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若勤  金红花  王化敏  杨卫 《重庆医学》2013,42(9):1014-1016
目的探讨在腰椎侧位X线平片上成人T12及L1椎体轻度压缩性骨折的诊断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该院拍摄的成人腰椎正侧位X线片(含T12,)220例,腰椎侧位片80例为对照组,另选择同期拍摄的成人腰椎正侧位X线片(含T12)轻度压缩性骨折24例、L1轻度压缩性骨折36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T12及L1椎体的前、后缘高度,将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成人T12及L1轻度压缩性骨折楔形程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成人T12及L1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值的正常范围可作为判断T12及L1椎体有无轻度压缩性骨折的衡量指标。  相似文献   

2.
刘福才  夏宏盛  王琪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4):2232-2233
目的观察悬吊牵引复位法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评价其适应证,为非手术治疗该型骨折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9例单纯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均行悬吊牵引复位方法治疗,保证悬吊牵引时间在3—4h。对于配合治疗困难者,背部垫软枕20~30min休息后再悬吊牵引。治疗后拍床旁正、侧位X片,观察椎体复住情况。结果患者复位后椎体高度达到正常椎体高度的80%~95%。16例椎体压缩1/3的患者中,痊愈2例(12.5%),显效9例(56.3%),有效5例(31.2%);椎体压缩2/5的患者中,痊愈0例,显效1例,有效2例。椎体楔形压缩骨折患者中,痊愈2例(12.5%),显效10例(62.5%),有效4例(25.0%);椎体不完全爆散骨折患者中,痊愈0例,显效0例,有效3例。经过6个月-2年的门诊随访,发现19例患者的椎体均保持复位后的形状。结论单纯悬吊牵引复位话疗单纯胸腰椎压缩骨折疗效肯定,尤其适用于椎体压缩高度〈正常2/5的压缩骨折,棘突间隙无异常增宽,椎体后方稳定或无神经压迫刺激征的楔型骨折或粉碎骨折CT检查示椎体后缘骨折无翻转移位者。  相似文献   

3.
一般认为 ,脊柱活动度最大的部位是第 12胸椎和第 1腰椎 ,侧位片上该椎可略呈楔形变 ,属正常变异。而脊椎压缩骨折也多发生于这两个椎体。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 ,对某些外伤病人椎体略呈楔形变 ,系正常变异还是压缩骨折 ,有时难以肯定。本文的目的是通过一些资料的调查与分析 ,对此提供一些有益的判断依据。1 材料与方法利用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近一年的 3万多号 X线片档案 ,选出正常胸、椎片 10 0例 ,压缩骨折 6 0例进行测量。该院照胸、腰椎片的方式 ,系采用活动滤线器焦 -片距固定在 90 cm。正常片入选条件 :(1)病人虽有腰痛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及MPR矢状位重建图像技术在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影像学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均行X线、MSCT检查,比较两种方法诊断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并分析椎体骨折分布情况及不同类型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显示率,观察胸腰椎压缩骨折的MSCT影像特征。结果 96例患者骨折椎体114例,范围为T12-L5椎体,其中以T12-L1椎体最多(75.44%);MSCT诊断胸腰椎骨折的灵敏度75.00%、准确度73.96%明显高于X线检查60.00%、64.58%(P0.05),特异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MPR重建中矢状位对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显示率90.91%较冠状位69.42%、横断面64.46%高(P0.05);MPR矢状位重建图像显示骨折整体,立体感强,能很好地显示椎管变形、椎管内碎骨片。结论 MSCT扫描及MPR矢状位重建图像技术对胸腰椎压缩骨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后凸成形术疗效评估中骨折椎体高度的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后凸成形术疗效评估中骨折椎体高度的测量方法。方法选8套干燥成人胸腰椎标本,按解剖序列拍摄X线侧位片。分别测量T1~L5标本及X线片上椎体前缘、中央、后缘高度;以椎序为自变量、椎体高度为应变量进行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探讨压缩骨折椎体原有高度的预测方法。结果T1~L5椎体前缘、中央、后缘高度,无论是标本测量还是影像学测量,均与椎序分别成直线关系(P=0.0001。r〉0.9);各高度影像学测量与解剖学测量值之间一致相关(r〉0.9)而不受X线投照中心的影响;压缩椎体骨折前的高度可以接直线方程推出的公式进行推算。结论在同一X线片上选择两个恰当参照椎。可按公式准确求得压缩椎体骨折前的高度,为后凸成形术疗效评估中骨折椎体高度的测量提供准确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MRI图像研究无脊柱脊髓畸形的成人人群圆锥位置的变化。方法:用1.5T MRI机使用T1加权、正中矢状位自旋回波扫描,对1179例病人圆锥末端的位置进行观察。根据其与相应椎体的上、中、下1/3及椎间盘的对应关系定位。结果:圆锥末端的平均位置为L1的下1/3(范围:T12的中1/3-L3的上1/3),圆锥末端的位置呈正态分布,女性圆锥位置低于男性(P<0.001),各年龄段无差异(P>0.05)。结论:本组成人人群中圆锥末端的位置从T12的中1/3-L3的上1/3,女性圆锥位置低于男性,对麻醉和手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代谢性骨病,据统计,20%的绝经后女性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1]。椎体压缩骨折是骨质疏松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椎体压缩骨折好发于脊柱胸腰段,临床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腰背部疼痛,诊断主要依靠脊柱正侧位X线,观察骨折后椎体楔形变现象[2]。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椎体X线视觉半定量测量方法主要有Genant法和基于算法的定量测量法(algorithm based approach for the qualitative,ABQ)[3],根据椎体压缩的程度,将椎体骨折分为轻度骨折(Ⅰ度, 20%~25%)、中度骨折(Ⅱ度, 25%~40%)和重度骨折(Ⅲ度, ≥40%)。临床实践中,老年人的椎体压缩性骨折可以继发于轻微外伤,甚至没有明确外伤史,绝大多数患者属于轻度骨折(楔形变程度<25%)[4]。同时,我们发现骨质疏松的患者脊柱胸腰段椎体会出现缓慢的自发性楔形改变,在磁共振成像上并没有骨折水肿的异常信号,因此,在采用脊柱X线片作为脊柱椎体骨折的初筛手段时,这种椎体自发的楔形变很容易与轻度的椎体压缩骨折混淆,造成误诊误治[5]。 本研究通过测量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椎体的楔形变程度,分析椎体楔形变与骨质疏松之间的关系,协助临床椎体骨折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病例]男,45岁。因腰部酸痛9个月,加重1周于2010-03.12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脊柱无弯曲,生理曲度存在,腰部b水平轻扣痛,无放射痛,四肢张力正常,活动度好。深浅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X线平片(图1):L3椎体破坏并轻度楔形变,破坏边缘见线状硬化带,L2椎体前缘密度减低,可疑破坏,  相似文献   

9.
陈月兵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4):1892-1893
目的:进一步提高胸腰椎轻度楔性改变的诊断水平并评价CR、CT、MRI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分析60例椎体轻度楔性改变的CR、MRI、CT影像。结果:40例诊断为轻度压缩性骨折,CR显示患椎呈轻度楔形改变,椎体前上缘局部骨皮质不光整,局部凹陷;CT显示患椎中前部骨皮质断裂,可见透亮线、局部骨密度增高;MRI示患椎急性挫裂水肿表现。18例诊断为椎体应力变形,CR平片显示患椎轻度匀称楔形变形,并可见患椎及邻近椎体退行性改变;CT显示患椎骨小梁呈层板样;MRI示患椎无急性创伤出血和水肿表现。2例诊断为Scheurmann病,CR表现为患椎轻度楔形改变,椎体下缘骨皮质不光整,椎体前部上下角可见阶梯样改变;CT显示椎体内可见Schmorl结节,椎间盘变性。结论:正侧位CR片结合CT片可明确诊断轻度压缩性骨折,椎体应力性变形以及Scheurmann病,MRI可以鉴别是否是急性轻度压缩性骨折。  相似文献   

10.
MRI对X线平片表现为不典型脊椎骨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X线平片表现为不典型脊椎骨折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脊柱外伤患者280例,男性236例,女性44例,年龄21~80岁,平均41岁.所有病例均摄脊椎正侧位X线片,MRI摄矢状位T1WI和T2WI、横轴位T1WI和T2WI.结果 280例中X线平片显示"未见骨折"者34例,单纯压缩性骨折131例,爆裂骨折115例.MRI诊断:①X线平片显示的脊椎骨折在MRI图像上均得以显示,尤其是矢状位诊断价值较大;②X线平片显示"未见骨折"的34例中,13例MRI显示椎体结构紊乱、信号混杂;X线平片已显示脊椎骨折的患者中,32例MRI显示上下邻近椎体信号改变,提示椎体外形虽正常,仍有骨折存在;③MRI可清晰地显示脊柱外伤所致的椎管狭窄、韧带断裂、脊髓损伤等继发性改变.结论 MRI对脊柱损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脊拉外伤患者X线平片显示椎体外形正常、MRI信号异常者,可提示有脊椎骨折.  相似文献   

11.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导致的压缩骨折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12例、男6例、女6例;病变部分分别在L18例、L24例、T12和T11各2例,L21例。全部病例术前均行常规影像学检查:包括摄正侧位胸腰椎平片、CT或MRI扫描,确定病变部位、椎体压缩程度、椎弓根及椎体后缘有无破坏。在C形臂X线机透视导向、全程监视下骨水泥穿刺针经皮穿刺椎弓根磷酸钙骨水泥(PCP)注入。结果 技术操作全部获得成功,所有病例术后均在2~12小时后疼痛缓解甚至能坐起、站立,12例病例共治疗17个椎体,9例疼痛完全缓解,2例明显好转,1例疼痛改善。随访1~8月,所有患者疼痛无反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能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引起的临床症。  相似文献   

12.
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是通过穿刺针经椎弓根进入椎体前1 / 3,通过球囊充气膨胀,使压缩骨折椎体内形成一个空腔,骨水泥在较低压力下通过套管注入所形成的空腔中,达到以重塑正常椎体生物力线,增强椎体强度和减轻疼痛的目的[1] 。本例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6 5岁,2 0 0 1年5月T12 、L1、L2 、L4椎体楔形压缩骨折,未处理。2 0 0 2年1 0月,X线拍片示:T12 、L1、L2 椎体前高丢失均达5 0 % ,L4 椎体前高丢失4 0 % ,T11 L2 后凸呈5 6°。骨密度显示:中度骨质疏松。在全麻下行T12 、L1、L2 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术后T12 、L1、…  相似文献   

13.
我院近期收治1例发生在L5椎体上经活检证实的嗜酸性肉芽肿,X线表现较为特殊,误诊为腰椎结核。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30岁,腰部酸痛伴双下肢麻木半年余,加重半个月。查体L3~L5压痛(+),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血常规WBC8.2×109/L,N0.74,ESR53mm/h。胸片未见异常。腰椎正侧位片示L5椎体及椎弓根骨质破坏,未见明显压缩,L4~L5椎间隙变窄(图1)。腰椎CT检查L5椎体及椎弓根骨质破坏,L5椎旁软组织肿胀,但无钙化,硬膜囊受压(图2)。头颅正侧位片未见骨质破坏。临床抗结核治疗无好转。后经活检病理…  相似文献   

14.
资料与方法 2002年11月-2007年11月应用AF钉治疗下胸及腰段椎体骨折157例,男99例,女58例;年龄23~64岁,平均37岁。其中高处坠落伤95例,车撞伤62例。损伤部位:T10 2例,T11 13例,T12 48例,L163例,L2 22例,L3 6例,L4 3例。全部病例均经X线及CT检查,其中126例为椎体爆裂骨折,CT示椎管矢状经狭窄,89例伴有神经压迫症状(如下肢麻木或痛觉过敏、肌力减弱等),29例伴有尿潴留,48例双下肢肌力在Ⅲ级以下,37例无神经压迫症状;31例为屈曲压缩骨折,压缩超过1/2,无神经压迫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致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低场MRI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2008年1月间本院所发现的91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致脊柱压缩性骨折的病例,病例全部经X线及临床资料证实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其中男21例,女60例,年龄56~82岁,平均68.38岁,MR检查采用西门子迈迪特N0VUS0.35永磁型低场MRI系统。结果91例病例,有336个椎体见压缩性骨折。一、形态改变(1)椎体呈楔型45个,(2)椎体呈凹陷型93个,(3)椎体呈扁平型6个。二、T1信号改变,(1)椎体终板下低信号42个,(2)椎体中部不规则或线状低信号14个,(3)椎体大部分呈低信号,只残留后上角或下角正常信号105个,(4)椎体信号正常175个。三、压缩椎体分布,以下胸上腰椎多见。结论MRI有利于原发性骨折疏松症致压缩骨折与外伤性骨折及肿瘤骨质破坏性骨折的鉴别;可明确骨折不同时期,是诊断原发性骨折疏松症致压缩骨折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椎体软骨结节的CT,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分析了60例不同部位椎体软骨结节的CT、MRI表现。典型表现:(1)CT表现椎体上下缘终板内的类圆形、三角形或分叶状骨质缺损,边缘致密硬化,(2)MRI表现为在T1WI及T2WI上与相连髓核等信号结节,结节周围表现为长T1短T2低信号环,几乎与椎体皮质相等;(3)发生于椎后缘的软骨结节常合并不同程度的椎管和/或侧隐窝狭窄,也可促使椎间盘的突出而中重椎管和/或倒隐窝狭窄的程度。根据自家经验,并结合文献,笔者指出椎体软骨结节多形成于青少年时期,是由椎间盘组织破裂的椎体终板突入椎体松质骨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朱龙奎 《嘉兴医学》2002,18(4):206-208
目的:通过对常规颈椎X线平片的分析,探讨颈椎病的X线诊断。方法:对200例颈椎病X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颈椎曲度异常(65%),椎间盘狭窄(55%),钩突关节边缘骨质增生(75%),椎体骨质增生(100%),椎间隙狭窄或椎间孔变形,狭窄(100%)等这些为颈椎病常见的X线,表现。结论:常规颈椎正侧位及双斜位片是诊断颈椎病的非常有价值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刘静 《中国医药导报》2007,4(3X):109-109,112
目的:分析单纯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的X线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35例病例均摄颈椎正侧位、双斜位,部分患者加摄过伸过屈侧位(摄标准侧位片时患者立位的头颈部体位为听鼻线平行于水平面),在颈椎侧位片上测量椎体前缘序列弧线的弧弦距和应力线。结果:初诊时发现颈椎生理曲度轻度变直26例,明显变直或消失9例,经过几年再次复诊时发现均见明显的颈椎病X线征象。结论: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的X线表现,在排除外伤等其他因素后,可提示为颈椎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骨质疏松腰椎椎体的影像学形态变化的观察,探讨形态变化规律.方法:选取骨质疏松患者35例,骨密度正常患者35例,分别拍摄腰椎X线片(L1~L4),测量椎体前、中、后高度及平均矢状径.计算椎体前、中高与后高的比值及变形指数.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骨质疏松组椎体高度明显下降(P<0.05).前高/后高两组差异显著(P<0.05);中高/后高L1,L2差异不显著,L3,L4差异显著(P<0.05).结论:腰椎骨质疏松时椎体生物力学强度下降,导致椎体压缩变形,最常见为楔形变.  相似文献   

20.
夏泽章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5):192-192
资料与方法 我院近3年来对1000例腰椎间盘病变从CT分型及诊断方法作回顾性分析。 X线平片表现:常规正侧位:正位片上椎间隙两侧不等及椎体侧弯表现,侧位片上椎间隙可呈前窄或后宽改变。椎体Schmorl’s结节,椎间隙变窄的相邻椎体内出现半圆形阴影,周边呈致密硬化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