其是依赖输血维持生命的重症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我们应用非清髓的预处理方案,进行了1例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HLA半相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同时为减轻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还首次进行了体外扩增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MSC)的共移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概述重力对成体干细胞分化影响的研究进展.资料来源与选择国内外本领域正式发表的研究论文和综述.资料引用引用文献20篇.资料综合重力对骨髓间质于细胞、造血干细胞和骨骼肌干细胞分化的影响.结论重力参与成体干细胞的分化,进一步丰富了干细胞分化调控理论,为干细胞定向诱导开辟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经皮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四肢骨折骨不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治疗四肢骨折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1999年5月-2006年5月,对48例四肢骨干骨折骨不连患者采用经皮注射MSCs进行治疗。结果48例患者获3~48个月(平均12.6个月)随访,42例患者达到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注射MSCs的时间)为4.7个月(3~6个月),X线显示骨折线消失和骨痂形成。结论经皮自体MSCs移植术是一种治疗四肢骨干骨不连的有效和安全的方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开展干细胞标记和MR活体示踪研究推进分子影像学发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近年来,干细胞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包括胚胎干细胞的建系和定向分化发育成功,以及成体干细胞多向分化潜能的发现。因而诞生了1个全新的领域:干细胞器官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干细胞的临床移植治疗疾病具有广阔的前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干细胞移植后,必须明确移植细胞的生存状态,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的原因是因为移植细胞还是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雁 《西南军医》2008,10(4):92-92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46眼)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患者术后12-18月观察有无复发。结果45眼治愈,1眼复发,治愈率97.81%。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较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复发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3.
干细胞经历最近十年的飞速发展,从胚胎干细胞,到成体干细胞,进一步到诱导型多能干细胞以及这些细胞在动物实验和临床中应用,从小规模的临床研究到部分干细胞产品的上市,无疑给未来的临床应用领域提供巨大想象空间。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干细胞临床转化相关政策,探讨干细胞向临床转化过程中面对的科学问题,分析干细胞治疗技术细节障碍,探索干细胞治疗的治病机制,将在北京举办2016(第八届)干细胞技术与临床转化论坛。  相似文献   

14.
非清除性预处理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o-PB-SCT)治疗肝炎相关性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HASAA)国内外尚未见报告,我们采用环孢素A、CD3单克隆抗体及环磷酰胺作非清除性预处理,成功地对1例HASAA患者进行了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超声评价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后高海拔地区急性心肌梗塞左室收缩功能及心肌局部运动改变。方法:2004年3月-2007年6月期间入院的33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细胞移植组患者在术前、术后6月、术后12月行超声检查,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收缩容积(ESV)、每搏量(SV)。结果:移植术后6月患者左室射血分数由术前(40.93±7.38)%升至(48.57±5.17)%,(P〈0.05)。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可明显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和心肌局部运动.  相似文献   

16.
全身(全淋巴)照射后100例医源性急性放射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肿瘤过程中用全身照射(TBI)或全淋巴照射(TLI)预处理,研究受照不同剂量患者发生医源性急性放射病严重程度,治疗方法和造血恢复及相关合并症。方法100例患者(白血病91例,其他肿瘤9例)接受500~1000cGyTBI或TLI和超大剂量化疗作预处理。结果均发生医源性急性放射病,白细胞降至(0~0.15)×109/L,骨髓空虚,合并各种感染和出血。经造血干细胞移植,抗感染,应用GM-CSF或G-CSF积极支持治疗及保护隔离措施,92例造血恢复,8例死于不同感染和出血。结论造血干细胞的移植起主要治疗作用,不同造血因子用于治疗急性放射病,可能是一种有希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初步探讨使用"氟达拉滨(Flud)+马利兰(Bu)+司莫司汀(CCNU)+阿糖胞苷(Ara-C)"预处理方案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3例患者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预处理方案为Flud 30 mg/(m2·d)×4 d,Bu 1 mg/(kg·次)×4 d,CCNU 250 mg/m2×1 d,Ara-C 2-4 mg/m2×2 d.供者均为亲缘HLA配型半相合;输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有核细胞数(3.5-4.5)×108/kg受体体重(中位数为4×108/kg),骨髓有核细胞数(3.5~4.5)×108/kg受体体重(中位数为4×108/kg受体体重).采用"ATG+环孢霉素+短疗程甲氨喋呤+晓悉"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前列腺素E1(PGE1)+低分子肝素钠+丹参预防肝静脉闭塞症.结果 骨髓移植后全部患者重建造血,移植后骨髓嵌合及基因检测证实患者骨髓中造血细胞为完全供者细胞植入.结论 Flud+Bu+CCNU+Ara-C预处理方案移植治疗白血病疗效较好,安全可行,为无HLA完全相合供者白血病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对本院2004年3-12月的18例陈旧性心肌梗死伴心功能不全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BMCT)治疗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评价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治疗许多血液病和某些实体瘤将可应用外周血来源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取代骨髓移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可加速恢复大剂量放、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因此,随着外周血干细胞保存技术的进步和连续血细胞分离技术的应用,临床医生得以更广泛地采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我们曾对1例患者用全淋巴区大剂量放、化疗随之采用自身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并取得了成功。现报道如下。1 临床经过患者,男性,20岁。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发热反复发作1年。X线胸片示:纵隔增宽,左颈淋巴结活检病理确诊为非何…  相似文献   

20.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飞行人员急性白血病(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4例空军飞行人员急性白血病,其中3例为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例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方法自1993~2003年4例急性白血病飞行员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3例接受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或自体骨髓移植,预处理方案为环磷酰胺(CY)/全身照射(TBI),1例接受半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预处理方案为CY/TBI/阿糖胞苷/噻替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