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自从Pfeiffer从革兰阴性菌(GNB)中发现了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对热稳定的内毒素,人们对内毒素的化学本质、生物学活性方面的认识不断深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GNB的感染发生率及其特征均较以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近年的研究发现,内毒素或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一方面可视为GNB的致病因子,在GNB感染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GNB对机体亦可表现出显著的有益的作用。细菌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膜上的一种糖脂成分,  相似文献   

2.
治疗肝病内毒素血症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内毒素 (endotoxin)广泛分布于革兰阴性菌及其他微生物如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等的细胞壁成分中 ,当这些微生物死亡后或处于高速增殖期时 ,会释放内毒素 ,一旦大量内毒素进入体循环 ,即可导致内毒素血症 (endotoxemia,ETM )。内毒素血症可导致致死性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 ,病死率极高。肝脏是机体清除内毒素的主要器官 ,一旦肝脏的屏障功能受损 ,有可能导致内毒素血症并引起肝脏持续性损害 ,形成肝病内毒素血症 ,如急性肝衰中内毒素血症发生率可高达93% ,肝炎肝硬变为 84 % ,慢性肝炎…  相似文献   

3.
内毒素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梁莹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4):2667-2668
自Pfeiffer从革兰阴性菌(GNB)中发现了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对热稳定的内毒素以来,人们对内毒素的化学本质、生物学活性方面的认识不断深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GNB的感染发生率及其特征均较以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近年的研究发现,内毒素(LPS)一方面可视为GNB的致病因子,在GNB感染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LPS对机体亦可表现出显著的有益的作用。由于LPS在GNB感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LPS的致病机制及其作用特点,对指导临床上选择有效防治GNB感染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内毒素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个扼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中性粒细胞是机体抵抗微生物侵袭的中心环节,含有众多的抗微生物物质,其中对杀菌性/通透性增加蛋白(Bactericidal/permeability increas-ing Protein,BPI)的研究,近年来倍受关注,该蛋白不仅对革兰阴性菌有杀灭作用,而且具有中和内毒素的作用,被称为未来的“超级抗生素”,在革兰阴性菌脓毒症的治疗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广阔的应用前景,BPI的性质及作用如表1所示.现就其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热原检测的新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原是能引起机体发热的生物源性物质。研究最深入的热原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上的脂多糖 (L PS,亦称内毒素 ) ,内毒素是普遍存在的致病分子 ,对制药业和医学界是一种热原。基于鲎变形细胞裂解物 (L AL)的内毒素检测方法已在注射制剂和医疗器械质控中应用达 2 5年之久 ,但鉴于该方法本身的缺点及鲎来源有限 ,亟需一种替代热原检测方法。重组 C因子 (r FC)开创了热原检测的新时代 ,其机理是内毒素激活 r FC酶原 ,活化的 r FC水解合成的底物 ,生成可检测的产物(产物的量与内毒素成正相关 ) ,从而定量内毒素  相似文献   

6.
脂多糖(LPS)是革兰阴性菌的内毒素,位于菌体表面,类脂是LPS的有效成份,它的化学结构已经确定.Shiba等化学方法合成了类脂A.合成的大肠杆菌类脂A(化合物506)的内毒素活性基本与LPS相同,但它的亚单位类似物(即GLA化合物)的致病毒性和热原性很低,大约只有天然类脂A或合成类脂A的1/50~1/10000,却具有有效的免疫学活性.在GLA化合物中(GLA-27、GLA-59和GLA-60),与GLA-27和GLA-  相似文献   

7.
<正>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PI)是一种主要存在于中性粒细胞内的阳离子抗菌蛋白,具有杀菌、中和内毒素和抗真菌等作用,并且在发生生物学效应时,对机体不产生任何损害,在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治疗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1]。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8.
杨镛 《云南医药》2001,22(2):150-154
近年来的研究认为 ,革兰阴性菌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 ,LPS)除了通过激活单核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等产物外 ,还可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激活或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Vascularendothelialcell,VEC) ,致其功能和结构发生变化 ,如粘附分子的表达、细胞因子的释放和屏障功能损伤等 ,这一学说的形成可能是对感染或感染性休克的发病机制的完善或补充。在这一方面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加深对感染性休克的认识 ,同时也对探讨严重感染或感染性休克治疗途径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本文从一个侧面就由内毒素激活或…  相似文献   

9.
在制备注射用药品的过程中 ,热原是最主要的污染因素。它直接影响药品的质量 ,危害患者生命安全。热原 (pyrogenic) ,泛指所有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物质。就注射液而言 ,热原即指革兰阴性菌所产生的内毒素 (endotoxin)。除内毒素外 ,病毒、干扰素类、化学物质也可引起发热。近些年来 ,对细菌内毒素的研究日趋深入 ,已从分子水平阐明细菌内毒素的化学结构、活性机制 ;检测方面已从动物试验、定性法发展到定量法。本文就细菌内毒素基本概念及检查法在医药方面的应用作一综述。1 细菌内毒素的本质1.1 内毒素是细菌外膜特征性的组成成分…  相似文献   

10.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以前是欧美发达国家肝硬化的主要原因,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硬化,部分发展为肝细胞肝癌[1]。近年来,大量的研究提示酒精可致肠道损伤、肠通透性增加,导致内毒素肠渗漏[2]。内毒素作为一类革兰阴性菌产生的脂多糖,具有高度的免疫活性,并能诱导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产生,内毒素肠渗漏可引起二次攻击,诱导和加重肝损伤,同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细菌耐药问题日益突出,颅内多重耐药(MDR)革兰阴性菌感染成为临床的棘手问题.近年上市的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AZ-AVI)对MDR革兰阴性菌显示出良好的抗菌活性,本文介绍了临床上8例CAZ-AVI治疗MDR革兰阴性菌颅内感染病例,除1例治疗失败外,其余7例均显示有效.CAZ-AVI有望成为临床治疗颅内革兰阴性菌感染...  相似文献   

12.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在病原体尚未明确时经验性地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机体菌群失调以及多重感染,因此,早期判断是否存在革兰阴性菌(G^-菌)感染至关重要。笔者,应用动态浊度法检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浆细菌内毒素水平,以判断G^-菌感染是否存在及抗菌疗效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革兰阴性菌的脂多糖 (L PS) ,又称内毒素 ,有多种有害的生物学活性。无细胞百日咳疫苗 DTP(DTa P)中的内毒素以往通过小鼠体重下降 (BWD)试验进行调节 ,但 BWD试验既不敏感也不精确 ,根据 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 DTa P指南 ,规定残余内毒素含量应采用鲎变形细胞裂解物 (L AL)试验及其他适宜方法进行测定。为此作者研究了DTa P对加入的 L PS的 L AL活性及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并讨论了采用 L AL 试验检测DTa P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作者选用 1997~ 1999年间接受过日本国家质控检测的 13批 DTa P检测 DTa P对L AL试验的…  相似文献   

14.
革兰阴性菌外膜结构成分脂多糖(LPS)即内毒素,是其主要致病因子,具有广泛而复杂的生物学效应,可直接或间接引起机体发热、代谢改变、免疫功能紊乱,多器官功能损害、休克乃至死亡等许多病理生理过程。这些效应主要是通过LPS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激活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促进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的大量合成与释放,导致机体失控性炎症反应。在现代医学对由内毒素触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治疗仍然一筹莫展的今天,不断有中药、复方或其所含成分被证明对受内毒素攻击的动物有保护作用,我们先期的研究结果亦证明中医经典复方凉膈散具有良好的抗内毒素炎症活性,从中药寻找抗内毒素治疗措施呈现良好的前景,抗内毒素中药活性筛选成为关注的热点。然而,对于中药或复方来说,由于成分复杂,影响因素众多,限制了细胞筛选体系和分子筛选体系的应用,特别是在以有效部位、提取物甚至水煎剂为研究对象时则更加困难。若用哺乳动物模型进行大规模筛选,则费时、费力、费物资,代价难以承受。利用斑马鱼模型来筛选药物已成为发现候选药物的主要技术。近年来,转基因、诱导突变和反义morpholino knockdown等技术的使用,结合活体成像技术,使斑马鱼成为研究人类炎症免疫疾病相关的病理生理学及在活体内进行高通量药物筛选的良好模式生物。近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开展了斑马鱼内毒素炎症模型构建及基于该模型的中药抗内毒素炎症活性筛选研究。采用LPS卵黄囊注射诱导成功建立斑马鱼内毒素炎症模型。以LPS诱导的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的迁移聚集、斑马鱼死亡率和生存时间可作为评价抗内毒素炎症活性参考指标。利用斑马鱼内毒素炎症模型开展了凉膈散方提取物(不同极性提取部位)抗内毒素活性筛选,凉膈散方中单味中药提取物(不同极性提取部位)抗内毒素活性筛选及凉膈散方所含活性单体抗内毒素活性筛选。研究证明该模型用于中药抗内毒素活性评价是可行的。鉴于有效成分组方是创新中药研发的新形式、新方法,我们利用斑马鱼内毒素炎症模型开展了抗内毒素中药有效成分组方的配伍与配比研究,获得优化配方并申请专利保护。利用LPS诱导的马鱼内毒素炎症模型,建立适宜于不同层次(中药单体成分、单味中药及复方不同提取部位或组分)中药形式抗内毒素活性筛选方法,为抗内毒素中药筛选提供一个介于体外初筛与哺乳动物验证之间的快速、低成本和活体筛选新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细菌内毒素又称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是革兰阴性菌(gram-negative bacteria,GNB)外膜的主要结构(图1),在细菌生长繁殖的各个阶段以及菌体自溶或被裂解时,均会从细菌外膜上脱落下来并释放到周围介质中[1].许多临床研究证实,LPS参与人类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近年来,尽管抗感染治疗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但脓毒血症、内毒素休克等的病死率仍高居不下,已引起临床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就LPS的临床生物学作用及其拮抗剂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革兰阴性菌外膜结构成分脂多糖(LPS)即内毒素,是其主要致病因子,具有广泛而复杂的生物学效应,可直接或间接引起机体发热、代谢改变、免疫功能紊乱,多器官功能损害、休克乃至死亡等许多病理生理过程。这些效应主要是通过LPS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激活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促进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的大量合成与释放,导致机体失控性炎症反应。在现代医学对由内毒素触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治疗仍然一筹莫展的今天,不断有中药、复方或其所含成分被证明对受内毒素攻击的动物有保护作用。我们先期的研究结果亦证明,中医经典复方凉膈散具有良好的抗内毒素炎症活性,从中药寻找抗内毒素治疗措施呈现良好的前景,抗内毒素中药活性筛选成为关注的热点。然而,对于中药或复方来说,由于成分复杂,影响因素众多,限制了细胞筛选体系和分子筛选体系的应用,特别是在以有效部位、提取物甚至水煎剂为研究对象时则更加困难。若用哺乳动物模型进行大规模筛选,则费时、费力、费物资,代价难以承受。斑马鱼被广泛用作研究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利用斑马鱼模型来筛选药物已成为发现候选药物的关键技术。近年来,转基因、诱导突变和反义morpholino knockdown等技术的使用,结合活体成像技术,使斑马鱼成为研究人类炎症免疫疾病相关的病理生理学及在活体内进行高通量药物筛选的良好模式生物。近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开展了斑马鱼内毒素炎症模型构建及基于该模型的中药抗内毒素炎症活性筛选研究。采用LPS卵黄囊注射诱导成功建立斑马鱼内毒素炎症模型。以LPS诱导的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的迁移聚集、斑马鱼死亡率、生存时间可作为评价抗内毒素炎症活性参考指标。利用斑马鱼内毒素炎症模型开展了凉膈散方提取物(不同极性提取部位)抗内毒素活性筛选,凉膈散方中单味中药提取物(不同极性提取部位)抗内毒素活性筛选及凉膈散方所含活性单体抗内毒素活性筛选。研究证明该模型用于中药抗内毒素活性评价是可行的。鉴于有效成分组方是创新中药研发的新形式、新方法,我们利用斑马鱼内毒素炎症模型开展了抗内毒素中药有效成分组方的配伍与配比研究,获得优化配方并申请专利保护。利用LPS诱导的马鱼内毒素炎症模型,建立适宜于不同层次(中药单体成分、单味中药及复方不同提取部位或组分)中药形式抗内毒素活性筛选方法,为抗内毒素中药筛选提供一个介于体外初筛与哺乳动物验证之间的快速、低成本和活体筛选新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环丙沙星与其他药物在输液中的配伍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丙沙星(简称CPFX)是目前应用的活性最强的氟喹诺酮类(fluoroquinolones)抗菌剂。其特点为广谱,比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及其他氟喹诺酮类抗菌剂的抗菌谱广,活性强,对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包括绿脓杆菌有较强  相似文献   

18.
盐酸莫西沙星缓释滴眼液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西沙星(moxifloxacin)是一种新型的甲氧喹诺酮,它在保持传统喹诺酮类药物的良好抗革兰阴性菌活性的基础上体外抗革兰阳性菌的活性得到了增强[1],对本品耐药的革兰阳性菌很少或耐药产生很慢[2].对需氧革兰阳性球菌体外抗菌活性比环丙沙星强4~8倍[3].  相似文献   

19.
新的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他啶对绿脓杆菌及其它革兰阴性菌有优良的活性,但对革兰阳性致病菌却较第一代头孢菌素差,最新出现的头孢菌素试图保持对革兰阳性和阴性菌的作用而避免许多耐药问题,如公认的第四代头孢菌素具有这些优势。头孢吡肟(cefepime)即属第四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阴性菌,特别是肠杆菌、绿脓杆菌具有良好的活性,同时保持了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Okamoto等综述了头孢吡肟的化学、药理特性、抗菌谱、药代动力学、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剂量。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研究1株发光杆菌Photorhabdus asymbiotica抗革兰阴性菌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方法 以抗革兰阴性菌活性为导向,采用大孔吸附树脂、MCI柱色谱,以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分离纯化技术,利用HR-ESIMS和NMR等波谱学方法,分离Photorhabdus asymbiotica发酵液中的化合物并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菌株Photorhabdus asymbiotica中获得3个次级代谢产物,并鉴定为darobactin(1)、环(L-色氨酸-L-脯氨酸)(2)和环(L-脯氨酸-L-苯丙氨酸)(3)。其中化合物1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均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结论 化合物1为发光杆菌Photorhabdus asymbiotica中主要的抗革兰阴性菌活性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