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青光眼是一类高眼压导致特异性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为特征的眼病。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Heidelberg retina tomography,HRT-Ⅱ)可以提供青光眼进展的客观指标,本研究通过HRT-Ⅱ观察小梁切除术联合甲钴胺治疗青光眼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我院眼科2009—2012年青光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正常人、大视杯者与早期青光眼患者之间视盘结构参数的差异。方法应用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Ⅱ(HRT-Ⅱ)对正常人(40例80眼)、大视杯者(30例60眼)及早期青光眼患者(40例80眼)进行检查,获得视盘各结构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将三组参数进行比较:正常人和大视杯者在视盘面积、视杯面积、杯/盘面积比、视杯容积、平均视杯深度、最大视杯深度差异具有显著性,在盘沿面积、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RNFL横截面积无显著性差异。大视杯者与早期青光眼患者在盘沿面积、视杯容积、平均RNFL厚度和RNFL横截面积差异具有显著性,在视盘面积、视杯面积、杯/盘面积比、平均视杯深度、最大视杯深度无显著性差异。正常人与早期青光眼患者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HRT-Ⅱ对视盘参数进行测定,为鉴别诊断大视杯与早期青光眼提供有力的依据,同时对青光眼的早期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致盲眼病,其病理损害的基础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其纤维的受损,它可表现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改变。众多临床研究已经证实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H)的改变比其他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如视野缺损和视乳头形态改变出现的更早。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HRT)能检测出早期青光眼的视神经损害。本研究收集了一组首次单眼发作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患者,在发作后不同时间点用HRT-Ⅱ行双眼RNFLT的测量,为青光眼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雷公藤多甙(TⅡ)在青光眼手术中的抗增殖作用.方法:20只白兔(40只眼)随机分为T Ⅱ实验组、5-FU对照组,分别行常规小梁切除术,术中一次性使用相应药物,术后30d观察滤过泡、眼压、滤过功能情况.结果:T Ⅱ实验组眼压控制理想,滤过泡形成率高,滤过功能好,副作用小.结论:TⅡ在青光眼手术中具有抗增殖作用,副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5.
<正>共焦激光角膜显微镜是一种新型、无创伤性的角膜影像学检查仪器,我院在国内率先引进了德国海德堡公司研制的HRT-Ⅱ共焦激光角膜显微镜,并对真菌性角膜炎的早期诊断作了探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青光眼高发家系,是指在一个家系中二代或二代以上的成员中,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青光眼患者。我们发现一高发青光眼汉族家系,对其家系共追查五代134人,(男72人、女62人。)直接检查 84人,余为间接了解。发现病者10人(男6、女4),其中二代(Ⅱ)3人(是一母同胞);三代(Ⅲ)3人;四代(Ⅳ);4人(其中3人是一母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非青光眼视神经萎缩与慢性青光眼黄斑厚度对比。方法选取从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0例青光眼(16眼),作为青光眼组;19例非青光眼视神经萎缩(25眼),作为非青光眼组;并选取同期22例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黄斑厚度。结果对照组黄斑厚度为(273.42±14.24)μm,非青光眼组黄斑厚度为(245.32±12.23)μm,青光眼黄斑厚度为(243.13±16.78)μm,非青光眼组、青光眼组黄斑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青光眼视神经萎缩与慢性青光眼黄斑厚度变薄,采取黄斑厚度扫描无法对其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患者青光眼手术后出现前房出血的情况,并且分析导致患者出现前房出血的原因。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青光眼手术患者164例(182眼)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手术后出现前房出血的患者例数进行统计,并且对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对所有青光眼患者完成手术后,表现出前房出血的患者25眼(13.74%)。其中表现为Ⅰ度前房出血的患者19眼,表现为Ⅱ度前房出血的患者3眼;表现为Ⅲ度前房出血的患者3眼。对所有患者临床实施保守治疗后,患者的前房积血全部吸收。结论对于青光眼患者,临床完成手术治疗后,较易表现出前房出血的情况,临床合理的对患者实施保守治疗后,患者的疾病并发症可以有效消除,促进青光眼患者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青光眼患者选择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施治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82例青光眼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利用数字奇偶法对所有青光眼患者展开随机分组;对照组(41例):选择传统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患者施治;观察组(41例):选择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患者施治;最终就两组青光眼患者并发症情况以及眼压恢复情况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青光眼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9.51%)展开对比,观察组青光眼患者(2.44%)获得显著降低(P <0.05);同对照组青光眼患者眼压恢复情况展开对比,观察组青光眼患者获得显著降低(P <0.05)。结论对于青光眼患者合理选择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于视力提升以及眼压恢复方面可以获得显著效果,并且对术后安全可以做出保证,有效证明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医源性青光眼的规律及特点。方法对28例(39眼)医源性青光眼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搜集的28例医源性青光眼患者中激素性青光眼13例(22眼),占56.41%,易诱发开角型青光眼。医源性散瞳引起者11例(13眼),占33.33%,硝酸甘油引起者4例(4眼)占10.26%,易诱发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停用诱发药物并给降眼压治疗后眼压控制良好,半年后随访仍有12眼(占30.77%)有永久性视神经损害(视力下降及视野缺损)。结论临床工作中合理用药是预防医源性青光眼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OCTA)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34例(52眼)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来院体检的34例(34眼)正常人作为参照组。观察比较两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黄斑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厚度、黄斑区血管密度与OCTA环乳头区血管密度(cpVD)、各参数与视野平均缺损值(MD)值的相关性以及对青光眼诊断效能。结果研究组早、中、晚期青光眼患者上、下方RNFL厚度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晚期青光眼患者上、下方RNFL厚度均低于早期青光眼患者,且晚期青光眼患者上下方2个视野RNFL厚度均明显低于中期青光眼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早、中、晚期青光眼患者上方、鼻侧、下方以及颞侧4个视野黄斑RGC厚度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青光眼患者上方、鼻侧、下方以及颞侧4个视野黄斑RGC厚度均低于早期青光眼患者,且晚期青光眼患者上方、鼻侧、下方以及颞侧4个视野黄斑RGC厚度均低于中期青光眼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早、中、晚期青光眼患者黄斑区血管密度与cpVD值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青光眼患者黄斑区血管密度与cpVD值低于早期青光眼患者,且晚期青光眼患者黄斑区血管密度与cpVD值均低于中期青光眼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上下方、颞侧、鼻侧四个方位黄斑RGC厚度与视野MD值呈正相关(r=0.8104、0.7943、0.7832、0.7438,P<0.05);黄斑区血管密度与视野MD值呈正相关(r=0.7654,P<0.05);cpVD与视野MD值呈正相关(r=0.5467,P<0.05);cpVD值下降与RNFL变薄具有相关性(r=0.8244,P<0.05)。黄斑区血管密度对青光眼诊断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386;上下方、颞侧、鼻侧四个方位黄斑RGC厚度AUC值分别为0.9114、0.8663、0.8843、0.8705;cpVD对青光眼诊断AUC值为0.8386;下方RNFL厚度对青光眼诊断AUC值分别为0.7871,而上方RNFL厚度的AUC值为0.6880。结论OCTA可以方便无创的观察青光眼患者环乳头及黄斑区血流情况,对青光眼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拉坦前列腺素和溴莫尼定治疗开角型青光眼前后24 h眼压曲线及眼血流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选择本院接诊的120例120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Ⅰ组60例60眼,Ⅱ组60例60眼,Ⅰ组给予溴莫尼定滴眼液2次/天,Ⅱ组给予拉坦前列腺素滴眼液1次/天,两组均观察3个月,治疗前后比较24 h眼压曲线及眼血流,即治疗前、治疗后12周的24 h眼压,治疗前、治疗后12周的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短动脉(PC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系数(RI)的变化情况。结果组内眼压比较,Ⅰ组和Ⅱ组治疗后各时段眼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眼压比较,Ⅱ组治疗后各时段的眼压均低于Ⅰ组,P<0.05;组内CRA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Ⅱ组治疗后PSV、EDV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5,RI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Ⅰ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变化;组内PCA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Ⅱ组治疗后PSV、EDV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5,RI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Ⅰ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变化。组间CRA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Ⅱ组治疗后PSV明显高于Ⅰ组,P<0.05,组间PCA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P<0.05,Ⅱ组治疗后PSV、EDV明显高于Ⅰ组,P<0.05。结论拉坦前列腺素对开角型青光眼24 h眼压曲线波动的控制效果及眼血流的改善作用优于溴莫尼定,且安全性良好,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周林  徐岬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4):2101-2102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三联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的效果。方法:应用三联手术对20例(26只眼)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39个月,平均16个月。结果:术前平均眼压(23.01±2.63)mmHg,术后随访最终平均眼压降至(13.93±1.85)mmHg(P<0.001)。术后随访最终矫正视力范围0.05~1.0,其中≥0.6者17只眼(65%),术后平均散光度0.81D,其中4只眼无散光度。术后根据Kronfeld分类,Ⅰ、Ⅱ型功能滤过泡占8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具有恢复视力、稳定眼压、减少术后用药、并发症少等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行眼底照相筛查原发性青光眼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2155例已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均行眼底照相检查筛查原发性青光眼,统计分析其检查结果。结果 2155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检出原发性青光眼患者60例,检出率为2.8%,其中13例为新查出患病,占比为21.7%。60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49例(2.3%),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11例(0.5%)。60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7例行抗青光眼手术治疗, 10例采用药物治疗,43例未经任何治疗。结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内已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行眼底照相检查,通过阅片可从中及时发现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使其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以降低因青光眼而致盲的几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恶性青光眼临床中的临床防治,改善患者的青光眼治疗效果。方法对188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小梁切除患者,其中16例(16眼)恶性青光眼患者作为观察组,172例(226眼)未发生恶性青光眼患者作为对照组。探讨恶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与防治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年龄(55.6±2.6)岁小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年龄(64.3±4.6)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眼压(33.2±2.3)mm Hg(1 mm Hg=0.133 kPa)高于对照组(24.6±1.9)mm Hg;术后观察组的眼轴长度(22.7±2.2)mm、前房深度(1.9±0.6)mm小于对照组眼轴长度(26.3±4.6)mm、前房深度(2.3±1.1)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中青光眼会因为术前眼高压、短眼轴、慢性类型等因素而存在较大的危险,应该要对这些危险因素积极的预防。  相似文献   

16.
《临床医药实践》2016,(3):226-228
目的:比较FP7 Ahmed青光眼房水引流阀与S2 Ahmed青光眼房水引流阀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医学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59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在经Ahmed青光眼房水引流阀植入术前、术后临床资料,观察手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眼压情况,对比分析FP7组36例(38眼)和S2组21例(21眼)青光眼房水引流阀植入术疗效。结果:FP7组和S2组患者的术前眼压分别为(43.00±9.72)mm Hg(1 mm Hg=0.133 k Pa)和(41.70±10.83)mm Hg。术后6个月FP7组眼压(15.72±4.43)mm Hg,成功36眼(94.7%),S2组眼压(18.37±5.78)mm Hg,成功16眼(76.2%)。结论:在控制眼压、手术成功率以及安全性方面,FP7 Ahmed青光眼房水引流阀比S2 Ahmed青光眼房水引流阀具有更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彩色多普勒对青光眼眼部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苹  陆景  李洪涛  余运先  刘康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2):1543-1544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CDFI)观察青光眼眼部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测定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POAG)、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PCAG)、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症 (G-CS)及正常对照组的眼动脉 (OA)、睫状后动脉(PC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血流动力学指标 ,对原发性青光眼进行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对比。结果 :POAG、PCAG、G -CS的阻力指数 (RI)增高 ,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5) ,各病例组血流速度降低 ,以舒张末期血流速度 (EDV)降低明显(P<0 05) ,手术后OA、PCA、CRA的EDV较手术前有明显增加 ,RI降低 (P<0 05)。结论 :眼球后部的血循环障碍是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重要因素 ;血流速度 ,尤其是舒张末期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可作为青光眼血流动力学检测的指标 ;手术可降低血管阻力 ,增加眼部循环灌流 ,保护青光眼患者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巩膜瓣+巩膜隧道内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对28例(28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巩膜瓣+巩膜隧道,内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后随访末次矫正视力,其中<0.05者1眼,0.05~0.3者14眼,0.3~0.5者11眼,0.5~1.0者2眼。术后眼压全部降至正常范围,术后眼压14mmHg以下20眼,14~21mmHg8眼;平均眼压为(12.8±3.7)mmHg。术后Ⅰ型滤过泡8眼(28.6%),Ⅱ型15眼(53.6%),Ⅲ型5眼(17.8%)。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巩膜瓣+巩膜隧道内小梁切除术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丽红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0):1528-1528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青睫综合征)是一个兼有葡萄膜炎及青光眼体征的自限性良性疾病,属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临床上可同时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但同时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为少。我院于2005~2007年接诊2例青睫综合征同时具有PACG体征,其临床表现、病情演变、治疗与典型青睫综合征有明显不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的抗青光眼手术实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自2006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患者40例(49眼),将40例(49眼)分为治疗组,另统计42例(44眼)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行抗青光眼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眼压情况,统计两组患者的实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40例(49眼)患者治愈34例,有效11例,无效4例;对照组42例(44眼)患者治愈31例,有效10例,无效3例。结论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的抗青光眼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