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摘要】 Janus激酶(JAK)和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所构成的JAK-STAT信号通路是一条重要的细胞内信号通路,参与许多炎症性疾病的发病。JAK抑制剂阻断该通路已经成为治疗某些疾病的有效方法,例如类风湿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然而,目前JAK抑制剂尚未被批准应用于皮肤病治疗。本文就JAK抑制剂在皮肤疾病中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酪氨酸激酶(TKs)及其受体在肿瘤细胞生长、黏附、存活、分化、凋亡、血管生成和转移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还参与免疫调节,因而迅速成为抗肿瘤的重要靶点之一。近年来TK抑制剂(TKIs)已用于治疗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黑素瘤、肥大细胞增生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等多种皮肤病。本文综述了第一代和第二代TKIs治疗皮肤病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小分子Janus激酶抑制剂被广泛用于皮肤病治疗及研究中,第一代非选择性抑制剂存在治疗指数狭窄及广泛免疫抑制相关的安全性问题。而酪氨酸激酶2作为Janus激酶家族的重要成员,参与白细胞介素6、12、23和Ⅰ型干扰素的信号传导。研究发现选择性酪氨酸激酶2抑制剂在有效治疗相关疾病的同时能够减少非选择性抑制剂潜在的不良反应,和其他Janus激酶抑制剂相比在临床上更有优势。本文对酪氨酸激酶2在相关皮肤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选择性酪氨酸激酶2抑制剂用于银屑病、特应性皮炎、斑秃等皮肤病治疗的临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拓宽其临床应用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鲁索利替尼、托法替尼对斑秃(AA)小鼠皮损皮肤组织的基因表达的影响,为酪氨酸激酶(JAK)抑制剂治疗AA的临床应用及其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在PubMed GEO DataSets中下载基因芯片数据GSE45514(ID:5273),采用R软件、Cytoscape软件、STRING 11.0、...  相似文献   

5.
酪氨酸激酶是一类催化蛋白质酪氨酸残基磷酸化的酶。他们是一系列细胞反应的信号传导途径中的关键因素。近来研究表明,酪氨酸激酶与系统性硬化症、银屑病、寻常型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皮肌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免疫性皮肤病的发病关系密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为这些患者提供了一类新的治疗方法。本文就与免疫性皮肤病密切相关的酪氨酸激酶信号通路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c Jun氨基末端激酶、p38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中重要的蛋白激酶。在炎性细胞因子和应激环境的刺激下 ,可导致c Jun氨基末端激酶通路与p38通路的激活 ,并进而改变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近年来发现c Jun氨基末端激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在多种皮肤病中高度激活 ,并提示与发病机制有一定关联 ,如单纯疱疹、HIV感染、HPV感染以及皮肤肿瘤等。  相似文献   

7.
随着对肿瘤病因学及其防治的研究 ,信号传导途径在肿瘤细胞中抗凋亡和促进分化增殖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与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 3是两条重要的信号传导通路中的重要信号级联成分 ,它们与人类肿瘤关系的研究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8.
【摘要】 斑秃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局限性脱发,严重者可进展为全秃或普秃。目前认为斑秃是一种具有遗传背景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毛囊免疫赦免结构的破坏是重要的发病机制。目前,斑秃的治疗方法有口服、外用、肌内或局部皮损内注射糖皮质激素、外用米诺地尔酊等,但仍有一部分患者治疗无效。近年来,国外开展了很多有关JAK抑制剂治疗斑秃的临床试验。研究显示,在采用口服JAK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中,约半数中重度斑秃患者在治疗后毛发几乎完全长出,疗效较明显。也有报道外用鲁索替尼治疗斑秃,但疗效不一。尽管部分患者在停药后复发或是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感染等不良反应,JAK抑制剂确实为有效治疗中重度斑秃提供了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9.
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是细胞信号转导的重要机制之一,蛋白激酶为催化蛋白质磷酸化的关键酶.阻断蛋白激酶即阻断免疫细胞信号转导的第一步.银屑病的发病与淋巴细胞活化及多种细胞因子有关.在T细胞活化的早期给予特异性抑制以阻断细胞因子信号通路是抗银屑病药研发的重要思路之一.蛋白激酶抑制剂能在分子水平上阻断信号转导,达到治疗银屑病的目的,目前已有几类蛋白激酶抑制剂在进行银屑病治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角朊细胞中存在以蛋白激酶C和蛋白酷氨酸激酶为核心的信号转导系统,该系统对于角朊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肿瘤发生及细胞间连起着重要作用。皮肤中的其它细胞也有类似的信号转导机制。  相似文献   

11.
最初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批准用于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抗体替代治疗,随着对其作用机制的进一步认识,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用于治疗大疱性皮肤病、结缔组织病、重症药疹、川崎病等疾病,证实疗效好,提高了患者生存率;其相对安全性高,耐受性好,但也有一些不良反应.目前最大的缺陷是缺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  相似文献   

12.
Janus酪氨酸激酶(JAK)-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子(STAT)途径是一种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是多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IFN)及其他分子进行细胞膜到细胞核信号传导的重要途径,依赖于JAK?STAT途径的可溶性炎症介质参与了很多炎症性疾病的发病。因此,应用JAK抑制剂是治疗这类炎症性及免疫性疾病的新手段。目前临床上已用于治疗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并且越来越多的病例报告及临床研究证实,JAK抑制剂治疗特应性皮炎、斑秃、银屑病、白癜风等皮肤疾病也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Alopecia areata (AA) is a relatively common disease, but no satisfactory treatment has yet been developed. Recently, research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A, revealing that autoreactive cytotoxic T cells are important and that the Janus kinase (JAK) pathway is involved. Therefore, the potential of JAK inhibitors as therapeutic agents for AA is attracting attention. Several single‐arm clinical trials and retrospective studies demonstrated that oral JAK inhibitors are effective and tolerable treatments for moderate to severe AA. Although JAK inhibitors are emerging as an innovative treatment for AA, further 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 are required to confirm their efficacy and long‐term safety.  相似文献   

14.
维A酸类药物通过与维A酸受体结合调节上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在多种自身免疫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中起作用.维A酸通过影响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和B细胞等免疫细胞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机体的免疫防御和抗炎过程.维A酸用于治疗银屑病、痤疮、扁平苔藓等多种炎症性皮肤病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研究显示,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不但是细胞氧化还原的辅酶,而且是单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多聚单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和去乙酰化酶的底物,在多种细胞生理学功能中超重要作用.烟酰胺是合成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的前体,又是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一消耗酶的抑制剂,其作用已超出于防治糙皮病.在皮肤科,烟酰胺已用于治疗免疫性大疱病、特应性皮炎、痤疮和酒渣鼻等,并在抗皮肤老化和皮肤美容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烟酰胺外用的安全性已经确认,但大剂量内服尚未经规范的新药安全性评估.  相似文献   

16.
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家族的成员,调节细胞的生长、发育、增殖和分化.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的异常表达与人皮肤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证实,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在多种皮肤疾病患者的真/表皮中表达过度增高及异常活化,进而导致细胞的生长、发育、增殖、分化异常以及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发生.选择阻断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通路的异常活化可以使病情得到改善.针对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靶向治疗已经成为目前多种皮肤病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评价巴瑞替尼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AD)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纳入对外用药物治疗不敏感或不耐受的中重度AD患者。治疗前由皮肤科医生和患者完成4项量表评估,包括研究者整体评估(IGA)、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瘙痒数字评价量表(NRS)以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同时留取患者皮疹照片并行血常规、生化指标及总IgE检查,除外禁忌后予口服巴瑞替尼2 mg/d治疗16周。治疗开始后在第1、2、4、8、12、16和20周定期随访,评估以上4种评分,并记录出现的不良反应事件。结果 纳入24例AD患者,均完成16周的药物治疗和20周的随访观察。4种评分开始治疗后20周内均呈持续下降趋势。第20周时,IGA评分由基线(4.13 ± 0.61)分降至(1.12 ± 0.49)分(t = 22.70,P < 0.001),EASI评分由(37.59 ± 14.86)分降至(4.53 ± 3.78)分(t = 10.55,P < 0.001),NRS评分由(6.83 ± 2.26)分降至(0.72 ± 0.58)分(t = 10.69,P < 0.001),DLQI评分由(18.67 ± 8.64)分降至(1.39 ± 0.85)分(t = 8.40,P < 0.001)。随访期间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3例在开始口服药物时出现胃部不适,继续治疗后症状消失;3例出现急性过敏表现(1例过敏性结膜炎、2例急性荨麻疹),使用抗组胺药物后很快缓解且无复发。结论 巴瑞替尼可为AD尤其是外用药物控制不佳、需考虑加用系统药物的中重度AD患者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