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选取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208例,统计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部位及临床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208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48例、96例次,感染率23.08%、例次感染率46.15%;其中以上呼吸道感染和肺部感染最为常见,分别占26.04%和18.75%;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年龄≥60岁、住院时间≥30d、有侵入性操作、白细胞计数2.0×109/L、合并其他疾病、应用抗菌药物以及应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等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白细胞计数、合并其他疾病、应用抗菌药物以及应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通过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予以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医院放疗中心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定预防策略,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2年5月在医院放疗中心治疗的1304例患者临床资料,对医院感染的各项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共有90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6.9%,其中以呼吸系统感染率最高,占46.7%,其他依次为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及皮肤,分别占24.4%、15.6%及13.3%;单因素分析显示,高龄(>65岁)、白细胞计数<1.5×109/L、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菌药物使用≥20 d、住院时间>30 d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危险性最大(OR=9.247),其他依次为广谱抗菌药物(OR=6.781)、高龄(OR=6.374)、白细胞计数(OR=5.647)、住院时间长(OR=4.247).结论 医院放疗中心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治疗上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从而有效控制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再生障碍性贫血医院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对192例住院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及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44例,发生率22.9%,89例次,发生例次率46.4%;医院感染发生率与患者年龄、住院天数、侵入性操作、白细胞计数、合并其他疾病、抗菌药物、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密切相关;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多见(25.8%),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53.5%)。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患者年龄、住院天数、侵入性操作、白细胞计数、合并其他疾病、抗菌药物、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是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控制危险因素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其危险因素,为有效控制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利用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的方法 ,对肿瘤科2009年1-6月发生的158例医院感染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0.23%;感染病例以血液病(37.95%)最多,感染部位主要是呼吸道(72.89%),其次是胃肠道(10.84%)、血源性感染(4.82%);抗肿瘤治疗、侵入性操作、白细胞降低、使用免疫抑制剂、高龄、住院时间长是增加感染的相关因素;最常见的病原菌是真菌和大肠埃希菌.结论 肿瘤科医院感染发病率高,应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切断医源性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加强肿瘤科病室的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心血管内科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调查医院2004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心血管内科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率为27.27%,例次感染率为33.49%;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多见(69.50%),其次为泌尿道(12.06%)、胃肠道(10.64%);筛选出住院天数、心力衰竭、泌尿道插管、人住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CCU)、抗菌药物应用是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危险因素多,应引起高度重视,严格掌握侵入性操作的适应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引发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以期为预防、控制感染的发生发展和提高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6月医院收治的206例失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引发失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206例失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6例,感染率为17.5%;易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腹膜、消化道、泌尿系统及其他部位,分别占41.7%、27.8%、16.7%、8.3%及5.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住院时间≥30d、实施侵入性治疗、血清白蛋白<30g/L、血白细胞<4×109/L、有并发症、应用抗病毒药物、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肝功能Child分级为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住院时间≥30d、实施侵入性治疗、有并发症、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肝功能Child分级是引发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引起失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因素很多,在治疗过程中应有针对性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降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目的 探讨血液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和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对医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血液病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12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8.63%,感染病例以急性白血病最多,感染部位主要是呼吸道,其次是口腔、肛周;白细胞减少、化疗及使用免疫抑制剂、高龄、住院时间长是增加感染的相关因素;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为主.结论 血液科医院感染发病率高,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加强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监测及控制,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肿瘤专科医院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肿瘤专科医院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医院2007-2009年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感染率、发生感染科室分布、感染部位、细菌培养、感染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为5.71%,漏报率4.48%,化疗科医院感染率最高,为7.85%,放疗科5.59%,外科3.16%,感染部位中呼吸道占首位占46.49%,其次为口腔感染占18.28%;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常见的有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真菌感染较严重;感染与年龄、性别、肿瘤期别、抗肿瘤治疗和侵入性操作密切相关,白细胞水平低下、抗菌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恶性肿瘤易导致医院感染,必须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控制易感因素,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继发深部真菌感染患者临床病症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7年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SLE患者589例,有88例合并深部真菌感染,记录患者感染率和感染发生部位,对感染患者行病原菌和耐药检测,对影响真菌感染相关因素行单因素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589例患者中88例发生深部真菌感染,感染率为14.94%,其中33例为肺部感染,占比37.50%(33/88),18例为消化道感染,占比20.45%(18/88),17例为泌尿道感染,占比19.32%(17/88),11例为血液系统感染,占比12.50%(11/88),9例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占比10.23%(9/88)。真菌感染患者在住院时间、白细胞计数、器官受损累及数、使用抗菌药时间、24 h尿蛋白定量、CD_4~+含量、狼疮活动度方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4周、24 h尿蛋白量≥3.5 g、白细胞计数≥3×10~9/L、抗菌药物使用时间≥2周及CD_4~+≤200个/微升为影响患者真菌感染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影响SLE患者真菌感染独立危险因素为住院时间、24 h尿蛋白量、白细胞计数、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CD_4~+含量,值得临床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0.
血液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液科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利用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血液科2005年1-12月全部住院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为11.96%,例次感染率为12.96%,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口腔、泌尿道为主,占全部医院感染的76.92%,主要病原菌为白色假丝酵母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等。结论血液科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住院天数、原发疾病、周围血白细胞和抗菌药物的应用等有关,对症治疗原发病、合理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改善患者的住院条件、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是预防与降低血液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选择环磷酰胺作为免疫抑制剂,建立评价生物材料免疫抑制作用的实验模型。通过观察实验动物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及血清TNF-α浓度变化.探讨医用热硫化硅橡胶对免疫系统的毒性反应,结果显示该材料未见明显的免疫抑制作用。该研究为生物材料的免疫毒性评价提供一种有效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器官移植受者的妊娠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受器官移植的妇女能够正常妊娠。器官移植受者妊娠的主要问题有妊娠与移植器官和移植受者的相互影响;免疫抑制治疗对妊娠的影响;围产期的护理等。  相似文献   

13.
Transfusion-associated hepatitis E, France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14.
TO THE EDITOR: Paracoccidioidomycosis, a systemic mycosis caused by Paracoccidioides brasiliensis, is endemic to rural areas of Latin America (1). Persons are infected early in life by inhaling the fungus propagules, which reach the lower airway and cause primary complex (2). The most common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paracoccidioidomycosis, which occurs with the chronic multifocal form, is characterized by pulmonary and extrapulmonary (e.g., ski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osteoarticular system) involvement, which occurs after a prolonged latency period (2). Carpal tunnel syndrome (CTS) is seldom associated with pyogenic agents (3),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4), or fungal agents (5). Few reports have described paracoccidioidomycosis in immunosuppressed patients (6). We report a rare case of flexor tenosynovitis and severe CTS in the context of reactivated, chronic paracoccidioidomycosis infection.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强化免疫抑制治疗(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IST)与单用环孢菌素A(cyclosporine A,CSA)治疗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间疗效差异,并研究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前,患儿对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e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反应程度与疗效的关系。方法2000年1月至2007年1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确诊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为68例,其中55例采用强化免疫抑制治疗(IST组),13例因经济原因采取单用环孢菌素A治疗(CSA组),比较两组疗效差异(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并与试验患儿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24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在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前做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试验性治疗,根据对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反应程度,将IST组分为G-CSF反应IST亚组(n=13)与C-CSF无反应IST亚组(n=11),比较两亚组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后6个月及长期疗效差异。结果IST组和CSA组患儿治疗的平均显效时间分别为3.4个月(1~13个月)和4.5个月(1~15个月)。IST组和CSA组患儿患儿治疗后第1、第3、第6、第9及第12个月末的有效率分别为70.9%,58.2%,79.5%,87.2%和89.7%VS.46.2%,38.5%,46.2%,61.5%和61.5%。随访1年以上,IST组有效率为89.7%(35/39),CSA组患儿有效率为61.5%(8/1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Х^2=5.419,P〈0.05)。G-CSF反应IST亚组及其无反应IST亚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有效率分别为76.9%(10/13)和45.6%(5/11),两亚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G—CSF反应IST亚组患儿总有效率(92.3%,12/13)较无反应IST亚组(54.5%,6/11)高,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强化免疫抑制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环孢菌素A。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前,对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有反应的患儿,强化免疫抑制治疗的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6.
Pneumocystis jirovecii pneumonia (PCP) in patients without AIDS is increasingly common. We conducted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f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proven PCP; of 544 patients, 223 (41%) had AIDS (AIDS patients) and 321 (59%) had other immunosuppressive disorders (non-AIDS patients). Fewer AIDS than non-AIDS patients required intensive care or ventilation, and the rate of hospital deaths—17.4% overall—was significantly lower for AIDS versus non-AIDS patients (4% vs. 27%; p<0.0001). Multivariable analysis showed the odds of hospital death increased with older age, receipt of allogeneic bone marrow transplant, immediate use of oxygen, need for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longer time to treatment; HIV-positive status or receipt of a solid organ transplant decreased odds for death. PCP is more often fatal in non-AIDS patients, but time to diagnosis affects survival and is longer for non-AIDS patients. Clinicians must maintain a high index of suspicion for PCP in immunocompromised patients who do not have AIDS.  相似文献   

17.
Severe infections are emerging as major risk factors for death among children with 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 (JIA). In particular, children with refractory JIA treated with long-term, multiple, and often combined immunosuppressive and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including the new biological 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 (DMARDs), are at increased risk for severe infections and death. We investigated 4 persons with JIA who died during 1994–2013, three of overwhelming central venous catheter–related bacterial sepsis caused by 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us or α-hemolytic Streptococcus infection and 1 of disseminated adenovirus and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 All 4 had active JIA refractory to long-term therapy with multiple and combined conventional and biological DMARDs. Two died while receiving high-dose systemic corticosteroids, methotrexate, and after recent exposure to anti–tumor necrosis factor-α biological DMARDs, and 2 during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procedure. Reporting all cases of severe infections and especially deaths in these children is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for accurate surveillance.  相似文献   

18.
微囊藻毒素毒理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日益严重及藻类水华的频繁暴发已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而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MCs)是在蓝藻水华污染中出现频率最高、造成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环七肽肝毒素.目前,蓝藻水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MCs对水产动物及哺乳动物造成的伤害.大量研究表明,作为肝毒素的MCs具有稳定性,不但能够在生物链中积累...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研究多频探测音对某些单一低频耳导抗测试所不敏感病变的鉴别(如:传导链中断,耳硬化症等)。方法:在原有单一低频SY—IA声阻抗中耳功能分析仪的基础上,重点对多频探测音产生电路、恒压声控系统、微处理器控制系统及多频声导抗及相位角检测电路进行了研究与设计。结果:运用多频耳声导抗测试系统可以分别在不同频率探测音下对正常耳、鼓膜松弛耳和听骨链中断耳进行声导抗检测和相位角检测。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基于ARM系统的多频耳声导抗测试系统可以为某些单一低频耳声导抗测试所不敏感病变的鉴别提供进一步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