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病例:患者男,24岁。因"反复皮下瘀斑8年,身目黄染3个月"于2012年3月11日收治入院。患者8年前四肢受到轻微碰撞后出现大面积皮下瘀斑伴牙龈出血,外院予止血治疗(具体不详)后瘀斑消退,但该症状常反复。1年前再次因皮下瘀斑至外院就诊,检查显示凝血酶原时间(PT)120 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107.8 s,凝血因子FⅦ、FⅨ下降,ALT 372 U/L,AST 386 U/L,ALP 1 633 U/L,甲状旁腺素173.9 pg/mL,骨扫描未见异常,骨髓穿刺活检提示刺激性骨髓象,予"止血、护肝"等对症治疗,皮下出血症状好转后出院。11个月前,复查ALT 298 U/L,AST 246 U/L,继续  相似文献   

2.
目的进一步提高对维生素K(VitK)依赖凝血因子缺乏症的认识,提高其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对36例获得性VitK依赖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结果和治疗措施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病主要临床特点为多部位同时或先后出血,首发症状以肉眼血尿及皮肤瘀斑最常见;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延长;29例患者经VitK1治疗后1~3个月痊愈;1例患者停药半年后病情复发,再次治疗6个月后痊愈。结论对于APTT、PT延长的出血患者应考虑VitK依赖凝血因子缺乏症的可能,VitK1治疗本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脑血疏口服液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急性期周围水肿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21年7月于安徽省宣城市中心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146例,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68例)。比较两组病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于入院时及入院后8 h、24 h、72 h、7 d进行头颅CT复查,通过头颅CT公式计算出血量和水肿面积,比较各时间段出血及水肿面积。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随访1个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改善率为53.16%,对照组的NIHSS评分改善率为37.13%,两组病人NIHSS评分疗效改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随访1个月时两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较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与治疗前比较,随访1个月时观察组纤维蛋白原升高更明显(P<0.05);...  相似文献   

4.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34岁,因"发热1周伴双下肢皮肤瘀斑"入院。入院后血常规:WBC 19.7×109/L,Hb76g/L,PLT 26×109/L;异常白细胞分类:幼稚细胞44%;血液及骨髓细菌培养:无需氧及厌氧菌生长;凝血5项:凝血酶原时间13.4s,凝血酶时间15.9s,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69.9%,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37s,纤维蛋白原3.6g/L,D-二聚体9 670μg/L;血栓弹力图提示纤溶亢进;3P试验可  相似文献   

5.
二尖瓣置换术后口服华法令致全身多系统出血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 ,2 8岁。因皮肤黄染 8d ,周身瘀斑、血尿 2d ,于 1999- 0 9- 17上午入院。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病史。入院前 5个月 ,在某院行“二尖瓣置换术” ,术后口服华法令 3mg/d ,抗凝治疗未间断 ,凝血酶原时间 (PTs)控制在 172 9s。入院前 8d ,无明显诱因逐渐感觉右上腹、脐周持续性疼痛伴腹泻 ,周身黄染、低热 ,并于入院前 2d周身见散在瘀斑 ,并有溃烂、血尿。入院后查体 :体温 37 7℃ ,脉搏 72 /min ,血压14 7/ 10 7kPa ,精神萎靡 ,全身皮肤黄染 ,四肢散在大片状瘀斑、以四肢近心端尤甚 ,左上肢腕部皮肤溃烂。…  相似文献   

6.
正病例:患者女性,31岁,因"乏力伴头晕1个月,加重1周"就诊。患者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乏力,活动后加重,休息数分钟后可缓解,无胸闷、胸痛、呼吸困难,无视物旋转,无恶心呕吐、呕血、黑便,全身皮肤未见瘀斑。至外院血液科门诊就诊,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42 g/L,经相关检查排除其他血液科疾病(具体不详)后予利可君片治疗,症状无好转。入院前1周患者自觉症状较前明显加重,2017-05-27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查血常规示血红  相似文献   

7.
获得性血友病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血友病甲患者血循环中出现抗因子Ⅷ抑制物 ,临床上有血友病样出血倾向 ,称为获得性血友病。患者出血症状严重。此病罕见 ,我院收治 1例 ,现报道如下。患者女性 ,45岁。于入院前 2个月无明显诱因右上臂肿胀、疼痛 ,1周后右上臂出现大片瘀斑、肿痛 ,当地医院予青霉素静脉滴注 3d ,疼痛减轻 ,10d后肿胀、瘀斑消退。 1个月前左膝关节以下大片瘀斑、软组织肿胀、剧烈疼痛 ,当地医院予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静脉滴注治疗 3d ,后改为先锋霉素治疗 ,2周后肿胀、瘀斑逐渐消退。半月前右膝以下出现大片瘀斑、软组织肿胀、疼痛 ,进行性加重 ,发热 2…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46岁。因心悸、胸闷、劳累后呼吸困难7年、加重4个月,于1990年7月26日入院。主诉:13年前因拔牙后发生口颊粘膜血肿第一次入院。实验室检查:Hb90g/L,WBC 6.7×10~9/L,N87%,L10%,E2%,B1%,BPC 2300×10~9,凝血酶原时间17.5秒(对照13秒),凝血酶原消耗时间<20秒,凝血时间6.5分(试管法),RBC渗透脆性试验正常,血涂片中见BPC大片堆集现象,大小不一,可见畸形,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巨核细胞增生明显,巨核细胞  相似文献   

9.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32岁,因"反复腰痛伴头晕、乏力2月余"于2015年4月20日入院。患者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乏力,双下肢麻木,凌晨及夜间加重,面色呈进行性苍白,伴活动后胸闷、气促,碰撞后皮肤易出现瘀斑,无鼻衄,无牙龈出血,无月经量增多。查体:体温(T)36.6℃,脉搏(P)76次/min,呼吸(R)20次/min,血压(BP)98/58 mm Hg,中度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无黄  相似文献   

10.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8岁,因"发现血压升高3个月,全身乏力2周"于2014年9月6日以"高血压"入住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我院)心内科治疗,入院前3个月,患者偶测血压发现升高,最高170/96mmHg(1mmHg=0.133kPa)左右,当地医院就诊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3次/d口服控制血压,血压控制情况不详。入院前2周患者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全身乏力,同时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氟伐他汀早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血清炎性因子、凝血4项的影响.方法:5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A、B 2组.A组(27例)口服氟伐他汀40 mg/d,B组(26例)口服氟伐他汀80 mg/d,治疗前后分别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凝血4项,随访3个月和6个月.结果:A和B组患者血清hs-CRP、sCD40L、MMP-9在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后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B组较A组更明显.A组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在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后无明显改变(P>0.05);B组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凝血酶时间在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后明显延长,且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使用氟伐他汀可抑制患者炎性反应,且大剂量同时具有抗凝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华法林钠合用苯溴马隆致皮肤、牙龈出血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 ,6 3岁。因皮肤、牙龈出血 2d于 2 0 0 2年 9月 2 7日入院。患者于 2 0 0 0年 4月因风湿性心脏病合并瓣膜病变行主动脉瓣、二尖瓣人工瓣膜置换术 ,术后每天服用华法林钠 2 2 5mg ,监测国际标准化比率 (INR)在 2~ 3之间 ,无出血并发症。 2 0 0 2年 9月患者体检发现有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 ,门诊予阿昔莫司 2 5 0mg每天 2次 ,苯溴马隆 5 0mg每天 1次 ,碳酸氢钠 5 0 0mg每天 3次 ,降血脂、降尿酸治疗。服药 3周后患者发现双下肢皮肤瘀斑 ,牙龈出血 ,查凝血相 :凝血酶原时间 (PT) 4 8 9s、INR 6 1、活化凝血活酶…  相似文献   

13.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历摘要 患者,女,61岁,因“间断皮肤紫癜5个月余,加重伴呼吸困难1周”于2004年1月7日入院。患者于2003年8月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皮肤大片瘀斑、大腿根部肌肉血肿伴疼痛,无发热,可渐渐自行消退未予诊治。1周前患者无诱因出现口咽及舌底疼痛,前胸及颈前部大片紫癜伴血肿形成,稍感呼吸困难。遂来我院门诊,查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长达110.6秒,以“凝血功能障碍”收入。  相似文献   

14.
例1 男,58岁。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加重二个月伴气短、浮肿于1996年10月12日入院。既往有冠心病、房颤;高血压病三年。曾于1996年5月患脑栓塞。入院后做心脏超声心动图示:左室室间隔心尖部可见一约1.10×1.50cm的类圆形低回声影附着,不活动,提示已形成附壁血栓。随即查出、凝血时间均正常,测凝血酶原时间14.85秒,正常对照时间14.65秒。凝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蕲蛇酶治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凝血和纤溶指标的影响。方法:8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蕲蛇酶处理组和对照组,所有病例均接受标准的综合治疗,并在入院时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和D二聚体(DD)水平,然后在入院后3、5、7、10d时重复测定上述指标。随访时间为3个月。主要转归指标为急性脑梗死和死亡。结果:2组患者基线PT和aPTT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Fg水平在第5天后迅速下降,DD浓度在第3天后开始逐步下降;对照组Fg和DD水平至第10天时仍然保持在第3天和第5天时的高峰水平。治疗组短期转归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蕲蛇酶治疗能有效降低Fg和DD水平,改善TIA患者的近期转归。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高龄老年非瓣膜性心房纤颤(NVAF)患者应用小剂量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纳入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住院高龄老年(年龄≥80岁)非瓣膜性房颤患者10例(既往未服用过口服抗凝药物),给予达比加群酯55 mg 2/日口服,观察患者服药后1个月和3个月的相关凝血功能指标及药物的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达比加群酯治疗1个月和3个月时,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血栓弹力图中的R值均逐渐延长,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国际标准化比值(INR)、D-二聚体及血栓弹力图中的K值、Angle角及MA值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服药后3个月与1个月比较,患者PT、APTT及TT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10例患者服用达比加群酯后,未发生动脉血管栓塞事件,3例(30.0%)患者出现消化不良症状,1例(10.0%)患者发生皮下瘀斑,无明显出血、肝肾损害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高龄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应用小剂量达比加群酯进行抗凝治疗安全有效。但本研究属于小样本短期研究,今后需增加样本量及观察时间,进一步了解高龄老年小剂量达比加群酯进行抗凝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 ,6 2岁。因皮肤瘀斑 5个月 ,左下肢肿痛 5天 ,于1999年 8月 2 0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 5个月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四肢及肩、背部片状瘀斑 ,初起时高出皮面 ,伴明显肿痛 ,可渐吸收 ,曾有双侧球结膜出血 ,无牙龈、鼻腔、大小便及关节腔出血 ;因左下肢大腿内侧明显肿痛 5天且渐加重而收住院。患者 2 0年前因颈部包块而行手术 ,病理证实为“甲状腺良性瘤”,术中及术后无明显出血增多 ,因患冠心病服用阿司匹林 (2 5 mg/ d) 1年 ,发病时已停用 3个月 ;自幼即有青霉素过敏史 ,无高血压病、结核及肝炎病史。 2 3岁结婚 ,育一子一女 ,目前均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疗程氯吡格雷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活性指标、凝血指标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老年ACS患者依据纳入顺序单双号分为治疗1组和治疗2组各60例。治疗1组给予氯吡格雷疗程3个月,治疗2组为6个月。观察12个月时两组血小板活性指标血栓烷(TX)B2、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PAC)-1,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酶原(FIB)、D-二聚体(DDI)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8、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差异。结果 12个月时,两组除凝血功能指标PT、TT、APTT、FIB、DDI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2组炎症指标IL-6、IL-8、hs-CRP、TNF-α及血小板活性指标TXB2、GMP-140、PAC-1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1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应用6个月较应用3个月对血小板活性及炎症反应的抑制更明显,更有益于维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而使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19.
1病例简介患者,男,67岁。2005年4月25日22时30分入院,主因3h前在看电视时突然出现心前区压榨样疼痛,持续性、阵发性加重,伴心慌、气短、头昏、全身大汗淋漓。血压80/50mmHg(1mmHg=0.133kPa),心电图示Ⅱ、Ⅲ、aVFST段增高。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4项:凝血酶原时间(PT)14.5s、  相似文献   

20.
继发于高脂血症的早发粥样硬化通常认为是肾病综合征(NS)中动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作者报道1例与此概念不同的病例。 28岁的女性因突发失语和右侧偏瘫收入院。6个月前被诊断为继发膜性肾小球肾炎的NS,当时做凝血检查示凝血酶原时间和激活的部分凝血激酶时间正常,抗凝血酶Ⅲ(ATⅢ)、蛋白C(PC)和蛋白S(PS)水平正常,纤维蛋白原(FNG)和von Willebrand因子(vWF)增高。血中无抗磷脂抗体,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