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诊断学课程是医学课程中的基础课程,基础课程教学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医学生的培养质量,所以诊断学教学一直是我院教学的最主要部分,内科学教研室和实验诊断学教研室经常进行教学法活动,进行教学探讨与研究,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几年来我院在诊断学教学方面取得了一些教学经验,下面简要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章思思  朱碧纯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21,51(6):510-513,封三
目的:探讨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理念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医学文献检索课程中的应用和教学效果评估。方法:对医学文献检索课程进行基于SPOC的教学设计和开发,以温州医科大学395名医学类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班级简单随机化分为SPOC混合式教学组(n=145)、线上教学组(n= 127)、传统授课组(n=123),进行教学实践。通过教师考核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对学生信息素养、文献检索能力、学习积极性等进行教学评估。结果:与线上教学组比,SPOC混合式教学组学生教学过程评价成绩、综述写作成绩、期末考核成绩以及学生自我评价分数均有提高(P<0.01);与传统授课组比,SPOC混合式教学组学生教学过程评价成绩、综述写作成绩和学生自我评价分数均有提高(P<0.05)。结论:SPOC混合式教学方式可提高医学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医学高职高专课程建设与评估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医学高职高专教育规模近几年迅速扩大,但教学基本上是参照大学本科教学模式,办学特色不够鲜明。通过课程建设和评估,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教学思想观念,突破了原有的教学模式和体系,为培养合格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医学人文课程综合化施教是临床医学专业“3+2”高职—本科分段培养模式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以“面向基层、全科导向”的一体化人才培养为背景,进行“3+2”5年贯通一体化培养课程设计,确立课程综合、强化体验的医学人文课程综合化改革目标。教学设计以岗位人文胜任力需求为导向,整合卫生法规、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等基本知识原理进行专题教学,以CPR教学法为基础,把不同课程有逻辑联系或共同属性的知识点和教学内容通过临床实践中的典型案例进行整合,将医患沟通技能训练融于案例教学和实训教学全过程,把医学人文教育贯通于专业教学全过程。  相似文献   

5.
研究生课程教学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对于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医学研究生的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中面临的挑战、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对我校在课程内容、教学模式、课程评估与建设等方面的改进举措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医学心理学课程是临床医师继续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根据教育对象及学科特点教学时间应不少于30学时,教学内容应包括:(1)部分基础心理学知识,如人的认知,情绪,行为及个性特点;(2)病理心理;(3)病人心理,医人心理,医学关系与护理心理;(3)临床心理,包括心理评估与心理诊断,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突破现有单一课程教育形式;(1)课堂应开展典型个案的分析与讨论;(2)增加录像教学;(3)加强临床学习。  相似文献   

7.
医学遗传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也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在理论和学习方法上都有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独特之处。本门课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目前仍在不断探索过程中,从教学对象一学生处收集反馈信息,并加以认真分析总结,无疑对于促进课程的改革、完善、提高,加快课程建设步伐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近2年的医学遗传学教学过程中开展了该门课程的学生调查,本文就调查结果作简要介绍,并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8.
健康评估是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也是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护理课程间的桥梁课程.因此,如何让学生在健康评估的学习中活学活用、形象记忆、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平时的教学经验及中职教育特点,笔者提出多元化教学模式,培养综合型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9.
医学遗传学教学实践与课程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医学遗传学是遗传学和医学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学科。为了使学科教学与学科发展相适应。本文从医学遗传学学科发展以及教学实践出发,为医学遗传学的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全科医学是一门新兴的临床二级学科,近10年来在我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我院自1999年起率先在广东省开展了全科医学教学的探索。为了适应现代化教改的需要,充分利用网络教学优势,丰富教学素材,发挥网络教学资源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个性化服务的特点,以达到优化教学资源共享,不断提高全科医学概论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效益,我们自2005年起创建了全科医学概论网络课程,为以后相关医学类网络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成人教育医学基础课程双语教学的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医学院校在医学教育中应加强推行双语教学,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级医学人才。成人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毫不例外地加强和推广双语教学。本文就我院医学成人教育基础课程双语教学中的认识、定位、教学方式、师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网络课程在急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第四军医大学2006级和2007级航空航天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分成实验组(课堂授课为主、网络课程为辅)和对照组(传统的课堂授课),并评估教学效果。结果:试卷考核中,实验组总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调查问卷中,学生对网络教学普遍认可。结论:课堂授课为主、网络课程为辅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急诊医学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3.
病例分析法在神经解剖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庆金  陈金绪 《医学文选》2006,25(4):823-824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形态科学,是医学生必修的重要医学基础课程之一,与其他后续医学课程联系紧密。神经系统作为解剖学知识的一部分,是整个解剖学教学过程中最复杂、医学生学习最困难的内容,因此,如何提高神经解剖学的教学质量一直是解剖学教学关注的课题。病例分析教学法在医学临床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成功教学方法,我们将病例分析教学法引入神经解剖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护士礼仪课的教学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市场需求,福建中医学院护理学系开设护士礼仪选修课,并对此课程进行教学设计,包括师资培养设计、教学对象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在授课结束对学生问卷调查、访谈和考试,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认为教学实践效果较好。另在教学实践基础上讨论开设护士礼仪课程的意义,提出护士礼仪课程建设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5.
文章结合医学教育的特点和开发课件的实际经验,分析了与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相关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依据,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评价等方面对医学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环节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医学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相似文献   

16.
《免疫学基础》课程教学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免疫学基础》是一门医学基础课程,是医学各门后继课程的基础,其理论性强、内涵丰富,内容抽象,不易理解和记忆。如何使学生能听得懂、学得会、记得牢,是值得不断探索的课题。笔者一直担任我校中专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的教学工作,通过近几年对中专生的教学实践,得到一些体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系统性总结了近4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科学专业《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成果。该模式以成果导向理念(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为基础,设定教学目标,并在目标指导下进行课程设计。在120名学生的教学实践中,课程利用优质的线上资源,从“课前-课中-课后”3个阶段设计“线下预习-线上学习-线下参与-学习拓展”4个教学环节,并对标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评价。结果显示,与传统班级相比,改革班的学生整体成绩有显著提高,并且在难度较高和需要分析完成的题目上得分显著高于传统班,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因此,《医学微生物学》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对于解决目前医学基础课程中学生参与度不足和学习效率低的问题具有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18.
函授教育也是医学成人教育的组成部分,对如何进一步提高医学函授教育质量,提出对策和思考,指出了影响函授教育质量的各种因素,并就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教学指导和针对性、工学矛盾、学习能力等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一直以来,医学人文学科课程的教学评价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没有很好地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促进、导向、反馈和反思的功能,因此,有必要从评价的原则、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手段和方法等方面加以探讨,使医学人文学科课程的教学评价与时俱进,适应人文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单元。“临床实训”是介于医学理论授课与临床实习之间的桥梁课程,重点加强医学生基本技能训练。设置“临床实训”课程,编写教学大纲和课程教材,开发与利用综合模拟人体的功能,进行有关师资培训,建立各项临床实训规章制度。通过近三年的教学实践,使壮床医学生按照课程的教学要求,系统掌握实习大纲规定的各项壮床技能操作的基本理论与模拟壮床实践,促进壮床医学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