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遗传性半透明丘疹性肢端角化病以肢端特异的半透明角化性丘疹及家族性为特征,临床较少见,我科近期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女,41岁。因双手掌丘疹20余年于2014年2月14日来我科就诊。患者2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双侧手掌边缘出现米粒大肤色丘疹,无自觉症状。患者未予诊治,丘疹逐渐增多。患者既  相似文献   

2.
水源性肢端角化病(aquagenic acrokeratoderma,AAK)是一种罕见的角化性皮肤病,由English和McCollough [1]于1996年首次报道并命名为暂时性反应性半透明丘疹性肢端角化病(transient reactive papulotranslucent acrokeratodenna).迄今为止,已报道了28例,其中男8例,女20例.  相似文献   

3.
水源性肢端角化病(aquagenic acrokeratoderma,AAK)是一种罕见的角化性皮肤病,由English和McCollough [1]于1996年首次报道并命名为暂时性反应性半透明丘疹性肢端角化病(transient reactive papulotranslucent acrokeratodenna).迄今为止,已报道了28例,其中男8例,女20例.  相似文献   

4.
水源性肢端角化病(aquagenic acrokeratoderma,AAK)是一种罕见的角化性皮肤病,由English和McCollough [1]于1996年首次报道并命名为暂时性反应性半透明丘疹性肢端角化病(transient reactive papulotranslucent acrokeratodenna).迄今为止,已报道了28例,其中男8例,女20例.  相似文献   

5.
水源性肢端角化病(aquagenic acrokeratoderma,AAK)是一种罕见的角化性皮肤病,由English和McCollough [1]于1996年首次报道并命名为暂时性反应性半透明丘疹性肢端角化病(transient reactive papulotranslucent acrokeratodenna).迄今为止,已报道了28例,其中男8例,女20例.  相似文献   

6.
水源性肢端角化病(aquagenic acrokeratoderma,AAK)是一种罕见的角化性皮肤病,由English和McCollough [1]于1996年首次报道并命名为暂时性反应性半透明丘疹性肢端角化病(transient reactive papulotranslucent acrokeratodenna).迄今为止,已报道了28例,其中男8例,女20例.  相似文献   

7.
水源性肢端角化病(aquagenic acrokeratoderma,AAK)是一种罕见的角化性皮肤病,由English和McCollough [1]于1996年首次报道并命名为暂时性反应性半透明丘疹性肢端角化病(transient reactive papulotranslucent acrokeratodenna).迄今为止,已报道了28例,其中男8例,女20例.  相似文献   

8.
水源性肢端角化病(aquagenic acrokeratoderma,AAK)是一种罕见的角化性皮肤病,由English和McCollough [1]于1996年首次报道并命名为暂时性反应性半透明丘疹性肢端角化病(transient reactive papulotranslucent acrokeratodenna).迄今为止,已报道了28例,其中男8例,女20例.  相似文献   

9.
水源性肢端角化病(aquagenic acrokeratoderma,AAK)是一种罕见的角化性皮肤病,由English和McCollough [1]于1996年首次报道并命名为暂时性反应性半透明丘疹性肢端角化病(transient reactive papulotranslucent acrokeratodenna).迄今为止,已报道了28例,其中男8例,女20例.  相似文献   

10.
水源性肢端角化病(aquagenic acrokeratoderma,AAK)是一种罕见的角化性皮肤病,由English和McCollough [1]于1996年首次报道并命名为暂时性反应性半透明丘疹性肢端角化病(transient reactive papulotranslucent acrokeratodenna).迄今为止,已报道了28例,其中男8例,女20例.  相似文献   

11.
水源性肢端角化病(aquagenic acrokeratoderma,AAK)是一种罕见的角化性皮肤病,由English和McCollough [1]于1996年首次报道并命名为暂时性反应性半透明丘疹性肢端角化病(transient reactive papulotranslucent acrokeratodenna).迄今为止,已报道了28例,其中男8例,女20例.  相似文献   

12.
水源性肢端角化病(aquagenic acrokeratoderma,AAK)是一种罕见的角化性皮肤病,由English和McCollough [1]于1996年首次报道并命名为暂时性反应性半透明丘疹性肢端角化病(transient reactive papulotranslucent acrokeratodenna).迄今为止,已报道了28例,其中男8例,女20例.  相似文献   

13.
肢端角化性类弹性纤维病(acrokeratoelastoidosis)是一种少见的发生于手足部的角化性皮肤病,多见于青少年及儿童.现报告1例中年肢端角化性类弹性纤维病患者. 患者男,50岁,双手背起淡黄色扁平丘疹1年余,无自觉症状.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手背出现粟粒大小的角化性丘疹,无自觉症状,此后皮疹增多、增大,未予特殊治疗.否认有外伤史,否认有砷  相似文献   

14.
遗传性半透明性丘疹性肢端角化症是一种罕见的发生于掌跖部位,表现为黄白色半透明丘疹的皮肤病,本病多有家族史,但亦存在散发病例。本文报道2例散发性病例,患者均为中青年女性,青少年时期发病,双手累及,临床症状典型,治疗效果均不甚理想。  相似文献   

15.
肢端角化性类弹性纤维病(acrokeratoelastoidosis,AKE)是一种少见的角化性皮肤病,皮损主要发生于手足,为表面光滑半透明的角化性丘疹。现将我科诊治的1例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遗传性半透明丘疹性指端角化症孪生兄弟2例报告倪启超,朱根悌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邮政编码313202)遗传性半透明丘疹性指端角化症临床罕见,现将所见2例单卵孪生兄弟患者报告如下。例1男,16岁。患者自幼年开始双手指关节伸侧面发现水浪样丘疹,随着年龄...  相似文献   

17.
20100529局灶性肢端角化过度/周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杜娟,张建中∥临床皮肤科杂志.-2009,38(11).-693~694女,45岁。双手淡黄色扁平丘疹10余年,无自觉症状。皮肤科检查:双手背、手指背、指间关节伸侧、大小鱼际及手腕屈侧见密集的圆或卵圆形淡黄色至肤色半透明角化性丘疹,栗粒至黄豆大,质较硬,表面光滑,部分皮损融合,少数丘疹呈脐状。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颗粒层及棘层增厚,真皮浅层血管周围稀疏性细胞浸润;真皮弹性纤维及胶原纤维大致正常,未见明显弹性纤维断裂及减少。图2参7(刘昕)20100530线状汗孔角化病1例/黄莉宁(贵阳中医学院一附院皮肤科),贾敏,廖跃…∥  相似文献   

18.
水源性肢端角化病是一种少见的角化性皮肤病,我们诊治2例,现报告如下. 例1 女,22岁,双手接触水数分钟后局部出现白色丘疹或斑块2年,于2007年5月来我院就诊.患者自2005年10月起无明显诱因双手掌接触水2 min左右局部出现乳白色丘疹、斑块伴有紧绷感.热水、冷水均能诱发.脱离水约10 min后皮损及自觉症状可全部消失.患者既往体健,无手足多汗及长期服药史,非特应性体质,无家族史.否认双手有特殊物质接触史.皮肤科检查:将患者双手置20℃温水中浸泡3 min后,可见双手掌、手指掌面白色丘疹、斑块,边缘为境界消楚的灰褐色斑疹,停止浸泡约10 min后,皮损基本消退.诱发出皮损后立即行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质层及棘层增厚,表皮突向下增生,并融合成网状.  相似文献   

19.
肢端角化类弹力纤维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肢端角化类弹力纤维病(Acrokemtoelastoidosis,AKE)是一种少见的角化性皮肤病,主要发生于手足,为表面光滑角化性丘疹。现将我科所见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报告1例局灶性肢端角化过度.患者女,45岁.双手淡黄色扁平丘疹10余年,无自觉症状.组织病理检查可见表皮明显角化过度,颗粒层及棘层增厚,未见典型空泡细胞.弹性纤维染色示真皮弹性纤维大致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