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仲景《伤寒论》共有113方(缺禹余粮丸、实为112方),其中使用大枣者有37方,约占34%,故有研究的必要.大枣、性温,味甘平,质润多液,入脾胃二经.《甘草经》云:“心腹邪气,安中养脾气,平胃气,通九窍,助十二经,补少气,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古人很早就已入药应用,民间亦为滋补营养之上品. 一、调和诸药:1.调营卫、以发散:《伤寒论》方中大枣常与生姜同用,温中散邪扶正的作用,如《伤寒论》发散剂桂枝汤类共  相似文献   

2.
1古方中治黄疸之中药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茵陈五苓散治湿重于热、小便不利之黄疸,方中桂枝一药两用,既散风寒解太阳之表,又行气内助膀胱气化,使湿热从小便排出,以治黄疸;《伤寒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见表证之阳黄,方中麻黄、连翘、桂枝、生姜散风邪、宣郁热。隋唐·孙思邈《千金方》犀角散治急黄,方中升麻升举清阳之气、疏风解毒。清·吴谦等《医宗金鉴》治五疸之方剂,大部分配有风药,如麻黄茵陈醇酒汤治表实黄疸,方中麻黄散风邪;胃疸汤治谷疸,方中防己、秦艽祛风湿,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方指仲景在《伤寒论》原文中的提到的方剂。儿科病证虽以时方治疗较多,但在临床报道中,《伤寒论》之经典方剂在儿科病证的应用亦不少。本文以文献综述的形式,归纳近年来《伤寒论》方在儿科肺系疾病的临床运用情况,总结其临床运用规律,使《伤寒论》方更灵活、更广泛的应用于儿科临床。  相似文献   

4.
刘庆申 《中国当代医药》2014,(18):159-160,163
对《伤寒论》通阳法进行初步总结,探讨《伤寒论》通阳法的运用及其特点,认为《伤寒论》奠定了中医通阳法的临床基础,后世的诸多通阳之法,都可从《伤寒论》中找到根源。总的来看,仲景通阳之法重在祛邪,并遵循因势利导的原则,表郁者,发而通之;气郁者,疏而达之;水饮者,利而通之;痰结者,涌而通之;湿郁者,祛而通之;热郁者,透而通之。《伤寒论》的通阳法,有待更深入的研究运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伤寒论》,指出了"存津液"为《伤寒论》的核心思想,在临床诊疗辨证过程中明辨津液状态对于诊疗有着重要作用.仲景存津液方法主要包括攻邪有度以减轻对津液的耗损、直接补充损伤之津液和促进人体化生津液3个方面.以仲景"存津液"思想指导治疗小儿发热,处方药简力宏,直指病机,疗效满意.附案例2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6.
小柴胡汤的药理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小柴胡汤源于《伤寒论》,是临床应用最多的方剂之一。该方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炙草、生姜、大枣七味药组成,具有和解少阳,扶正祛邪作用。柯韵伯谓本方“为少阳枢机之剂”。后世在此基础上,对该方又进行了不少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兹就国内外对本方的药理实验研究的概况,择要叙述如下: 退热作用 小柴胡汤原是《伤寒论》中治疗伤寒邪在少阳、外感热病的主要方剂。但近年  相似文献   

7.
“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语出《妇人明理论》,是语影响颇钜。许多医学著作中皆有转载论述。如《本草纲目》云:“按妇人明理论:四物汤治妇人病,不问产前产后,经水多少,皆可通用,惟一味丹参主治与之相同,盖丹参能破宿血…其功大类同当归、地黄、川芎、芍药故也。”及《本草从新》说:“丹参补心,去瘀生新…功兼四物(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为妇科要药。”《滇南本草》也有:“丹参……一味可抵四物补血之功。”的记载。又今时医每在用丹参时皆云:一味丹参,功同四物。  相似文献   

8.
<正>大黄黄连泻心汤是张仲景《伤寒论》治疗"心下痞"的代表方,由大黄、黄连两味药组成。仲景在其用法上特别注明:"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此种浸渍法有别于常用的煎煮法。由于药物浸渍法最终溶出的有效成分与煎煮法相比有较大变化[1],因此导致临床疗效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9.
气血辨证是《伤寒论》的辨证核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伤寒论》辨证论治的典范,以六经为物质,以八纲为变化,六经是辨证之体,八纲乃是辨证之用,体用结合,有机联系,互相为用。必须指出的是,“八纲辨证”的思想,源于《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密切结合,紧紧相连而不能相离,“气血辨证”则是贯穿于《伤寒论》“六经辨证”和“八纲辨证”的辨证核心。在研究《伤寒论》中,如果只谈“六经辨证”,或只谈“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而丢掉“气血辨证”这一核心内容,那就使仲景辨证论治的完善体系支离破碎,相割裂开来,所以,在《伤寒论》的辨证体系中,唯有用“气《伤寒论》中辨证论治的所有内容,纲举目张,洞若观火。  相似文献   

10.
"干姜"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名医别录》中另立生姜和干姜分开来用。干姜又名白姜、均姜、泡姜、淡干姜。干姜的功效是温经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明代李时珍说:"干姜用母姜造之……以白净结实的为良,过去人称其为白姜,又曰均姜。"干姜能引血药入血分,气药入气分,又能去恶养新,有阳生阴长之意,因此血虚的人可以用,而  相似文献   

11.
张梓凤 《中国药业》1999,8(8):49-50
经统计,在《伤寒论》[1]113方中应用桂枝40次,其中39次在枝枝药后注明去皮应用(仅163条枝枝人参汤例外)。我们知道桂枝炮制并无去皮之说,但仲景为何要求去皮呢?现行教材未予明究,笔者通过研究认为,《伤寒论》所用桂枝并非现行入药的桂枝,而是樟科植物肉桂的粗枝之皮,属今之肉桂范畴,故要去皮应用,现将我的论述如下。1古本草考据的结果《神农本草经》[2]成书于东汉之前,与仲景时代最为接近,书中仅记载菌桂、牡挂一条,末提及桂枝。《唐本草》[3]云:“菌者,竹名,古方用筒桂者是……”“或云牡桂,即今木桂及单名者也。此桂花…  相似文献   

12.
半夏泻心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全方寒温并用、辛开苦降、攻补兼施、阴阳并调,为和解之剂,是治疗因中气虚弱、寒热错杂、升降失常而导致肠胃不和的常用方。《伤寒论》中此方主要用于误下后脾胃受伤,由脾气不升,胃气不降,中焦不转导致的心下痞症。此方组方精炼,各药配伍考究,不但能双向调节运转脾胃之气,还能调和人体上下、前后、左右、内外阴阳之气。在临床使用中,抓住主要病机,辨病和辨证相结合,异病同治,可用于因"寒热错杂,脾胃痞结"所致之多种病证,疗效显著。列举呃逆、胃脘痛、感冒3则案例,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电子计算机对《伤寒论》中的方剂和每一味药作统计处理。根据累加指数的大小,选出《伤寒论》中较常使用的二十五味中药,旨在探讨古人用药的经验,并为最有前途的中药作进一步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电子计算机对《伤寒论》中的方剂和每一味药作统计处理。根据累加指数的大小,选出《伤寒论》中较常使用的二十五味中药,旨在探讨古人用药的经验,并为最有前途的中药作进一步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古今录验方》是一部成书于唐初的由甄立言编著的方剂学著作,由于南北朝时期长期战乱,再加之印刷术尚未发明,书籍全赖手抄,汉字书写的不易,古代手抄本的难得,致使医学著作因战乱而大量散失。至唐初仅有《灵枢》之残卷、《素问》之部分篇章,及从医必读而得以保存之《伤寒论》。这三部书即为隋唐医学理论之基础,而《伤寒论》又因其为一部含有初步辩证论治思想的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的方书,故对隋唐医家影响更深,《古今录验方》正是在此  相似文献   

16.
吴茱萸汤来源于张仲景《伤寒论》辨阳明脉证并治245条,由吴茱萸、人参(党参)、生姜、大枣组成。吴茱萸味苦辛性太热、归肝、脾胃经,有温中散寒止痛、降逆止呕,为本方之主药;生姜温胃散寒止呕逆;人参、大枣补脾益胃和中。本方具有温胃散寒止痛、降逆止呕、补脾益胃和中之功效,笔者以其应用于临床诸症,收效满意,列案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从功效、配伍、用法、用量等方面分类研究《伤寒论》中甘草大枣生姜合用的方剂可知,此三药合用主要体现调和营卫,补益脾胃,调和诸药,和胃及辛甘化阳等功效。甘草、大枣、生姜三味药物在方中并非可有可无。  相似文献   

18.
当归四逆汤的临床应用4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当归四逆汤出自《伤寒论》,《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曰"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伤寒论?辨不可下病脉主并治第二十》曰:"下利脉大者,虚也,以强下之故也。设脉浮革,因欠肠鸣者,属当归四逆汤。"方由桂枝汤去生姜,倍大枣加细辛、当归、木通而成。方中当归苦辛甘温,补血和血,与芍药合而补血虚;桂枝辛甘而温,温经散寒,与细辛合而除内外之寒;甘草、大枣益气健脾,补血通阳;更以木通引诸药入血脉而温经通络,共奏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功。  相似文献   

19.
“当归四逆颗粒”是中国药科大学开发的6类中药新药(原三类中药),现已获得临床批件。一、处力来源当归四逆颗粒的处方,来源于《伤寒论》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汤原载于《伤寒论》厥阴病篇351条,仲景以本方治疗“手足厥寒,脉细欲绝”之证,为温经散寒的代表方。两千年来,本方受到历代医药家的重视,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迄今为止,我国尚无当归四逆汤的成药制剂,临床均以汤剂煎服,处方缺乏规范,有些用法违背仲景原意,个别因辨证用药不当或药昧、药量的误用而导致不良反应,使用亦不方便。为了充分发挥当归四逆汤治疗寒凝血瘀之证的优点,促进本方临床推广应用和规范用药,我们在处方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增减优化,制成当归四逆颗粒剂。  相似文献   

20.
刘以敏主任通过体悟《小儿药证直诀》、《温病条辨》等古籍对"热"病的病因病机、与六气淫邪关系的阐述,在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中重视辨证论治,认为在发病中应注意"温病"、"湿邪"、"食积"与发热的关系,治疗中常配合"宣"、"化"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