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脊髓损伤模型对于试验性治疗的评估以及更好地了解脊髓损伤后相关级联反应是不可缺少的。脊髓损伤模型的目的是尽可能地重建人类脊髓损伤的特征,这些模型因损伤施加的部位和损伤的机制不同而各有差异。近年来脊髓损伤模型不断改进,本文将对常用模型做一综述。1实验动物种系大鼠是最常用于起始实验研究的实验动物,因为它们相对便宜、容易获得,且已展示出与人类脊髓损伤相似的电生理和形态学表现,目前应用最为广泛~([1])。  相似文献   

2.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致残,致死性损伤。其病理生理机制复杂,临床治疗效果不佳。随着脊髓损伤修复机制研究的深入和临床救治水平的提高,需要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研究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目前已有重物坠落法模型、钳夹模型、牵拉损伤模型等多种动物模型可较好地模拟不同形式脊髓损伤,为研究各类脊髓损伤的神经修复机制提供条件。该文就脊髓损伤动物实验模型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为合理选用模型及制作与临床各类脊髓损伤发病机制更为接近的动物实验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挤压性脊髓损伤模型的制备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为建立一种简易实用,稳定可靠的脊髓损伤动物模型。挤压T13脊髓动段至其直径的1/2,术后不同时间观察损伤脊髓的组织学变化并记录损脊髓神经功能的综合评分。结果:光镜下,挤压相临节段脊骨侧索和灰质神经组织部分变形坏死。本模型所致的脊髓损伤结果稳定可靠,操作简便,作为一种损伤模型对研究脊髓损伤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脊髓腹侧损伤实验模型,模仿临床多见的损伤,打击脊髓腹面。实验动物采用41只家兔,28只为实验组,13只为对照组,在脊髓腹侧打击后5分、10分、30分等不同时间采取标本,光镜及电镜观察,发现病理变化虽然与后侧打击类似,但病变部位与脊髓后侧打击的病变部位不同。主要表现在灰质腹侧,白质的变化也邻近灰质病变部位。对照组动物未见脊髓内变化,证实本实验模型操作过程中无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5.
脊髓损伤研究进展相对缓慢,预后难以预料,主要是脊髓损伤后病理生理机制非常复杂,人们认识也不全面,动物神经系统与人类神经系统的差异造成了动物模型与人类损伤的差异,因而选用合适的动物模型制备方法对于研究脊髓损伤再生与修复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已有很多种脊髓损伤模型较好的模拟了不同脊髓损伤的形式,本文就脊髓损伤模型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脊髓损伤研究进展相对缓慢,预后难以预料,主要是脊髓损伤后病理生理机制非常复杂,人们认识也不全面,动物神经系统与人类神经系统的差异造成了动物模型与人类损伤的差异,因而选用合适的动物模型制备方法对于研究脊髓损伤再生与修复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已有很多种脊髓损伤模型较好的模拟了不同脊髓损伤的形式,本文就脊髓损伤模型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挤压性脊髓损伤大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易行的挤压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3个实验组采用改良动脉夹置于椎管壁和硬脊膜之间横行压迫脊髓,分别持续5、15及30 s,对照组只暴露脊髓后缝合。测定各组手术损伤后即刻、7、14 d脊髓运动诱发电位(MEP)并进行改良Tarlov评分。结果:3个实验组手术损伤后MEP N1波潜伏期均明显延长,主波振幅显著降低或消失;改良Tarlov评分亦显著降低,随饲养时间延长MEP和改良Tarlov评分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挤压5、15、30 s可分别复制出轻、中、重度脊髓损伤大鼠模型,此造模方法无需特殊实验仪器,简便易行,可重复性强,具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大鼠脊髓全横断模型制作及护理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脊髓损伤与修复历来是神经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其动物模型有不全和完全损伤两种,成年哺乳动物脊髓半横断后,由于对侧正常神经的代偿作用或半横切不完全以至难以保证手术的一致性,往往影响对实验结果特别是脊髓功能恢复的判定,完全性脊髓损伤常采用全横断术,即用锋利的刀片沿椎  相似文献   

9.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iury.SCI)是目前公认的疑难病之一.它具有高致残率、高耗费、低死亡率、患者主要为青壮年等特点,对受害者是灾难性事故。如何修复损伤脊髓及恢复损伤脊髓的功能目前仍没有有效的对策.究其原因在于成熟中枢神经再生困难.但近年来对脊髓再生的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许多新的方法如神经营养因子.生长抑制因子阻滞剂,电刺激,神经移植包括周围神经移植、胚胎脊髓移植、神经干细胞移植、嗅鞘细胞移植.基因治疗等均可使成年动物表现出某种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飞岳 《广西医学》1999,(2):268-274
随着交通及建筑事业的迅速发展,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SCI)已成为骨科领域中常见的疾患。据统计发达国家的SCI发病率为28.3~45人/百万人/年,我国发病率虽较低,约6.7人/百万人/年,但每年也有1万余人遭此损伤(1),且以中青年胸腰段损伤最多。...  相似文献   

11.
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脊髓损伤 (SCI)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创伤 ,随着交通的日益发达 ,其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虽然临床工作者竭尽全力抢救治疗 ,降低了其死亡率 ,但神经损伤后的功能恢复仍不能令人满意。许多患者因半瘫或全瘫而长年卧床不起 ,并由此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 ,如褥疮、尿路感染、坠积性肺炎等 ,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负担。为此 ,许多研究人员已开展了脊髓损伤的研究。传统观点认为 ,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 ,神经细胞不能再生 ,因为成熟的神经细胞是不能分裂的 ,损伤后神经细胞只能被胶质细胞所填充而形成胶质瘢痕。然而 ,近…  相似文献   

12.
丁宇 《求医问药》2014,(3X):295-296
脊髓损伤(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脊柱外科常见的严重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和交通工具的大众化,我国创伤性脊髓损伤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就近年来医学界关于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其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随着交通及建筑业的发展,脊髓损伤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其病理生理机制复杂,临床治疗效果不佳,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为进一步认识脊髓损伤的发病机制,提高临床救治水平,有必要对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研究进行不断完善与发展。目前已有挫伤型、压迫型、缺血损伤型、横断损伤型、牵拉损伤型等多种动物模型,但没有一种模型能完全模拟临床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无法精确控制脊髓损伤的程度和范围。为了更好的研究脊髓损伤的发病机制及修复方式,脊髓损伤动物模型需具有临床相似性、可重复性、可调控性。为合理制作与临床各类脊髓损伤发病机制更为接近的脊髓损伤动物模型提供参考,该文就脊髓损伤动物实验模型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陈志斌  陈国锋 《中外医疗》2010,29(33):184-184,186
近年来随着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脊髓损伤的发生率逐年增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2]。脊髓损伤易损伤神经功能的中介通路,继发性病理生理反应可以直接导致神经功能损伤,进而引起组织、器官功能障碍[3]。由于其损伤的因素较多,导致脊髓继发性损伤严重[4]。  相似文献   

15.
脊髓损伤常会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导致患者瘫痪,其病理过程包括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 继发性损伤是引起脊髓病变的主要原因,往往导致脊髓无法恢复正常功能,而继发性损伤与血脊髓屏障形态与功能的异常变化密切相关. 通过回顾近些年关于血脊髓屏障的基础试验研究,对脊髓损伤后血脊髓屏障的病理变化及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正>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严重的创伤,给患者本人及家属身体和精神上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随着交通工具和道路建设的高速发展,SCI的发生率一直高居不下,而且还有上升的趋势。据保守统计,SCI的发生率为10.4~83/百  相似文献   

17.
脊髓损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给个人、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目前关于脊髓损伤的治疗已有多种药物应用于临床,但其中被公认有效的药物只有类固醇类药物(甲基强的松龙),其他药物的疗效如神经营养药物、钙离子拮抗剂、自由基清除剂等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18.
用电解损毁方法制备大鼠的脊髓损伤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实用、稳定可靠的脊髓损伤动物模型。方法:采用电解损毁法,主 伤大鼠第10胸椎节段脊髓双侧皮质脊髓刺纤维,在术后不同时间观察受损脊髓组织学变化及大鼠运动功能的改变,并用HRP逆行标记技术,以大脑运动皮层标记神经元计数来反映皮质脊髓刺受损情况。结果:1mA,210s的损伤电流,可在脊髓后索造成神经组织坏死,形成空腔,使以侧皮质脊髓刺纤维受损;术后1周、2周、3周观察,电损毁组大鼠运  相似文献   

19.
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创伤,发病率高(发达国家的SCI发病率为28.3~45人/百万人/年,我国发病率6.7人/百万人/年)、致残率高、治疗费用高(15.2~41.7万美元/人/第一年),且多发生于16~40岁的青壮年,给个人和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对于SCI,目前还没有效的治疗方法,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损伤后再生能力极其有限,另一方面是对CNS损伤的再生和调控缺乏足够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脊髓损伤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损伤(spinal cordinjury,SCI)是脊柱骨折脱位的严重并发症,多见于青壮年,常引起残疾和死亡。长期以来,其治疗一直是脊柱外科的难题。近年来,随着对SCI的病理改变和继发损伤研究的深入,为合理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现就近年来国内外脊髓损伤的治疗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