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泉河  张桂萍  尹慧  齐滨 《现代康复》1998,2(7):738-738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是由于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水平部引起梗阻,而出现的一组临床病症,又称良性十二指肠瘀滞症,献中亦称wilkie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该病能够获得满意的疗效。本院35年来共收治7例,现结合献对本病的治疗方式与远期疗效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八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又叫十二指肠淤滞症或Wilkie综合征,我院1978~1997年共收治14例,其中院内外误诊8例,误诊率高达57.1%。现就其误诊相关因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性别及年龄男2例,女6例;年龄16~50岁。1.2临床表现本组病例...  相似文献   

3.
耿燕 《齐鲁护理杂志》2002,8(4):297-297
小儿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临床较少见 ,我科收治 1例 ,现结合病例对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探讨。1 病例简介患儿女 ,9岁。 6年前无明显诱因上腹部疼痛 ,呈阵发性 ,伴恶心呕吐 ,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及胆汁 ,呕吐及改变体位后疼痛减轻 ,每月发作 1~ 2次。查体见患儿营养差 ,贫血貌  相似文献   

4.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是指十二指肠横部受到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引起梗阻而造成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我科自 1986年 1月~ 1998年 11月为 13例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3例 ,其中男 7例 ,女 6例 ;年龄 16~ 38岁 ,平均 2 7岁 ;病程 1~ 6年 ,平均 3年半。 9例误诊 ,其中反流性胃炎 4例 ,胃溃疡 2例 ,胃下垂 2例 ,胆石症 1例。1 2 临床表现 患者均有进行性体重下降 ,反复发作恶心、呕吐伴腹胀 ,呕吐物含胆汁及隔餐食物 ,呕吐后症状明显减轻 ;7例改变体位后症状明显缓解 ;3…  相似文献   

5.
顾晓英  李培 《中华护理杂志》2016,51(8):1023-1024
报告 1 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患者行肠内营养治疗的护理。 护理重点包括:经皮内镜下胃 / 空肠造口管的护理,评估相应的并发症并积极预防;肠内营养护理,通过进行间接能量测定和人体组成分析来制订适合患者的营养治疗方案,并给予合适卧位减少不良反应发生;通过规范合理的胃液回输来改善患者电解质紊乱和营养状况;心理护理着重于药物和心理干预联合应用,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肠内营养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 1 例特重度烧伤合并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患者的护理经验。 根据患者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病因及特殊的解剖因素进行护理,要点包括早期实施持续胃肠减压,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给予肠内和肠外营养,遵循由少到多、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患者耐受情况下尽可能俯卧位,注意在患者额部垫枕并尽可能垫高床头;加强气道的管理并防止误吸;注意覆盖保护创面,预防创面感染。  相似文献   

7.
8.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手术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临床少见 ,起病急骤 ,病情凶险 ,预后差 ,多因肠管大面积坏死而引起败血症、中毒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近 5年我科共收治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 6例 ,通过术前有效的健康教育、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术后精心护理 ,获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6例患者中 ,女 2例 ,男 4例 ,年龄 6 7~ 79岁 ,平均 73岁。 5例伴有心房纤颤 ,其中 2例伴有风心病、高血压、冠心病 ,1例伴有糖尿病 ,1例伴有下肢静脉栓塞。术前明确诊断2例 ,经剖腹探查确诊 4例。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 2 0~ 5 0×10 …  相似文献   

9.
2004年9月8日收治一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患儿,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是一种罕见并危及生命的胃血管疾病,其特征是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水平部。SMAS患者的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间夹角一般介于6°~25°之间(正常范围为38°~56°),SMAS也被称为威尔基综合征,石膏管型综合征,肠系膜根部综合症,慢性十二指肠梗阻或间歇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  相似文献   

11.
4例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患儿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肠系膜上动脉综合症患儿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我科于2002年~2005年间收治4例肠系膜上动脉综合症患儿,行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通过术前心理护理及指导正确卧位,加强营养充分调理,纠正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备血及留置胃管洗胃。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保持胃管通畅,合理应用抗生素,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发生,正确指导卫生宣教。结果四例患儿临床症状均消失,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及肠瘘等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结论术后正确有效的护理方法有利于预防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龄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致肠大部切除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快速康复理念的方法和原则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并结合近期相关文献进行经验总结。结果经过精心护理4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治疗期间无护理差错及护患纠纷发生,患者满意度达到100%。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高龄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致肠大部切除患者术后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肠系膜上动脉(SMA)与腹主动脉(AO)间隙面积对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接受腹部CT增强检查的24例SMAS患者(SMAS组)及42例非SMAS患者(非SMAS组),测量SMA-AO间隙面积、夹角、经十二指肠水平部中心SMA-AO距离及SMA起始部至十二指肠水平部中心水平距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SMA-AO间隙面积、夹角、经十二指肠水平部中心SMA-AO距离及SMA起始部至十二指肠水平部中心水平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分析显示SMA-AO间隙面积、夹角、经十二指肠水平部中心SMA-AO距离及SMA起始部至十二指肠水平部中心水平距离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7、0.783、0.867及0.751。结论 SMA-AO间隙面积对诊断SMAS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作为诊断SMAS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4.
超声双重造影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超声双重造影(DCUS)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经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证实为SMAS的23例患者(SMAS组),随机选取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结果正常的25名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行常规超声及DCUS检查,测量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SMA-AO)夹角,夹角处及夹角前十二指肠内径(D夹及D前),计算D前/D夹,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DCUS能清楚显示SMA-AO.与对照组相比,SMAS组SMA-AO夹角及D夹减小,D前及D前/D夹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分别以SMA-AO夹角<15°、D夹<10 mm、D前>30 mm及D前/D夹>2.7为标准,超声诊断SMAS的正确率分别为73.91%(17/23)、91.30%(21/23)、82.61%(19/23)和100% (23/23).结论 DCUS能够清晰显示SMA-AO的解剖关系,对临床诊断SMAS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颈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SMA)病变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72例MS患者(MS组)及7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同时作颈动脉和SMA检查,检测两支动脉血管壁病变及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收缩期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速度(ED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以研究两支动脉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72例MS患者中,48例存在颈动脉病变,39例存在SMA病变,38例同时伴有两处病变,颈动脉病变与SMA病变存在79.2%重合现象.MS组颈总动脉和SMA的PI、RI均较对照组减慢(P〈0.05),MS组颈动脉PSV、ESV均较对照组减低,SMA的PSV、ESV则均较对照组加快(P〈0.05),且两支血管间各参数指标存在显著相关性(r=0.804).结论 MS患者易发生头颈部动脉病变,同样也可以引起腹腔主要供血动脉如SMA发生相应病变,而且两支动脉血管病变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胃肠超声造影诊断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MAS)的价值.方法 经螺旋CT检查证实的SMAS患者29例,全部进行口服胃窗超声造影检查,分析SMAS的经口服胃窗的超声造影表现.结果 29例患儿胃肠超声造影均可显示明显减少的肠系膜上动脉(SMA)-腹主动脉角度和SMA-腹主动脉距离,仰卧位患儿出现由SMA引起的十二指肠压迹和"漏斗形"、"葫芦形"图像,可见十二指肠近端扩张和造影剂来回流动.经口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和CT检查诊断SMAS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结论 胃肠超声造影检测SMAS具有特征性表现,并对筛选可疑的SMAS病例有一定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oral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findings in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 (SMAS).Methods Twenty-nine patients with SMAS were examined using oral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which was confirmed by contrast-enhanced spiral computerized tomography.Results Abdominal ultrasonography with oral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revealed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the SMA angle and diminished SMA-aorta distance in 29 subjects.Duodenum was showed the indentation and "funnel shaped" or "dumbbell shaped" findings which was caused by pressure of the SMA in patients with recumbent position.The proximal part of duodenum expanded distinctively with contrast media movement fro.Ultrasonography and CT examinations had a good agreement in diagnosing pathological aortomesenteric angle and distance.Conclusions Oral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presents characteristic findings in patients with SMAS,which is useful in epidemiological screening of suspicious cases of SMAS in children.  相似文献   

17.
十二指肠血管压迫综合征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对十二指肠血管压迫综合征的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探讨其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在本院作过钡餐胃肠造影(对其中2例曾作过X线电影摄影)并经手术证实的5例十二指肠血管压迫综合征,进行病例分析,结合既往文献复习进行探讨。结果 5例因十二指肠第二、三段有扩张,并有强烈之顺逆蠕动及十二指肠第三段的特征性切迹,改变体位钡餐能通过十二指肠的征象,均予术前作出正确诊断。结论 对临床疑为十二指肠血管压迫综合征患者,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诊断方法,如遇疑难病例则可考虑作CT血管造影等检查。  相似文献   

18.
Aneurysms of the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MA) and its branches are rare. We describe three patients with aneurysms in the SMA or its branches found at angiography in our department. The importance of mesenteric aneurysms and different procedures for treatment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螺旋CT横断面上肠系膜上动、静脉与冠状线间夹角的测量在胰头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行上腹部螺旋CT扫描的1127例成人,先确定冠状面为虚拟水平线,再对肠系膜上动、静脉连线与水平线间夹角予以测量分析。结果<60岁胰腺正常组成年人肠系膜上动、静脉水平夹角正常值范围为4.9°~34.7°;≥60岁胰腺正常组成年人肠系膜上动、静脉水平夹角正常值范围为-4.7°~17.3°;慢性胰腺炎组肠系膜上动、静脉水平夹角为-2.0°~17.6°;急性胰腺炎组肠系膜上动、静脉水平夹角为1.5°~48.5°;<60岁胰头恶性占位组肠系膜上动、静脉水平夹角为38.8°~42.8°;≥60岁组胰头恶性占位组肠系膜上动、静脉水平夹角为39.0°~53.6°。结论螺旋CT横断面上肠系膜上动、静脉与冠状线间夹角的测量对胰头病变的CT诊断具有一定的提示价值,是临床上诊断胰头病变的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动脉变异型肝癌介入治疗中的超选择插管、栓塞和再治疗的问题。方法分析了1998—2001年收治的28例肝动脉变异肠系膜上动脉供血型肝癌的造影诊断、超选择插管、灌注栓塞和再治疗方面的资料。结果插管后于腹腔干手推造影观察或造影片分析,发现可疑肝动脉变异者37例,肠系膜上动脉造影证实28例。超选择插管22例,成功率75.7%;行碘油栓塞14例,碘油加明胶海绵近侧段栓塞8例。再次治疗时明胶海绵栓塞后3例再通;11例肝内供血动脉增粗或出现新的侧支供血,分别给予灌注或栓塞。结论插管后于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是发现肝动脉变异的有效方法;根据造影所提供的血管分支走行情况,选择适当形状的细、软导管,利用硬导丝支撑引导,再配合以正确的操作技巧和袢技术,是变异血管超选择成功的手段。初次治疗作到病灶内碘油充填完全,以及再治疗时对侧支的灌注与栓塞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