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389例成人HIV/AIDS肺部感染的临床和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成人HIV/AIDS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征象。方法:收集在援博茨瓦纳玛丽娜公主医院临床确证的HIV/AIDS肺部感染389例,对其常见类型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征象进行综合分析。结果:HIV/AIDS肺部感染最常见的类型为肺结核、卡氏肺囊虫肺炎和细菌性肺炎,临床特点、X线和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结论:肺部感染是艾滋病患者晚期的主要机会性感染。肺内出现斑片、大片或弥漫病变,或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结合临床资料应考虑这些感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附3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邱乾德 《放射学实践》2002,17(6):522-523
目的:提高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认识,探讨艾滋病与肺结核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艾滋病合并症-- 肺结核的临床与X线表现,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32例中血行播散型肺结核17例,继发型15例,12例在确诊HIV感染和AIDS前已患肺结核,其病灶仅局限其一叶,抗结核治疗5个月后病变均有不同程度吸收好转,当血清内发现HIV感染一确定AIDS后,继续用同样抗结核治疗1-5个月后,即见结核灶扩散到二叶以上。20例先确定HIV感染后患肺结核者,抗结核治疗3-10个月后,未见结核灶吸收,反而见病在发展,该20例也在三个月内快速发展为AIDS,结论:HIVA感染和AIDS易并发肺结核和加速结核病发展,结核病也可促使HIV感染发展AIDS。  相似文献   

3.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又称为艾滋病,自美国1981年首次报道以来,艾滋病病毒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速度惊人,目前,艾滋病防治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和社会热点问题。AIDS患者中约40%~50%有神经系统受累,尸检中73%~83%的患者有神经病理异常,其中以神经系统损害为首发症状者约占10%。AIDS引起CNS损害机制有两种:a)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对神经系统的直接侵犯;b)HIV感染人体后致免疫缺陷造成的机遇性感染或产生继发性肿瘤。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的结核(TB)特异性T细胞反应,为艾滋病合并结核杆菌感染诊断方法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融合PCR和基因重组技术,重组并表达结核杆菌蛋白rCFP10-ESAT6抗原蛋白,按照HIV感染和是否伴发结核病将实验对象分为健康对照组(14例)、TB组(7例)、HIV(+)/TB组(14例)及HIV(+)组(72例),以合成的rCFP10-ESAT6蛋白作为抗原,通过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分别检测四组患者外周血的特异性T细胞反应,并对HIV(+)患者相关检测结果及其CD4+计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重组合成28kD的rCFP10-ESAT6融合蛋白,以此蛋白作为抗原通过ELIS-POT方法检测,在TB组和HIV(+)/TB组中阳性率达到100%,在健康对照组中为7.1%(1/14),在HIV(+)组为20.8%(15/72)。TB组阳性率明显高于HIV(+)组以及健康对照组(P<0.05),HIV(+)组阳性率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HIV感染者可能存在较高比例的潜在结核杆菌感染。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ELISPOT检测结果与HIV感染者的CD4+计数之...  相似文献   

5.
由于艾滋病病毒(HIV)在全球蔓延,我国HIV感染者伎滋病(AIDS)患者越来越多,HIV在妇女中的流行率持续上升。AIDS在我国流行20多年,近年AIDS进入快速增长期的同时大量HIV感染者面临发病期,尤其有生育能力HIV感染者,母婴传播机会也逐年上升,在血清抗-HIV阳性的孕妇中,可引起30%-60%的新生儿感染,宫内HIV传播率为14%,产程中HIV感染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6.
艾滋病合并成人肺结核原发综合征三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会感染是艾滋病(AIDS)的主要合并症和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肺结核是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携带者或艾滋病最常见的机遇性感染之一,同时也是最早出现的机遇性感染。2种感染相互影响促进,加速艾滋病与结核病的发生和发展。现对本院收治的27例AIDS合并肺结核中的3例原发综合征影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C-反应蛋白对肺结核活动期辅助诊断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俊  涂伟  李国伦  韦彤 《西南军医》2008,10(2):71-71
目的通过对肺结核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浓度、痰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扩增荧光检查(TB—PCR定性)及血液中白细胞总数(WBC)的动态观察,探讨C-反应蛋白在肺结核辅助诊断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浓度,用全自动分析仪分析血常规,用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扩增荧光检查试剂对患者痰液进行TB—PCR测定。结果痰TB—PCR阳性的肺结核患者C-反应蛋白增高较白细胞总数增高明显。结论在肺结核的辅助诊断中,C-反应蛋白敏感性较白细胞总数高,痰TB—PCR的特异性较高.对肺结核有互补的辅助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8.
2005年9月-2008年9月,我们共收治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分娩产妇4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统计分析解放军59医院就诊病人中检测出HIV感染者并发其他疾病的情况,初步探讨其并发疾病的分布规律和特点,为提高临床诊疗技术和HIV感染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本院就诊病人中检出的465例HIV感染者的病例资料。结果肺结核、骨折、肝硬化、慢性结肠炎、带状疱疹和糜烂性胃炎在HIV感染者中的发病率分别为7.5%、7.1%、3.4%、2.1%、1.9%、1.3%,其中男性HIV感染者比女性感染者更容易并发骨折(P〈0.01),而肺结核等疾病的发病率在不同性别的HIV感染者中没有差异。HIV合并HBV和HCV的感染率分别为6.9%、17.6%,HIV、HBV和HCV三者合并感染的感染率为1.3%。结论 HIV感染者应加强肺结核、骨折、肝硬化、慢性结肠炎、带状疱疹和糜烂性胃炎的预防;在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HIV重叠感染HBV和HCV对病人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HIV感染者并发肺结核的发病特征及危险因素,为其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对196例HIV感染者进行为期3年的跟踪随访,统计并发肺结核发生率、首发症状、发病距确诊HIV感染时间、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包括是否有结核家族史、结核接触史,是否抗HIV治疗,是否吸烟、饮酒,是否吸毒及方式,是否为同性恋,居住环境是否通风,有无卡介苗接种史,是否劳累、贫困,是否经常体育锻炼等.结果 196例中,188例成功随访,随访期间并发肺结核38例(20.2%),发病距初诊HIV感染时间为3~26个月;发生于HIV感染急性期4例,无症状期12例,艾滋病期22例.首发症状以发热(47.4%)、咳嗽(31.6%)、咯血(10.5%)为主.结核接触史、吸烟、饮酒、吸毒、劳累、贫困是并发肺结核的危险因素,而抗HIV治疗、居住环境通风、卡介苗接种史是并发肺结核的保护因素.结论 HIV感染并发肺结核的首发症状以发热为主,好发于艾滋病期,结核接触史、吸烟、饮酒、吸毒、劳累、贫困是HIV感染者并发肺结核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海洛因依赖者HIV,TB,HBV及梅毒感染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艾滋病与结核病防治工作中 ,检测HIV及TBAb非常重要。由于海洛因依赖者无菌意识淡薄 ,有共用注射器行为及性乱史[1] ,感染HIV、TB、HBV、梅毒的几率比其他人群高。为此 ,我们对 14 7例海洛因依赖者与 80例健康人群进行了HIV、TB、HBV、梅毒指标调查对比研究 ,现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12.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卫生问题.由于艾滋病的致死率高,目前尚未有专门的治疗药物、缺乏疫苗及社会对艾滋病人普遍存在的歧视和敌意,使患者在人际关系、社会环境等方面遭遇诸多困难,以致HIV感染者和患者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1 - 2].特别是HIV初筛阳性的住院患者,既遭受疾病本身的痛苦,又承受感染艾滋病的打击,可能会有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产生明显的影响.因此,对这类患者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对疾病的治疗和护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又称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感染艾滋病毒后,人体的免疫系就会逐渐被艾滋病病毒破坏,使人体对威胁生命的各种病原体的抵抗能力减弱、丧失,从而发生多种感染或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4.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多元化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多元化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tieieney syndrome,AIDS)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资料,CT扫描31例,DR胸片14例,经CT引导下穿刺26例,综合分析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特征。结果:45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病灶累及1个肺段的10例,2个肺段的6例,3—5个肺段的4例,两肺弥漫性分布的20例,肺部无阳性表现者5例,其中病理证实同时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neomoe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10例,合并细菌(化脓菌)感染8例,合并真菌感染5例。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同时合并多种病原体感染,病变表现形态多样,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肺部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仍不失为金标准。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较严峻,而我院又处HIV高发区,医务人员常常直接或间接地与患者的血液和体液接触,故暴露于感染因素的机会较多,接触HIV感染者体液或HIV培养物的医务人员和实验人员存在感染HIV的职业危险。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报道,在美国1981—1993年发现的30多万艾滋病病人中,已有20万人  相似文献   

16.
刘元碧 《西南军医》2015,(3):337-338
艾滋病母婴传播是儿童感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径。据统计,全球每年有250万HIV感染的妇女生育孩子,造成约80万名新生儿感染HIV,HIV感染使全球新生儿的病死率增加75%[1]。我区从2011年开始实施艾滋病母婴阻断工作,通过对整个孕产期连续、动态的管理和护理,加强母婴阻断的措施,尽量减少将艾滋病传染给新生儿的危险,提高婴儿健康存活率。HIV阳性孕产妇母婴阻断的管理流程,包括患者  相似文献   

17.
由于目前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AIDS)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因此,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成为预防AIDS病毒(HIV)感染的有效措施。2004年9~12月,我们对武警官兵1269例进行了AIDS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由于云南省的特殊地理位置,本中心采血人群处于吸毒和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重灾区,尤其是一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军队献血者同样面临着艾滋病病毒的严重威胁和变成高危人群。因此,我们对所有无偿献血者艾滋病抗体(HIV-Ab)复检检测均采用进口试剂,并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6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诊断治疗情况。结果:26例患者中青壮年占88.5%,HIV感染途径主要是血液接触传播(42.3%)、性接触传播(53.8%)和静脉吸毒传播(23.1%),临床表现有连续发热、咳嗽、腹泻一个月以上的特点,PPD试验阴性率76.9%,全身淋巴结肿大69.2%,X线表现继发型肺结核73.1%,同时罹患肺外淋巴结核51.9%,一年内病死率65.4%。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PPD试验阴性率高,X线表现不典型,诊断困难,病情复杂,疗效差,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20.
艾滋病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凝芳 《人民军医》1997,40(10):605-607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quiredimmunodificiency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odificiencyvirus.HIV)引起,以严重免疫缺陷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病。于1981年发现至今,已迅速蔓延到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1996年底,全球累计的HIV感染者达3000万例,男女感染之比大约为1:1,已有640万人因AIDS死亡。1996年底在我国30个省、市和自治区正式报告的HIV感染者累计5990例,而实际感染者估计达10万例,其中艾滋病155例。AIDS的临床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现仅就以下内容作简要介绍。IHIV的织清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