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痞即痞塞不适之征,可谓《伤寒论》痞证特异性的腹证,故以此特征而命名,从某种意义上说,若无“痞”之腹证便不成其痞证了。痞塞部位正在心下,“以剑突下端为顶点,连接两侧乳腺与季肋弓交叉两点之线为一等边三角形”就是心下痞范围。对于腹证“痞”有广、狭二义,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及此将“心下痞”与“心下痞满”互混。应该提出,狭义之痞与痞满在腹诊上有所区别,不应混淆,至少有两点可鉴:一是痞“但满而不痛”,而痞满可伴疼痛;二是痞按之自濡,可无抵抗,  相似文献   

2.
<正>痞满是指自觉心下痞塞,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痞满之病名首见于《内经》。如《素问.五常政大论篇》曰:"备化之纪……其病否","卑监之纪……其病留满否塞"等。《至真要大论篇》说"太阳之复,厥气上行……心胃生寒,胸隔不利,心痛否满"。《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明确痞的基本概念:"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  相似文献   

3.
痞满是指心下痞塞,胸膈满闷,触之无形,不痛的证候。多因起居失调,饮食不化,气郁痰凝,脾胃虚弱,导致脾失健运,升降失常而成。痞满一证,在《内经》中称为“否”、“满”、“否塞”、“否膈”。如《素问·异法方宜论篇》说:“脏寒生满痞”;《素问·五常政大论篇》说“备化之纪……其病痞”,“卑监之纪……其病留满痞塞”;《至真要大论篇》说“太阳之复,厥气上行……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痞满”。这些均是指胸膈满闷,心下痞塞的症状而言的。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诸痞候》提出“八痞”、“诸痞”之名,说明引起痞的原因非只一端,概其病机,却…  相似文献   

4.
痞的含义有二:其一,“痛也”;其二,“通否,闭塞不通”。简言之,痞即痛与不通,是对痞病主证和病机的高度概括。由于病因病位不同,痞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痞即痞病,指凡是引起以痛为主证,以不通为病机的一切疾病,由痰、食、水、瘀血或无形之邪阻塞形成,可产生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所以《内经》把痞称为痞饮、痞逆、否肿、否痛、否隔、否塞,仲景称之为痞满、痞硬满、痞硬,均是以同以复词的形式多方面解释了痞病,朱丹溪直接把痞块称为疟母,孙思邈把痞称为症瘕,说明了痞病之广泛;狭义痞专指仲景痞证,为无形之邪壅塞心下。  相似文献   

5.
<正>痞满在脾胃病中较为常见,痞满病名首见于《伤寒论》,张仲景创诸泻心汤治疗。此后历代医家也多有论述。痞满包含了现代医学中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等疾病。笔者有幸师从全国名老中医许彭龄,他尤善于治疗脾胃病。认为痞满是指以自觉心下痞塞,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不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从症状上看,痞满就是胃脘的部位痞塞不通,其诊断要点是:主症为胃脘痞塞,满闷不适,按之柔软,压之不痛,望无胀形;发病缓慢,时  相似文献   

6.
师芳琴 《陕西中医》2011,32(9):1140-1140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消痞汤加减治疗痞满证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8例痞满证患者予健脾疏肝消痞汤加减治疗后,评定患者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的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为89.47%。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健脾疏肝、益气消痞之功效。  相似文献   

7.
吉海旺主任医师治疗慢性胃炎痞满证临床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雷瑗琳 《陕西中医》2010,31(12):1642-1643
目的:通过总结吉海旺主任多年的临床经验,观察慢性胃炎痞满证中医辨治的疗效,探讨吉海旺主任治疗慢性胃炎痞满证辨证思路和临床经验。方法:对吉海旺主任自创健脾消痞汤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总结其辨证施药的思路和方法。结论:慢性胃炎痞满证发病以脾虚为本,气、痰、食、热、血为标。多种病理因素相互影响,贯穿于慢性胃炎病程始终。治疗应扶正祛邪并举,注重顾护健运脾气。健脾消痞汤组成是吉海旺主任依据本病病机特点制定,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痞满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和比较《伤寒杂病论》与《内经》中痞满的论述,指出:(1)病名上,《伤寒杂病论》称为"痞"或"心下痞",继承了《内经》的称谓,并沿袭至今;(2)病位上,《内经》痞满从太阴脾土论述,《伤寒杂病论》痞满主要在心下胃脘部;(3)病因病机上,《伤寒杂病论》痞满在《内经》"寒""湿"及"土运不及"基础上发展了痞满的热证、寒热错杂证等;(4)治则治法上,仲景因证立法、因法制方,使痞满理、法、方、药俱备,弥补了《内经》证治的缺失。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仲景对《内经》痞满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痞满是指心下痞塞、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的病证[1]。它的病名首见于《伤寒论》,如:"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多因起居失调,饮食不化,气郁痰凝,脾胃虚弱,导致脾失健运,升降失常而成[2]。因此,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是本病发生的病机关键。按部位可分为胸痞、心下痞等,心下即胃脘部,故心下痞指胃脘部的痞塞、胀满不适感。结合临床可知痞满病发生的病位多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刘桂荣老师认为痞满病的本质是脾胃  相似文献   

10.
<正> 3.寒热互结痞证(半夏泻心汤证)【临床表现】主症:心下痞满,按之濡软不痛,呕恶。次症:肠鸣下利,心烦。舌脉: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病机分析】  相似文献   

11.
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胃痞证2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旋覆代赭汤始载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七”篇,原文为:“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本方具有调补胃虚、和降胃气、化痰消痞之功,主治胃虚气逆痰阻之胃痞证。胃痞证是以胃脘部痞满不舒、闷塞不通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常因饮食、情  相似文献   

12.
李艺 《北京中医药》2008,27(5):342-344
痞满证是指心下痞塞,胸膈满闷,触之无形而不痛的证候,主要见于消化系统多种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王宝玉老师是北京市第三批师承指导专家,从医30余年,在消化系统疾病、肺系病、脑病及内科杂病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中对痞满证的诊治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且临床疗效显著.现将王老师治疗痞满证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李艺 《北京中医》2008,(5):342-344
痞满证是指心下痞塞,胸膈满闷,触之无形而不痛的证候。主要见于消化系统多种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王宝玉老师是北京市第三批师承指导专家.从医30余年,在消化系统疾病、肺系病、脑病及内科杂病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中对痞满证的诊治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且临床疗效显著。现将王老师治疗痞满证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可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1]。该病属于中医"痞证"、"胃痛"、"嘈杂"等范畴[2]。该病首见于《黄帝内经》称之为否、痞、痞满等。《素问·太阴阳明论》中云:"饮食不洁、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痞满闭塞。"指出"痞满"与饮食不洁,起居无规律,进而引起五脏生理受损有关。《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云:"心下痞,按之濡",心下即  相似文献   

15.
正胃痞病又可称为"痞满",其病名最早见之于《内经》,称之为"痞","痞塞"等。《伤寒论》中张仲景认为: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其临床表现可归入西医学上——慢性胃炎(包括萎缩性和非萎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下垂等疾病的范畴。临床常见可辨证为:脾胃气滞,肝胃不和,脾胃虚寒,脾胃湿热,寒热错杂等证。脾胃湿热证胃痞可表现为脘腹胀满,心下痞塞,泛酸嗳气,触之无形,压之柔软,纳  相似文献   

16.
何任 《新中医》1991,23(2):18-18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条文中“心下痞”之病证,乃指胃脘部满闷,按之柔软而不痛的证状。多由伤寒表邪未解,误用下法,以致邪气相结,寒热错杂。故仲景有泻心汤之设。临床所见此证甚多,但并不多由表邪误下所致,即所谓内伤杂病之心下痞也。其证有因忧郁气结而致心下痞满,亦常见兼见脘腹  相似文献   

17.
<正> 半夏泻心汤原医圣张仲景为心下痞所设。《伤寒论》曰:“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宜半夏泻心汤。”《金匮要略》:曰:“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可见,本方主治心下痞满、呕恶、肠鸣下利之证。此证乃脾胃不和,升降失序,寒热错杂,气机痞塞  相似文献   

18.
<正> 半夏泻心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一书。本方由三大类药物组成:一类为苦寒药如黄连、黄芩;一类为辛温药如干姜、半夏;一类为益气补中药如人参、甘草、大枣。属于调和剂范畴,原治因小柴胡汤误下形成的痞证。所谓痞证即胃脘痞满、堵塞不适之感。《伤寒论》中治疗痞证的方剂计5个,其中寒热互结而致心下痞的有3个,即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虽然三方在病因病机及适应证方面同中有异,但均以本方为基础而进行化裁。方中以半夏辛开散结、降逆止呕;干姜辛温散寒;黄芩、黄连苦寒降逆以清中焦之  相似文献   

19.
<正> “辛开苦降”,就是用辛苦的药味组方,用以治病。辛味能行能散,具行气活血之功;苦味能泄能坚,有燥湿和中之效。二者合用,一辛一苦,一开一降,相反相成,共奏和胃散痞之功。《伤寒论》第一百五十四条日:“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可见痞乃胀满不痛之证。胀满一证,病因复杂,病机各异,决非一方一法所能统治。辛开苦降法所治之痞证,是由胃中不和,寒热互结,升降失常所成。叶天士曰:“苔白不燥,或黄白相兼,或灰白,不渴,慎不可乱投苦泄,虽脘中痞满,宜从辛开苦泄。”即是教后人从舌苔上辨认寒热互结之痞,选用辛开苦降之法。  相似文献   

20.
慢性萎缩性胃炎辨证三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属中医胃痞之虚痞范畴.由此可以看出以几个特点:①病位在胃故曰政胃痞;②指出了“虚”在本病病机中的重要性;③病症以痞满为突出表现.这是对胃病虚痞一般特性的认识.CAG病机演变和表现是复杂的,临床不仅要了解共性,更要注意识别不同个体、不同发展阶段的个性,这样才能为正确论治打下基础.本病的病机关键为脾虚邪滞,胃失和降,概可用气血、虚实、微证三论来辨识.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