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胰腺炎的眼部并发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报告有眼部并发症的急性胰腺炎6例,其中男2例,女4例。20~39岁者5例。视力障碍4例(66.6%),视网膜出血4例(66.6%),视网膜渗出3例(50.0%),静脉血管改变3例(50.0%),视乳头改变3例(50.0%),眼睑瘀血2例(33.3%)。简要讨论了急性胰腺炎眼部并发症的诊断标准、治疗和预后。  相似文献   

2.
患急性视神经炎光觉完全消失的病例并不少见,这些病例有的恢复了很好的视力,有的部分恢复。为了解光觉在视网膜上首先恢复的部位以及恢复过程,我们对光觉完全消失的急性球后视神经炎14例(19只眼)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4例中:男5例,女9例。10岁~20岁6例,21岁~30岁4例,30岁~40岁2例,41岁~50岁1例,60岁1例。双眼发病5例(10只眼),单眼发病9例。右眼6例,左眼3例。  相似文献   

3.
氪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周平  梁皓  严宇清 《眼科新进展》2001,21(6):392-392
我科激光室 1999年 11月~ 2 0 0 0年 11月对 45例患者使用氪离子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以下简称中浆病 )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5例中浆病患者中 ,男 41例 ,女 4例 ,单眼发病 40例 ,双眼 5例。年龄 2 7~ 5 5岁。其中 2 0~ 2 9岁者2例 ,30~ 39岁者 2 7例 ,40~ 49岁者 13例 ,5 0~ 5 5岁者 3例。发病时间 3d~ 4a。视力 0 .3以下者 7眼 ,0 .4~ 0 .9者 2 8眼 ,1.0~ 1.5者 15眼。渗漏点位于血管弓以内者 47眼 ,血管弓以外者 3眼。渗漏点个数多为 1个 ,有的达 3~ 4个。1.2 方法…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78年6月~1987年6月眼科住院患者2347例中视网膜脱离232例(眼),占9.9%,现总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232例视网膜脱离患者中男性160例,女性72例。男女之比为2.2:1,男多于女,与国内作者的报告一致。年龄最小者12岁,最大者66岁。本组患者中  相似文献   

5.
胰激肽释放酶联合葛根素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可 《眼视光学杂志》1999,1(3):161-161
视网膜静脉阻塞 (RVO)是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病 ,病因尚不十分清楚 ,故治疗本病较困难 ,常易致盲和引起低视力。作者于 1996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采用胰激肽释放酶联合葛根素综合治疗方法治疗 30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随机分成 2组 ,治疗组 :30例 (30眼 )。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 2 6~ 77岁 ,平均 5 4岁。病程 5~ 180天 ,平均 42天。均为单眼发病 ,其中中央静脉阻塞 2 4眼 ,分枝静脉阻塞 6眼 ,伴有高血压病 16例。对照组 :2 0例 (2 0眼 )。男 10例 ,女10例 ,年龄 2 2~ 71岁 ,平均 5 7岁 ,病程 3~ 180…  相似文献   

6.
两年前曾有人报告视网膜母细胞瘤的A超检查。本文将1983年1月至1985年4月我院经手术证实的10例视网膜母细胞瘤的B超材料加以整理,以探讨本癍的B超所见及B超对本病的诊断价值。一般资料(一) 10例经手术证实的视网膜母细胞瘤,男6例,女4例,发病年龄3个月至6岁,平均3.3岁,均为单眼单发,左眼8例右眼4例。父母发现猫眼外观而就诊者5例(其中1例伴斜视),以视力障碍就诊者4例(其中2例伴斜视),单发斜视者1例。眼底检查有视网膜隆起者6例,不能透见者4  相似文献   

7.
桐泽型色素膜炎由浦山等(1971)首先报告和命名。其临床特点是:(1)单眼发病,(2)急性弥漫性色素膜炎,(3)视网膜中央动脉壁有多数浸润灶,(4)眼底周边部有大量渗出,(5)高度玻璃体混浊,(6)因周边部视网膜萎缩而致视网膜裂孔形成和视网膜脱离。作者报告2例,并与浦山等报告的6例6眼进行了比较。此2例均单眼发病。临床特点是:急性前部色素膜炎伴有一过性眼压升高,继而进展为急性弥漫性色素膜炎,后极部视网膜血管壁出现淡黄色浸润,玻璃体明显混浊,眼底周边部有大量渗出物,视网膜萎缩,多处裂孔形成,第  相似文献   

8.
急性视网膜坏死是以单眼或双眼葡萄膜炎,视网膜动脉周围炎、视网膜动脉闭塞以及伴有周边部视网膜多发性裂孔的视网膜脱离等临床表现为特征的严重眼病。其病因不明,发病急骤,治疗困难,预后极差。近年来国内巳有陆续报告,并逐步提高了对本病的认识。作者近遇一例,现报告如下。患者何××男24岁住院号49371因右眼红痛40余天,视物不见1个月,于  相似文献   

9.
急性视网膜坏死临床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瑛 《临床眼科杂志》2002,10(3):285-285
急性视网膜坏死是近年来眼科致盲率较高的疾病 ,其发病急 ,预后差。我院收治急性视网膜坏死 5例患者 ,均采用静脉点滴无环鸟苷加地塞米松联合治疗。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5例急性视网膜坏死患者 ,男性 4例 ,女性 1例 ;;年龄最小 33岁 ,最大 5 5岁 ,均为青壮年 ;单眼发病 3例 ,双眼发病 2例 ,共 7只眼 ;双眼发病时间 3~ 30天 ,平均为 16 .5天 ,双眼间隔发病时间 2~ 4周 ,患者发病前身体健康 ,无诱发因素。眼部表现 :(1)视力急骤下降 ;(2 )球结膜轻度充血 ,角膜后细小 KP(+~ ) ,前房丁道尔氏症 (+) ;(3)玻璃体呈絮状混浊 ,其中 1例玻璃…  相似文献   

10.
为了弄清日本糖尿病之视网膜病变以及由视网膜病变所致视力障碍之发病率,作者对日本福冈县16个医疗单位3,841例(男1,863,女1,978)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有视网膜病变者979例(29.8%)(男430,女549)女性较男性发病率高(P<0.005)。增殖性视网膜病变152例(4.6%),无性别差别(P<0.10)。有白内障者533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报告4例因视网膜裂孔形成而表现为急性、掩盖眼底观察的致密玻璃体积血的病例。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复习各例的临床记录。结果:患者4例为2男2女,年龄38~69岁。患眼为右眼(也为高度近视眼)1例,左眼(近视1例,正视眼2例)3例。病程1d~3wk。首诊时视力为手动~0.04。经过玻璃体手术(3例)和单纯激光光凝(1例)处理视网膜裂孔,最后随访视力均有改善,分别为0.04,0.2,0.6与0.8。结论:对于因视网膜裂孔形成引起的急性玻璃体积血应保持警惕,早期诊断和封闭裂孔可避免视网膜脱离,获得较好的视力恢复。  相似文献   

12.
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伴脉络膜脱离 (choroidal detachment,CD)临床诊断及治疗方面均有一定的困难 ,易于漏诊。我们观察了 12例 RRD合并 CD患眼的超声检查特征 ,以期为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2例系我院自 1996年 11月至 1998年 11月因 RRD住院治疗的患者 ,男 7例 ,女 5例 ;年龄 2 8~ 5 0岁 ,平均 40岁。均为单眼发病 ,发病时间最短 3d,最长 1个月。屈光状态 :- 8D~- 12 D者 6例 ,- 4.5 D~ - 6 D者 4例 ,正视眼者 2例 (均为病史所得 ) ;其中 …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青光眼并发视网膜脱离首由Axenfeld描述,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视网膜脱离常是致盲的决定性因素。作者报告18例先天性青光眼合并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效果。病例分为单纯的和并发的。单纯先天性青光眼指无其他发育异常且有典型的房角镜改变者;并发者则指有其他发育缺陷的病例。18例不同原因的先天性青光眼,发生视网膜脱离者21眼,男13例,女5例;单纯性16例,并发性2例。  相似文献   

14.
现将我科 1985年 12月~ 2 0 0 0年 12月的 2 2 30例小梁切除术中发生玻璃体流失的 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全部为住院患者 ,均单眼发病 ,其中男 2 2例 ,女 14例 ;年龄 2 .5~ 71岁 ,平均 36 .75岁。随访 6~ 12个月。1.2 青光眼类型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13例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8例 ,先天性青光眼 5例 ,继发性青光眼 10例。1.3 术前眼部情况 有外伤史者 6例 ,高度近视者 5例 ,玻璃体变性者 6例 ,视网膜变性 5例 ,大眼球 4例 ,晶状体脱位4例 ,术前经治疗眼压高于 35 m m Hg(1k Pa=7.5 mm Hg)者 4…  相似文献   

15.
作者报告4例急性视网膜坏死病例,开始时表现为前色素膜炎伴突然发作的视力模糊、充血、房水闪光和细胞、大的羊脂状KP和明显的玻璃体混浊而使眼底模糊不清。发病后1~2周眼底周边部出现黄色渗出,表明病变迅速进展,且伴有血管周围炎、鞘膜形成和视网膜动脉阻塞。3~5周黄色渗出吸收、玻璃体混浊减轻、周边视网  相似文献   

16.
视网膜挫伤的眼电图检查在国内还未见报道,笔者把视觉眼电图(EOG)引入到视网膜挫伤的检查与诊断中,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性资料1.患者组随机收集临床诊断为视网膜挫伤患者共21例221眼,其中男20例,女1例。年龄14~46岁。工作中致伤7例,非工作中误伤5例,纠纷或意外他伤9例。视力:光感~0.09者13眼,0.1~0.3者4眼,0.4~0.9者3眼,1.0~1.5者2眼,伪盲试验(一)。伤情分级:Ⅰ级、单纯视网膜水肿,10眼;Ⅱ级、视网膜水肿伴出血,2眼;Ⅲ级、脉络膜裂伤或玻璃体出血,8眼;Ⅳ级、视网膜脱离或脉网膜萎缩,2眼。22眼中4眼合并外伤性视神经萎缩,8眼合并角膜裂伤、前房出血、瞳孔散大、白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学流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糖尿病引起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DR)是致盲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我们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DFI)术探测了 15例 30只正常眼与 5 5例 86只 DR眼患者的视网膜中央动脉 (CRA)、中央静脉 (CRV)的血流动力学参数 ,以了解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血流动力学变化 ,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正常对照组 :15例 30只眼 ,男 5例 ,女 10例。年龄 4 0~ 6 0岁 ,平均年龄 5 0岁 ,排除眼部疾病 ,糖尿病及高血压等病。眼科检查眼底 ,眼压均无异常。DR组 :5 5例 86只眼 ,男 2 1例 32只眼 ,女 34例 5 4只眼 ,年龄 34~ 77岁 ,平均年…  相似文献   

18.
睫状体无色素上皮剥离和裂孔形成,又相继有数例报告,日本报告均系发生在外伤后或Marfan综合征。作者报告4例颞侧睫状体上皮断离及视网膜脱离伴发晶体鼻侧脱位,男3女1,年龄14-29岁。2例为单眼,其中1例为眼外伤后、1例为单眼Marfan综合征。而另2眼,双眼对称性发病,似为原发性。4例皆视力低下及鼻侧视野缺损。在颞侧虹膜后方及脱位的晶体间,可见睫状体无色素上皮之断裂分离,呈灰白膜样物。患眼皆有颞侧视网膜浅脱离。双眼对称发病中的1例,一眼伴发青光眼,视网膜术后复位,但不久又再度脱离,再次手术后复位,然睫状体上皮断离仍存在。术后眼压更  相似文献   

19.
视网膜脱离是跳水运动员的一种职业病。为了解跳水运动员视网膜脱离的发生情况、危险因素及预后,我们回顾性总结了1991年1月~2 0 0 2年12月收治的7例四川省游泳馆跳水队运动员视网膜脱离的病例资料,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7例患者中,男4例,女3例。年龄12~1  相似文献   

20.
临床资料 1985年10月~1990年10月,运用维脑路通治疗挫伤性视网膜震荡21例,其中男20例,女1例。右11眼,左10眼,均为单眼发病。年龄为19~37岁。职业:工人5人,农民10人,战士5人,干部1人。致伤物为石块9例,拳头5例,木柴棍、足球、机枪弹簧、铁器等。部位:视网膜黄斑部11例,颞下6例,颞上4例。治前视力:手动/眼前者1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