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观察硬膜外麻醉后腰痛的发生率及治疗办法 ,将 6 6例硬膜外麻醉病人分为Ⅰ组 (地塞米松组n =2 7) ;Ⅱ组 (地塞米松加维生素B12 、复方丹参组n =18) ;Ⅲ组 (生理盐水组n =2 1) ,观察各组腰痛的发生率和疼痛的程度。结果显示 :Ⅰ、Ⅱ和Ⅲ组术后疼痛的发生率分别为 2 9.6 %、16 .7%和 5 7.1% ,Ⅰ组与Ⅲ组比较P >0 .0 5 ,Ⅱ组与Ⅲ组比较P <0 .0 1;疼痛程度 :Ⅰ组 2级疼痛与Ⅲ组比较P <0 .0 5 ,Ⅱ组各级疼痛与Ⅲ组比较P <0 .0 5。认为地塞米松及维生素B12 、复方丹参均可减少硬膜麻醉后腰背痛的发生率及减轻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呃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新立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6):103-103,10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取双侧内关穴,足三里穴穴位注射维生素B1,维生素B6注射液。结果:通过28例患者疗效分析认为,该方法的运用能使呃逆治愈率达75%,显效率达25%。结论:维生素B1、维生素B6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确切,安全易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小剂量复方氯丙嗪内关穴封闭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效果。方法将75例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5例。A组采用6.25mg复方氯丙嗪一侧内关穴封闭;B组用1.5~3寸无菌针炙针针刺—侧内关穴并留针30min;C组臀大肌内注射复方氯丙嗪25mg。结果A组、B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C组(P均<0.01),但A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B、C组(P<0.01或0.05);A组、B组的副作用比C组明显减少(P均<0.01)。结论小剂量复方氯丙嗪内关穴封闭是一种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低血钠与顽固性呃逆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2例顽固性呃逆患者测定其治疗前后的血钠值,并先后以非补钠(维生素B1、B6中脘、内关、足三里穴位注射及氯丙嗪稀释静脉注射)和补钠的方法进行自身对照治疗,比较疗效。结果12例均有急性低血钠[(120.10±2.40 mmol/L)]。其中66.67%为重度低血钠,33.33%为中度低血钠。补钠治疗治愈率83.33%,总有效率100%。非补钠治疗治愈率0%,总有效率66.67%。二者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值均<0.01)。结论急性低血钠可致顽固性呃逆,补钠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酚妥拉明 (regitine ,RGT)、多巴胺 (dopamine ,DPM )和醒脑静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2 3 9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成 3组 :常规组 (Ⅰ组 ) ,给予吸氧、平喘祛痰、抗感染、激素、利尿、强心等常规治疗 ;对照组 (Ⅱ组 ) :同Ⅰ组治疗 ,不用利尿、强心剂 ,加用RGT ,DPM ;治疗组 (Ⅲ组 ) :同Ⅱ组治疗 ,加用醒脑静 ,并对治疗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总有效率Ⅰ组 5 9 1% ,Ⅱ组 89 2 % ,Ⅲ组 10 0 % ,Ⅱ组和Ⅲ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Ⅰ组 (P <0 0 1) ,Ⅱ组和Ⅲ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住院病死率Ⅰ组 2 0 5 % ,Ⅱ组 2 4% ,Ⅲ组为0 ,住院病死率Ⅱ组和Ⅲ组则低于Ⅰ组 (P <0 0 1) ,Ⅱ组和Ⅲ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肺性脑病病死率Ⅰ组5 7 8% ,Ⅱ组 5 0 % ,Ⅲ组为 0 ,肺性脑病病死率Ⅲ组明显低于Ⅰ组和Ⅱ组 (P <0 0 1) ,Ⅰ组和Ⅱ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RGT ,DPM和醒脑静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是最佳组合 ,疗效显著 ,能有效降低病死率 ,无并发症和副作用 ,特别是对于预防和治疗肺性脑病 ,是一个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穴位注射山莨菪碱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顽固性呃逆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 ,A组 4 8例 ,穴位注射 6 5 4 - 2 ,B组 4 7例 ,单纯针灸 ,C组 4 3例 ,单纯肌肉注射 6 4 5 - 2 ,观察呃逆治疗效果。所获数据经 χ2 检验。结果 A组有效率为 10 0 % ,其痊愈率较B组及C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结论 穴位注射山莨菪碱是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顽固性呃逆患者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内关穴注射维生素B1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妊娠剧吐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维生素B1注射双内侧内关穴注射;对照组采用先禁食2~3天,每天静滴葡萄糖盐水3000ml,输液中加入氯化钾,维生素C 及维生素B6,同时肌注维生素B1等对症治疗.结果 内关穴注射维生素B1治疗组中的60例患者,治愈53例(88%)、有效 6例(10%),有效率达98%.与对照组比较,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经内关穴注射维生素B1治疗妊娠剧吐,疗效高、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20例小儿喉乳头状瘤治疗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群 《海南医学》2003,14(11):19-20
目的 探讨小儿喉乳头状瘤的疗效。方法  2 0例患儿均于支撑喉镜下以手术方法彻底切除肿瘤 ,其中单纯手术 (Ⅰ组 ) 11例 ,手术 +微波治疗 (Ⅱ组 ) 6例 ,术后以干扰素治疗 (Ⅲ组 ) 3例。结果 总治愈率 60 % ,Ⅰ组、Ⅱ组、Ⅲ组治愈率分别为 :45 .4%、83 .3 %、66.7%。Ⅱ组治愈率高于Ⅰ组 (P <0 .0 5 )。结论 术后以微波处理创面可提高手术治疗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在应用VB6 VB1 VB12进行内关穴位注射治疗妊娠剧吐的效果观察.方法 现将2006年7月-2008年7月我院妊娠剧吐的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输液法加肌肉注射VB1.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双侧内关穴位注射 VB1 VB6 VB12.结果 治愈率治疗组(92%)较对照组(72%)明显上升(P <0.01),总有效率治疗组(100%),也高于对照组(88%). 结论 应用内关穴位注射VB1 VB6 VB12 配合输液治疗妊娠剧吐简单、方便、效果显著,对母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痛点注射与针刀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 119例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为对照组56例,采用消炎镇痛液局部痛点注射治疗;B组为观察组63例,根据临床症状轻重分成Ⅰ、Ⅱ、Ⅲ、Ⅳ4度,Ⅰ度采用痛点注射疗法,Ⅱ、Ⅲ、Ⅳ度采用痛点注射加针刀疗法。结果 A组与B组治愈者分别为20例(35.7%)与 52例(82.5%),有效者分别为44例(81.5%)与61例(96.8%),治愈率及有效率B组明显高于A 组(P<0.01),无效率(A组12例,21.4%;B组2例3.2%)及复发率(A组15例,36.4%;B组1例, 1.6%),B组明显低于A组(P<0.01)。结论痛点注射疗法对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症状较轻、病程较短的Ⅰ度患者疗效高,且损伤小。痛点注射加针刀疗法对Ⅱ、Ⅲ、Ⅳ度患者的疗效好,且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电针、巨刺法穴位注射内关、足三里治疗脑血管病引起顽固性呃逆的效果.方法 将200例患者按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等随机分组,治疗组100例采用电针加巨刺法穴位注射内关、足三里联合治疗,对照组100例单用电针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治愈65例(65.00%),好转32例(32.00%),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12.
膈神经阻滞结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膈神经阻滞结合穴位注射对顽固性呃逆的治疗效果。方法将顽固性呃逆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25例,仅采用1%利多卡因10ml行膈神经阻滞,结合中脘、内关及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照组25例,仅采用上述3穴位注射。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2%(23/25例),对照组总有效率60%(15/2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膈神经阻滞结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是一确切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并用穴位注射治疗面神经麻痹的效果。方法:6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给予常规治疗,Ⅱ组给予常规治疗+穴位注射,Ⅲ组给予常规治疗+穴位注射+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以面瘫综合评分法评价3组疗效。结果:Ⅰ组、Ⅱ组和Ⅲ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0.0%、80.0%和95.0%,治愈率分别为10.0%、25.0%和50.0%。3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23,P=0.006);Ⅲ组与Ⅰ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接近显著性水准(连续校正X2=5.161,P=0.023);Ⅲ组与Ⅰ组治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X2=7.619,P=0.014)。结论:星状神经节合用穴位注射治疗面神经麻痹具有一定的优势,尚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阻生齿拔除术诱发下唇麻痹后疗效。方法病程在1个月以内60例患者随机分为Ⅰ、Ⅱ组,病程在3个月至1年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Ⅲ、Ⅳ组,各组均为30例;Ⅰ、Ⅲ组采用SGB治疗,Ⅱ、Ⅳ组采用SGB和电针灸疗法治疗。结果经过12次SGB治疗后,Ⅰ组28例恢复正常,2例良好;Ⅱ组26例恢复正常,4例良好;2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8次SGB治疗后,Ⅲ组24例恢复正常,5例良好,1例无效;Ⅳ组23例恢复正常,6例良好,1例无效;2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阻生齿拔除术诱发下唇麻痹后,应尽早进行治疗,SGB是其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电针灸可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电针四白穴对内脏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成年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组Ⅰ)、内脏痛组(组Ⅱ)、电针四白穴组(组Ⅲ)、电针非穴位+内脏痛组(组Ⅳ)、电针四白穴位+内脏痛组(组Ⅴ)。采用腹腔注射乙酸复制内脏痛模型。组Ⅲ、组Ⅳ和组V分别电针刺激双侧四白穴及四白穴外侧旁开1cm处20min;电针结束后,分别腹腔注射9.0g/L氯化钠注射液和乙酸。观察各组大鼠的扭体反应以及孤柬核(nucleusoftractussolitarii,NTS)内c—fos表达水平。结果组Ⅰ和组Ⅲ未观察到大鼠的扭体反应;组Ⅱ大鼠出现显著的扭体反应;组Ⅳ和组Ⅴ大鼠扭体反应次数显著低于组Ⅱ(P〈0.05,或P〈0.01)。组工大鼠NTS内c-fos低水平表达;组Ⅱ大鼠NTs内c—los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组工(P〈0.01);与组Ⅱ比较,组Ⅲ、组Ⅳ和组V大鼠NTS内c—fos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电针四白穴对大鼠内脏痛有显著的镇痛作用,面口部穴位的躯体感觉传入在孤束核对内脏感觉传入的抑制作用可能是电针四白穴对内脏痛产生镇痛效应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电针对阿片类药物成瘾者情绪的干预作用。方法:120例阿片类药物成瘾者经脱毒治疗后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针刺1组(内关、神门)、针刺2组(T5、T7夹脊穴)、针刺3组(内关、神门、T5、T7夹脊穴);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2周、3周后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对患者情绪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各针刺组在改善海洛因依赖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2周后针刺2组和针刺3组均优于针刺1组(P<0.05)。在改善抑郁方面针刺3组在治疗3周后优于针刺2组(P<0.05)。结论:电针双侧内关、神门、T5、T7夹脊穴在改善阿片类药物依赖者的情绪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与观察芬氟合剂内关穴注射对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及综合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无痛人工流产的早孕者135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45例。Ⅰ组为芬氟合剂内关穴注射,Ⅱ组为芬氟合剂肌肉注射,Ⅲ组为对照组,不给予任何镇痛措施。观察3组患者术中血压、心率、镇痛效果(VAS 评分)及综合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Ⅲ组术中 BP 降低、HR 减慢,与术前及Ⅰ组、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Ⅰ组术中 VAS 评分与Ⅱ组、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术中不良反应Ⅲ组发生率显著高于Ⅰ组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芬氟合剂内关穴注射能显著提高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同时也减少或避免术中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的发生,提高人工流产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电针不同经穴治疗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从80只健康SD大鼠中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结扎冠状动脉旋前降支复制心肌缺血模型。选取模型复制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神门"组、"内关"组和"太渊"组,每组10只。除模型组外,各治疗组分别电针大鼠左侧"神门"穴、"内关"穴和"太渊"穴,每次刺激10 min,每日1次,连续3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下丘脑室旁核区去甲肾上腺素(NE)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NE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电针组NE含量显著升高(P0.01或P0.05);各电针组之间比较,"神门"组NE含量显著高于"内关"组和"太渊"组(P0.05或P0.01),"内关"组NE含量显著高于"太渊"组(P0.05)。结论电针"神门""内关""太渊"穴治疗心肌缺血的机制与其促进下丘脑室旁核区单胺类递质NE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9.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颖  骆龙坤 《黑龙江医学》2008,32(2):123-125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超前镇痛的作用。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Ⅰ组患者术前5 min静脉缓慢注射氟比洛芬酯100 mg;Ⅱ组于术后患者苏醒,拔除气管导管后缓注氟比洛芬酯100 mg;Ⅲ组不注射氟比洛芬酯。分别记录3组患者术后2,6,12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咽喉疼痛的发生率以及YU麻醉镇痛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术后2 h,6 h的VAS评分Ⅰ组和Ⅱ组明显低于Ⅲ组(P〈0.05),VAS评分从小到大为:Ⅰ〈Ⅱ〈Ⅲ,但Ⅰ组和Ⅱ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2 h 3组间VA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术后咽喉疼痛的发生率分别为20.0%,32.3%和55.0%;3组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镇痛效果良好,可明显减轻全麻术后咽喉痛,有一定的预注作用,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内麻点用于腹部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90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例。Ⅰ组为对照组,未采用任何镇痛方法,Ⅱ组行舒芬太尼患者静脉自控镇痛,Ⅲ组行针刺内麻点。观察各组的镇痛效果、镇静效果和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3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比较:Ⅱ组和Ⅲ组评分平均低于Ⅰ组(P<0.05),Ⅲ组评分平均低于Ⅱ组(P<0.05);3组治疗后镇静评分比较:Ⅱ组和Ⅲ组评分平均高于Ⅰ组(P<0.05),Ⅲ组评分平均高于Ⅱ组(P<0.05);主要不良反应比较:Ⅲ组平均低于Ⅱ组和Ⅰ组(P<0.05)。结论电针刺激内麻点用于腹部手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