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胰腺炎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中的疗效,以供临床工作参考。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危重症胰腺炎6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肠外营养,实验组患者使用早期肠内营养,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患者白蛋白、总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免疫功能发现,实验治疗后患者IgA、IgG、IgM水平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危重胰腺炎患者的治疗中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有利于疾病的转归,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在外科手术后的早期营养支持研究对策。方法将80例外科术后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术后24h给予糖尿病专用肠内营养制剂由营养管泵入;对照组则给予术后常规处理,但不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比较2组手术前和出院前营养指标、肝功能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胃肠道恢复情况、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出院前各项营养指标和肝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平均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在手术后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有利于血糖控制,加快机体恢复,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早期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4例 SAP 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7例,所有患者均予抗感染、抑制胰液分泌、抑酸、补液等常规治疗,试验组于发病后72h 放置鼻空肠管并给予肠内营养(EN),比较2组患者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检测2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结果对照组1例患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试验组患者治疗后顺利出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在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后检测试验组患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治疗后 AST、LDH 水平均降至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 SAP 患者中早期实行肠内营养是简单有效的,在促进患者康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DCCT研究(1993)和UKPDS研究(1988)早已明确临床营养治疗(MNT)可有效控制餐后血糖,并改善患者临床转归,但也有增加低血糖发生风险、引起过度喂养的可能。美国糖尿病学会(ADA)于2002年提出基于循证医学基础的糖尿病营养治疗推荐标准,其目的是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和经济的营养干预措施,以改善其临床转归,使其获得更优的费用效益比。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急性重症胰腺炎营养支持的相关文献,对急性重症胰腺炎营养支持的必要性和肠外、肠内营养的途径和方法,以及营养物质的选择进行阐述,为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合理的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根据具体病情变化进行营养支持阶段性和序贯化治疗,以确定肠外和肠内营养的单独及联合交叉和营养制剂的选择,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吴晓华 《海峡药学》2012,24(7):158-159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治疗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24例非手术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全肠外营养(TPN)组和肠外营养(PN)、肠内营养(EN)阶段性治疗组。观察两组在血清学指标、并发症、继发二重感染、死亡率、和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能耐受早期肠外营养;在给予营养后白蛋白、血钙水平均明显升高,血糖、血淀粉酶、白细胞与营养支持前相比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在白蛋白、血钙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继发二重感染、并发症和住院时间上PN加EN组均少于T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P分阶段性营养支持治疗是安全、有效的,EN在SAP治疗中应尽早使用。  相似文献   

8.
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耐受性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耐受性的状况与护理效果。方法对165例危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控制肠内营养液输注的方法、速度和温度,并实施严密监测与护理配合。结果在治疗的165例患者中治愈出院160例,治愈率为97%。出现腹泻10例,恶心呕吐3例,反流致误吸2例。结论加强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期间的监护,提高胃肠道耐受性,可有效减少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糖尿病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方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55例:在控制饮食、降血糖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糖尿病教育;对照组不予糖尿病教育,治疗2个月后对2组患者相关生化指标测定以观察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I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明显改善(P〈0.05)。结论糖尿病教育对控制血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后患者肠内外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3例危重患者,36例使用TPN,27例先用TPN支持,后改用肠外营养(PN)加肠内营养(EN),再过渡到全肠内营养(TEN)或口服饮食。结果结果2例因原发病而死亡,其余61例病情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或治愈出院。结论TPN在危重病的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甘舒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于2010年1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9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比较治疗前、治疗半个月后、2个月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数据。结果甘舒霖治疗后,空腹血糖(FBG)为(6.1±0.5)mmol/L,餐后2h(2h PG)为(8.0±0.5)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6.8±0.4)%,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甘舒霖能有效的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宋秀霞  姜涛  张敏  杨浩  文祯 《天津医药》2012,40(7):655-65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对302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Michigan糖尿病神经病变症状评分和Michigan体征评分及神经电生理检查,同时进行代谢综合征组分(腰围、血糖、血脂、血压)测定,比较上述指标在MS组与非MS组间的差异。结果:糖尿病合并MS组较非MS组周围神经患病率(57.5%vs44.3%)、神经症状评分(4.12±1.89vs1.69±1.54)和体征评分(2.15±1.60vs1.56±1.01)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合并MS组较非MS组左腓感觉神经传导速度[(43.7±4.6)m/svs(46.1±4.0)m/s]、右腓感觉神经传导速度[(40.0±4.9)m/svs(45.9±4.5)m/s]及左正中感觉神经传导速度[(51.7±4.2)m/svs(55.5±4.3)m/s]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长、腰围大、收缩压高、糖化血红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高是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MS与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它的大多数组分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支持对2型糖尿病(T2DM)病人营养状态及短期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T2D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均采用常规肠外营养治疗;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比两组后营养状态[血红蛋白(HGB)、血清前蛋白(Alb)、转铁蛋白(TRF)]、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GB、Alb、TR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观察组FBG、2hPBG、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44%,略低于对照组的8.89%,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T2DM患者营养状态,降低其血糖水平,该治疗方式安全性较高,可考虑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甲亢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进行要点分析。方法 29例甲亢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在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饮食、药物等方面进行合理的护理。结果 29例患者均无低血糖反应、高渗性昏迷、甲亢危象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合理的护理是配合甲亢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基层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情况,为糖尿病患者安全合理用药及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遵化地区在基层医疗机构就医或零售药店购药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由医师或药师采用现场问答的方式填写统一的调查表,对用药依据、用药品种、用药的影响因素等进行调查。结果:医师处方和病友亲友推荐为患者的主要用药依据;磺酰脲类、双胍类和中药是主要用药品种;应用准药和选择非专业人员推荐用药的人群主要为受教育程度低、老年人、病程长及偏执型的患者。结论:基层糖尿病患者存在许多不规范用药的现象,健康教育和规范医药市场是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用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阚全娥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22):12-13,16
目的观察诺和锐30(双时相门冬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52例需用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应用诺和锐30,对照组应用诺和灵30R,均为每日两次皮下注射。应用12周,观察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中餐前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中餐前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的空腹血糖、中餐前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下降值差异不明显(P〉0.05),而餐后血糖的下降值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治疗组的餐后血糖有明显降低,而且低血糖发生率较低,对空腹血糖、中餐前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亦有降低,是2型糖尿病尤其以餐后血糖高为主的患者更适合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阿司匹林的情况。方法:对我院2004年4月~2007年4月内分泌科510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阿司匹林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内分泌科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阿司匹林的应用率为68.2%,日剂量达50~100mg,合并冠心病、高血压者阿司匹林应用率较高(P<0.05)。结论: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阿司匹林应用率较高,在应用年龄及应用剂量上应加强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华西医院院门诊和住院部2型糖尿病患者中抑郁障碍的患病情况,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抑郁障碍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研究二者的共同病理生理机制提供资料。对象和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收集2009年7月至2010年3月来华西医院就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039例。用自填式问卷的方式调查其社会人口统计学资料、行为因素和疾病情况。统计分析:①描述被调查人群中抑郁障碍的患病率;②用线性回归分析统计抑郁障碍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①2型糖尿病患者中抑郁障碍的患病率:接受调查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为38.3%。住院患者患病率达57.4%,明显高于门诊患者34.6%。②2型糖尿病并发抑郁障碍的相关因素:年龄、MNSI评分、HbA1c等。结论糖尿病患者抑郁障碍的患病率高于正常人群。患者年龄越小、周围神经病变程度越严重、血糖越高,发生抑郁障碍的风险越大。今后可进一步探讨糖尿病患者神经内分泌机制与抑郁障碍之间的关系,为揭示糖尿病患者并发抑郁障碍提供更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9.
林庆  田凌  杨云山  张静  冷梅  尹杰 《首都医药》2013,(16):37-40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研究的入组和排除标准,选择66例糖尿病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实验组33人和对照组33人,由心理治疗师及其助手对实验组被试进行团体心理干预及社区慢病管理,对照组仅进行社区慢病管理。团体心理干预前后,对全部被试者进行生物学指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心理状况(焦虑、抑郁量表)和生活质量(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的测量。结果实验组被试的后测空腹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3.763,P<0.01)。实验组被试的生活质量、生理因素、社会关系及治疗因素的后测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团体心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膳食纤维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压、血脂及胰岛素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选择60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高纤维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正常膳食的前提下,高纤维组被提供10g/d混合膳食纤维,并维持原治疗方案,观察8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腰臀比(WHR)、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胰岛素(FINS)。结果:治疗后,高纤维组WHR、BMI、SBP、DBP、FBG、TC、TG、FINS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对照组的各项指标除了FBG外与治疗前相比变化均不明显。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膳食纤维不仅可以显著降低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质量和腰臀比,而且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及胰岛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