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甘姜汤治愈马钱子中毒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病例资料患者,男,56岁,患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硬化已10余年,血压持续在170/110mmHg左右,经常头晕,性情急躁,易怒语蹇,肢体麻木。舌淡苔白,脉弦滑。曾在省、地、县医院服用多种中西药物,效果欠佳。闻民间医生有高见,于是求之治疗。医者以祛风活血之法,拟麻黄30g,马钱子60g,没药10g,乳香10g;研细末,装胶囊,每次5粒,日3次,温开水送服。患者有宿疾数年。治病心切,望重剂而取效,将上药总量的1/2于2003年11月16日上午9点冲服,9点50分患者先出现周身颤栗,双下肢尤甚,胸部气憋,继则面部潮红而抽搐,说话困难,下肢屈曲痉挛不能活动,急求笔者视之。观其所症,与原疾不相合,询问其子,乃知服上药已70min,查方看药,知马钱子中毒所致。  相似文献   

2.
阎念斌  阎杰 《北京中医药》2006,25(10):613-614
1 医案 患者,男,56岁,患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硬化已10余年,血压持续在170/110mmHg上下,经常头晕,性情急躁,易怒语謇,肢体麻木,舌淡苔白,脉弦滑.曾在省、地、县医院服用多种中西药物,效果欠佳.闻民间医生有高见,于是求之治疗.笔者以祛风活血之法,拟:麻黄30g,马钱子60g,没药10g,乳香10g.上药共研细末,装胶囊,每次5粒,3次/d,温开水送服.患者有宿疾数年,欲愈之情迫切,望重剂而取效,将上药总量的1/2于2003年11月16日上午9:00冲服,9:50患者先出现周身颤栗,双下肢尤甚,胸部气憋,继则面部潮红而抽搐,说话困难,下肢屈曲痉挛不能活动.  相似文献   

3.
笔者2006年6月~2008年6月,共治疗100多例脚气患者,屡试屡效,现介绍如下。 药物组成:红花40g,皂角40g,白芍40g,枯矾20g,大风子20g。将上药加开水2500ml,醋酸250ml,泡脚,每日1次,每次20min,10日为1个疗程,一般1个疗程即可痊愈。  相似文献   

4.
补阳还五汤原为中风偏瘫而设,笔者近年来用其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疗效甚佳,现介绍如下。1方药组成黄芪120g,当归12g,川穹10g,红花10g,桃仁10g,地龙10g,赤芍10g。上药加水1000mL,煎至300mL,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日1剂。2典型病例病例1:女,56岁,教师。该同志患冠心病已3年余,曾多次住院,静滴丹参注射液等药治疗,初期效果尚可,而后愈滴病情反有加重之感。自愿服中药治疗。1996年8月4日初诊,患者自述胸闷头晕乏力,观其舌淡少苦,诊得脉沉细,随处以补阳还五汤加葛根309,水煎服,每日1剂。患者坚持服本方20余剂,自觉胸闷轻…  相似文献   

5.
患者,60岁,退休干部,2000年11月27日诊。患者素体虚弱,昨日始觉恶寒发热,体温37.9℃,头痛周身酸楚,鼻塞流清涕咳嗽,神疲乏力,语声低微,纳呆便溏,舌红苔薄脉洪而虚。证属肺虚腠理不固之外感风寒证,方用补中益气汤化裁治之。处方:炙黄芪30g、党参9g、当归10g、白术12g、升麻3g、柴胡5g、防风10g、苏叶10g、青蒿10g、桔梗3g、甘草5g,水煎日1剂,药进1剂,体温降至37.1℃,再服两剂。诸证消失告愈。  相似文献   

6.
李杰 《陕西中医》2007,28(9):1239-1239
1偏头痛 李某,男,45岁,干部。2001年11月10日初诊。患者左侧偏头痛二月余,疼痛为发作性胀痛,伴有恶心、视物不清及头晕,但头晕时无周围屋物旋转之感。每当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时易发作,且时间不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弦细。辨证为少阳头痛。方用本方加减:柴胡24g,半夏、茯苓、葛根各12g,党参、生姜各9g,大枣4枚。水煎分二次服。3剂。二诊:患者服上药3剂之后头痛即止,也不再头晕。但视物仍觉模糊,视力容易疲劳,  相似文献   

7.
两年来,笔者用肉桂等药敷脐治疗小儿虚寒型腹泻36例,均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自1995年1月至1996年12月,笔者共收治门诊婴儿腹泻患者36例。其中:男22例,(61%),女14例(39%),男女之比11:7;年龄最小30d,最大7岁。其中:且个月至12个月的18例,1岁至2岁9例,2岁至4岁6例,4岁至7岁3例;病程最短12小时。最长60d。1.2用药及方法:肉桂6g、丁香2g、吴茱萸3g,上药共为细末,干填脐中,填满为度,并以4cm的麝香止痛膏覆盖之,隔12小时换药1次。1.3治疗结果:疗效标准:痊愈:症状消失,大便次数每d3次…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采用鳖甲三七汤治疗前列腺炎9例,获得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9例均属于青年患者,年龄最小的28岁,最大的45岁。病程2月~1年。2治疗方法治疗以清热利湿,祛瘀散结。采用鳖甲三七汤为基础方加减。药用:鳖甲15g(先煎)、三七粉3g(冲服)、赤芍15g、炒王不留行15g、木通10g、炒王不留行10g、生地15g、甘草10g、瓜蒌5g、败酱草25g、拘杞果20g、草15g、桃仙10g、红花10g、若瘀热郁结已深者.加大黄10g、瑰珀3g、金银花40g、蒲公英40g;若头痛,双下肢浮肿者减甘草。服法:将上药煎3次后取汁混合,每dl剂,分两次温服。每次10ml。3治…  相似文献   

9.
笔者采用中药理气豁痰、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疗癫痫,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于下。1临床资料本组20例中,男12例,女8例。年龄最小者7岁,最大者52岁,平均为22岁。病程1~2年者4例,2~5年者7例,5年以上者9例。原发性11例,继发性9例;大发作者10例,小发作者8例,局限性发作者1例,精神运动性发作者1例。2治疗方法基本方:半夏、获善各互5召,陈皮、石宫蒲、川穹、当归各109,积实、地龙、赤芍、桃仁各12s,丹参309,红花6g。上药加水600ml,煎后取外300ml,分2次口服,1剂/d。加减:头晕甚者加远志、天麻,以宁心安神而熄风,气虚者加…  相似文献   

10.
应激性溃疡是肺心病心肺功能衰竭的并发症。死亡率较高,临床治疗难度较大。运用三七粉、白及、西洋参、赤芍治疗该病12例,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最小的52岁最大的78岁;单纯黑使3例,黑便伴呕吐9例。诊断标准按1977年全国肺心病会议标准。2治疗方法方药组成:三七粉10g、白及12g、西洋参12g、乔芍10g。上药研未,混均,每次服6g,每6小时1次,温开水冲服。大便潜血转阴后继服5天巩固,失血过多有明显血容量不足表现的酌情输液,血红蛋白低于60g/L者酌情输血。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3.l疗效…  相似文献   

11.
附子中毒致心电阶梯现象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俊  郭亚萍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2):1318-1318
1病例 患者刘某,男性,35岁,因心悸、头晕伴口唇手脚麻木5h入院。患者即往有“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病史10年,近1年间断服用中药汤剂治疗,其方中配有附子12g,每次先煎5~10min,再与它药同煎,期间偶有口唇麻木症状,数分钟后自行缓解。入院当日服用上药后,出现心悸、头晕、舌体麻木症状,自服生姜后片刻好转,2h后心慌头晕症状加重,至我院急诊查血压80/50mmHg,心率55次/min。  相似文献   

12.
几年来笔者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老年性不寐11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一股资料本组113例病人,男性68例,女性45例;年龄在55-79岁之间,平均年龄66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30年:睡眠时间在5个小时以下。2治疗方法2.1血府逐瘀汤加减处方生地黄12g,桃仁、红花、赤芍、川芎、当归、柴胡各9g,桔梗、牛膝、枳壳各10g,鸡血藤15g,甘草3g。苦心烦不寐者加黄连9g;善恐易信者加龙骨、夜交藤各9g:神疲乏力者加黄芪30g,白术9g。上药每日1剂,水煎服,连续服用,10天为1疗程。22针刺取穴双侧神门、三阴交、太冲、内关、心…  相似文献   

13.
何敬  史哲新 《山西中医》2010,26(2):58-58
武某某,女,78岁,2008年9月8日初诊。 体倦乏力,面色少华1年。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体倦乏力,面色少华,于天津市某医院查血常规示:WBC9.5×100/L,RBC2.3×10^12/L,Hb76g/L,PLT145×10^9/L,肾功能示:尿素氮22.82mmol/L,  相似文献   

14.
《湖南中医杂志》2014,(6):160-160
验方1:取白首乌18g,生地黄10g,侧柏叶10g,甘草6g,上药水煎,早晚各服1次。治脱发效佳。  相似文献   

15.
吴盛荣 《国医论坛》1996,11(3):24-25
吴光烈老中医出身于中医世家,幼秉庭训,学有渊源,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在临床上积累了许多验方,经数10年验证,疗效显著。笔者随师耳儒目染,获益良多,现将导师部分验方整理如下,以飨同道。1胃病四味饮组成:小苗香6g,香附gg,穿山龙(南蛇藤)15g,虎杖159。功能:健牌开胃,温中消胀,理气解郁,化瘀止痛。主治:劳累过度而致脾胃虚弱、气滞血瘀之胃痛。用法:上药合猪瘦肉或排骨适量炖服,服时加老酒少许,每日1次,连服数次。按:本方为治疗由于劳累过度,三餐无法按时就餐而致脾胃虚弱、气滞血瘀。常见症状为院痛连胁.胀满暧气…  相似文献   

16.
紫草有宣肺止咳通淋排石止血之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经临床验证,紫草有凉血活血、清热解毒、通利二便之功,常用于以下几方面:1 鼻衄:鼻衄可因鼻腔局部疾病或全身性疾病而引起,无论新旧出血,以阴虚火旺、肺胃郁热者居多,自拟鼻衄方,以紫草30g为主药,伍以麦冬15g,玄参15g,牛膝10g,山栀10g,淡豆豉10g。上药每剂两煎混合,早中晚3次分服。本  相似文献   

17.
喉源性咳嗽是指咽喉奇痒难忍而引起的阵发性剧烈干咳。多发于秋冬季节,病情顽固,狂咳难止,短则半月,长者可达半年,顽咳之苦确实令人不堪忍受。笔者临床周祛风法治疗本病疗效较好。药物组成与用法:上麻黄6g生石膏30g(先煎)甘草6g地龙10g僵蚕10g薄荷3g后下)诃子10g桔梗6g百部10g紫菀10g桑皮10g大贝10g。上药水煎3次,每次煮沸20min,将煎煮3次所得药液混合浓缩至450ml,分早中晚3次温服,每次服150ml,日服1剂,病重者日服2剂,每剂分2次服。小儿用量酌减,少量频服即可。孙某,女,42岁。因咳嗽20余天不愈,于1992年10月24日前来门…  相似文献   

18.
1病历介绍 患者,男,25岁,于2005年2月10日(农历正月初二)上午9:30来我东胜区院社区医疗服务站就诊。患者主诉右耳廓内有一硬物隆出皮肤,烧灼、疼痛,有脓性分泌物。上午9:00左右口服两片环丙沙星片(0.25g/片,安徽仁剂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相似文献   

19.
奥美拉唑致过敏性休克1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萤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7):886-886
患某,男性,33岁,因中上腹灼痛1年,伴黑便3d入院。既往体健,有青霉素过敏史。入院查体:中度贫血貌,心、肺、腹未见阳性体征。血常规:白细胞7.5×10^9/L,中性粒细胞0.70,血红蛋白75g/L,血小板100×10^9/L;电解质:血钾3.3mmol/L,尿素氮10.7mmol/L。  相似文献   

20.
自身免疫多腺体综合征(PolyglandularautoimmuneSyndrome;PGA综合征),是一种由自身免疫机制异常引起的2个以上内分泌腺病变的症群[1]。国外屡有报告,国内报告甚少。现将我院1995~1996年所见3例PGA综合征患者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例1:女性,34岁,因厌食、纳差、乏力1年.头晕、颜面肿胀1月就诊。自服健胃药,食欲无明显改善。门诊查甲状腺激素T30.9μg/L(正常值:0.8~2.3μg/L),T4<20μg/L(45~145μg/L),促甲状腺激素TSH>80μIU/ml(0~10μIU/ml);皮质醇Cortisl:晨8:00时65nmol/L(138~690n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