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多排螺旋CT对肺部肿块及结节微波消融术后包括愈合后及并发症随访的评判。方法选取自2012年3月~2014年3月间在我院就诊行微波消融治疗的93例肺部肿块及结节患者,所有患者都经过我院引进的TOSHIBA-Activon16多排螺旋CT扫描仪及KY-2000微波治疗机,在CT定位下行微波消融术治疗,并术后追踪随访愈后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术后出血13例,胸腔积液10例,气胸19例,肺部感染13例,皮下气肿13例;肺部转移6例,肝脏转移3例;治疗后随访愈合较好65例。结论多排螺旋CT对肺部肿块及结节微波消融术后随访具有速度快,空间分辨率高,影像清晰等优点,给临床治疗提前提供有价值影像信息,有效提高了微波消融术治愈率,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侵袭性真菌肺部感染的CT表现及病程中的影像学变化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白血病、淋巴瘤等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现侵袭性真菌肺部感染后3个月~2年中出现胸部异常的多次CT影像表现。结果首诊胸部CT单发结节或肿块8例,双肺多发结节、肿块4例,肺内片状实变影6例,伴肺不张2例,单发结节状磨玻璃影2例,主要伴随征象包括晕征、树芽征、空洞、支气管气像及空气新月征等,15例患者抗真菌治疗后病灶有不同程度吸收,6例13个结节或肿块内出现空洞。6例患者治疗后病情加重,其中4例死于严重肺部感染及原发病。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侵袭性真菌性肺部感染CT表现以结节、肿块并伴有伴随征象常见。治疗后复查CT结节或肿块吸收较慢且病灶易出现空洞。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DR与多层螺旋CT影像检查对脊椎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脊椎转移瘤患者,按治疗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DR检查诊断,观察组给予多层螺旋CT影像检查诊断。比较两组椎体及横突骨质破坏、骨性椎管累及、椎旁软组织肿块的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椎体及横突骨质破坏、骨性椎管累及、椎旁软组织肿块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影像可检查出患者的早期骨质破坏,提高临床诊断率,有助于对患者进行有限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原发性小肝癌射频消融术后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随访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实施射频消融手术治疗的原发性小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均定期接受螺旋CT检查。观察术后不同时刻螺旋CT检查的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时,28例螺旋CT检查均发现肿瘤完全坏死,其余4例均经螺旋CT检查发现有肿瘤残留;术后3个月和6个月,对28例肿瘤坏死者实施螺旋CT检查发现损毁灶均较首次检查缩小,且无明显强化。结论螺旋CT可以准确评估原发性小肝癌射频消融术后疗效及复发情况,是一种理想的随访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胃癌采用气钡双重造影和多排螺旋CT检查,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及多排螺旋CT影像分期的准确度。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47例已病理证实胃癌患者气钡双重造影和多排螺旋CT检查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效率、影像表现检出率及多排螺旋CT影像分期与45例手术病理分期比较。结果多排螺旋CT诊断效率为91.49%,气钡双重造影诊断效率为80.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排螺旋CT影像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对照准确率分别为:Ⅰ期50.00%(2/4),Ⅱ期75.00%(3/4),Ⅲ期91.66(22/24),Ⅳ期92.30%(12/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排螺旋CT对胃癌诊断效率高于气钡双重造影,多排螺旋CT对胃癌分期及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在良性甲状腺结节治疗中对机体创伤影响。方法调取2015年8月—2017年10月我科室诊治的66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传统手术组采取传统甲状腺手术,微波消融组患者采取微波消融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CRP、IL-6、TNF-α指标,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状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CRP、IL-6、TNF-α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微波消融组CRP、IL-6、TNF-α水平较低(P0.05)。两组相较而言,微波消融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及住院时间均较短(P0.05)。两组相较而言,并发症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消融术在良性甲状腺结节治疗中对机体创伤较小,并不会促使并发症增多。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GE Optima 680 64排128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6年7月—2018年1月我院行低剂量CT扫描发现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进行分析,评估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38例患者中检查多表现为肺部纯磨玻璃结节,胸腔镜切除病理结果诊断原位癌24例,微浸润9例,不典型腺瘤样增生5例。结论传统主要通过痰检及胸片筛查,因早期肺癌主要为磨玻璃结节,密度低,所以X线检出效率低下。CT可以极大提高早期肺癌的检出率,但患者所受辐射剂量高,多层螺旋CT低剂量可以发现早期肺癌,又能大大降低患者所受辐射剂量。早期肺癌可以出现分叶、空泡、肿瘤微血管成像征等典型CT征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肺部CT影像中的症状特点。方法抽取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48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来我院治疗的48例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肺部CT影像特点、临床症状。结果两组患者肺部CT影像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病灶形态中,肿块、结节、渗出、实变分别占有20.83%,8.33%,41.67%、29.17%,其病灶位置位于上叶、小叶的患者分别有68.75%、29.17%;研究组患者的肿块、结节、渗出、实变分别占有29.17%,10.42%,33.33%、31.25%,其病灶位置则分布于上叶、中叶及下叶,分别为50.00%、33.33%及16.67%。两组患者的肺部CT影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与肺结核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的作用,通过分析CT影像特点有利于对患者病情进行及早、准确的诊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肺类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5例肺类癌的螺旋CT表现及特征。结果 25例肺类癌患者中,CT表现中央型18例,周围型7例,4例纵膈淋巴转移及远处转移,钙化11例,增强后9例见中等或明显强化,本组16例呈较典型"冰山征"。结论平扫及增强扫描图像后处理技术的联合应用能直观地显示软组织肿块与支气管之间的关系,软组织肿块内特征性钙化,可提高肺类癌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浸润性肺腺癌和浸润前的多排螺旋CT诊断结果差异性。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3月我院的135例浸润性肺腺癌和浸润前病变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提供手术病例检查,且术前提供多排螺旋CT扫描,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浸润性腺癌患者和浸润前病变患者的螺旋CT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浸润前病变患者的实性部分和浸润性腺癌患者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浸润前患者的纯磨玻璃结节为66.78%,浸润性腺癌患者的混合性密度磨玻璃结节为91.67%,浸润前的病灶最小,浸润性腺癌最大,处于不断增长的状态。结论浸润性肺腺癌和浸润前病变患者可使用多排螺旋CT进行诊断,对其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低剂量多层螺旋CT对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2018年12月此阶段内的68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同时借助随机数字表法,把研究对象均等归入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疾病诊断方面,前者采取的为低剂量多层螺旋CT法,后者采取的为腹部平片法,对这两类诊断方法进行鉴别诊断,分析诊断价值。结果经研究,试验组诊断肺部真菌感染的准确率为,对照组为,差异显著,P 0.05。于试验组中,在低剂量多层螺旋CT显示下,诊断的患者中,包含20例斑片结节型患者,包含11例实变型患者,包含3例肿块型病症的患者。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在诊断:患者病症方面,低剂量多层螺旋法诊断的准确率较高,且能够有效对患者病症进行分析,诊断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多排螺旋CT重建在囊腔型肺癌中的应用及病理对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3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28例囊腔型肺癌患者的多排螺旋CT重建结果及术后病理结果。结果多排螺旋CT重建结果显示,囊腔型肺癌癌灶位于右肺16例,位于左肺12例,位于两上中肺16例,位于两下肺12例。平均肿瘤直径为(33.45±13.26)mm,平均癌灶中心距胸膜(21.47±8.24)mm,平均囊腔直径为(20.11±10.36)mm。Mario分型评定结果显示:Ⅰ型8例,Ⅱ型2例,Ⅲ型8例,Ⅳ型10例。单个囊腔12例,多个囊腔16例,囊腔内出现分隔16例。血管集束征26例,其中6例呈现肿瘤周围气管血管束生长。斑片/条索影14例。与首次CT结果相比,末次CT随访结果显示:囊腔直径缩小3例,囊腔外结节直径增大5例,囊外结节密度增高4例。入组患者中腺癌25例,其中浸润性腺癌20例,腺鳞癌3例,原位腺癌2例。囊腔表面被覆肿瘤细胞6例,肿瘤中央坏死2例,瘤内含肺大疱6例,瘤内支气管扩张10例,瘤内见滋养血管26例。结论囊腔型肺癌以浸润性腺癌最多见,在多排螺旋CT检查结果中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其病理学基础可能与在原囊腔基础上继发性出现肺癌、支气管腔内肿瘤或破坏肺泡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肺结节诊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400例健康体检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常规剂量肺CT扫描或低剂量肺CT扫描,对比其得到的图像质量、肺结节检出率和患者辐射剂量。结果常规剂量组、低剂量组两组图像质量均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结论螺旋CT应用在肺部肺结节或肿块的诊断,在肺结节的检出方面有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层螺旋CT检查肺部单发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2013年2~10月我院的80例肺部单发结节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使用双层螺旋CT诊断,对患者的恶性结节和良性结节病例数以及类型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双层螺旋CT诊断出恶性结节42例,良性结节30例,有8例患者没有确诊,此次诊断的灵敏度是87.5%、特异性是93.8%、准确性是90%,和最终病理诊断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部单发结节使用双层螺旋CT诊断的效果突出,灵敏度、准确率以及特异性高,临床中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泌尿系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泌尿系疾病患者的CT影像表现,所有患者均进行多排螺旋CT容积扫描,21例进行4期增强扫描,将原始数据传至工作站,应用三维重建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螺旋CT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处理的图像,能够清晰、立体、直观的显示病变的位置、形态、性质、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论多排螺旋CT在泌尿系疾病的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甲状腺结节应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的并发症情况及预防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5月—2018年4月收治的38例经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38例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38例患者中并发症发生率为39.47%(15/38),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颈部疼痛、术后放射性耳根痛、术后放射性牙痛、出血等;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治疗总有效率100.00%(15/15)。结论甲状腺结节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后容易出现各类并发症,应加强患者的安全管理,预防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进一步对不典型肺结核CT表现进行分析,探讨误诊所出现的原因,以降低误诊率。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CT影像特点不典型的肺结核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CT影响特点进行分析,并总结误诊的原因。结果所有患者中,不常见肺部空洞22例,表现为非组织内部有多处空洞;病灶呈结节或肿块27例;病灶呈片状实性改变22例,主要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边缘不清晰;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29例,主要表现为肺门及纵膈淋巴结中出现肿块。通过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不典型CT影像报告及病程记录,其中被误诊为肺部疾病20例,误诊率为20%。结论在肺结核患者的诊断过程中,CT是使用较多的诊断手段,但由于其CT影像表现多样,因此,在诊断过程中,需要结合各种征象进行分析,提高诊断结果,降低误诊率,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生物胶定位联合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在肺部小结节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7月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肺部小结节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试验组给予CT引导下生物胶定位联合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对照组给予常规三孔胸腔镜手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试验组术中探查及手术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切口瘢痕长度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12、36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13.33%),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下生物胶定位联合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部小结节,可对结节病灶准确定位,进而缩短手术时间,且手术创伤小,更有助于患者术后快速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T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肝脏肿瘤围术期护理要点及效果。方法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将62例应用CT引导微波消融治疗的肝脏肿瘤患者分为护理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和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按照原计划成功完成微波消融治疗,经全程护理干预,护理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4%)低于对照组(33.3%),护理总满意率(87.5%)高于对照组(6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肝脏肿瘤在围术期有其特殊要求,加强术前、术中和术后全程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GE Revolution 256排螺旋CT动态增强及多模式后处理技术在结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12例结肠癌患者, 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GE Revolution 256排螺旋CT进行平扫、动态增强扫描机多模式图像后处理检查, 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 分析GE Revolution 256排螺旋CT诊断结肠癌T分期及N分期的准确率及诊断一致性, 分析CT扫描征象与手术及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GE Revolution 256排螺旋CT扫描结肠癌病变位置、组织学分型及病变形态均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以术后病理检查T分期为金标准, GE Revolution 256排螺旋CT扫描诊断结肠癌准确率为90.18%(101/112), Kappa=0.805, P<0.001, 一致性好。以术后病理检查N分期为金标准, GE Revolution 256排螺旋CT扫描诊断结肠癌准确率为88.39%(99/112), Kappa=0.772, P<0.001, 一致性好;GE Revolution 256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