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发病时年龄50~70岁,40岁以下患者少见,中位发病年龄约55岁。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年龄上限为55岁(不包括减低预处理剂量移植)。因此,MM能够进行ALLO-HSCT的患者较少。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具有年龄限制较宽,移植相关病死率低等优点,对MM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目前,MM的治疗AHSCT为主。1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1·1AHSCT治疗MM的疗效AHSCT治疗的目的是为了延长MM生存期。早期开展的AHSCT作为一种挽救性治疗,主要用于难治或复发期的MM患者,总的疗效并不令人满意。此后,开始尝试将A…  相似文献   

2.
<正>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造血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对获得完全缓解(CR)后患者的治疗选择主要为巩固化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NCCN指南及国内AML治疗的专家共识均推荐对于中高危组AML患者CR后治疗首选allo-HSCT,但仍有部分患者由于未能找到合适供者,以及经济受限或个人意愿等原因,无法进行allo-HSCT,我们  相似文献   

3.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143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评价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自1986年10月~2005年3月,采用AHSCT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143例(男83,女60),中位年龄26(9~52)岁。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76例(CR167例,CR2,CR3及复发者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64例(CR154例,CR2及复发者10例),急性杂合性白血病CR13例。预处理方案主要包括环磷酰胺(Cy)120mg/kg+单次全身放疗(TBI)9~10Gy或马利兰(Bu)16mg/kg或马法兰(Mel)160~180mg/m2+AraC4g/m2。结果:除5例患者因移植早期发生移植相关死亡而未重建造血外,其余138例患者均重建造血。移植相关死亡22例(15.4%),AHSCT后73例生存者已中位随访93(1~203)月。急性白血病患者CR1期与≥CR2期ABMT者5年无病生存率(DFS)分别为51.8%±4.6%与26.3%±10.1%(P=0.024),累积复发率分别为38%±4.8%与49.2%±12.4%(P=0.397)。结论:为降低急性白血病复发率和提高患者无病生存率,无HLA匹配同胞供者的CR1期急性白血病患者适合进行AHSCT治疗。  相似文献   

4.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血液病最有效方法之一,特别是具有高危因素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尤其为首选治疗。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的进展,单克隆抗体(以下简称单抗)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体内外净化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单抗因具有高度特异性大大改善了净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已成为一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主要疗法。目前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成为因难以找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相合者而不能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治疗手段。该文综述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低危、中高危AML及难治性或复发性AML患者中的治疗进展,追踪了降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AML复发率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白血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应用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细胞)预防急性白血病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4例白血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静注及腹股沟注射DC-CIK 细胞3次,观察疾病的复发情况以及DC-CIK细胞输注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3例治疗后持续完全缓解(CR),CR期分别为32、36、45个月;1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4)复发后进行异基因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无病生存24个月.结论 DC-CIK细胞治疗可能协助清除微小残留病、预防复发,可作为白血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预防复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疗效。方法2000年8月~2006年8月在我科住院的白血病患者8例,预处理后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2例,自体骨髓移植1例,异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3例,异体骨髓移植1例,非血缘脐带血干细胞移植1例。移植后进行对症治疗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结果8例患者均获造血重建,2例死于移植相关合并症,2例死于急性白血病复发,4例无病生存24~66个月。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可以提高白血病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前造血干细胞移植已成为急性白血病治疗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虽然过去20年来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迅速发展,提高了急性白血病的疗效,但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治疗地位依然不可取代。本文介绍了当前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急性白血病治疗中的作用,及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与造血干细胞移植结合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疗效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评价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观察多疗程中大剂量阿糖胞苷(Ara-C)治疗后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效果。方法:1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骨髓移植4例,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13例,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中有4例在诱导和巩固治疗中采用中大剂量Ara—C2疗程或2疗程以上,观察不同组患者造血干细胞采集情况及造血重建情况,并监测患者的疗效。结果: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采集的中位MNC数和中位CD34^+细胞数明显高于骨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使用中大剂量Ar〉C2疗程或2疗程以上的患者采集的中位MNC和中位CD34^+细胞数与未使用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性粒细胞〉0.5&#215;10^9/L和血小板〉20&#215;10^9/L的时间较骨髓移植患者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例患者在复发状态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后中位生存期9.5个月,缓解期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移植后中位生存期8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7例患者中位生存期(OS)84个月,中位无白血病生存期(DFS)81个月,患者3年无白血病存活率为(68.25&#177;11.23)%。结论: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比自体骨髓移植造血重建快;2疗程或2疗程以上的中大剂量Ara-C治疗的患者仍能采集到足量的外周造血干细胞;缓解期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获得较好的OS和DFS。  相似文献   

10.
为了发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白血病复发率低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症少、应用范围广的优点我们首先开展了混合HLA半相合异体骨髓的自体骨髓移植,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混合异体骨髓的自体骨髓移植能部分发挥异体骨髓移植产生的移植物抗白血病(GVL)作用,减少移植后白血病的复发,并且为复发患者进行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提供了契机。本文首次报告混合移植后DLI加IL-2免疫治疗急性白血病2例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朱传升 《山东医药》2008,48(25):111-112
1 概述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是指在特定时期采集患者自身的造血干细胞,在体外保存或经特殊处理(如净化、转基因等),并于患者接受高剂量化疗或放疗后回输,以促进其造血恢复或造血重建.目前,AHSCT已广泛用于治疗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和实体瘤超大剂量放疗后的骨髓移植,也用于某些恶性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肿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 993年 9月以来 ,采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AHSCT)治疗恶性血液肿瘤患者 1 6例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1 6例患者均经临床、血象、骨髓或组织活检病理确诊。男 1 0例 ,女 6例 ;年龄 6~ 42 (平均 2 1 .5)岁。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 ) 1 0例 (按FAB分型 :M11例 ,M2 a3例 ,M32例 ,M53例 ,M61例 ) ,移植时均完全缓解 (CR) ,CR16例 ,CR1后进行巩固强化 3~ 5疗程 ;CR2 4例 ,CR2 后进行巩固强化 3疗程。接受自体骨髓移植 (ABMT) 5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PBSCT) 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相似文献   

13.
1A型糖尿病的“根治性”治疗方向在于免疫紊乱的纠正和受损胰岛β细胞的完全修复.前者借助于免疫干预治疗,后者借助于细胞替代治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在使用了大剂量免疫抑制剂和自体预先采集的造血干细胞回输后,拟通过造血和免疫系统的重建和干细胞对胰岛β细胞促进再生作用,来达到长期缓解糖尿病的临床治疗目的.其目前适用的人群仅限于1A型初发糖尿病患者,伴有残存的胰岛功能.同时,AHSCT的具体机制尚不明朗,临床疗效个体差异较大,其未来和出路还面临着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4.
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发病时年龄50—70岁,40岁以下患者少见,中位发病年龄约55岁。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年龄上限为55岁(不包括减低预处理剂量移植)。因此,MM能够进行ALLO—HSCT的患者较少。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具有年龄限制较宽,移植相关病死率低等优点,对MM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目前,MM的治疗AHSCT为主。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白血病的发病率和就诊率明显增加,此类患者大多有遗传学不良预后因素,且合并症多、缓解率低和生存期短。在过去近50年的时间里,老年白血病的疗效未见明显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作为目前最有可能治愈白血病的手段,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多,明显改善了白血病的生存,老年白血病的移植数量也逐年增长。国际血液和骨髓移植研究中心(CIBMTR)数据显示,2013年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和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老  相似文献   

16.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已成熟应用于临床急性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恶性血液病患者的治疗,但移植后感染的预防、控制,仍然是治疗成败的关键。现将我院53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告4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其中3例接受自体在干细胞移植,1例接受自体骨髓移植。4例均在初次完全缓解后经MAC方法预处理,4例患者一均获得造血重建,已分别持续完全缓解459d,342d,305d,112d。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65岁和≥65岁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MM患者共297例,根据患者年龄分为65岁组(n=209)和≥65岁组(n=88),对患者进行至少3个月以上的随访。比较2组患者在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移植后100 d内的死亡情况。结果: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如性别、ISS分期、D-S分期、诊断时肾功能情况、移植前疾病状态、预处理药物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5岁组的临床缓解率为90.91%(190/209),而≥65岁组的临床缓解率为86.36%(76/8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移植后100 d内死亡率比较,65岁组为2.39%(5/209),≥65岁组为2.27%(2/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不同年龄段MM患者的疗效相似,安全性亦相当。因此,对于老年MM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亦可作为首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某些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血病是一组异质性的造血干/祖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愈白血病的有效手段。随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广泛开展和相关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等基础研究的迅速进展,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也得到了相应发展。本文简要介绍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某些进展。移植时机的掌握造血干细胞移植应当包含在白血病的治疗计划中。高危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一旦确诊就应将干细胞移植作为治疗计划的一个重要部分。国际骨髓移植登记处(IB MTR)对1989年~1995年108个移植中心进行的同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进行分析后发现[1],ANLL患者在获得完…  相似文献   

20.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及实体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及实体瘤的疗效。方法1996年5月至2005年2月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血液中心用AHSCT治疗的白血病及恶性淋巴瘤患者共20例,年龄18~50岁。预处理化疗方案选用以下药物中任意2种或3种联合:阿糖胞苷3~4g/m2,环磷酰胺4~6g/m2,依托泊苷(VP-16)0.5~1.0g/m2,司莫司汀300mg/m2,马法兰140mg/m2,塞替哌600mg/m2,卡铂1.0g/m2,白消安(Bu)16mg/kg。除2例ALL联合全身照射(剂量为8Gy)外,其余均单用化疗。结果所有患者移植后均重建造血,无移植相关死亡;随访中位值39.5(2~109)个月,无病生存者15例,占全部移植患者的75.0%。其中无病生存1年12例(60%),2年8例(40%),3年8例(40%),最长存活9年余。结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明显提高完全缓解肿瘤患者的治愈率;对于复发或难治者,可以提高完全缓解率,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