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曹志芳 《中国康复》2009,24(1):61-61
患儿田辉,男,7岁半,美籍;父亲为加拿大人,母亲为中国人;头胎,足月正常生产。2004年9月收入武汉市伤残儿童康复中心。入院后常规体检,体格发育和身体健康状况良好,但无语言表达与交流,缺乏目光对视及依恋情感,对指令充耳不闻,拒绝抱抚和亲呢,可以被陌生人随意带走,不能建立玩伴关系;在房间无目的前冲跑动,喜欢旋转的电扇和电动玩具车,反复关门、关灯、乱扔物品;学习困难,不能静坐保持持续注意;对音乐敏感,动作灵活,但缺乏规则及持久性;喜欢肉食,  相似文献   

2.
刘鸣 《中国临床康复》2005,9(28):114-115
目的:观察对孤独症儿童在有效完成训练计划后,可否提高运动协调能力和与人对视的能力及其注意力,减少恐惧,改善交往与情感障碍。方法:选择1999-01/2003—12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就诊的儿童孤独症患儿22例,均为男性,年龄3—8岁。①康复干预:对所有患儿进行感觉统合训练,以运动训练和感觉刺激为主,训练项目为运动协调训练及划数字、走迷津、指五官3项特殊训练,并注意方式方法。每天训练1次,每次2.0-3.0h,每周5-7次,20d为1个疗程。根据息儿的语言水平和交流能力,采用初级、中级和高级的一对一训练方案,并结合波特奇早期教育法、应用行为分析疗法及干预矫正技术,通过呼吸、发音训练患儿的语言交流能力及行为规范,1次/d,30-50min/次,每周3~5次。有合并症的患儿接受相应的药物治疗。②疗效评估标准:语言交流:①显效:从无主动言语交流到有主动言语交流;从无交流性语言到有交流性语言;从重复模仿性语言到自主语言。②有效:从有主动言语交流到重复模仿性语言;词汇量增大;理解人称代词(你、我、他)。③无效:无改变。人际关系:①显效:从无目光对视到目光对视超过20s;从叫名字无反应到距离2m远叫名字有应答;从不合群到主动参与多人游戏。②有效:有短时间的目光对视;近距离叫名字有反应;可被动参与游戏不反抗。③无效:无改变。动作行为:①显效:从强令协助完成感统训练到自行完成;从自伤行为频发到无自伤行为。②有效:能在帮助下完成部分感统训练项目;自伤行为明显减少。③无效:无改变。个人能力:①显效:从二便失禁到便前有表示;从便前有表示到主动去厕所排便。②有效:从便前有表示到知道蹲下排便。③无效:无改变。对其治疗方案监护人知情同意参加。结果:孤独症患儿22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治疗效果随疗程的增加而提高,经6个疗程干预,显效率(显效例数/总例数):语言交流为91%;人际关系为91%;动作行为为86%;个人能力为82%。②经过6个疗程的治疗,22例息儿除运动协调能力明显提高外,交往及注意力也有较好的改善。其中划数字操作训练初在语言引导下持续2min,训练后能持续18min;走迷津从持续3min提高到25min,从被动暂短对视一两秒钟到主动对视30s;唤名反应从唤10次反应一两次到应答七八次。训练前烦躁、不听指令、不主动与他人接触,训练后能叫愉快的听指令并常有主动与训练员接近的动作。结论:①随着康复干预疗程的增加,显效率逐渐提高。②康复干预有助于提高孤独症息儿语言交流能力、动作行为能力、个人能力,改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3.
16例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孤独症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对 16例孤独症患儿进行感觉统合训练 ,内容根据年龄和感统量表制定 ,以运动训练和感觉刺激为主。结果经过 6个疗程的治疗 ,16例患儿在语言交流、人际关系、动作行为和个人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进步。结论综合康复治疗有助于孤独症儿童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改善交往能力和行为问题 ,以适应社会 ,具备和完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对孤独症儿童在有效完成训练计划后,可否提高运动协调能力和与人对视的能力及其注意力,减少恐惧,改善交往与情感障碍。方法:选择1999-01/2003-12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就诊的儿童孤独症患儿22例,均为男性,年龄3~8岁。①康复干预:对所有患儿进行感觉统合训练,以运动训练和感觉刺激为主,训练项目为运动协调训练及划数字、走迷津、指五官3项特殊训练,并注意方式方法。每天训练1次,每次2.0~3.0h,每周5~7次,20d为1个疗程。根据患儿的语言水平和交流能力,采用初级、中级和高级的一对一训练方案,并结合波特奇早期教育法、应用行为分析疗法及干预矫正技术,通过呼吸、发音训练患儿的语言交流能力及行为规范,1次/d,30~50min/次,每周3~5次。有合并症的患儿接受相应的药物治疗。②疗效评估标准:语言交流:①显效:从无主动言语交流到有主动言语交流;从无交流性语言到有交流性语言;从重复模仿性语言到自主语言。②有效:从有主动言语交流到重复模仿性语言;词汇量增大;理解人称代词(你、我、他)。③无效:无改变。人际关系:①显效:从无目光对视到目光对视超过20s;从叫名字无反应到距离2m远叫名字有应答;从不合群到主动参与多人游戏。②有效:有短时间的目光对视;近距离叫名字有反应;可被动参与游戏不反抗。③无效:无改变。动作行为:①显效:从强令协助完成感统训练到自行完成;从自伤行为频发到无自伤行为。②有效:能在帮助下完成部分感统训练项目;自伤行为明显减少。③无效:无改变。个人能力:①显效:从二便失禁到便前有表示;从便前有表示到主动去厕所排便。②有效:从便前有表示到知道蹲下排便。③无效:无改变。对其治疗方案监护人知情同意参加。结果:孤独症患儿22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治疗效果随疗程的增加而提高,经6个疗程干预,显效率(显效例数/总例数):语言交流为91%;人际关系为91%;动作行为为86%;个人能力为82%。②经过6个疗程的治疗,22例患儿除运动协调能力明显提高外,交往及注意力也有较好的改善。其中划数字操作训练初在语言引导下持续2min,训练后能持续18min;走迷津从持续3min提高到25min,从被动暂短对视一两秒钟到主动对视30s;唤名反应从唤10次反应一两次到应答七八次。训练前烦躁、不听指令、不主动与他人接触,训练后能叫愉快的听指令并常有主动与训练员接近的动作。结论:①随着康复干预疗程的增加,显效率逐渐提高。②康复干预有助于提高孤独症患儿语言交流能力、动作行为能力、个人能力,改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5.
6.
陶敏慧 《大医生》2023,(8):80-83
目的 探讨对孤独症患儿实施中医针灸加综合康复训练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临沂市康复医院就诊的200例孤独症患儿,按照干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应用中医针灸加综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儿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艾森克人格问卷、平衡及功能评分,心内膜下缺血(ERP)波幅及潜伏期。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儿ABC、CAR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干预后两组患儿ERP波幅升高,ERP潜伏期缩短,且观察组ERP波幅高于对照组,ERP潜伏期短于对照组(均P <0.05)。干预后,两组患儿各方面的艾森克人格问卷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干预后,两组患儿闭眼平衡、睁眼平衡、功能性行为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中医针灸加综合康复训练在孤独症患儿干预中,可显著改善患儿症状,调节大脑认知电位,提高平衡及功能性,优化情绪,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孤独症儿童家庭情感康复训练的个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1例孤独症儿童进行情感康复训练,从而为特殊教育工作者和患儿家长提供适当的建议。 方法:对1例孤独症患儿采用提高情感认知能力,无条件的建立良好的亲情关系,创设情感环境,采用适当的情感表达方式等综合干预措施1年。在研究开始和结束时,运用观察法、对比法、访谈法、调查问卷法对孤独症儿童的情感水平进行多方面的评定。 结果:孤独症患儿经过1年的康复训练后在面部表情、情感的认知与表达、对家人情感的关注以及与家人情感的分享等方面与干预前比较有明显的改善。 结论:运用多种康复训练的方法可以改善孤独症儿童的情感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将针灸结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用于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治疗中,探究其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50例孤独症患儿分组研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参照组各75例,参照组行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助针灸治疗,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ABC各项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ABC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各项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ARS、社会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CARS低于参照组,社会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应用综合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的疗效满意,对患儿语言、感觉、交往能力等方面改善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对1例孤独症儿童进行情感康复训练,从而为特殊教育工作者和患儿家长提供适当的建议。方法:对1例孤独症患儿采用提高情感认知能力,无条件的建立良好的亲情关系,创设情感环境,采用适当的情感表达方式等综合干预措施1年。在研究开始和结束时,运用观察法、对比法、访谈法、调查问卷法对孤独症儿童的情感水平进行多方面的评定。结果:孤独症患儿经过1年的康复训练后在面部表情、情感的认知与表达、对家人情感的关注以及与家人情感的分享等方面与干预前比较有明显的改善。结论:运用多种康复训练的方法可以改善孤独症儿童的情感水平。  相似文献   

11.
综合康复治疗颅脑外伤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研究综合性康复治疗对颅脑外伤恢复的作用。方法:14例颅脑外伤患者除一般常规神经外科治疗外,采用康复训练、高压氧和针刺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GCS、FMA、Barthel及Sheikh评定,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14例患者综合性康复治疗后,GCS、FMA、Barthel及Sheikh评定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综合性康复治疗能显著提高颅脑外伤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综合康复治疗脑瘫患儿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1  
刘蓓  范晓华 《中国康复》2005,20(4):224-225
目的:探讨脑瘫儿童接受不同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年龄、瘫痪程度和智力对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81例脑瘫患儿分为2组,综合组58例采用以Bobath技术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传统组23例采用针灸、按摩等传统康复技术治疗。治疗前后依据脑瘫儿童综合功能评定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康复训练6个月后,2组患儿综合功能均显著提高(P〈0.01),综合组优于传统组(P〈0.05)。年龄、瘫痪程度、智力水平对疗效有负性影响。结论:采用综合康复治疗脑瘫优于传统治疗;患儿的年龄、瘫痪程度和智力对功能恢复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综合康复治疗对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颈椎病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采用常规牵引、超短波、按摩,对照组只行牵引。结果治疗3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1.1%,明显优于对照组78.6%(P<0.01)。症状积分评定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康复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肯定,并发症少,安全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类以社交沟通缺陷以及刻板行为为主要表现的发育性疾病群,主要以康复与特殊教育为主要治疗手段。本文综述国际上主流干预方法及模式,指出我国仍处于单一方法引入及使用阶段,方法使用普遍欠规范。  相似文献   

15.
福利机构内小儿脑瘫综合康复模式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社会福利机构内小儿脑瘫综合康复模式的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为患儿的康复模式提供更多资料.方法:126例脑瘫患儿在社会福利机构内进行为期1年的感觉统合训练,运动、作业及物理因子疗法、引导式教育及回应式抚育等综合康复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6和12个月时运用<脑瘫综合功能评定表>进行评定和分析.结果:3次评定得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残疾儿童照护需求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以及2020年8月至9月,方便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残疾儿童家庭照护者496例。采用残疾儿童照护需求评估工具调查照护需求率及满足程度,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照护需求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总体照护需求率为71.8%,其中,信息支持(83.7%)、精神支持(75.9%)和经济支持(74.1%)较高,替代性服务支持(62.9%)和专业支持(62.2%)处于中等水平。总体照护需求满足程度为39.4%,其中,精神支持(50.8%)、专业支持(45.5 %)处于中等水平,替代性服务支持(32.8%)、经济支持(32.3%)和信息支持(30.3%)需求满足程度较低。公共政策满意度越高(B = -3.252, 95%CI -5.370~-1.134, P = 0.003),视力残疾、言语残疾和未定残(B视力残疾= -12.160, 95%CI -21.976~-2.344, P = 0.015; B言语残疾= -12.754, 95%CI -22.583~-2.925, P = 0.011; B未定残= -16.553, 95%CI -24.714~-8.392, P < 0.001)的照护需求程度更低,家庭角色为母亲(B = 9.071, 95%CI 4.293~13.848, P < 0.001)的需求程度更高。公共政策满意度越高(B = 7.392, 95%CI 5.523~9.262, P < 0.001)、残疾类型为视力、听力和言语残疾(B视力残疾= 8.612, 95%CI 0.081~17.144, P = 0.048; B听力残疾=8.686, 95%CI 1.920~15.451, P = 0.012; B言语残疾= 9.515, 95%CI 1.184~17.846, P = 0.025)、社会融入阻碍度越低(B = 1.932, 95%CI 0.457~3.408, P = 0.010)以及日均照护时长越短(B = -4.123, 95%CI -6.247~-1.999, P < 0.001)的照护需求满足程度更高。结论 残疾儿童照护者的照护需求是多元的,其中信息支持的需求率最高,而满足程度最低。不同残疾类型儿童、家庭角色及照护时长和环境特征下的照护需求程度及满足程度均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7.
“医教结合”综合康复已成为特殊教育和康复医学领域中残疾儿童服务从业者所关注的热点话题。目前国内医教结合探索的产生有特殊背景,医教结合研究正在不断深入,工作所涉及的范围广泛。预计今后残疾儿童医教结合综合康复探索的重点将集中在儿童康复人才培养、医教结合工作制度、基于学校的儿童康复治疗中心建设和儿童医院康复科室(中心)的改革等领域。  相似文献   

18.
语言障碍是孤独症儿童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主要表现为与人的目光接触少和专注力弱,学舌式说话,多方面的发音问题,语言理解能力弱,对抽象问题难于理解,缺少逻辑性,语言表达障碍,混淆代名词你/我/他等。按照语言训练的基本原则,在语言前期,通过视觉搜索追踪、目光对视训练、沟通欲望的培养、听觉训练、理解训练让孤独症儿童理解音字之间的联系,尝试发出音节,为正确发音做准备;通过呼吸训练、口面部穴位按摩刺激、正确使用构音器官的练习,可以逐渐学习词组、简单的句子;通过修饰词的学习及理解和逻辑能力的提高,准确的说出句子,从而达到学会语言的目的。在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训练中,要通过正确的评估,找准存在的问题,应用正确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早期康复干预治疗对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儿肌力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GBS患儿分为康复组16例和对照组20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同时按肢体受累程度制定康复治疗方案,包括运动疗法、理疗及针刺等。治疗前后采用徒手肌力试验lovett的6级分级法及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评价2组的疗效。结果:治疗21d后,2组患儿肌力及GMFM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康复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辅以早期康复干预可提高GBS患儿的肌力。GMFM可用于GBS患儿康复疗效的评价并对康复训练方案的制定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440例聋儿教育康复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聋儿教育康复模式及效果,方法:对440例<7岁的聋儿分为2组,分别采用集中教育康复模式和家庭社区教育康复模式进行听觉语言训练,结果:440例聋儿经平均2年2个月的教育康复达到>3级60例,康复率13.6%,康复有效255例占58.0%,两种式康复效果经配对对照观察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聋儿家庭社区教育康复模式适合我国国情,是传统集中教育康复模式的有效补充,具有更大的受益面,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