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诊床旁超声在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33例急性主动脉夹层的病例资料,将急诊床旁超声与主动脉CT造影的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急诊床旁超声检出主动脉夹层28例,检出率为84.8%。其中急诊床旁超声对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的检出率为94.1%,对DebakeyⅡ型主动脉夹层的检出率为90.9%,对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的检出率为40%。结论:急诊床旁超声检查具有快速、无创、安全、重复性好、准确性高等优势,是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诊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0年8月~2002年2月间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诊断的6例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除1例超声诊断为Debakey Ⅰ型的患者在未能做其它检查前死亡外,另外5例Debakey Ⅲ乙型经血管造影证实,行支架型人工血管置入术治疗,1例Debakey Ⅲ乙型经增强CT扫描证实。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案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的49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DebakeyⅠ型21例、DebakeyⅡ型11例、DebakeyⅢ型17例;术前正确诊断46例(93.88%),漏诊3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与CT、MRI、DSA检查诊断的符合率高。【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0):3780-3782
目的研究并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MSCTA)对主动脉内血肿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于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多家医院联合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选取120例疑似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对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扫描,对患者的主动脉壁内血肿发生部位、Stanford分型、MSCTA表现进行观察,并与MRI诊断结果进行对比,计算诊断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性。结果 120例疑似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中,有107例患者被确诊为主动脉壁内血肿,包括39例Stanford A型患者、68例Stanford B型患者。MSCTA的诊断敏感性为98.13%,特异性为92.31%,准确性为97.50%,MRI的诊断敏感性为88.04%,特异性为60.71%,准确性为81.67%,两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主动脉壁内血肿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具有显著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对主动脉夹层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2010—01—2013—03收治的主动脉夹层38例采用16排螺旋CT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38例主动脉夹层经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依据Debakey分型,Ⅰ型主动脉夹层16例,Ⅱ主动脉夹层13例,Ⅲ主动脉夹层9例。结论:16排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对主动脉夹层具有扫描时间短、无创、多角度,多平面对主动脉夹层观察,充分了解主动脉夹层位置、范围及与其它血管、组织、器官关系,为临床提供第一手影像资料,为进一步治疗提供明确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主动脉夹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多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原始图像在工作站行多平面图像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和容积再现(VR)。结果按DeBakey分型,57例主动脉夹层表现为Ⅰ型20例,Ⅱ型7例,Ⅲ型30例。结论多层螺旋CT对主动脉夹层患者,是一种无创、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诊断中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研究入院主动脉夹层患者基本资料,将其中的62例作为本次研究样本,分别予以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检查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对比诊断相关数据。结果:MSCTA检出破口检出率为87.10%,与DSA检出率差异不明显(χ2=1.480,P=0.477);MSCTA破口平面主动脉直径为(28.49±6.42)mm,与DSA的(27.81±6.23)mm无明显差异(t=0.599,P=0.551);就影像学表现来看,DSA检测以线样征主动脉夹层最多(46.77%),MSCTA检测以双腔征主动脉夹层最多(43.55%),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各影像学表现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将DSA作为金标准,MSCTA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中的特异度为78.26%、敏感度为89.74%、准确度为85.48%。结论: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诊断中,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敏感性,且安全无创,具有应用和推广价值,可作为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临床诊断或怀疑主动脉夹层者进行CT平扫及血管造影,利用多种后处理技术对主动脉进行重建并分析。结果本组22例均确诊为主动脉夹层。DeKakey分型:Ⅰ型8例,Ⅱ型9例,Ⅲ型5例;破裂口定位:16例源图像上有显示破口,6例多平面重建(MPR)上有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破口。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的检出率及诊断率高,并具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的15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与CT、MRCT、DSA等检查方法进行比较,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超声心动图诊断的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诊断符合率较高。结论超声心动图对诊断Standford A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作为主动脉夹层的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的MSCT表现,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夹层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64层螺旋CT诊断及临床证实的AD成像资料,运用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和容积成像等后处理方法显示真腔、假腔和内膜片。结果 50例AD均清楚地显示主动脉全程及其主要分支,均能辨别真腔、假腔、内膜片及撕破口部位,其中DebakeyⅠ型15例,DebakeyⅡ型6例,DebakeyⅢ型29例。主动脉弓三大分支受累5例;腹腔干受累9例;肠系膜上动脉受累10例;右肾动脉受累8例,左肾动脉受累12例;右侧髂总动脉受累7例,左侧髂总动脉受累13例,双侧髂总动脉均受累5例;合并动脉瘤或瘤样扩张4例;合并假腔内血栓形成10例;合并主动脉壁钙化23例。结论多层螺旋CT能为主动脉夹层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9年5月收治的130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9例为DeBekay Ⅲ型夹层,88例合并高血压病,外伤所致9例;CT血管造影(CTA)诊断AD准确率为100%.结论:AD患者临床表现与分型明显相关,急性期CTA优于其它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AD)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预后分析.方法 收集本院2006年1月至2010年9月间确诊为AD患者52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易患因素,同时观察住院期间与死亡预后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52例AD患者中男女性别之比2.0:1,平均年龄(53.5±10.6)岁,急性期院内病死率15.4%;急性AD患者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高血压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死亡相关因素如性别(男性)、舒张压、马凡综合征、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DeBakey并发意识障碍或心包填塞症状,死亡与存活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支架治疗病死率低(13%vs75%).结论 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特征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其舒张压、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DeBakey并发意识障碍、心包填塞是导致患者急性期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或支架治疗是较为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26例各型胸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2008年8月至2012年6月手术治疗26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男22例,女4例,年龄36~69岁,平均(51.1±12.9)岁。Stanford分型:A型10例,B型16例。A型中行升主动脉及全弓置换加术中象鼻支架植入术6例,Bentall术1例,升主动脉置换术3例;B型中行降主动脉置换术2例,降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EVGE)14例(其中1例2d后再行腹主动脉置换术)。6例全弓置换脑保护采用深低温停循环(DHCA)加上腔静脉逆行灌注(RCP),1例降主动脉置换下半身供血采用左心转流。术后定期复查CTA。结果10例StandfordA型患者死亡2例(20%),1例术中死于鱼精蛋白反应后大出血,另1例术中出血多,术后第1天死于多脏器衰竭,余治愈出院。16例B型患者死亡1例(6.2%),死于大出血,余均治愈出院。术后CTA显示人工血管血流通畅,支架系统位置良好,无内漏,主动脉真腔较术前明显扩大,未闭的假腔血栓形成。结论手术是挽救主动脉夹层患者的重要手段,手术方式应根据破口特点及主动脉及其瓣膜具体情况来选择。全弓置换采用DHCA+RCP脑保护效果良好。采用EVGE治疗StandfordB型夹层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效果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三维增强MR血管成像(3D CE-MRA)在主动脉瘤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 925例主动脉瘤患者行3D CE-MRA检查,工作站上三维重建,探讨图像在制定治疗方案中的作用。结果 925例主动脉瘤中,真性动脉瘤479例(胸段138例,胸腹段29例,腹段312例),主动脉夹层407例(Stanford A型84例,B型232例,主动脉壁内血肿91例),假性动脉瘤39例(胸段21例,腹段18例)。3D CE-MRA立体显示各种动脉瘤类型、形态、部位、病变细节及其与邻近动脉分支的关系,与行腔内隔绝术的DSA比较,3D CE-MRA所测参数与DSA高度一致(P〉0.05),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指导作用。925例中,352例行腔内隔绝术(真性动脉瘤195例,主动脉夹层126例,假性动脉瘤31例),115例行手术治疗(真性动脉瘤47例,主动脉夹层63例,假性动脉瘤5例)。结论 3D CEMRA能无创、快速、有效诊断主动脉瘤,为手术或腔内隔绝术提供较为全面的信息,可作为主动脉瘤患者,尤其是伴有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新型三分支型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总结其临床应用经验,并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1年1月7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我科接受新型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手术治疗。结果全组手术时间(259.2±53.6)分钟,体外循环时间(136.4±28.5)分钟,心肌血运阻断时间(85.3±11.7)分钟,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时间(17.6±8.2)分钟。术中死亡1例,系术中主动脉开放后主动脉根部后壁大出血无法止血;其余6例患者术后及时清醒,循环稳定,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2~15个月,主动脉血管成像显示患者主动脉弓部及分支动脉内支架扩张贴壁满意,相应部位假腔消失,远端假腔内血栓填充;无与覆膜支架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患者心功能改善,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采用新型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可以简化主动脉弓部操作,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适合于大多数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特征、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主动脉夹层患者3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7例中,有高血压病史27例(73.0%),大多血压控制不良。突发起病占73.0%,主要表现为疼痛(91.4%),胸背痛居多,腹痛、腰痛其次,少数表现有晕厥、气急。疼痛呈撕裂样痛、剧烈闷痛、锐痛;人院时血压升高者占62.8%,1例双上肢血压相差较大,3例主动脉瓣区闻及舒张期杂音;全部病例行主动脉cT造影加三维重建证实,按DeBaKey分型:I型5例,Ⅲ型32例。本院首诊12例,首诊误诊5例(41.7%)。结论:AD的临床症状变化较多,易误诊、漏诊,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能做到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特点和各种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53例AD患者的临床及各种影像学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征。【结果】AD主要病因是高血压(77.3%),表现为突发胸、背、腰腹撕裂样疼痛等典型症状(48例,90.6%),血压升高伴休克貌,四肢血压脉搏不对称,部分患者以并发症为首发症状;超声心动图(TTE)、CT血管造影(CTA)、MRI确诊率分别为75%、100%、92.9%。【结论】AD临床表现复杂,CTA是临床急诊诊断AD的首选方法,掌握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术前肝功能状态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2004年1月至2013月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外科连续收治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51例,其中急性期患者89例,亚急性期患者40例,慢性期患者22例。选取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95例为对照组。采集各组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其肝功能生化指标,采用主动脉CTA测定夹层原发破口及剥离范围,心脏彩超检查评估主动脉瓣反流情况。结果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组术前大部分肝功能指标[胆碱酯酶(CHE)、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总蛋白、白蛋白(ALB)、谷氨酸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AL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急性期患者CHE、TBIL、IBIL、ALB、ALP升高更明显(P均〈0.05)。相关分析显示,多个肝功能指标与主动脉夹层分期相关,TBIL、IBIL、ALB分别呈负相关(r=-0.286、P〈0.001,r=-0.261、P=0.002,r=-0.267、P=0.001),与ALP呈正相关(r=0.272、P=0.001)。 结论主动脉夹层急性期肝功能受损更严重,肝功能损伤程度可能与主动脉夹层的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研究原发性肺癌患者的支气管动脉(BA)影像特征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搜集均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肺癌37例。采用64层螺旋CT胸部增强扫描获得原始图像,用容积显示(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技术对肺癌的支气管动脉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37例肺癌中有36例40支气管动脉能清楚显示,显示率为97.3%;分别有3支(7.5%)来源于主动脉弓;33支(82.5%)来源于降主动脉,4支(10%)与肋间动脉共干。均显示肺癌侧的支气管动脉管径和截面积较健侧增大。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是一安全、无损伤、简便有效地支气管动脉影像显示方法;能真实显示肺癌的供血支气管动脉起源、数目、形态和走行。在原发性肺癌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