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体血预充技术对血液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采用自体血预充技术对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的血液保护作用。方法40例非急诊手术的首次接受体外循环下心脏冠脉搭桥的患者,依性别(男女比例)、年龄、体重、身高、体表面积(BSA)和射血分数(EF)进行配对后分为两组:自体血预充组(n=20)和经典预充组(n=20)。自体血预充组:用1250ml晶体液和8000IU肝素预充,体外循环开始前先采用自体血预充技术置换出大部分最初预充液,维持平均动脉压(MAP)在50mmHg以上。经典预充组:1250ml晶体液和8000IU肝素预充。心肌保护均采用Calafiore温血停跳液灌注。体外循环中保持温度35.0℃~35.5℃,流量2.5~2.8L·min-·1m-2。所有患者按标准手术步骤进行手术。手术结束前将体外循环系统中余血全部回输给患者。结果自体血预充组平均置换出(894±171)ml的最初预充液,患者体外循环中,手术结束时,术后6h、1d、2d的HCT水平均明显高于经典预充组(P<0.05)。自体血预充组围术期人均输血量明显低于经典预充组[(0.16±1.09)U/人和(0.97±2.18)U/人,P<0.05]。自体血预充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量较经典预充组明显减少(303±89ml和495±112ml,P<0.05)。结论自体血预充技术的应用能减少血液稀释,减少围术期输血量,保护血液。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采用自体血预充技术对全身炎性反应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32例非急诊手术首次接受体外循环下心脏冠脉搭桥的患者,依性别(男女比例)、年龄、体重、身高、体表面积(BSA)和射血分数(EF)进行配对后分为两组:自体血预充组(16例)和经典预充组(16例).自体血预充组:用1250 ml晶体液和8000 IU肝素预充,体外循环开始前先采用自体血预充技术置换出大部分最初预充液,置换过程中严密监视血流动力学变化,维持平均动脉压(MAP)在50 mm Hg以上.整个过程依患者血流动力学耐受程度决定.经典预充组:1250 ml晶体液和8000 IU肝素预充.两组患者心肌保护均采用Calafiore温血停跳液灌注,体外循环中保持温度35.0 ℃~35.5 ℃,流量 2.5~2.8 L·min-1·m-2.所有患者按标准手术步骤进行手术,先完成全部远端吻合口后,开放升主动脉再逐一完成近端吻合.平均体外循环时间64 min,阻断升主动脉时间37 min,平均每例搭桥3.0支.手术结束前将体外循环系统中余血全部回输给患者.结果 自体血预充组平均置换出(885±161)ml的最初预充液,患者体外循环中、手术结束时、术后6 h、术后1 d的HCT水平均明显高于经典预充组(P<0.05).90%自体血预充组患者围术期免于输血,而经典预充组患者未输血比例为68%.患者体外循环结束和体外循环后6 h动脉血IL-6水平低于经典体外循环组(P<0.05).经典预充组患者体外循环开始和结束时IL-8、TNF-α水平高于自体血预充组(P<0.05).结论 体外循环应用自体血预充技术能减少血液稀释,减少围术期输血量,一定程度地抑制IL-6、IL-8和TNF-α炎症介质的升高.  相似文献   

3.
逆行自体血液预充和改良超滤在儿童体外循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逆行自体血液预充技术(RAP)和改良超滤技术(MUF)联合应用对儿童体外循环的影响.方法40例体外循环手术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n=20)和对照组(n=20).实验组联合应用逆行自体血液预充技术和改良超滤技术,对照组不进行上述两项技术.分别记录两组患儿体重,体表面积,体外循环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逆行自体血液预充置换液量,转前、转中、术后红细胞压积,呼吸机使用时间及围手术期临床用血量.结果两组患儿体重,体表面积,体外循环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前、转中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可减少预充液量,转后红细胞压积实验组(32.50±3.04)%高于对照组(24.05±1.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呼吸机使用时间为(106.50±47.85)min,围手术期临床用血量为(0.15±0.26)U,对照组呼吸机使用时间为(195.75±77.94)min,围手术期临床用血量为(0.78±0.62)U,实验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逆行自体血液预充技术和改良超滤技术在儿童体外循环手术中联合应用可以减少临床用血量,降低输血相关风险,促进患儿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术中血液回输技术的安全性和效果,评价其在心脏瓣膜替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共选人单个心脏瓣膜替换手术32例,随机分为2组.所有患者均于全身麻醉和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替换手术.对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自体血液回输量,异体血输入量,手术前、输血前、输血后血常规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进行观测,记录输血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前、输血前、术后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积(HC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血气分析的pH值、血钾、乳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库血输入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未观察到有输血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中自体血液回输可有效地减少围术期自体血的丢失,补充血容量,维持有效循环,同时明显减少异体血的用量及并发症发生,是安全、有效的,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心脏手术术中输血是导致围术期不良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分析133例行瓣膜置换的非贫血患者术中输血的影响因素,为心脏瓣膜手术围术期合理输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行瓣膜置换手术的133例患者,按术中是否输注异体血分为异体输血组(51例)和非异体输血组(8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前稀释式联合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在心脏手术中血液保护效果。方法:选择2013-03-2015-06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瓣膜置换术、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以采用自体输血的患者86例作为自体输血组,以采用库血输注的患者70例作为库血输注组。记录2组患者失血量、库血输注量以及自体输血组术前预存血量和术中回收血量。观察2组手术前后RBC、Hb、HCT、WBC、PLT、PT、APTT等血液指标变化情况。观察2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及预后情况。结果:1自体输血组共有71例依靠术前预存血和术中回收血渡过围手术期,15例因术中出血或术后引流血过多输注了库存血,而库血输注组70例患者中有68例输注了库存血。自体输血组平均库血输注量为(1.79±1.16)U,明显低于库血输注组(5.69±1.60)U(P0.05)。22组患者手术后第1天RBC、Hb、HCT、WBC、PLT、PT、APTT等血液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2组间手术后第1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自体输血组未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情况,库血输注组发生发热反应2例和过敏反应1例。结论:在心脏手术联合应用术前稀释式和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可明显减少输注异体血量和输血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输血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手术患者使用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ANIH)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36例成年手术患者,ASAⅠ ̄Ⅱ级,随即分两组:ANIH组(16例),AHH组(20例)。均采用硬膜外复合全麻。ANIH组诱导前采自体血400ml,诱导同时两组患者快速补充晶体液和胶体液各500ml,术中监测MAP、HR、CVP、Hct,手术结束前自体血回输患者(ANIH)组。术中Hct低于25%时输异体血。结果两组患者围术期生命体征稳定,均达到血液稀释的目的;AHH组CVP升高较ANIH组明显。术毕时和术后第1天的Hct,ANIH组较AHH组高(P<0.05)。结论ANIH组和AHH组都可达到血液稀释的目的,并对循环系统无不良影响,符合手术患者血液保护的要求,安全有效。ANIH组在血液保护和减低高容量负荷方面优于AHH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稀释性自体输血在产科大出血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01-2015-06急性等容稀释性自体输血的58例孕产妇合并大出血休克患者(观察组)。对照组为行异体血输注的同类住院患者62例。用纱布称量法及引流量计算2组术中失血量并记录;对2组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测,观察并比较围术期血液指标变化情况。记录观察组围术期凝血功能变化情况。结果:1观察组平均输自体血(573.6±162.7)ml,异体血输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RBC、HB及HCT稍有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水平(P0.05);3观察组血液稀释后FIB与PLT明显下降(P0.05),术毕回升至术前水平。结论:ANH自体输血能够减少产科大出血患者术中失血,能减少异体血输注,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急性等容稀释式自身输血技术和回收式自身输血技术在择期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围手术期联合应用的血液保护效果。方法:10例脊柱侧弯患者采用急性等容稀释式自身输血技术术前采集并贮存自身血液,术中使用血液回收机回收出血。观察pH、PO2、Hb、Hct、K、Na、APTT、PT及PLT在采血前10min、采血后10min、术中及输注术前贮血后10min的变化,记录患者术前贮血量、术中失血量、回收血量及输注自体血总量。结果:Hb、Hct、K、Na、APTT、PT及PLT在采血后和采血前相比较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PO2、、K、Na、APTT、PT及PLT在输注术前贮血后10min和采血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Hct和采血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检测值在正常范围。围手术期未输注异体血。结论:择期脊柱侧弯患者在围手术期联合应用急性等容稀释式自身输血和回收式自身输血技术,是安全有效的,在缓解血液供应紧张的同时,可以避免输注异体血可能引起的免疫抑制、血源性传染病以及输血反应。  相似文献   

10.
人工心肺机早年皆用血液预充,其后采用不同的无血预充液,近年来又进展到无血预充与血液稀释并用。一般在手术开始前放血,使红细胞压积(Hct)降至15~20%,术毕回输。本文比较主动脉瓣换置术时用40%血液预充(即中度血液稀释组,Hct平均降至27%,简称中稀组)和无血预充并放血(即极度血液稀释组,Hct平均18%,6例降至13~15%,简称极稀组)对体液和酸碱平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对异位妊娠患者围手术期血常规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01-2016-08妇产科异位妊娠患者81例,以采用ANH式自体输血的35例患者为ANH组,其余46例患者为对照组。分别于手术前、血液稀释后、自体血回输前和自体血回输后抽取静脉血测定ANH组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数(PL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ANH组异体血输注量少于对照组(P0.05);(2)ANH组血液稀释后及自体血回输前Hb、Hct、PLT下降(P0.05),回输自体血后显著回升。(3)ANH组血液稀释后及自体血回输前Fib下降(P0.05),回输自体血后回升。ANH组自体血回输后APTT及D-D均低于对照组术后水平(P0.05)。结论:术前ANH能减少异位妊娠患者术中红细胞的丢失,减少异体血输注,不会造成凝血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无支架自体心包瓣植入后血液动力学特性。  方法 :观察无支架自体心包瓣 (自体心包瓣组 )置换主动脉瓣病人 10例围术期血液动力学指标及术后近期左心功能变化 ,并与双叶机械瓣 (双叶机械瓣组 )置换主动脉瓣病人比较。  结果 :自体心包瓣组病人围术期血液动力学指标优于双叶机械瓣组 ,而且术后瓣膜有效开口面积大 ,跨瓣压差小 ,病人左心室功能和构型恢复较快 ,2年心包瓣膜功能良好。  结论 :无支架自体心包瓣具有良好的血液动力学特性 ,手术近期效果满意 ,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临床用血情况和影响因素,为心外科手术合理备血、用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17年,在本院行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分析成分血的使用情况以及对影响输血的相关因素,如:性别、年龄、血型、BMI、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方式、住院天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的输血情况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血型、BMI、体外循环时间与平均输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输血量与性别、年龄有显著相关性(P<0.05),女性患者输注量多于男性患者,60岁以上老人平均输血量大。结论:性别、年龄与平均输血量有显著相关性,我们应掌握心脏瓣膜病围手术期输血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手术合理备血、围手术期合理用血提供理论依据,做到合理有效用血,在节约血液资源的同时,可以缩短住院周期,节省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4.
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不输异体血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不需增改特殊设备条件下,可使整个如心脏瓣膜替换术、法乐四联症根治术等较大的手术围术期完全不输异体血。方法:选择体重20公斤以上,血红蛋白≥110g/L,红细胞压积≥0.35,需行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23例,采用术前采集自体血1~2次(10ml·kg ̄(-1)/次)结合术中血液稀释(麻醉后按15ml/kg采自体血),机器预充液中一次性加入抑肽酶4万KIU/kg等综合措施。与1994年1月至4月间连续23例输异体血者作对照。用t检验统计处理。结果:自体输血组围术期均不需输异体全血、红细胞和血小板。脑氧饱和度转机中与麻醉前比无显著差异(P>0.05),24小时和总的纵隔心包引流量分别减少43.06%和43.10%,平均每例节省库血1635ml、血浆205ml.瓣膜替换术者血红蛋白术后2周为109g/L、第4周为111g/L。法乐四联症根治术者血红蛋白术后1周为108g/L,第3周为112g/L。全部患者均康复,大多数不到2周出院。结论:采用这种综合方法不需增改特殊设备、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研二尖瓣手术围术期输血现状,探讨影响输血的相关因素,从而加强临床血液管理。方法:收集大连地区3家三甲级医院接受二尖瓣手术患者189例,根据是否输注异体血分为异体输血组(109例)和未输异体血组(80例);根据输血方式分为输异体血组(109例),自体输血组(39例)和(自体+异体)输血组(26例),未输血组(41例)。收集189例进行二尖瓣手术患者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临床诊断)、手术相关信息(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前血常规、凝血功能指标、患者转归情况(抗生素使用情况、住院天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二尖瓣手术患者围术期输异体血比例57.7%(109/189),患者总平均用血量(4.1±6.0)U。输异体血组和未输异体血组在年龄、手术时间、术前Hb、术前APTT、抗生素使用情况、住院天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围术期输血量与术前PLT、APTT有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02、0.16。未输血组、自体输血组和(自体+异体)输血组在抗生素使用天数、住院天数方面优于异体输血组(P0.05),未输血组、自体输血组在抗生素使用种类方面优于(自体+异体)输血组、异体输血组(P0.05)。结论:对二尖瓣手术围术期是否输血的影响因素有年龄、手术时间、术前Hb、术前APTT。而输血量与术前PLT、术前APTT相关。异体输血组、(自体+异体)输血组、自体输血组、未输血组在对患者术后转归方面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研二尖瓣手术围术期输血现状,探讨影响输血的相关因素,从而加强临床血液管理。方法:收集大连地区3家三甲级医院接受二尖瓣手术患者189例,根据是否输注异体血分为异体输血组(109例)和未输异体血组(80例);根据输血方式分为输异体血组(109例),自体输血组(39例)和(自体+异体)输血组(26例),未输血组(41例)。收集189例进行二尖瓣手术患者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临床诊断)、手术相关信息(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前血常规、凝血功能指标、患者转归情况(抗生素使用情况、住院天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二尖瓣手术患者围术期输异体血比例57.7%(109/189),患者总平均用血量(4.1±6.0)U。输异体血组和未输异体血组在年龄、手术时间、术前Hb、术前APTT、抗生素使用情况、住院天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围术期输血量与术前PLT、APTT有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02、0.16。未输血组、自体输血组和(自体+异体)输血组在抗生素使用天数、住院天数方面优于异体输血组(P0.05),未输血组、自体输血组在抗生素使用种类方面优于(自体+异体)输血组、异体输血组(P0.05)。结论:对二尖瓣手术围术期是否输血的影响因素有年龄、手术时间、术前Hb、术前APTT。而输血量与术前PLT、术前APTT相关。异体输血组、(自体+异体)输血组、自体输血组、未输血组在对患者术后转归方面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胶体液应用于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对异位妊娠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46例异位妊娠破裂伴出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晶体组和胶体组,每组23例。所有患者麻醉后、手术前经右颈内静脉采集自体血,放血速度控制在30ml/min左右,自体血储存于ACD-A保存液的储血袋内。晶体组从静脉输入等体积的乳酸钠林格氏液,胶体组输入等体积的6%羟乙基淀粉,血液稀释至HCT为32%。记录2组各时点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脏指数(CI)、每搏量变异率(SVV)等指标以及术中出血量与输血量。结果:(1)与ANH前比较,ANH后2组Hb、Hct、PLT明显下降(P0.05),PT、APTT明显延长(P0.05)。(2)自体血回输前、回输后晶体组MAP低于ANH前(P0.05),SVV高于ANH前(P0.05),胶体组CI明显高于ANH前(P0.05)。晶体组自体血回输前、回输后MAP及CI明显低于胶体组(P0.05),SVV明显高于胶体组(P0.05)。(3)2组出血量无明显差异,晶体组异体红细胞输注量明显多于胶体组(P0.05)。结论:胶体溶液用于异位妊娠手术患者术前ANH,更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具有更明显的血液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体血回输在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及其对围手术期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3例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按手术种类分为单膝和双膝置换2组,采用美国Medtronic autoLog血液回收系统进行洗涤式自体血回输,分别测定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血液中RBC、Hb、HCT、PLT、PT、APTT、TT、FIB,比较2组回输量的变化及其对血常规和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回输自体血量43 134ml,占总输血量的52.6%。术后RBC、Hb、HCT、PLT、FIB均不同程度减少,PT显著延长(P0.05),APTT、TT无明显变化。单膝置换组术前与术后第1天的PLT、P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恢复正常;双膝置换组术前与术后第1天的RBC、Hb、HCT、PLT、PT、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的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术后第7天恢复正常。结论:自体血回输在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能有效减少异体血量的输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2种急性血液稀释对老年脊柱手术患者心脏指数(CI)、每搏量变异率(SVV)及异体输血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脊柱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N组、H组和C组,每组30例。N组和H组手术前分别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与急性高容血液稀释(AHH),C组不进行急性血液稀释。比较N组与H组血液稀释前后血红蛋白(Hb)、血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水平及碱剩余、血乳酸浓度;比较N组与H组麻醉前(T0)、血液稀释后15min(T_1)、血液稀释后30min(T_2)及术毕时(T_3)的平均动脉压(MAP)、CI、SVV等指标;记录N组、H组、C组术中出血量、异体输血量及输血例数。结果:(1) N组与H组血液稀释后Hb、Hct、PLT较血液稀释前下降(P0.05),碱剩余、血乳酸血液稀释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2)与H组比较,N组T2、T3时MAP、CI升高(P0.05),SVV下降(P0.05);(3)3组术中出血量、异体输血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组和H组异体红细胞输注量少于C组(P0.05),N组异体红细胞输注量少于H组(P0.05)。结论:与AHH比较,ANH对老年脊柱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具有更为明显的节血效果。  相似文献   

20.
心脏手术绝大多数需在体外循环辅助下完成 ,体外循环过程对血液成分的破坏程度大 ,术中丢血和术后渗血较其他外科手术严重 ,大多数患者需术后输血。如何减少异体输血量、推广自体输血、杜绝或降低输异体血引起的不良反应和疾病正日益受到心脏外科医生们的关注。1 999年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rh EPO)在国内开始临床试验和批准应用 ,上述问题通过围手术期应用 rh EPO得以解决变得更为现实。我们通过对 2 0例应用 rh EPO和 1 5例不用rh EPO心脏外科患者不同时期血红蛋白 (Hb)、红细胞压积 (Hct)、网织红细胞 (Ret)的改变及失血量、用异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