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人间鼠疫在世界一些地区消失了几十年后,又死灰复燃,重新流行。尤其严重的是1994年9月间,在印度的西部地区——苏拉特暴发了肺鼠疫,造成当地居民恐慌,不少人为免遭疫患而再度逃离家园。这次暴发流行又一次震惊全球,使如何防制鼠疫这世界头号烈性传染病的工作再一次引起世界多数国家的重视,对鼠疫研究和防制工作者、卫生检疫界又提出了新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正> 广西在历史上曾发生过严重的人间鼠疫流行,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广西最后一次鼠疫流行终止于1947年合浦县境内,经过53年的静息期后,2000年 7月在隆林县天生桥库区  相似文献   

3.
郭红梅 《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2):1508-1509
目的从我国实际出发,探讨青藏铁路沿线鼠疫的危险性。方法回顾性评估青藏铁路沿线地区的危险性,探讨控制鼠疫的防治策略及措施。结果青藏铁路沿线鼠疫疫情势态严重,疫源地面积达22360km^2,旱獭中分离出鼠疫菌;1975~2001年共发生动物鼠疫流行26起,死亡9人。结论青藏铁路沿线鼠疫自然疫源性疫情严重。鼠疫控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鼠间鼠疫发生因素及流行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鼠间鼠疫发生因素及流行趋势史献明,宋东霞,段家伟一、河北鼠疫流行简史:河北省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人间鼠疫流行,有记载的病例1906人,死亡1705人,波及13个市、县的42个村(街)。除1888~1898年围场县鼠疫流行,是由当地的野鼠鼠疫动物病...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动物鼠疫的流行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一旦发生和流行,如不及时控制将通过媒介引发人间鼠疫。鼠疫是一种传播迅速,危害严重的烈性传染病,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经济建设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加强鼠疫监测,搞好鼠疫综合防治,防止鼠疫的发生和流行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1鼠疫流行态势本世纪50年代后,世界各地及我国的鼠疫发病率均有明显下降,但由于种种原因从1980年开始世界范围内鼠疫发病率呈逐步上升趋势,近些年,在非洲、北美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常有鼠疫小流行或暴发,一些国家和地区在鼠疫沉寂几十年后死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新疆口岸鼠疫的流行、传播与自然疫源地的关系,为控制人间鼠疫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自然疫源性疾病与自然疫源地的关系;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特点;病原体、宿主、媒介、自然疫源地划分空间、疾病流行中的作用;新疆口岸与自然疫源地分布的相关性;周边国家鼠疫流行现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我国毗邻的有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多个国家发生鼠疫流行,其原因均与自然疫源地有关。[结论]新疆地区检验检疫部门作好周边鼠疫自然疫源地的监测工作,对预防和控制鼠疫在口岸的流行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1986-2014年云南省人间鼠疫流行情况,为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SPSS 19.0软件对云南省人间鼠疫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986-2014年,云南省有10个州(市)的29个县发生人间鼠疫流行,确诊鼠疫患者512例,死亡4例。家鼠鼠疫疫源地确诊鼠疫病例507例,死亡2例,病型均为腺型,主要传染源为黄胸鼠,传播媒介为印鼠客蚤;野鼠鼠疫疫源地确诊鼠疫病例5例,死亡2例,病型均为原发性肺鼠疫,传播途径为密切接触传播,病死率高。结论云南省自1986年至今人间鼠疫流行强度逐渐减弱,截至2014年已经连续9年未发生人间鼠疫病例,鼠疫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鼠疫防治态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9.
云南家鼠鼠疫自然疫源地自 1 982年复燃以来 ,流行从未间断 ,特别是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 ,流行甚为猛烈 ,迄今为止 ,有 1 0个地州市的 44个县市证实有动物鼠疫流行 ,其中有 2 6个县市波及到人间。除了 1 991年发病 9例和 1 994年未发病外 ,病例数均居全国之首[1] ,1 0年间发生人间鼠疫病例数占了全国的60 %。针对这种严重态势 ,除了政府领导重视和鼠疫防治人员加强常规监测外 ,还应针对大量的人群做广泛而持久健康教育 ,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掌握鼠疫防治的基本知识 ,以提高云南鼠疫防治的效果。1 争取领导重视 云南是西部大开发的省区之一 ,…  相似文献   

10.
中国鼠疫疫情及其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并报告我国55年的人间鼠疫发病状况和动物鼠疫疫情。方法查阅国内外有关鼠疫的书籍及各种文献报道。结果截至2008年我国存在12种类型鼠疫自然疫源地,疫源地面积为1434473.27km2;除1984年外,每年都有人间鼠疫病例的发生;每年都有动物间鼠疫的发生和流行,平均每年检出鼠疫菌400株左右。结论中国鼠疫疫情呈上升趋势,新的鼠疫疫源地不断被发现,动物间和人间鼠疫疫情正在进一步扩大,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各省区新判定鼠疫疫源县95个。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002-2011年张家口市鼠疫监测结果,为该疫源地鼠疫流行和防控工作提供对策。方法收集2002-2011年张家口市鼠疫监测数据,对宿主动物、媒介、病原学资料按不同年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2-2005年鼠密度逐年增高,并在2002、2003和2005年检出鼠疫菌17株,血清学阳性10份。结论通过每年的鼠疫监测发现了动物间的鼠疫流行,并对动物间鼠疫疫情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宣传教育、灭鼠灭蚤,开展鼠疫应急处理联合演练等综合防治措施,严防人间鼠疫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陕西省定边县鼠疫疫区30年动物鼠疫监测结果,为控制人、鼠间鼠疫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SPSS软件、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监测指标与鼠间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1983-2012年共发生3起鼠间鼠疫流行,发生年分别为1987-1988、2000-2001及2006年,流行年份前几年鼠密度、鼠体染蚤率、蚤指数呈不同程度增高趋势,鼠密度在1986、2000、2003三个年份出现小高峰,分别为39.63、16.28和21.01只/hm2;染蚤率与蚤指数变化趋势一致,在1987、2000、2006三个疫情年份均出现高峰,染蚤率分别为45.10%、41.69%和43.06%,蚤指数分别为0.71、0.72和1.20。染蚤率与蚤指数、鼠密度与巢蚤指数呈正相关(P<0.01)。结论 鼠密度、蚤指数、染蚤率是监测动物鼠疫流行的主要指标,鼠密度>16只/hm2,鼠体蚤指数>0.70,鼠体染蚤率>40%,提示可能会有鼠疫流行;陕西省鼠疫动物病流行呈现不规则周期性,间隔5~10年可能出现大的动物病流行;2012年监测表明疫情处于静息期,但距上次疫情发生已有6年,结合临近省(自治区)疫情动态,应积极开展主动监测,加强突发疫情处置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012年理塘县人间鼠疫疫情,为人间鼠疫处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并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结果从死者的右腋下淋巴穿刺液、右腋下淋巴结、肋骨和皮下血棉拭子分离出鼠疫菌;自毙喜马拉雅旱獭股骨分离出鼠疫菌;IHA检测血清52份,结果均为阴性;RIHA检测人体及旱獭标本悬液10份,阳性8份,最高滴度为1∶40 960。结论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认死者是感染鼠疫菌而引起腺鼠疫继发败血型鼠疫导致死亡;在自毙旱獭分离出鼠疫菌确定理塘县为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猛烈,人间鼠疫和动物间鼠疫并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青藏铁路建设以来青海省境内沿线鼠疫监测资料的总结分析,科学评估这一地区鼠疫流行动态,探讨青藏铁路沿线鼠疫防治思路。方法监测点按照《青藏铁路鼠疫防治技术方案》和《青藏铁路鼠疫防控工作方案》实施监测工作,铁路沿线的国家级监测点按照《全国鼠疫监测方案》实施监测工作。汇总分析2001-2008年青藏铁路沿线青海省境内的鼠疫监测资料。结果2001-2008年监测面积达224190km^2,收集可检啮齿动物材料5822份、媒介材料2617份、动物血清4966份。分离到鼠疫菌93株,监测到阳性血清249份。结论近年来青藏铁路沿线动物间鼠疫流行活跃且呈上升趋势。青藏铁路沿线的乌兰县、天峻县是鼠疫流行较为严重的地区。怎样预防鼠疫沿青藏铁路线远距离传播,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云南野鼠疫源地尚未发生人间鼠疫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野鼠疫源地于1975年经鼠疫细菌学证实,其间多次发生鼠疫动物病流行,但20年来从未发现人类感染鼠疫的病例。调查资料表明,野鼠→野鼠蚤→家鼠的感染途经已经建立,而家鼠→家鼠蚤→人的感染途经尚未形成。近40年来在该地再未发现其有效媒介作用的印鼠客蚤,而占家鼠蚤绝对优势的缓慢细蚤又无媒介作用,可能是未发生人类感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康保县是鼠疫历史老疫区,在1949—1950年曾发生猛烈的人间鼠疫流行,经过疫区处理,使疫情迅速得到控制。建国后动物间鼠疫曾有4次流行,但再无人间鼠疫的发生。是否有人间鼠疫的阴性感染,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问题。为摸清该疫区健康人群鼠疫F1抗体的分布情况,2007年对康保县历史老疫区健康人群血清进行了检测,并对该县50年鼠疫防治工作做一简单概述。  相似文献   

17.
永嘉县人群血清鼠疫F1抗体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永嘉县的鼠疫流行始于1944年,由庆元县和温州市区传人,1947年终熄。当时共发病322人,死亡227人,波及24个自然村,人间鼠疫流行前先有鼠间鼠疫流行^[1]。1990--1991年在我县桥头镇井大、殿前村鼠疫监测时发现3份鼠血清放免阳性。为此,2003--2006年我们成立课题组,对本县瓯北镇箬隆村等开展了人群血清鼠疫F1抗体调查和其它相关因素的调查,本文对抗体检查阳性的11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电白县鼠间鼠疫监测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电白县位于广东省西部,县境南面临海,东西北部与阳江、阳春、吴川、高州、茂名等县市毗邻。根据《电白县志》记载:光绪17年(1891)水东镇有鼠疫流行。《茂名市大事记》载:民国8年(1919)5月,水东镇鼠疫流行,死亡300人,水东镇水上居民死之过半。《广东省鼠疫流行史》记载:电白县解放以来未对鼠疫作过现场调查。为了解当地鼠疫现状,根据“广东省2001年鼠疫防治工作计划”的要求,于2001年3月15日至4月3日电白县开展一次性的鼠疫监测调查。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鼠疫防治现状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历史上曾有疑似鼠疫发生 ,疑似疫源地位于西北部的甘孜、阿坝州 ,是中国喜玛拉雅旱獭(简称旱獭 )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延伸部分 ,上世纪 80年代 ,在甘孜、阿坝州 8个疑似疫源县进行的以血清学、病原学为主的多次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 ,仅有指示动物和宿主动物血清为阳性 ;直到 1997年在甘孜州石渠县分离出鼠疫杆菌 ,才证实了四川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存在。 1999年石渠县发生四川首次人间鼠疫疫情 ,2 0 0 0 - 2 0 0 2年连续发生动物鼠疫流行 ,对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了严重威胁。现根据四川鼠疫防治现状进一步探讨其对策 ,从而更有利于保护居民健康 …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001-2013年满洲里市鼠疫流行特征及趋势,为制订鼠疫防控策略及预警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对2001-2013年满洲里市鼠疫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对2001-2013年1764份血清进行检测(其中达乌尔黄鼠血清1327份),分别在2004、2005、2007、2008、2010、2012年,在达乌尔黄鼠血清中检测到鼠疫Fl抗体,总计34份。分别对捕获的各种鼠类2131只,各种蚤类1884匹进行细菌学检验,结果全部为阴性。结论2001-2013年满洲里市未发生人间鼠疫,有动物鼠疫流行的迹象,并存在鼠疫宿主更替和长爪沙鼠侵入的现象,应加强重点地区监测和预警,防止人间鼠疫的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