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在外伤性无虹膜无晶状体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0年4月~2003年4月应用Morcher公司生产的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治疗13例严重外伤后无虹膜无晶状体眼.均行人工晶状体二期植入术。探讨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并发症防治及效果。结果 所有病例畏光症状改善或消失,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治疗严重外伤后无虹膜眼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不仅畏光症状改善或消失,而且重建了眼前段,挽救了濒于残疾的伤眼,获得了较好的视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外伤性虹膜缺失无品状体眼的安伞性及有效性.方法 2004年3月至2008年3月30例30只眼外伤性晶状体病变伴有虹膜缺失的患者.给予植入Morcher公司生产的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观察术后疗效.所有患者均为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随访6个月至2年.结果 24只眼(80%)的视力有较明显改善,5只眼的术后视力有所增加;另外有1只眼视力没有改变.所有患者对手术的美容效果都表示满意且畏光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术后有3只眼出现周边局部脉络膜浅脱离,经应用激素后治愈;6只眼术后前房反应较重;6只眼有眼压升高,经治疗后恢复正常.在以后的随访中未发现人工晶状体的移位以及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外伤性无晶状体眼联合虹膜大部或完伞缺失患者植入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可以明显改变屈光状态,减轻畏光,并起剑美容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改良式带黑色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无虹膜无晶状体眼的疗效。方法 在 12点方位距角膜缘约 2 5mm做一“V”型双隧道切口深达 1/2巩膜厚度。植入带黑色虹膜隔人工晶状体 ,4点固定。结果 随访 3~ 12月 2例术后矫正视力分别为 0 4和 0 5 ,散光度 + 0 75DC× 47°和 -1 0 0DC× 92° ,无畏光不适。结论 改良式带黑色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无虹膜无晶状体眼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严重虹膜和晶状体损伤后Ⅰ期和Ⅱ期植入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的临床疗效.方法 10例严重虹膜和晶状体损伤(脱位、缺如等)的患眼,手术治疗创伤后,Ⅰ期(3例)和Ⅱ期(7例)睫状沟位植入或缝线悬吊固定植入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术后l d,7 d,1个月,3个月观察术眼视力、切口、前房、人工晶状体位置、眼底、眼压.结果 除1例Ⅰ期植入的患眼因术后前房出血和高眼压,于术后10 d原切口取出人工晶状体外,其余9例患眼视力明显提高,术后3个月最佳裸眼视力0.5,最佳矫正视力0.6,患眼无畏光、眩光等视物不适症状.Ⅰ期植入的患眼术后葡萄膜炎反应较Ⅱ期植入的患眼严重,且消退较慢.结论 Ⅰ期植入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术后反应较重,应严格掌握适应证;Ⅱ期植入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适用于严重虹膜和晶状体损伤患眼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眼外伤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无虹膜者植入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3例(13眼)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伴无虹膜及瞳孔极度散大者,行二期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术后随访3~24个月.结果 术后畏光症状均减轻或消失.术后3个月时矫正视力<0.1者1眼,0.1 ~0.3者5眼,0.4 ~0.6者4眼,>0.6者3眼.术后有5例眼压升高,4眼控制,1眼行引流阀植入术好转.结论 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无虹膜合并无晶状眼的有效方法,但术后并发症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眼外伤后无虹膜无晶状体眼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2例(2只眼)眼外伤玻璃体切割术后无虹膜无晶状体眼患者施行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畏光症状消失,视力明显提高,无任何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带量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目前矫正无晶状体眼伴无虹膜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因外伤所致无虹膜、无晶状体眼行带虹膜型人工晶状体悬吊术的疗效。方法 对6例6眼因外伤致无晶状体及无虹膜(或虹膜大部分缺损),施行Ⅱ期带虹膜型的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结果 术后视力:1.0者地眼,0.5者1眼,0.3者1眼,0.2者1眼,0.1者1眼,0.06者1眼,全部病例术后畏光症状均消失,2例还达到了美容效果。结论 此术式为无虹膜,无晶状体眼的可行而有效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21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在合并虹膜缺损的无晶状体眼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1例角膜穿孔伤虹膜缺损的无晶状眼行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结果 随访6-15月,视力≥0.4者4例占19.1%,0.1-0.3者12例占57.1%,0.05-0.1者3例占14.3%,〈0.05者2例占9.5%。结论 对复杂性眼球穿孔伤合并虹膜缺损的无晶状体眼行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不仅重建眼球,同时矫正视力。  相似文献   

9.
应用带虹膜人工晶状体治疗外伤性虹膜缺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应用带虹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外伤性虹膜缺损。方法 使用德国Morcher公司生产的带虹膜的人工晶状体,为8例外伤性膜缺损患者施行一期或二期带虹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探讨带虹膜人工晶状植入术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并发症、效果及作者体会。结果 术后所有病例畏光症状改善,视力增加。结论 带虹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外伤性虹膜缺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要注意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4例伴虹膜缺损(17眼)、无虹膜(4眼)和瞳孔散大(3眼)的先天性及外伤性白内障眼施行白内障摘出加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平均随访7.45个月,Ⅰ组的严重葡萄膜炎发病率与其他3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75%(18眼)的眼矫正视力≥0.5.结论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也是白内障手术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外伤性白内障伴虹膜大部分缺损或虹膜全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18眼)因外伤性白内障伴大部分虹膜缺损或虹膜全无,行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的资料。其中仍有少部分虹膜存在者10眼,虹膜全无者8眼;Ⅰ期植入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4眼,Ⅱ期植入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14眼。对术前和术后的视力及手术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术后视力>0.8者2眼,0.5~0.8者6眼,0.1~0.4者10眼。14眼术前有明显畏光症状的患者,术后畏光症状完全消除者12眼,2眼畏光症状明显减轻。手术并发症包括2眼术中发生睫状体少量出血,1眼术中发生人工晶状体攀断裂,7眼术后出现角膜内皮轻度混浊,2眼术后出现前房少量出血,1眼术后玻璃体出血,2眼术后出现继发高眼压,经处理后均得到了控制。结论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外伤性白内障伴大部分虹膜缺损或虹膜全无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2003年至2007年10月在本院眼科住院的眼球破裂伤后无虹膜患者6例(6只眼),右眼4例,左眼2例,女性2例,男性4例,年龄为28—75岁,平均56岁。6例均为虹膜完全缺损。致伤原因车祸3只眼,木柴弹伤1只眼,铁丝扎伤2只眼。外伤性白内障4只眼,无晶状体眼2只眼。其中无晶状体眼患者6个月前在本院做过晶状体切除+玻璃体切除+巩膜外冷凝+眼内激光+C3F8填充+视网膜复位术。外伤性白内障的术前均经过角巩膜缘的清创缝合术及抗感染、抗炎等治疗。术前视力手动者5只眼,0.1者1只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带虹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外伤性无虹膜无晶状体眼,以解决患者严重的畏光症状,并矫正视力。方法引进德国Morcher公司生产的带虹膜人工晶状体,为6例外伤性无虹膜无晶状体眼施行二期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结果术后患者畏光症状明显改善,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带虹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用于治疗外伤性无虹膜无晶状体眼,实用有效,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前景,但术后并发症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4.
带虹膜隔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5.
缝线固定带虹膜隔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平  丁璐琪  战平  胡立中 《眼科》2002,11(1):15-17
目的:探讨治疗虹膜缺损无晶状体眼和伴虹膜缺损外伤性白内障的有效方法。方法:对因手术或外伤致虹膜缺损的18例(18只眼)无晶状体眼和9例(9只眼)虹膜缺损外伤性白内障患者,施行缝线固定带虹膜隔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手术。结果:术后随访4-15个月,平均8.5个月。与术前相比,术后视力提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26只眼畏光症状消失,1只眼仍轻度畏光。术后眼压增高(>21mmHg)者3只眼,其中2只眼为玻璃体切割术后眼,经局部用药眼压降至正常范围。所有病例人工晶状体均无偏位,均未发生睫状体出血和视网膜脱离。结论:缝线固定带虹膜隔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手术是 治疗虹膜缺损无晶状体眼和伴虹膜缺损外伤性白内障的有效方法,但其价格昂贵,且术后葡萄膜反应重,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带虹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技术要点、效果及可行性。方法:虹膜缺损的患者12例12眼行带虹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外伤性虹膜缺损伴无晶状体眼3例,合并白内障者7例;先天性虹膜缺损伴白内障者2例。结果:术后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畏光症状明显改善。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效果满意。结论:虹膜缺损伴无晶状体眼或合并白内障者行带虹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减少患者不适症状、改善视力、安全性高的优点,但远期效果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7.
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手术联合虹膜修补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报告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手术中对伴有虹膜损伤者同期行虹膜修补术19例19眼。方法 虹膜根部断离用10-0尼龙线褥缝合于角膜缘内侧;虹膜缺损或瞳孔散大用10-0聚丙烯线于瞳孔缘作间断缝合。结果 19例术后瞳孔均接近圆形,大小适中。出现前房出血1例,瞳孔区纤维渗出膜3例,虹膜后粘连4例,角膜水肿2例。结论 应用虹膜修补术,在白内障术中进行,可恢复瞳孔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穿透性角膜移植(PKP)联合白内障囊外摘出(ECCE)、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OL)植入,这一相对复杂的眼前段手术称之为“三联术”,它是眼前段显微手术中具有高难度操作技巧的代表性手术。而PKP同时又联合带虹膜人工晶状体植入,操作难度更大。作者们近年来实施了3例因眼外伤手术后角膜内皮失代偿,合并膜性白内障、虹膜大部分缺损。PKP联合带虹膜的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2年,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新型带虹膜隔折叠式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兔眼的手术切口及术后反应,评价其与现有IOL的差异.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20只(20只眼),沿瞳孔缘剪除部分虹膜,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术.然后将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常规折叠式.IOL植入组、Morcher虹膜隔硬性IOL,植入组、带虹膜隔折叠式IOL植入组,每组5只眼.术后1周、2周、1个月和3个月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并拍照,术后1周检测各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术后3个月取出ILO并行扫描电镜检查,实验眼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手术切口大小:空白对照组与常规折叠式IOL,植入组为2.6mm,Morcher虹膜隔硬性IOL植入组为10mm,带虹膜隔折叠式IOL植入组为5 mm.随访期间各组IOL均居中并保持原透明度.带虹膜隔折叠式IOL植入后的前房炎性反应重于空白对照组及常规折叠性IOL植入组,相比Morcher虹膜隔硬性IOL植入组则略有减轻.带虹膜隔折叠式IOL植入组在术后3个月可见周边虹膜色带略变浅,并有1例出现IOL襻移位.结论 新型带虹膜隔IOL可明显减少同类型IOL手术切口的大小,但需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襻支撑性和虹膜隔色彩持久度方面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治疗虹膜缺损的外伤性白内障或无晶状体眼的有效方法。方法总结、分析13眼外伤性白内障或无晶状体眼因虹膜缺损接受带虹膜隔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术后疗效。随访时间6~20个月。其中人工晶状体Ⅰ期植入4眼,Ⅱ期植入9眼。13眼均植入德国Morcher公司生产的67G型单体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其光学部直径5.0 mm;光学部外周黑色环为虹膜隔,宽2.5 mm,虹膜隔与光学部整体直径10.0 mm;虹膜隔外连两个有缝线固定小孔的C形襻。人工晶状体总长12.5 mm。除3例行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外(其中1例同时植入晶状体囊袋张力环),余均为用10-0聚丙烯缝线行三点法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法固定术。结果术后矫正视力1.0者1眼,0.5~0.8者4眼,0.1~0.4者5眼,<0.1者3眼。全部患眼畏光症状消失。术后无人工晶状体脱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带虹膜隔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是治疗虹膜缺损白内障或无晶状体眼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