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母亲外周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 (NRBCs)的比例与孕周的关系。方法 :分离纯化孕 11~ 34周、2 1~ 35岁的 6 1例孕妇外周血中的胎儿细胞 ,采用荧光激活细胞分离技术 (FACS)分选表达转铁蛋白受体的阳性细胞 (CD71+ 细胞 )。将孕妇组、未孕组及新生儿脐血组进行对照。结果 :孕 11~ 34周孕妇外周血中CD71+ 细胞的比例为 (0 .35± 0 .2 5 )× 10 -2 ,与未孕组及新生儿脐血组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CD71+ 细胞在外周血中的比例在孕 17、18周达峰值 ,分别为 (0 .6 4± 0 .2 5 )× 10 -2 和 (0 .5 4± 0 .35 )×10 -2 。结论 :早、中、晚期孕妇外周血中存在胎儿有核红细胞。利用母血循环中的胎儿细胞进行产前诊断的最佳时间应在妊娠 17~ 18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母亲外周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 (NRBCs)的比例与孕周的关系。方法 :对 6 1名孕龄为 11~ 34周、年龄为 2 1~ 35岁的妇女的外周血中的胎儿细胞进行分离纯化 ,采用荧光激活细胞分离技术 (FACS)分选表达转铁蛋白受体的阳性细胞 (CD71+细胞 )。将孕妇组、未孕组及新生儿脐血组进行对照。结果 :孕 11~ 34周的孕妇外周血中 CD71+细胞的比例为 (0 .35± 0 .2 5 )× 10 - 2 ,与未孕组及新生儿脐血组均有极显著性差异。CD71+细胞在外周血中的比例在孕 17~18周达峰值 ,分别为 (0 .6 4± 0 .2 5 )× 10 - 2和 (0 .5 4± 0 .35 )× 10 - 2。结论 :早、中、晚期孕妇外周血中存在胎儿有核红细胞。利用母血循环中的胎儿细胞进行产前诊断的最佳时间应在妊娠 17~ 18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从孕妇外周血中分离有核红细胞 (NRBC)及DNA的可靠方法 ,并鉴定其来源。方法 对88例孕妇外周血分别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 ,流式细胞术 (FCM )和荧光激活细胞分离技术 (FACS)分离NRBCs。应用套式PCR技术对 6 5例孕妇血浆DNA进行正常男性SRY基因检测。结果 ①NRBCs:2 7例样品经密度梯度离心 ,其中 14例分选到 1~ 10个NRBCs。FACS技术对 6 1例样品进行转铁蛋白受体阳性细胞 (CD71+ )分选 ,所有样品均有CD71+ 细胞 ,其浓度为 (0 35± 0 2 5 )× 10 -2 。②胎儿DNA :4 6例怀男胎孕妇血浆DNA中SRY基因检测出率为 6 5 2 2 % (30 / 4 6 ) ,怀女胎的 19例样品SRY基因未检出率为 94 74 % (18/ 19)。结论 从孕妇外周血中分选胎儿NRBCs和血浆中胎儿DNA的方法已取得较大进展。利用母血中胎儿细胞及DNA诊断遗传性疾病可望成为最佳非创伤性产前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4.
由于孕妇外周血中胎儿细胞的含量极少,Hahn,Holzgreve和Bianchi等报道,孕妇每毫升外周血中仅有1~2个完整胎儿细胞。所以采用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对胎儿细胞进行标记,并结合流式细胞仪进行高效富集分选的技术,是分离、纯化孕妇外周血中胎儿细胞的最佳手段。但因目前尚未发现识别胎儿细胞的特异性抗体,故不同学者选用的标记性抗体也有所不同。本研究采用荧光激活细胞分离技术(fluorescence-activated cell sorting,FACS),通过对孕妇外周血及未孕妇女外周血中转铁蛋白受体(transferrin receptor,CD71)单标记染色和胎儿血红蛋白(fetal haemoglobin,HbF)单标记染色与双标记染色情况的比较,探讨CD71与HbF染色法分选胎儿有核红细胞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密度梯度离心和免疫磁珠分选相结合方法富集脐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方法对5例脐血首先用密度梯度离心和免疫磁珠分选依次进行胎儿有核红细胞分离,用流式细胞检测和细胞染色对分选前后细胞进行分选纯度分析。结果 1.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CD71单克隆抗体磁珠用于脐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分选(CD71+,CD45-),分选后的纯度可以达到81%,而分选前CD71阳性细胞只占23.2%。2.分选前脐血涂片可见大量的成熟红细胞,含少量有核红细胞;密度梯度离心后可见绝大多数细胞为单个核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有核红细胞),含少量红细胞;CD71单克隆抗体磁珠分选后阳性细胞多为胞浆丰富略嗜碱性的有核红细胞。结论密度梯度离心和免疫磁珠分选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脐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的分选纯度。  相似文献   

6.
应用磁珠细胞分离仪从母血中分离胎儿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利用免疫磁珠细胞分离仪分离孕妇血中胎儿细胞的效率。方法 孕妇血采自孕龄为21-40周,初孕的孕男性单胎正常孕妇16例。脐血来自胎龄38-40周的男性新生儿10例。标本根据CD71抗体的效价标记磁珠后效在磁场中进行磁珠细胞分离。分离后的脐血标本在流式细胞仪上检测分离效率,孕妇血标本经套式PCR方法鉴定男性SRY基因片段,根据CD71-FITC抗体效价标记脐血中的单个核细胞。同时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和分离脐血中的胎儿细胞。结果 利用磙珠细胞分离仪分离孕妇血中的胎儿有核红细胞,经套式PCR技术寻找男性胎儿SRY基因片段,经第一次扩增有效率87.5%,第二次扩增有效率100.0%。脐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在分离前占53.2%-74.9%;分离后,流式细胞仪富集为99.2%-99.8%,免疫磁珠细胞分离仪富集为99.2%-99.8%,免疫磁珠细胞分离仪富集为97.3%-99.4%。结论 免疫磁珠细胞分离仪可富集到98.3%的胎儿有核红细胞,经套式PCR技术在分离后的孕妇血中可确定100%的男性胎儿SRY基因片段,项技术简单,价廉,高效更适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母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数量与胎儿异常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母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数量与胎儿异常的关系 ,为将它用于无创性产前诊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对孕 6~ 40周的 86例妇女 (包括胎儿正常组 68例、胎儿异常组 1 8例 )的外周血进行单密度梯度离心、瑞氏染色和细胞计数 ,分析母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数量与孕周、胎儿异常及胎儿性别的关系。结果 :胎儿正常组 ,母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平均数量为 1 4.2 3±1 2 .0 1 /ml,与妊娠周数呈直线相关 (R >R0 .0 5)。胎儿异常组中 ,母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平均数量较正常胎儿组显著增加 ,约为 3 8.73± 2 4.97/ml,且与妊娠周数无明显直线相关性。母体外周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数量与胎儿性别无统计学相关性。结论 :胎儿发生异常时母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数量较正常妊娠时增加。母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数量在胎儿正常时随孕周而增加 ,且不受胎儿性别的影响。母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计数可以辅助用于产前筛查胎儿异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胎儿有核红细胞与无创性产前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妊娠妇女外周血中发现并分离到XY核型的胎儿细胞以来,发现运用母体外周血中胎儿细胞可以进行无创性产前诊断,目前发现妊娠妇女外周血中的胎儿细胞有:胎儿有核红细胞(nucleated red blood cells,NRBCs)、滋养细胞、胎儿淋巴细胞和粒细胞.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胎儿有核细胞,尤其是NRBCs以其独特的细胞学特点倍受关注,就近十年来无创性产前诊断的最佳候选细胞--胎儿NRBCs的细胞学特点、富集、分离和鉴定方法、在临床产前诊断中的应用等综述.  相似文献   

9.
自妊娠妇女外周血中发现并分离到XY核型的胎儿细胞以来,发现运用母体外周血中胎儿细胞可以进行无创性产前诊断,目前发现妊娠妇女外周血中的胎儿细胞有:胎儿有核红细胞(nucleated red blood cells,NRBCs)、滋养细胞、胎儿淋巴细胞和粒细胞。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胎儿有核细胞,尤其是NRBCs以其独特的细胞学特点倍受关注,就近十年来无创性产前诊断的最佳候选细胞——胎儿NRBCs的细胞学特点、富集、分离和鉴定方法、在临床产前诊断中的应用等综述。  相似文献   

10.
应用Tei指数评价胎儿心室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正常胎儿左、右心室的Tei指数在评价胎儿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妊娠18~42周的正常单胎胎儿225例,按孕周不同分为18~27周+6组、28~36周+6组和37~42周组,测定3组胎儿左、右心室的Tei指数的差异,并比较左、右心室Tei指数,探讨其与孕周和胎心率的关系。结果(1)妊娠18~27周+6、28~36周+6和37~42周3组胎儿的左心室平均Tei指数分别为0·37±0·08、0·27±0·05、0·22±0·05;右心室平均Tei指数分别为0·39±0·04、0·30±0·05、0·24±0·04。妊娠28~36周+6组右心室平均Tei指数高于左心室,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组左、右心室平均Te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正常胎儿左、右心室的Tei指数均显示随着孕周的增加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与孕周呈负相关(左心室r=-0·755,P<0·01;右心室r=-0·721,P<0·01)。(3)正常胎儿Tei指数与胎心率无相关性(左心室r=0·133,P>0·05;右心室r=0·100,P>0·05)。结论Tei指数是一种方便、有效的综合评价胎儿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从孕妇外周血中分离胎儿有核红细胞方法学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孕妇外周血中分离胎儿细胞进行无创性产前诊断成为新的研究热点,胎儿有核红细胞被认为是最理想的研究对象[1]。本研究采用简单的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富集孕妇外周血中有核红细胞,进行Y染色体特异性DYZ1基因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以预测胎儿性别,探讨胎儿有核红细胞用于无创性产前诊断的一些问题一、资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孕龄6~14周,年龄21~30岁的孕妇共45例,分为细胞制片组15例,包括早孕8例,中孕7例;胎儿性别预测组30例,包括早孕18例,中孕12例。此外,以未婚、无妊娠史的2例女…  相似文献   

12.
孕妇外周血中的胎儿细胞主要有三种:滋养叶细胞、有核红细胞和淋巴细胞。最适于富集纯化用于产前诊断的是胎儿有核红细胞。密度梯度离心富集结合胎儿有核红细胞特异性抗原标记CD71,γ珠蛋白阳性选择和白细胞抗原CD45阴性选择纯化是目前从孕妇外周血中分离胎儿有核红细胞的理想方法。已用于产前诊断胎儿性别和一些疾病。  相似文献   

13.
孕妇外周血中的胎儿细胞主要有三种:滋养叶细胞、有核红细胞和淋巴细胞,最适于富集纯化用于产前诊断的是胎儿有核红细胞,密度梯度离心富集结合胎儿有核红细胞特异性抗原标记CD71,γ株蛋白阳性选择和白细胞抗原CD45阴性选择纯性是目送目前从孕妇外周血中分离胎儿有核红细胞的理想方法。已用于产前诊断胎儿性别和一些疾病。  相似文献   

14.
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的富集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从孕妇外周务右分离胎儿有核红细胞(NRBCS),并对富集的方法进行比较,搪塞利用此法进行无创性前前诊断的可行性。方法 对57例5-40孕周的妇女外周血分别通过单密度梯度离心、免疫细胞化学检测、以及在此基础上流式细胞术分选第三种方法,富集NRBCS。结果 密度梯度离心后的276例样本中,14例以1-10个NRBCS,占51.85%。细胞化学检测到CD71细胞。流式细胞仪分选出包含NRBCS的C  相似文献   

15.
Tao H  Wang XM  Ji XH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12):808-811
目的探讨孕妇外周血中胎儿DNA水平检测在子痫前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例子痫前期孕妇为子痫前期组(其中轻度18例,重度12例),另选择3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分别于孕20周、孕晚期(子痫前期组孕33周+3、对照组孕34周+3)、分娩后1、3、6 h取外周血,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中Y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基因(SRY基因)胎儿DNA水平(B超确定两组孕妇所妊娠的胎儿均为男性);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孕妇孕晚期内皮素水平。结果(1)子痫前期组孕20周时的胎儿DNA水平为(316±61)copy/m l,其中轻度、重度患者分别为(266±79)、(396±91)copy/m l;对照组孕妇为(165±43)copy/m l,子痫前期组及轻度、重度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子痫前期组孕晚期胎儿DNA水平为(970±413)copy/m l,其中轻度、重度患者分别为(758±357)、(1285±573)copy/m l,对照组孕妇为(319±99)copy/m l,子痫前期组及轻度、重度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子痫前期组产后1、3、6 h胎儿DNA水平分别为(139±45)、(76±31)、(44±13)copy/m l,其中轻度患者分别为(102±42)、(57±25)、(36±12)copy/m l,重度患者分别为(209±51)、(97±40)、(52±17)copy/m l;对照组分别为(33±13)、(9±5)、0 copy/m l。子痫前期组及轻度、重度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子痫前期组内皮素水平为(80±18)ng/L,其中轻度患者为(74±14)ng/L,重度患者为(89±32)ng/L;对照组为(50±11)ng/L,子痫前期组及轻度、重度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子痫前期组胎儿DNA水平与内皮素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748,P<0.01)。结论孕妇外周血胎儿DNA水平变化可以作为预测和诊断子痫前期发病与疾病程度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高纯度、高得率、高特异性的分选技术,富集纯化母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FNRBC)。方法:70例孕妇外周血,经密度梯度离心初步富集后行血红蛋白γ链免疫组化染色,以显微操作术挑取阳性细胞。采用单细胞PEP-PCR技术检测SRY基因,并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分析。结果:胎儿NRBC具有鲜明的形态学、免疫学特征。每例母血FNRBC数5~27个,平均0.82±0.37/m l。PEP-PCR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5.35%、100%。4例FISH结果均与实际核型相符。结论:以γ-血红蛋白为分选标志,结合显微操作技术,可以有效地获取高纯度、高浓度研究模板,保证后继分析的准确性,为无创性产前诊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子痫前期患者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数量与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孕28~40周子痫前期孕妇、健康孕妇各20例,抽取外周静脉血20m l,经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通过CD133/CD34双荧光标记及Ⅷ因子鉴定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数量,用MTT比色法、改良Boyden小室法、黏附能力测定实验,分别观察EPCs的增殖、迁移及黏附功能的变化。结果:与健康孕妇相比,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EPCs数量明显减少(4.29%±1.21%vs15.32%±2.00%,P<0.01),其增殖能力(增殖率13.45%±1.68%vs 18.45%±1.67%)、迁移能力[迁移细胞(37.25±7.28)个/视野vs(67.10±9.55)个/视野]、黏附能力[黏附细胞(20.65±5.19)个/视野vs(34.40±6.72)个/视野]明显受损。结论: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EPCs数量减少、生物学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胎龄的正常胎儿及新生儿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对可疑有遗传、内分泌、感染、代谢性疾病的孕 16~ 3 6周胎儿 71例 (观察组 ) ,在B超引导下 ,行脐静脉穿刺 ,孕妇甲状腺功能均正常。选择同期孕足月自然分娩的 14 0例新生儿脐带血为对照组。测定两组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状腺功能。并对孕 2 8周前后的胎儿甲状腺功能、胎儿与新生儿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自孕 16周起 ,胎儿甲状腺激素均可检测到 ,并随孕周增加而增加 ;游离甲状腺素 (FT4)在孕 16周时为 ( 5 8± 2 6)pmol L ,接近正常成人甲状腺素水平 ,以后持续上升 ;胎儿甲状腺素 (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FT4在 2 8孕周后较 2 8周前显著升高 ,即分别由 ( 2 8± 1 8)nmol L、( 3 7 2± 2 7 2 )nmol L、( 10 6± 3 1)pmol L增至 ( 5 8± 2 6)nmol L、( 55 9± 3 3 3 )nmol L( 13 0± 4 5)pmol L。孕 2 0周时 ,胎儿促甲状腺激素 (TSH)水平达到正常成人上限 ,为 ( 4 6± 1 4)mU L ,以后持续上升 ,分娩期达高峰 ,为 ( 9 2± 6 7)mU L。而T3 及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在整个孕期始终处于较低水平。结论 胎儿甲状腺激素水平随孕周增长而升高。孕中期以后 ,胎儿T4 、FT4 及TSH ,可作为判断胎儿甲状腺功能的主  相似文献   

19.
胎儿窘迫孕妇静脉血及脐血中内源性阿片肽水平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u D  Gu H  Cao L  Hong X  Liu Y  Jin Z  Li P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12):718-720
目的 探讨内源性阿片肽与胎儿窘迫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40例正常妊娠妇女 (正常妊娠组 )及 43例胎儿窘迫孕妇 (胎儿窘迫组 )静脉血及其新生儿脐血中阿片肽 (β 内啡肽、强啡肽A1 13和亮啡肽 )的水平 ,胎儿窘迫组孕妇同时行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分析。结果  (1)胎儿窘迫组脐血中 β 内啡肽、强啡肽A1 13和亮啡肽的水平分别为 (45 3± 68)ng/L、(2 42± 3 3 )ng/L及(498± 68)ng/L ;正常妊娠组分别为 (2 5 1± 3 9)ng/L、(10 3± 2 2 )ng/L及 (3 2 2± 40 )ng/L。与正常妊娠组比较 ,胎儿窘迫组脐血中 3种阿片肽水平均显著升高 (P <0 0 5 )。 (2 )胎儿窘迫组脐血血气分析结果 :pH为 (7 0± 0 1) ,PO2 为 (1 7± 0 6)kPa ,PCO2 为 (8 9± 0 7)kPa ;其中 β 内啡肽水平与脐血pH、PO2呈显著负相关 [相关系数 (r)为 - 0 418及 - 0 43 7,P <0 0 1],与PCO2 呈显著正相关 (r =0 44 2 ,P <0 0 1) ;强啡肽A1 13水平与脐血pH及PO2 呈负相关 (r为 - 0 3 3 7及 - 0 3 83 ,P <0 0 5 ) ,与PCO2 呈正相关 (r=0 3 46,P <0 0 5 )。 (3 )胎儿窘迫组孕妇血中 β 内啡肽、强啡肽A1 13和亮啡肽水平分别为(40± 13 )ng/L、(64± 16)ng/L及 (2 19± 40 )ng/L ;正常妊娠组分别为 (3 7± 9)ng/L、(5  相似文献   

20.
从孕妇外周血中分离胎儿细胞并进行遗传性疾病的检测 ,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为了避免大量的母血细胞对胎儿细胞检测的干扰 ,必须对母血中的胎儿细胞进行分离富集。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 36例孕妇外周血中的有核红细胞 (NRBCs)进行分离纯化 ,初步探讨NRBCs在母血中的含量及与孕周的关系。一、资料与方法1.标本来源 :选择 1997年 10月至 1998年 6月在我院行产前检查的健康妊娠妇女 36例 (妊娠组 ) ,年龄 2 1~ 2 8岁 ,孕周 12~ 2 7周 ,均为第 1次妊娠 ,无严重贫血 (血红蛋白>90g/L)等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对照组分别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