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对WHOQOL-HIV-BREF量表应用于未成年HIV/AIDS患者生存质量评价时的信度和效度进行验证。方法先通过授权登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的"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的"病例报告"模块下载历史卡片,筛选出江西省未成年HIV/AIDS患者名单,对其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信息,并用WHOQOL-HIV-BREF量表评价其生存质量,分别采用克朗巴赫系数和pearson相关分析对量表进行信度与效度评价。结果共调查77名未成年HIV/AIDS患者,其生存质量总分为(76.45±11.27)分,WHOQOL-HIV-BREF量表总的克朗巴赫系数为0.895,量表总分与总体生存质量pearson相关系数为0.657 (P0.05)。结论 WHOQOL-HIV BREF量表应用于未成年HIV/AIDS患者生存质量评价时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泰安市HIV/AIDS患者的生存状况,为制定相关的救治救助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本地区能随访到的全部HIV/AIDS患者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的36例HIV/AIDS患者感觉自己生活质量很好或较好的仅占22.22%,4/36评定有焦虑,13/36评定有抑郁,家庭收入低于当地农民平均水平;年龄小于30岁、最近1个月参与社交活动多、最近1次CD4细胞检测结果高、没有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自我感觉生活状况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V/AIDS患者自我感觉生活状况差,部分存在心理问题,经济收入较低,应进一步加大心理支持和社会救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杭州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生活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艾滋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4年1月1日-2018年6月30日杭州市现存活HIV/AIDS病例为调查对象,采用基本情况调查表收集人口学信息、医疗支出和疾病状态等资料,采用MOS-HIV量表简体中文版评估生活质量;采用...  相似文献   

4.
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命质量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生命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1.对象与方法:以2005年10月至2006年3月在湖北省艾滋病临床指导培训中心咨询就诊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为调查对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艾滋病(AIDS)患者(HIV/AIDS)的子女HIV感染情况和相关行为.方法 对259名HIV/AIDS的子女进行HIV抗体进行血清学监测,对调查对象发放统一调查问卷,采用一对一问卷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HIV/AIDS的子女HIV抗体阳性率为2.7%.汉族及其他民族采用剖腹产的比例(72.3%)高于维吾尔族(44.8%),不同民族间喂养情况没有差别.结论 应加强对育龄妇女,尤其是对少数民族孕产妇关于AIDS的宣传,对HIV/AIDS的孕妇实施母婴阻断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HIV感染者/AIDS病人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对来自参加上海市静安区爱之家关怀活动的HIV感染者/AIDS病人和部分来自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门诊部的136例HIV感染者/AIDS病人进行调查,采用基本信息表、SCL-90量表、SDS量表和SAS量表进行统一问卷调查,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比国内正常人群差,SCL-90总分、总均分及除人际关系因子分之外的各因子评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0.001),阳性症状总检出率超过40.0%;检出率较高的是抑郁、焦虑等症状,SDS总分为(53.73±12.93)分,高于国内常模(P<0.001),有60.3%的调查对象有抑郁症状;SAS总分为(48.79±8.76)分,高于国内常模(P<0.001),有41.9%的调查对象有焦虑症状.结论 针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提出了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增加心理支持的内容,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采用心理学量表进行筛查和评估,并根据其心理健康状况提供适宜的心理关爱和情感支持;加强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机构和专业心理咨询机构的合作,以便为HIV感染者/AIDS病人提供可及性更好更专业的心理健康支持服务.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106例HIV/AIDS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与全国正常人常模进行比较,探讨HIV/AIDS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具体影响因素,从而提出适合HIV/AIDS患者心理干预的对策。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可能影响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按量表因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HIV/AIDS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在以下各项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共9项的得分均明显高于国内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年龄、亲属是否感染和CD4+T细胞计数是影响HIV/AIDS患者因子分值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HIV/AIDS患者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在艾滋病的治疗过程中对心理问题应予以积极关注,并加强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HIV感染者/AIDS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01/07,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分别对成都市和上海市某三甲医院就诊的296名HIV感染者/AIDS患者进行调查,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HIV感染者/AIDS患者自我管理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析进行组间进行比较,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检验水准α=0.05。结果 HIV感染者/AIDS患者自我管理总分为(40.69±7.48)分,呈中等水平,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自我管理的长期性(2.21±0.69)分、日常健康管理(1.92±0.39)分及自我管理的社会支持(1.87±0.46)分;多重线性回归显示,患者文化程度、病程、家庭关系为HIV感染者/AIDS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结论文化程度、病程、家庭关系是HIV感染者/AIDS患者自我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应加强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充分利用患者的家庭支持系统提高患者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而促进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HIV/AIDS患者自我管理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4月—2019年3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于开封市某医院就诊的150名HIV/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HIV/AIDS患者自我管理量表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身体状态、文化程度、病程及接受抗病毒治疗情况、对疾病认知程度不同的研究对象其HIV/AIDS患者自我管理量表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对象在HIV/AIDS患者自我管理量表3个维度中得分最高的为自我管理的长期性维度[(2.23±0.67)分],其次为日常健康管理维度[(1.93±0.41)分],最后为自我管理的社会支持维度[(1.86±0.45)分]。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文化程度、病程及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是研究对象HIV/AIDS患者自我管理量表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文化程度、病程及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是影响HIV/AIDS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主要因素,应加强针对HIV/AIDS患者的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进而提升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HIV感染者/AIDS患者社会规范认知和高危行为之间的差异对其心理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 通过方便抽样法,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对450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抑郁状况采用流行病调查中心抑郁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 CES-D)测量,CES-D量表得分>19分为抑郁。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结果 406位有效调查对象的平均抑郁得分为(16.1±11.5)分,36.9%(150/406)的调查对象处于抑郁状态。广州户籍(OR=2.260, 95% CI:1.177~4.340)、较低水平的社会支持(OR=0.985, 95% CI:0.974~0.996)、较低水平的心理弹性(OR=0.897, 95% CI:0.862~0.933)和较高水平的耻辱感(OR=1.089, 95% CI:1.052~1.128)是HIV感染者/AIDS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AIDS患者自身使用安全套的行为比他的社会规范认知更好是HIV感染者/AIDS患者抑郁的保护因素(OR=0.290, 95% CI=0.094~0.894)。结论 广州市HIV感染者/AIDS患者社会规范认知与高危行为的差异是其抑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