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过滤伞保护下的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 分析过滤伞保护下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安全及有效性。方法 25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中采用过滤伞装置,首先将过滤伞通过狭窄部位并释放,然后进行狭窄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观察手术期脑栓塞发生的情况,大体观察回收的过滤伞。结果 25例过滤伞放置及支架成形术均成功实施,回收的过滤伞中15个发现组织碎片,无手术死亡及症状性脑血栓栓塞并发症,临床短期随访无脑缺血事件发生。结论 过滤伞的保护作用能提高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支架植入后再狭窄防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颈动脉、椎动脉狭窄是临床常见病变,约95%患者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颈动脉狭窄的外科治疗方法包括传统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切除术和微创的血管内成形术,支架成形术能否替代传统手术将取决于其安全性及支架植入后的再狭窄。大规模的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临床结果示,6个月及12个月的再狭窄率分别是1.99%和3.46%。本文综合介绍近年来在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机制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外科高危的颈动脉狭窄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外科高危的颈动脉狭窄作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7例外科高危的颈动脉狭窄患者接受了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结果 支架定位准确,4例患者狭窄完全消失,3例患者狭窄程度减少90%以上,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无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3~23个月,均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发生。结论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外科高危的复杂型颅外颈动脉狭窄的安全有效的方法,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三种覆膜支架治疗犬颈动脉囊状动脉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颅内覆膜支架治疗犬颈动脉囊状动脉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采用外科手术方法在20只犬中建立犬颈动脉囊状动脉瘤模型36枚,应用血管内技术放置聚氨酯膜支架(PUM-SSS)、可膨胀聚四氟乙烯膜支架(ePTFEM-SSS)、生物膜支架(BM-SSS)各12枚,支架置人后即刻及术后2、4和12周分别进行血管造影随访,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及统计学分析。结果PUM-SSS、ePTFE-SSS和BM-SSS的完全开放率分别为25.O%、41.7%和91.7%,PuM-SSS、ePTFE-SSS分别和BM-SSS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组织学分析表明,支架置放后2周BM-SSS内皮化开始,12周3种支架内皮化基本完成;所有治疗的动脉瘤瘤腔内均见血栓形成,载瘤动脉内膜增厚;支架附着处血管见不同程度的细胞变性;金属支架未见到腐蚀。结论 覆膜支架是一种新的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犬颈动脉囊状动脉瘤的方法。生物膜支架具有更好的血液相容性和血管开通率,是一种较理想的覆膜支架。  相似文献   

5.
滤网式脑保护装置下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中滤网式脑保护装置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9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在滤网脑保护装置下使用自膨胀支架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观察脑栓塞的发生和所回收的过滤网。术后短期随访。结果19例滤网式脑保护装置下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均成功实施,回收的过滤伞中8个发现组织碎片,无手术死亡及症状性脑梗塞并发症。临床短期随访无脑缺血发生。结论脑保护装置下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血管成形及支架置入,可以治疗血管狭窄并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该手术技术要求高,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包括近期(围手术期30d内)和远期(手术30d后)并发症.医、技、护、患的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现将本院2010年8月~2011年12月颈动脉支架成形术42例患者的近期并发症发生及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报告28例颈动脉外科在常温下施行手术及颈动脉重建,颈动脉阻断时间最短10min,最长25min,无手术死亡,无脑部严重并发症。介绍应用自制颈动脉压迫架作Matas试验,术前准备省力、可靠;强调在围手术期重视保护大脑等一系列措施的经验,在常温无转流条件下进行颈动脉外科手术及血管重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支架成型术的适应证 ,手术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选择有症状的颈动脉狭窄≥ 5 0 %的患者 ,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 70 %的患者 ,使用自膨胀式支架。结果  4 0例患者 ,植入 4 8枚支架 ,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出现 ,即刻血管造影显示满意 ;术后随访颈部X线及超声波检查 ,支架形态好 ,位置无移位 ,血流通畅 ,无再狭窄。结论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安全、有效。防止血栓脱落及再狭窄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同轴导管技术在经桡动脉入路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神经内科经桡动脉入路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治疗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术中使用同轴导管技术将6 F导引导管导引至目标血管进行颈动脉支架植入,分析导引导管到位率、手术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40例经桡动脉入路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其中左侧颈内动脉16例,右侧颈内动脉24例,Ⅰ型主动脉弓13例,Ⅱ型主动脉弓20例,Ⅲ型主动脉弓7例,牛型主动脉弓1例。导引导管到位率为100%,手术成功率为95%,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手术时间为(34.4±13.6) min,术后30 d所有手术患者均未出现脑梗死、心肌梗死等症状。结论 使用同轴导管技术导引导管可以快速到位,避免了导管反复交换,同轴导管技术在经桡动脉入路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中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颈动脉狭窄是引起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积极治疗颈动脉狭窄对于预防卒中有重要意义,随着血管内治疗学的发展,颈动脉支架(CAS)应用越来越广泛,而脑保护装置(CPD)进一步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我们在CPD下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15例,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11.
颈动脉体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动脉体瘤的诊断方法和外科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颈动脉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颈动脉体瘤的诊断方法、手术方式的选择及疗效。结果:24例术前均常规行B超及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8%和100%。24例CBT均为ShamblinⅠ型和Ⅱ型。颈动脉体瘤单纯剥离18例,颈动脉体瘤联合颈外动脉切除3例,颈动脉体瘤联合颈内动脉切除颈外动脉转流2例,颈动脉体瘤联合颈内动脉切除自体静脉移植1例。全部患者术后无偏瘫、失语及死亡。经1—8年随访,24例均无复发。结论:对于可疑颈动脉体瘤患者,术前应常规行B超及颈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确诊。外科手术是治疗颈动脉体瘤的最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保留或重建颈内动脉是手术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外科高危颈动脉狭窄的直接内支架成形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对外科高危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采用直接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的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 对 9例 (11支血管 )外科高危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进行了内支架成形术治疗 ,随访 1~ 5个月 (平均 3个月 ) ,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9例 (11支血管 )的内支架植入手术成功率为10 0 %。术中及术后随访 ,支架开通良好 ,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及卒中发生 ,脑缺血症状消失 ,无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结论 直接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高危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是一种可以采用的治疗方法 ,但还需进一步临床积累  相似文献   

13.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目的:总结血管内支架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体会,探讨该技术的适应证、并发症防治及初步疗效。方法:2000年10月至2001年9月共收治颈动脉狭窄52例,44例表现为反复的短暂脑缺血性发作或脑梗死。7F长鞘置入颈总动脉,预扩张球囊通过狭窄部位行预扩张(19例),自膨胀支架在导丝支撑下通过狭窄部位,回撤外鞘将支架释放,对29例患者应用不可脱卸球囊进行支架内再扩张。结果:支架定位准确,34例患者狭窄完全消失,16例狭窄程度减少90%以上,2例减少70%,1例术中发生脑梗死,无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临床随访3-13个月(平均7.3个月),均未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颈动脉超声随访45例,DSA随访19例患者颈动脉均无再狭窄发生(6-12个月)。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4.
覆膜支架在颅颈动脉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颅颈动脉应用覆膜支架主要用于治疗巨大或宽颈动脉瘤、各种原因所致的颅颈动脉假性动脉瘤、椎基底动脉梭形动脉瘤、海绵窦动静脉瘘、椎动脉一颈静脉瘘和溃疡性粥样斑块动脉狭窄等。这类病变是目前手术及血管内治疗材料和技术难以解决的。对颅颈动脉病变应用覆膜支架治疗的状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颅颈动脉应用覆膜支架主要用于治疗巨大或宽颈动脉瘤、各种原因所致的颅颈动脉假性动脉瘤、椎基底动脉梭形动脉瘤、海绵窦动静脉瘘、椎动脉-颈静脉瘘和溃疡性粥样斑块动脉狭窄等.这类病变是目前手术及血管内治疗材料和技术难以解决的.对颅颈动脉病变应用覆膜支架治疗的状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有条件的基层医院开展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管造影检查及颈动脉狭窄治疗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择30例临床NHISS评分6~10分的缺血性脑血管事件患者,进行脑血管造影,对狭窄率大于50%者给予支架成形术。术后7d进行NHISS评分,并长期随访。结果治疗30例患者,共计应用颈动脉支架32枚,所有患者支架释放准确,症状不同程度改善,围手术期无死亡、脑梗死、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平均随访29个月,未再发生脑血管事件及再狭窄、支架内血栓形成。结论在有神经内科并具备一定条件的基层医院可以开展脑血管造影检查及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相似文献   

17.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护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ding,CAS)是目前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之一,与手术治疗相比具有创伤小、致残率低、并发症少、安全等特点,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考虑其仍是一种侵袭性的介入性治疗,同样会有并发症,故严格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非常重要。自2001年10月至2003年2月期间,我院共进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20例21支颈动脉狭窄,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颈动脉滤器在颈动脉狭窄内支架植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联合应用颈动脉滤器对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 21例具有临床症状的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接受了血管内支架成形治疗,术中同时使用颈动脉滤器,并对颈动脉滤器所回收的物质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 21例患者支架及滤器均成功置人,滤器均成功回收。所有患者的主要症状与体征都得到有效控制或明显改善。对滤器内的回收物质病理学分析表明,回收物质为微小血栓颗粒、泡沫细胞、胆固醇颗粒。结论 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联合应用颈动脉滤器,不仅可有效地缓解颈动脉狭窄所致的血流障碍,而且可有效地预防术中脱落的微小栓子进入脑内。  相似文献   

19.
张阿兰  周皎娟 《武警医学》2008,19(7):631-635
 目的 分析总结我院180例经皮血管内支架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手术方法、适应证选择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均经MRA或造影确诊,采用经股动脉入路,应用自膨式支架对颈动脉颅外段狭窄进行治疗.结果 180例手术均获得成功,颈动脉狭窄得到有效改善,临床缺血症状术后得到明显改善,全脑循环时间缩短,脑组织血管染色好转, 术后早期4例出现并发症,经治疗均获得较满意结果;随访5~24个月,未发现明显脑缺血发作,无B超发现支架内再狭窄病例.结论 经皮血管内支架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手术方法逐渐成熟,适应证的选择和围手术期的专业处理,以及娴熟的操作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联合应用近、远端保护装置经皮血管内支架治疗颈动脉重度狭窄的方法及经验。方法 2010年3-7月经造影确诊的颈动脉或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患者5例,联合使用近端+远端保护装置,经股动脉穿刺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手术。结果除1例操作失败未能完成外,其余4例支架置入均获成功,术中未出现并发症,治疗效果满意。随访1~3个月,未出现脑缺血表现。结论对某些特殊颈动脉狭窄病变,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中联合应用近、远端保护装置,可弥补单一保护装置的不足,降低术中栓塞的风险,缩短术中血流中断时间,减少危险操作步骤,可作为颈动脉狭窄个体化治疗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