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对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将86例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进行吸氧、抗炎、平喘等常规治疗,同时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42例只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6h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的变化;比较两组气管插管率和病死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pH值和PaO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率和病死率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能够有效缓解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的呼吸困难,改善预后,临床上应正确使用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重症肌无力危象(myasthenic crisis,MC)是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因呼吸、吞咽困难而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生命体征,是一种危急状态,病死率为15.4%~50.0%。目前临床对MC患者大多采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有创正压机械通气进行治疗,但会明显增加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病率,加重重症肌无力危象,导致脱机困难甚至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氧疗(HFNC)和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NIPPV)治疗急性Ⅰ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56例Ⅰ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HFNC组(n=28)和NIPPV组(n=28)。HFNC组采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氧疗,NIPV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疗法。比较2组患者气管插管率、30 d死亡率、总住院时间、总氧疗时间等指标。结果HFNC组患者气管插管率、30 d死亡率、总住院时间显著低于、短于NIPPV组(P0.05);2组不带呼吸机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Ⅰ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氧疗(HFNC)较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NIPPV)可以降低气管插管率、30 d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辅助治疗Ⅱ型呼吸衰竭两种方法的比较与护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无创面罩呼吸机及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 (BiPAP呼吸机 )辅助通气与鼻导管氧气吸入对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 4 7例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 ,采用无创面罩呼吸机及双水平气导正压呼吸机(BiPAP呼吸机 )辅助通气 2 4例 (即为观察组 ) ,采用鼻导管氧气吸入 2 3例 (即为对照组 )。在治疗Ⅱ型呼吸衰竭过程中观察组采用 (常规治疗加BiPAP呼吸机 ) ,对照组采用 (常规治疗加鼻导管吸氧 )。对在治疗 5~ 7天后动脉血气的改变 ,是否发生气管插管、死亡等 ,分别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 2 4例患者中 ,动脉血气分析PaO2 ,SaO2 均有明显上升 ,PaCO2 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导致气管插管 1例 ,死亡 0例。对照组 2 3例患者中 ,动脉血气分析PaO2 ,SaO2 ,PaCO2 无明显改变 ,导致气管插管 9例 ,死亡 4例。两组对比差别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在Ⅱ型呼吸衰竭辐助治疗中无创面罩呼吸机能有效的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增加通气 ,避免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 ,降低患者死亡率 ,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序贯无创正压通气在肺功能中重度损害患者开胸手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0月—2008年10月,68例肺功能中重度损害开胸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A组为拔除气管插管后序贯给予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患者,B组为拔除气管插管后未使用呼吸机治疗患者。观察两组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发生率,拔除气管插管后再插管率或气管切开率以及病死率。结果:A组和B组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5%和56.25%;再次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率分别为8.33%和43.75%;术后病死率分别为2.78%和18.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开胸手术后序贯无创正压通气可以减少开胸手术后心肺并发症、再插管或气管切开及致死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人工气道方式的选择以及气管切开的时机对并发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的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11月至2012年6月间转入中心ICU需机械通气的确诊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比较仅行气管插管组和气管切开组在初始状况、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的不同.并将气管切开组分为早期(<2周)和延迟(>2周)气管切开组,比较两组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剔除死亡病例后,仅行气管插管组的APACH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均低于气管切开组(均P<0.05).而早期气管切开组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及机械通气时间均<延迟气管切开组(P=0.04、0.03),APACHⅡ评分及ICU停留时间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首选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发病急性期行气管插管.若自主呼吸及咳痰能力短期内不能恢复,建议早期行气管切开,时机可考虑2周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持续无创正压通气对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肺炎合并ARDS患者的疗效。方法:34例肾移植术后CMV肺炎合并ARDS患者,在早期抗病毒治疗、调整免疫抑制方案等综合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全部给予持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34例患者中,持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有效23例,有效率为68%;无效11例,改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率为32%,其中3例治愈出院,8例死亡。有效的23例患者治疗后2小时、24小时、48小时及治疗结束时的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及呼吸频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均为P<0.01)。26例出现较轻的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可好转。结论:持续无创正压通气可改善肾移植术后CMV肺炎合并ARDS患者的低氧血症,缓解呼吸窘迫症状,降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率,从而避免机械通气的相关并发症,降低病死率,该法不良反应轻,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余清  肖敏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8):1447-1447,1449
目的探讨大咯血患者气管插管后不同呼气末正压(PEEP)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将35例气管插管大咯血患者随机分为甲、乙和丙3组,甲组12例,乙组11例,丙组12例。甲组经气管插管后吸出积血,垂体后叶素、止血敏止血、抗感染、补液对症等常规治疗,并给予机械通气支持(PEEP为0 cmH2O),乙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机械通气支持(PEEP 3~5 cmH2O),丙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机械通气支持(PEEP 6~15 cmH2O)治疗。3组吸氧浓度均为40%。结果甲组和乙组各有1例、丙组2例因顽固性咯血转入上级医院做肺动脉栓塞术止血治疗,剩余31例均无一人死亡,甲、乙、丙组咯血停止平均各5.5 d5、d、5 d,平均拔管时间分别为6.6±2.5 d7、±3 d、12.5±3.5 d,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0±2)d(、10±2.5)d(、15±3)d。血气分析显示3组间刚住院时无差异,住院5 d后有显著差异。结论大咯血患者气管插管后能有效预防患者窒息,减少死亡,但给予过高的PEEP值行机械通气可能延长患者住院时间、拔管时间及肺功能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9.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无创性通气(NIV)是指不经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的通气,从而避免了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有关的并发症,改善患者舒适感,保留患者说话、吞咽功能。临床上NIV中以经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NIPPV)应用最多。该方法是当患者吸气时以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提供较高的吸气正压,呼气时又自动调至较低的呼气末正压(PEEP),  相似文献   

10.
探讨早期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应用镇静治疗配合无创正压通气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选取45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无创通气,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镇静治疗;根据患者无创通气成功率、无创通气时间、气管插管率及ICU住院时间评价其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无创通气成功率、无创通气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气管插管率、ICU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适当水平的镇静治疗可明显提高AECOPD患者无创正压通气耐受性,减少气管插管率及ICU住院时间,减少患者治疗费用及有创通气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MG)患者行胸腺瘤切除术后,发生肌尢力危象的影响因素及治疗措施。方法:48例胸腺瘤伴MG患者行扩大胸腺切除术,术后是否发生肌无力危象分组。分析肌无力危象与性别、年龄、病史、Osserman分型、胸腺瘤病理类型、Masaoka病理分期及术前用药关系,建立人工气道与机械通气治疗肌无力危象疗效。结果:18例患者于术后(1.69±1.62)d发生肌无力危象,肌无力危象与年龄、性别、Osser—msn分型、病理类型、Masaoka分期及术前用药无关。9例气管切开、6例鼻腔气管插管、3例口腔气管插管.机械通气(12.0±13.88)d,肌无力危象组住院时间明显延长(34.61±23.90d vs 20.33±15.26d,P〈0.05),10例给予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其中1例发生双侧股骨头坏死,无一例死亡。结论:胸腺瘤伴MG患者术后肌无力危象的发生与胸腺瘤关系不密切,迅速建立人工气道与合理的机械通气策略是救治肌无力危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无创与有创正压通气对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评价无创与有创正压通气在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2 0例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 ,每组 10例。A组进行有创通气和常规药物治疗 ,B组进行无创通气和常规药物治疗。结果 A组进行有创通气 2 4h后 ,10例患者均明显好转 ,呼吸频率、心率下降 ,PaO2 上升 ,PaCO2 下降 ,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人工机械通气天数平均为 (9± 4 )d ,住院天数平均为 (15± 5 )d。 10例患者 9例出院 ,1例因呼吸机依赖而死亡。B组无创通气 2 4h后仅 1例治疗有效 ,4例无明显变化 ,5例病情恶化。 9例患者均在 36h之内改为有创通气 ,其中 1例在气管插管时因心跳呼吸骤停死亡 ,2例在有创通气过程中死亡 ,余 6例患者均平稳撤机。人工机械通气天数平均为 (15± 6 )d ,住院天数平均为 (2 1± 6 )d ,与A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 (P <0 .0 5 )。结论 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不宜选用无创正压通气 ,应尽早气管插管进行有创通气治疗。  相似文献   

13.
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抢救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抢救各种原因所致呼吸衰竭(呼衰)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各种原因所致呼衰患者25例为序贯通气组,先经口气管插管正压通气,根据病情在3~7 d内拔除气管插管改为无创正压通气;选择同样病情的2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经口气管插管正压通气,以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SIMV+PSV)方式脱机.观察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脱机成功率、住院病死率及住院费用.结果 序贯通气组有创通气时间、VAP发生率、病死率、住院总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序贯通气组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明显少于其他患者,脱机成功率高于其他患者,而病死率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其他患者(P<0.05或P<0.01).结论 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策略不仅可用于COPD,对重症肺炎等其他疾病所致呼衰可能也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4.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Ⅰ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赵锋  符永玫  邵雄杰  刘旭辉  林妙霞 《新医学》2003,34(11):680-681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Ⅰ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33例不同病因引起的急性Ⅰ型呼吸衰竭患者,观察其疗效。结果:20例通气成功,通气1小时后呼吸困难缓解,呼吸频率由(36±6)次/分下降至(24±4)次/分(P<0.05);动脉血氧饱和度由治疗前的0.83±0.07升至0.96±0.04,氧合分数(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气氧浓度)由治疗前的112±25上升至236±31,平均通气时间为29小时,均无死亡。13例通气失败,改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其中8例死亡。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Ⅰ型呼吸衰竭,能有效地改善气体交换,并避免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观察36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血气分析的变化,并给予相应护理,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明显减轻,动脉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明显改善(P<0.05);无一例发生明显呼吸机相关并发症.结论: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操作简单,创伤小,减少了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危险因素,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是指不经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的通气,从而避免了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有关的并发症,改善患者舒适感,保留患者说话、吞咽功能[1] .NIPPV 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减少了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适用于多种急慢性呼吸衰竭的治疗[2-4] .现将我院60 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NIPPV 治疗的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有创与无创序贯抢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5年4月至2006年8月救治的Ⅱ型呼吸衰竭(重症)60例患者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对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与经口喉镜明视插管有创、无创序贯进行机械通气各自的成功率、留管时间、气管切开率、拔管率及患者预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置管时间经鼻插管组9.4±5.5 d,经口插管3.5±1.4 d;气管切开率:经鼻插管组6.7%,经口插管组46.7%;拔管率:经鼻插管组93.3%,经13插管组40.0%,(P均<0.01),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经13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缺点是患者往往不能耐受或接受;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有创、无创序贯治疗抢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耐受性好,留管时间长,拔管率高,同时可避免或减少气管切开率,具有快速、准确、安全,能尽早撤机,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之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肺部感染控制窗和自主呼吸试验对无创正压通气序贯治疗时机选择的影响。方法将102例需行无创正压通气序贯治疗的气管插管COPD患者随机分为肺部感染控制窗组和自主呼吸试验组,每组51例,比较两组无创正压通气序贯治疗成功率、理论再插管率、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和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结果肺部感染控制窗组和自主呼吸试验组行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的成功率、理论再插管率及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60.8%、39.2%和(82.5±13.2)h及88.2%、11.8%、(116±46.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5.9%和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以2h自主呼吸试验时间为依据选择无创正压通气序贯治疗时机时,患者的理论插管率较低,而治疗成功率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46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纠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要点。方法对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46例,监测血气分析、生命体征等变化情况。结果46例中,43例治疗效果满意,顺利脱机。3例失败,其中死亡1例,为82岁高龄,合并心室纤颤抢救无效死亡;依从性差1例,经济拮据放弃治疗;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行气管切开改为有创通气1例。结论双水平正压通气能迅速纠正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情况,防止肺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无创正压通气比传统有创通气减少了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并发症,降低了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病人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我科2004-05~2006-10收治特重度烧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6例,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均为男性,年龄18~56(平均35.6)岁。烧伤面积:51%~60%9例,61%~90%7例;急诊气管切开12例;平均通气时间25.5 d。ARDS发生于患者就诊24~48 h,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组ARDS诊断标准[1]。1.2方法本组均入住ICU严密监护并实施机械通气等护理干预。其中,实施无创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2例,设定呼气末气道内正压(PEEP)为8~10 cm H2O;气管插管/气管切开14例,有创机械通气模式采用间歇指令呼吸(S IM V)加PEEP或S IM V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