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泸州医学院2008、2009年入学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为学校开展乙型肝炎防治、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新生血清HBsAg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09年泸州医学院新生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为5.85,男生与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泸州医学院入学新生HBsAg阳性率低于普通人群感染率,但仍应重视乙型肝炎的监测与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本校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本校2002~2005年入学新生进行HBsAg检测及ALT检测,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生HBsAg阳性率4.23%~5.20%,有逐年下降趋势;男生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女生(P<0.01),农村的新生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城镇新生(P<0.01);乙肝病毒感染模式以"大三阳"和"小三阳"为主。结论:入学新生HBsAg检测及ALT检测的结果反映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免疫状况,是制定乙肝防治对策和提升学生保健服务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及肝脏功能受损情况,为新生乙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校3469例入学新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五项HBV血清标志物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值。结果HBV感染共263例,男生207例,女生56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HBsAg、HBeAg、HBcAb阳性117例,占44.49%,HBsAg、HBeAb、HBcAb阳性107例,占40.68%。结论及时了解新生HBV感染及肝功能情况,宣传乙肝防治、康复知识及卫生知识,定期监测病情变化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5.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病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 236例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血清即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组合模式和前S1抗原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血清HBsAg阳性率为18.45%,抗-HBs阳性率为34.3%,6项全阴性者224例,HBsAg(+)、HBeAg(+)、抗-HBc(+)(大三阳)76例,阳性率为6.15%,HBsAg(+)、抗-HBe(+)、抗-HBc(+)(小三阳)129例,阳性率为10.44%,在大三阳组中,前S1抗原阳性率为90.79%,在小三阳组中,前S1抗原阳性率为74.42%。男性HBsAg阳性148例,阳性率为21.29%;女性HBsAg阳性80例,阳性率为14.78%,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6,P<0.01)。结论精神病患者HBV总感染率略高于普通人群,对这类患者应采取监测隔离,治疗等措施,防止HBV的传播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了解本县儿童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对来本院就诊的4030例儿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乙肝6项。结果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4.46%,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率为46.52%,两对半全阴性儿童1898例,占47.09%;大三阳130例,占3.22%;小三阳40例,占0.99%。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阳性率为3.10%。结论来本院检查的4030例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率为4.46%,低于我国成人乙肝病毒携带率;Pre-S1与HBeAg有一定相关性,能一定程度反映乙肝病毒增殖情况和传染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怀孕妇女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肝病毒(HBV)标志物。结果 225例怀孕妇女HBV感染者14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阳性、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阳性9例,乙肝病毒e抗体(HBsAg)阳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5例,有免疫力者80例。结论围生期检查HBV标志物是降低新生儿感染率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在某一工厂人群中感染及携带状况。方法 对一工厂体检后职工HBV感染者和携带者进行男女和年龄组及各年龄组中男女比较,年龄分为A组:30岁以下,B组:30(含)~40岁,C组:40(含)~50岁,D组:50岁以上,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但差异无显著性,男性携带率也高于女性,差异有高度显著性,但各相同年龄组中男女携带状况差异无显著性。A组人群感染率和携带率低,差异有显著性。B组人群感染率和携带率高,差异有显著性;C组人群感染率和携带率同总感染率及D组人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D组人群感染率低,同总感染率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D组携带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HBV在人群中感染及携带状况与人群年龄和性别均有关,特别在不同年龄段表现更突出。  相似文献   

9.
夏云  叶莹  李军 《中国临床医学》2020,27(4):645-648
目的:探讨母亲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后,新生儿免疫预防措施及远期保护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定期产检并顺利分娩的240例HBV感染孕产妇及其新生儿(2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接受免疫预防措施的120例孕产妇及其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将未接受免疫预防措施的120例孕产妇及其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新生儿HBV感染率,出生时、出生1年后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阳性率。随访5年,根据新生儿免疫预防效果,将母亲分为免疫成功组和失败组,分析影响免疫预防效果的因素。结果:观察组新生儿HBV感染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出生时、出生1年后,观察组新生儿HBsAb阳性率分别为22.50%、96.67%,高于对照组(5.00%、78.33%,P0.001);观察组5年内加强接种乙肝疫苗率为26.67%,低于对照组(55.00%,P0.001)。免疫成功组与失败组母亲血清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滴度、HBV-DNA浓度、是否使用抗病毒药物、病毒变异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时给予HBV感染孕产妇及其新生儿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乙肝疫苗预防HBV母婴传播,可有效降低新生儿感染HBV风险,提高HBsAb阳性率,获得远期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可引起肝脏肿瘤、肝硬化及肝炎等疾病。其引起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DNA甲基化日益引起人们重视。本文详细介绍了近年国内外对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之间关联的研究,进一步阐明了乙肝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及临床治疗拓宽了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淋巴瘤患者化学治疗(化疗)前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筛查率和化疗后HBV的激活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10年6月-2012年7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化疗的449例淋巴瘤初治患者的HBV感染筛查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淋巴瘤患者化疗前HBV筛查率为86.2%,转氨酶水平升高比转氨酶正常的患者化疗前的HBV筛查率更高(OR=2.509,P=0.040)。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 Ag)阳性的患者中,化疗后HBV激活率为16.1%(9/56),使用利妥昔单抗的患者HBV激活率更高(29.2%、6.3%,P=0.030),抗病毒治疗能明显降低HBV激活率(12.0%、50.0%,P=0.046)。HBs Ag阴性/乙型肝炎核心抗体阳性的患者中发生2例HBV激活。结论 HBV激活在合并HBV感染的淋巴瘤患者中常见,尤其是对于使用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患者。淋巴瘤患者化疗前应常规筛查HBV,预防性抗病毒治疗是降低HBV激活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在全球范围高度流行,我国也为HBV感染的高发区。近年,临床中发现血液病患者HBV感染相对一般人群略高。HBV感染一方面造成肝功能损害,另一方面血液疾病患者在使用细胞毒性药物、免疫抑制剂等,可引起HBV再激活或肝炎加重,给治疗造成困难。目前HBV感染与血液系统疾病发病的关系尚未明确定论,但是大量研究表明急性白血病、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中HBV感染相对一般人群及其他疾病的比率较高。进一步的发病机制和关系有待于大规模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孕产妇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的感染率,为预防控制乙肝母婴传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该地区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医疗机构门诊、住院孕产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其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然后进行结果分析。结果简阳地区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孕产妇乙肝感染率为9.09%。18~20年龄段孕产妇乙肝病毒阳性率最低为6.23%,40~≤45岁年龄段孕产妇乙肝病毒阳性率最高(10.17%)。结论简阳地区孕产妇乙肝感染率较高,表明该地区仍为乙肝高流行地区,母婴阻断是预防控制乙肝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在平顶山市无偿献血人群中的现状和感染趋势,为平顶山市无偿献血的深入开展提供依据。方法对平顶山市2007~2013年的无偿献血者285 282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99例无偿献血HBsAg阳性者中男性占75.9%,女性占24.1%;检出绝对数最高发生在41~50、31~40年龄组,分别占总阳性数的33.4%和33.1%,高于18~30岁组的27.76%。2007~2013年总阳性率为1.15%。2013年阳性率为0.67%,比2012下降了34.95%。结论平顶山市无偿献血者人数不断增长,但HBsAg的阳性率却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平顶山市无偿献血者中HBsAg阳性率在本省和全国皆处于较低水平,建设一支无偿、志愿、固定的献血者队伍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绵阳市某学校6170例中、小学生进疫苗接种史调查和HBsAg、HBsAb检测,探讨该地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HBsAg、HBsAb进行测定,对HBsAg阳性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测定。结果该地区实施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概率显著降低。结论实施好国家免疫规划,保持较高的接种率,加强对免疫空白、低或无应答人群的及时补种,是实施长远免疫策略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全球约有3.5亿慢性HBV携带者,中国约占其中1/3左右,居世界第一位,其中15%~40%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将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有效替代方法之一,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HBV感染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和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  相似文献   

17.
乙型肝炎 (乙肝 )病毒 (HBV)血清免疫学标志检查是目前临床分析和判断患者病程和传染性的重要依据之一[1 ] 。随着现代免疫学飞速发展和乙肝病毒疫苗的研制与大量使用 ,人群中乙肝病毒的感染状况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为了解食品行业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现状 ,本文对 1 999  相似文献   

18.
拉米夫定治疗小儿与成人慢性乙型肝炎1年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小儿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和安全性,以及小儿与成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拉米夫定治疗反应的差异。方法:36例小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42例成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接受拉米夫定治疗52周,对照观察临床、生化及病原学方面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52周后,小儿组及成人组ALT复常率分别为94.44%和73.81%;HBV-DNA阴转率分别为91.67%和71.43%;HBV-DNA估计变异率分别为8.33%和28.57%;两组HBeAg阴转率和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分别为52.78%、33.33%和28.57%、14.2%,以上两组各项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似,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小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拉米夫定治疗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且临床疗效优于成人慢性乙型肝炎。  相似文献   

19.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7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间70例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妊娠结局,并与同期正常者的妊娠结局比较。结果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早产、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0.0%、19.1%和15.7%,均较同期对照组的10.0%、8.7%和1.8%显著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脐血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HBV—DNA阳性)有32.9%母婴垂直传播。结论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容易引起早产、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及母婴垂直传播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及抗体同时阳性少见模式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HBV感染者HBsAg与抗-HBs共存的不同模式, 与HBV DNA、肝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HBV标志物;采用荧光定量法检测HBV DNA含量;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结果 83例HBsAg与抗-HBs共存的患者中,HBsAg(+)HBsAb(+) HBeAg(+)HBcAb(+),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与HBsAg(+)HBsAb(+)HBeAb(+)HBcAb(+)三组HBV-DNA 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69,P<0.05).HBV-DNA阳性组肝功能5项指标与对应阴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将HBV-DNA含量与肝功能5项指标进行相关分析,P均大于0.05. 结论 HBV-M、HBV-DNA、肝功能反映疾病的不同方面,对于乙肝患者来讲三者结合能全面了解HBV感染、复制及传染性、肝损伤的程度,对诊断、治疗及疗效判断都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