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以解剖性肝切除为基础的精准肝切除治疗肝胆恶性肿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实施解剖性肝切除手术治疗肝胆恶性肿瘤患者24例。术前进行肝功能、肝脏储备功能、肝脏血管情况及预留肝脏体积等的综合评估。均利用普通电刀、血管钳钳夹和钛夹法等手段完成肝切除;对部分患者运用Pringle手法或半肝入肝血流阻断控制入肝血流。对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胆瘘、严重的肺部感染、腹腔出血、肝衰竭等并发症和病死率进行分析。结果:24例患者均完成解剖性肝切除。所有恶性肿瘤切除后切缘阴性。平均手术时间为 296(93~66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478(220~2500)mL。1例(4.2%)术后出现胆瘘,经过非手术治疗于术后约10 d左右胆瘘消失;1例(4.2%)出现术后肝衰竭和腹腔渗血,经治疗后恢复;2例(8.3%)出现严重的肺部感染;腹腔脓肿和严重的切口感染各有1例(8.3%),均经治疗后痊愈;无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29.2%。随访期内有1例肝细胞肝癌患者出现肝内复发,1例胆囊癌患者出现肝转移。结论:解剖性肝切除是精准肝切除的基础,以精准的术前评估和精密的手术方案为前提,术中利用普通的手术器械仍能完成精确的肝脏切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前双源CT下肝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成像联合术中区域血流阻断美蓝持久染色在精准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37例行肝癌患者术前均行双源CT下肝血管造影成像三维重建,术中先解剖第一肝门,显露预切肝叶/段Glisson鞘各管,从预切肝叶/段门静脉属支(门静脉有癌栓者从胆管)注入美蓝染色,阻断拟切除肝血流,按染色的界限行肝叶/段切除。将该37例患者(观察组)与同期32例行传统肝切除手术肝癌患者(对照组)作比较。 结果:观察组37例行精准肝切除患者术前肝血管造影成像和术中肝脏染色相一致。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延长,切肝出血量减少,肝功能指标变化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住院时间缩短(均P<0.05)。 结论:双源CT下肝血管造影成像三维重建联合区域血流阻断美蓝持久染色应用于精准肝切除手术,能减少出血,避免误伤保留肝脏的Glisson管道,减少肝功能损害和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分析基于解剖性肝切除的精准肝切除治疗肝胆恶性肿瘤的方法与效果。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1月实施精准肝切除手术治疗的肝胆恶性肿瘤患者31例,术前对患者的肝功能、肝脏储备功能及预留肝脏体积等进行综合评估;所有患者以钳夹粉碎法、超声止血刀、PK刀、超声解剖刀和水刀等完成肝切除;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等。31例患者均完成精准肝切除,所有恶性肿瘤切除后切面边缘阴性;手术平均时间为(304.0±35.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73.0±24.5)m L;术后2例出现胆瘘,经过非手术治疗后约2周胆瘘消失;2例肝硬化严重患者出现术后肝功能衰竭,总胆红素高达200μmol/L,出现腹水和引流管渗血,经护肝对症治疗后恢复;3例出现严重肺部感染,腹腔脓肿和严重切口感染各2例,均经治疗后痊愈;术后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为35.48%;术中及术后无一例死亡,随访期内有2例肝细胞癌患者出现肝内复发,1例胆囊癌患者出现肝转移。精准肝切除是以清晰的肝脏生理解剖、严密地术前评估及精密的手术方案为前提,术中利用手术器械在解剖性肝切除的基础上完成精确地肝脏切除,更有利于减少患者病痛及患者病情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技术在精准肝切除术中应用价值比较。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5年10月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80例行肝癌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均行精准肝切除术,对照组术前行二维CT检查,实验组另行三维重建技术检查,观察2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病灶评估指标[病灶体积、预切除肝脏体积、剩余肝脏体积]、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 L)、谷草转氨酶(AST)]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病灶体积、预切除肝脏体积、剩余肝脏体积、术前肝功能指标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仅实验组测算的预切除肝脏体积与术后实际切除肝脏质量具有相关性(r=0.225,P0.05);术后仅实验组肝功能指标较术前明显降低,且术后实验组肝功能指标较对照组明显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5.00%较对照组22.50%明显低(χ2=5.165,P0.05)。结论三维重建技术在精准化肝切除术中有较高应用价值,在指导手术方案制定及预后效果方面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肝切除术经历了局部非解剖性肝切除、解剖性肝切除、扩大肝切除,至活体肝脏移植等漫长发展历程。肝切除术中肝脏实质离断技术的变化,入肝血流控制方法的改良,对肝脏精细解剖的深入认识和先进手术器械的不断问世,极大地推动了肝切除技术的成熟和完善。但是,肝切除围手术期死亡率仍有1.0%~6.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仍高达13.9%~43.0%~([1-3])。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之一是高度重视肝切除的  相似文献   

6.
<正>自1887年德国医生完成世界首例肝脏切除术后,肝脏外科已经走过百余年历程。近年来肝脏外科发展迅速,精准肝切除、解剖性肝切除已成为肝切除的主流手术方式,且手术技术相关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在专业的肝脏外科术中,肝切除死亡率已降至1%以下,而肝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甚至肝衰竭已成为患者围手术期及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重要原因。肝切除术前精准的肝脏储备功能评估、术中肝切除量的把握、及术后的监测、治疗,有助于针对不同患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模态影像技术在巨块型原发性肝癌精准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粤北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行多模态影像技术指导下精准肝切除术治疗的巨块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使用三维重建、三维可视化、三维打印、增强现实指导术前评估、手术规划和手术导航,分析患者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肝体积、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术后肝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情况。结果 本研究共23例患者,其中男18例、女5例,年龄(56.8±8.1)岁。多模态影像技术虚拟评估的肿瘤体积为(865.2±165.6)mL,虚拟切除肝体积为(1 628.8±144.4)mL,规划的手术方式为解剖性肝切除19例,非解剖性肝切除4例;实际实施的手术方式有17例行解剖性肝切除术、6例行非解剖性肝切除术,与增强现实结果基本一致。2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实际切除肝脏体积为(1 648.5±163.6)mL,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其与虚拟切除肝体积基本一致(r=0.910,P<0.001)。手术时间为(298.4±74.5)min,中位入肝血流阻断时间为20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选择性/超选择性阻断出入肝血管后解剖性肝切除对肝脏疾病患者手术中失血量、术后肝功能、并发症、住院时间等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选择/超选择出入肝血管阻断后解剖性肝切除66例,其中肝段切除22例、右半肝切除12例,左半肝切除6例,Ⅱ Ⅲ段肝切除19例,Ⅵ Ⅶ段肝切除5例,Ⅴ Ⅷ段肝切除2例。观察其对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术后肝功能、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等的影响。结果本组切除术中出血量(437±123)m l,所有病例手术中均未输血;术后患者肝功能损伤程度较轻,54例术后1周恢复至术前水平;无肝功能衰竭等相关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3.1 d,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对于适应症明确的肝脏疾病,通过选择性或超选择性出入肝血流阻断后行肝脏解剖性切除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肝切除术在肝脏中部肿瘤的临床应用,对其适应证、治疗效果,特别是外科手术技术细节进行讨论.方法 回顾2007年12月至2009年3月的3例中肝切除术.分析各病例影像学特点,讨论适应证具体标准,总结手术技术细节、手术后恢复过程及随访结果.结果 3例中肝切除术,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2例,肝脏巨大血管瘤1例.病变部位为Ⅳ段和(或)Ⅷ段.术中平均出血量为800 ml.平均手术时间为7 h.术后7 d左右肝功能基本恢复.术后7~9 d出院.无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7~15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 中肝切除术是肝脏中部肿瘤的重要手术方式.遵循解剖性肝切除的概念,灵活应用肝切除新的技术手段,可以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并减少出血等并发症.对于肝脏储备功能受损者,与扩大的左或右肝切除术比较,中肝切除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应该适当扩大中肝切除的临床应用并对其进行更多的研究评价,特别是与传统的扩大肝切除术相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维腹腔镜精准肝脏肿瘤切除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肝脏肿瘤患者施行腹腔镜精准解剖性肝切除术的临床资料。 结果10例手术均获成功,其中肝癌8例,肝血管瘤2例;术中出血量平均(216 ± 6) 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10 ± 3) d;术中出血较少,视野清晰,手术时间也较短。术后无胆漏、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3 d肛门排气,术后5~11 d痊愈出院。 结论三维腹腔镜精准解剖性肝切除对于精确分离肝内管道结构具有一定优势,有助于控制术中出血,适用于肝脏肿瘤解剖性肝切除术,尤其适用于半肝切除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交替半肝入肝血流阻断解剖性肝中叶切除的技术方法和优势。
  方法:分别选取肝左内叶肿瘤、右前叶肿瘤及左内叶和右前叶均受肿瘤累及的患者各1例,术前运用肝功能、肝脏储备功能、肝脏血管情况及预留肝脏体积等综合评估进行手术规划。运用Glisson蒂解剖技术分别解剖出相应肝段的Glisson蒂,确定出明确的切除平面后,分别实施交替半肝入肝血流阻断,解剖性左内叶切除、右前叶切除及左内叶和右前叶的联合切除。
  结果: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交替半肝入肝血流阻断解剖性肝中叶切除。患者1、患者2、患者3手术时间分别为240、320、380min,术中出血量分别约250、450、1000mL,3例患者术后均顺利恢复, AFP在均术后2个月内降至正常,复查肝脏B超和CT未见肿瘤复发。
  结论:交替半肝入肝血流阻断解剖性肝中叶切除能够获得清晰的切除平面,有效的减少术中出血,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解剖性左半肝切除与Pringle阻断法左半肝切除治疗左肝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左肝胆管结石拟行半肝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解剖性左半肝切除,对照组采用Pringle法全肝入肝血流阻断左半肝切除.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治疗组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术后第5天治疗组ALT、AST及T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26.0%(P<0.05).结论 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治疗左肝胆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与Pringle阻断法左半肝切除相比,对健侧肝脏损伤较小,可有效减少术后肝功能损害,减少术后并发症,是治疗左肝胆管结石的一种理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辅助手术规划系统在精准肝切除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评价计算机辅助手术规划系统在精准肝切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至2009年11月解放军总医院对45例肝癌患者通过计算机辅助手术规划系统进行精准肝切除治疗的临床资料.术前通过计算机辅助手术规划系统进行肝脏三维重建,对肝脏血管结构及其与肿瘤的解剖关系进行二维和三维分析;分别计算肝段体积、肿瘤体积、全肝体积、预切除肝脏体积和剩余肝脏体积,切除标本术后称重并与预切除肝脏体积比较;实施虚拟肝切除,优化手术方案.采用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X~2检验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术前预切除肝脏体积采用二维方法计算的结果与采用三维方法计算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25,P>0.05).计算机辅助手术规划系统能够清晰显示肝动脉、门静脉和肝静脉等血管结构的三级分支,对肿瘤与毗邻血管的空间解剖关系进行量化分析,精确测算血管所支配的功能体积,当预测的切除肝脏体积越大,切除标本质量越大(r=0.999,P<0.05),误差率为5.1%.全组患者均进行了解剖性肝切除,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0%(9/45),均通过保守治疗好转.术后无肝功能衰竭发生,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计算机辅助手术规划系统能够优化手术方案,是开展精准肝切除的有益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14.
解剖性肝脏区域血流阻断在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解剖性肝脏区域血流阻断在肝癌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将95例进行肝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第一肝门阻断组(Pringle′s)和解剖性肝脏区域血流阻断组(anatomical regional vascular occlusion),比较两种不同的肝脏血流阻断对手术及病人术后恢复的影响。结果95例病人中行常规的肝门阻断60例,解剖性肝脏区域血流阻断35例,全部病人肿瘤均获完整切除,术后肝功能及康复情况,两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不同的入肝血流阻断均能有效地控制出血,解剖性肝脏区域血流阻断更安全,对肝功能恢复的不良影响更小,更适合于在肝硬化及肝功能不良的肝癌患者中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解剖性规则肝段切除术治疗肝中叶泡型包虫病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肝中叶泡型包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以影像学三维重建技术为基础设计多种手术方案,综合多因素分析(肝脏体积测算、肝实质切除率、血管切除重建评估、Child-Pugh评分和ICG R15等),最终制订解剖性规则肝段切除术方案(肝Ⅴ、Ⅷ、Ⅳb段).术中探查肝包虫囊肿与第一、二肝门关系密切,精细操作,解剖性切除肝Ⅳb、Ⅴ、Ⅷ段.术后每个月通过门诊或电话进行随访,并行B超及CT检查了解肝脏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4月.结果 术前三维可视化重建后图像清晰立体地显示肿瘤组织、腹腔实质器官、腹腔大血管的解剖结构及毗邻关系,术中证实三维重建的解剖关系与实际基本一致.手术历时410 min,术中出血量约1 000 mL,未输注血液制品;手术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患者未出现肝功能不全等并发症.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15 d,出院时手术切口愈合良好已拆线,血常规、生化检查结果均正常,恢复正常饮食,生活完全自理.病理学检查结果为肝包虫病(泡型).患者术后持续服用阿苯达唑1 200 mg/d.随访6个月,患者体质量较出院时增加5 kg,无不适主诉,已恢复劳动能力.未发现肝脏包虫病变复发,未发现全身其他器官包虫病发生.结论 解剖性规则肝段切除术治疗肝中叶泡型包虫病术中依靠肝实质及血管三维重建方案指引,结合选择性肝门阻断和血管切除重建等关键技术的应用,既完整切除病变肝脏,又保证了剩余肝脏功能性体积最大化,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以肝中静脉为引导的肝实质优先入路解剖性肝脏S8段切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肝胆外科行腹腔镜下以肝中静脉为引导的肝实质优先入路解剖性肝脏S8段切除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解剖性右肝三段切除治疗右肝巨大或多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12例右肝巨大或多发性肝癌患者术前CT肝脏体积测定显示,若行右半肝切除则预留肝脏体积百分率(%FLRV)不足,若行右肝三段切除则%FLRV平均增加14.3%,故行保留V段或VIII段的右肝三段切除术。术中通过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的方法确定出V段或VIII段的位置,从而在肝表面标记出一条“┏┛”或“┕┓”形的切除线;在切割横断肝实质时根据不同的切除平面采取右半肝入肝血流阻断或全肝的入肝血流阻断的方法,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结果:全部患者顺利完成解剖性右肝三段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285 min,平均失血量为720 mL。肿瘤均完整切除,术后V段或VIII段的出入肝血流均完整保留,无围手术期死亡,所有患者AFP均于 2个月内降至正常范围。术后全组12例患者至今10例仍存活,最长1例患者已无瘤生存3年;1例死于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1例死于肝脏多发转移肝功能衰竭,另外1例发现肝左内叶复发、2例发现肺部转移患者经综合治疗带瘤生存,其他患者无肿瘤复发、转移等情况,肝功能和AFP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解剖性右肝三段切除术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无瘤肝组织,可作为V段或VIII段未受累的右肝巨大或多发性肝癌一种常规手术方法,从而提高肝癌的整体切除率。

  相似文献   

18.
正自1888年世界首例肝切除术成功开展以来,肝脏外科已经历了从局部肝切除到扩大半肝切除再到活体肝脏移植等漫长的发展历程。近年来随着对肝脏解剖的不断认识和血流控制技术的逐渐完善,以及新型断肝器械的相继发明,肝切除技术已日臻成熟。然而,国内外肝切除术的手术死亡率虽已下降至5%以下,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仍高达15%~50%~([1])。如何进一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仍然是肝脏外科面临的重要课题。肝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管理与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螺旋水刀在解剖性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2003年9月至2006年6月所实施的97例螺旋水刀解剖性肝切除病人的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7例手术中有89例不需阻断肝门,断肝时间为15~45 min,断面处理时间为8~20 min,出血量在150~1200 ml之间(<800 ml 93例,>800 ml 4例);术中视野清晰,肝内管道系统暴露充分,未发生管道系统误损,术后B超监测未发现有重要血管损伤的表现;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肝功能恢复时间平均约为1周.结论 螺旋水刀解剖性肝切除术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能减少肝门血流阻断,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肝功能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门静脉栓塞术在二期精准肝切除的应用。方法: 分析7例在超声扫描及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栓塞术后,行二期精准肝切除术的肝癌病人临床资料。分成肝硬化组3例和无肝硬化组4例,分别检测门静脉栓塞术前和术后肝功能指标及肝体积变化,总结二期手术切除。结果: 7例病人均成功实施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栓塞术,其中6例病人达到肝脏体积代偿增大的预期效果,顺利完成二期精准肝切除术。1例结肠直肠癌肝转移病人在门静脉栓塞8周后,未栓塞肝脏代偿性增大体积未达到精准肝切除的条件,转外院顺利行拯救性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两组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栓塞术后1 d,肝功能指标较术前升高(P<0.05),予护肝治疗3~7 d后降至术前水平。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门静脉栓塞技术成功率高、安全可行。剩余肝脏代偿性增大明显,可显著提高二期精准肝切除手术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