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MYC/BCL-2共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首诊DLBCL患者3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MYC和BCL-2表达情况,并分析不同临床特征DLBCL患者MYC/BCL-2共表达情况。结果 MYC阳性表达率为70.0%,BCL-2阳性表达率为53.3%,MYC/BCL-2共阳性表达率为30.0%。不同性别、临床分期、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DLBCL患者间MYC/BCL-2共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外受侵、非生发中心型(non-GCB)、未完全缓解DLBCL患者MYC/BCL-2共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非结外受侵、生发中心型(GCB)、完全缓解患者(P0.05)。结论 DLBCL患者MYC/BCL-2共阳性表达率较高,且常见于non-GCB、结外受侵、预后不良的DLBCL患者。  相似文献   

2.
<正>双打击淋巴瘤(double hit lymphoma,DHL)是一类高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其细胞遗传学特征为伴有MYC和BCL2基因重排,或者MYC和BCL6基因重排。如果同时具有MYC、BCL2和BCL6基因重排,则为三打击淋巴瘤(triple hit lymphoma,THL)。这部分患者曾被看做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中一个预后很差的亚  相似文献   

3.
正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成人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发病率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1%~34%。DLBCL发病率在亚洲国家一般大于40%~〔1〕。根据基因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可将DLBCL分为生发中心型(GCB)和非生发中心型(non-GCB)两类,non-GCB型较多见且预后差,本文将对non-GCB型的分子发病机制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t(14;18)在滤泡型淋巴瘤的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它通过插入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增强子而下调抗凋亡基因bc1-2的表达,约有1/3的原发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可发现t(14;18)(q32;q21)及bc1-2基因重排。但是,是否t(l4;18)代表了一种新的DLBCL亚型,以及它在DLBCL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最近发现2种DLBCL的亚型,一种具有正常B细胞生发中心即生发中心B细胞样(GCBL)表型,另一种具有活化的外周血B细胞表型即活化B细胞样(BCL)表型。作者检查了内布拉斯加州大学等医疗中心DLBCL患者的基因表达,以确定t(14;18)在其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1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分类诊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虽是一类独立疾病,但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形态特点、免疫表型、分子亚群和临床预后。根据基因表达谱可将DLBCL分为至少3种亚型,分别为生发中心B细胞样(GCB)亚型、活化B细胞样(ABC)亚型及原发性纵隔B细胞淋巴瘤(PMBL),后两者统称为非GCB亚型。GCB-DLBCL预后较  相似文献   

6.
正2016版的世界卫生组织淋巴肿瘤分类将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根据细胞起源(COO)分成两类:生发中心B细胞型(GCB)和活化B细胞型(ABC)~([1])。借助下一代测序技术,DLBCL亚型中的高频体细胞突变基因被鉴定,其中的一些突变基因具有临床预后价值~([2])。近15年以来,以蒽环类为基础的RCHOP方案(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国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不同基因分型的患者在基因变异谱系上的特点及其预后差异。方法:收集187例初治非特指型DLBCL患者,行淋巴瘤相关的高通量测序及免疫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根据基因变异结果进行基因分型,同时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基因分型DLBCL在基因变异谱系上具有较大异质性,其中EZB亚型治疗效果较好,而A53、N1、MCD亚型治疗效果较差。预后方面ST2、EZB亚型患者总体生存期显著优于N1、A53亚型。结论:不同DLBCL基因分型患者的化疗反应、总体生存期具有显著差异。DLBCL基因分型对中国患者的治疗决策及预后评估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最常见的亚型,在欧美国家,DLBCL的发病率约占NHL的31%[1],我国DLBCL占B-NHL的45.8%[2]。根据基因表达谱可将DLBCL分为至少3种亚型,分别为生发中心B细胞样(germinal center B-like,GCB)亚型、活化B细胞样(activated B-cell like,ABC)亚型及原发性纵膈B细胞淋巴瘤(primary mediastinal B-cell lymphoma,PMBL),后两者统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hoi免疫学分型在新疆维吾尔族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作用及预后意义。方法采用EnVision二步法检测78例新疆维吾尔族DLBCL肿瘤组织中的GCET1、FOXP1、CD10、bcl-6、MUM1的表达,并对其进行Choi免疫学分型,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CD10、bcl-6、MUM1、GCET1、FOXP1的阳性率分别为19.2%(15/78)、24.4%(19/78)、62.8%(49/78)、30.8%(24/78)、53.8%(42/78)。生发中心样B细胞(GCB)型DLBCL与非生发中心样B细胞(non-GCB)型DLBCL所占比例分别为29.5%(23/78)、70.5%(55/78)。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8个月(95%CI:16.139.9个月),3年总生存率(OS)为46%。GCB组与non-GCB组的3年OS分别为58%与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国际预后指数(IPI)及免疫学分型是新疆吾尔族DLBCL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新疆维吾尔族DLBCL以non-GCB型为主,Choi免疫学分型法有助于判断新疆维吾尔族DLBCL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滤泡性淋巴瘤(FL)的免疫表型和遗传学改变。方法:连续性收集54例FL患者及27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合并FL(DLBCL+FL),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细胞淋巴瘤(Bcl)2基因、CD10、Bcl-6、多发性骨髓瘤原癌基因1(MUM1)和Ki67的表达情况,并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t(14;18)、Bcl-6和Myc基因重排情况。结果:FL1~2级23例,FL3级31例。FL的t(14;18)阳性率为53.7%,其中FL1~2级组阳性率为100%,而FL3级组阳性率为19.4%,明显低于FL1~2级(P=0.000 1)。FL的Bcl-6基因重排阳性率为14.8%,全部分布于FL3级,FL1~2级未见有Bcl-6基因重排。DLBCL+FL组的Bcl-6基因重排阳性率为37.5%,未见有t(14;18)。FL1~2级组的Bcl-2、CD10和Bcl-6均为阳性,MUM1多为阴性,44.5%的病例Ki67低表达。而FL3级组及DLBCL+FL组中CD10阳性率明显降低,Ki67均为高表达,大部分MUM1表达阳性。结论:FL1~2级组的t(14;18)阳性率高,免疫表型经典。FL3级组的t(14;18)阳性率则显著降低,而Bcl-6基因重排阳性率明显增高,CD10表达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丙种球蛋白血症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初治DLBCL患者治疗前血清丙种球蛋白水平,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根据丙种球蛋白水平,将患者分为低丙种球蛋白组(15例)和正常/高丙种球蛋白组(58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总生存期和疾病无进展生存期的差异,并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在低丙种球蛋白组DLBCL患者中,高IPI评分、Ann Arbor分期(Ⅲ~Ⅳ)、β2微球蛋白水平高于正常上限、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高于正常上限以及B症状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正常/高丙种球蛋白组(P<0.05)。低丙种球蛋白组DLBCL患者的总生存期和疾病无进展生存期更短(P<0.05)。Cox回归分析发现,高IPI评分和低丙种球蛋白是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初治DLBCL患者的丙种球蛋白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低丙种球蛋白是远期总生存期和疾病无进展生存期缩短的独立危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发热待查伴有骨髓中发现分类不明细胞免疫组化联合基因重排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长期发热并骨髓或外周血中有分类不明细胞浸润的患者分离骨髓或外周血的单个核细胞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和基因重排检测。结果:23例患者中,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12例,其中滤泡性淋巴瘤(FL)3例、套细胞淋巴瘤(MCL)1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2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T(ALCL)3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CL)1例,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NKCL)1例,恶性组织细胞病1例;2例结合脾脏病理学诊断SLE;诊断为骨髓转移癌5例;4例未能确诊。结论:联合运用免疫组化和基因重排技术对长期发热并骨髓分类不明细胞浸润患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修复交叉互补基因(ERCC)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弥漫大B淋巴瘤(DLBCL)发病风险及亚型的相关性。方法 DLBCL患者108例,根据病理亚型分为活化B细胞型组(ABC组)和生发中心型组(GCB组)各54例。另选取同期该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群5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进行ERCC119007 T>C和ERCC18092 C>A位点多态性检测,分析ERCC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DLBCL发病风险及亚型的相关性。结果 3组ERCC1基因型中19007 T>C的TT和CT+CC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8092 C>A的CC和CA+CC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个单体型中2种单体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体型C-C-C降低了个体DLBCL患病的风险(OR=0.589,P=0.039),单体型T-C-T则提高了个体DLBCL患病的风险(OR=0.915,P=0.025);TT和CT基因型发生不同亚型DLBCL发病危险明显高于CC基因型,且高分化和高分期患者的CT+CC基因型分布频率高于低分化和低分期患者(P<0.05)。结论 ERCC1基因19007 T>C位点多态性与DLBCL发病风险及亚型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携带该基因2种不同单体型的个体在DLBCL发病风险及亚型患病风险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于不同部位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在基因变异谱系上的特点及其预后差异。方法:收集302例诊断为DLBCL患者的病理学资料,取活检的淋巴瘤组织进行靶向高通量测序及免疫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同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原发于不同部位的DLBCL在基因变异谱系上具有异质性。其中原发骨组织及乳腺DLBCL中MYC易位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部位DLBCL,原发脾脏及乳腺DLBCL中BCL6易位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部位DLBCL。绝大多数原发睾丸、中枢神经系统、玻璃体的DLBCL携带MYD88 L265P、CD79B、PIM1及IGLL5突变。原发皮肤组织DLBCL多携带MYD88 L265P、CD79B及ETV6突变。此外,原发纵隔DLBCL在基因突变谱系上与其他部位DLBCL存在显著差异。在常规治疗方案下,相比于原发结内、韦氏环、纵隔的DLBCL,原发于胃肠道、中枢神经系统、睾丸等结外部位的DLBCL患者具有更低的5年总体生存期。结论:原发于不同部位的DLBCL在基因变异谱系及预后上的差异体现了其发病机制的差异,有助于人们识别DLBCL新的分子生物学亚类,并可以指导临床中DLBCL患者更精准的治疗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5.
目的:循环肿瘤DNA(ctDNA)为检测和评估恶性肿瘤提供了一种微创方法,其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主要是观察缓解深度,进而判断是否与预后相关,并监测早期复发.本研究探讨基于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IgH)VDJ重排的ctDNA检测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辅助诊断、疗效预测及预后评估中的潜在价值.方法:收...  相似文献   

16.
侵袭性淋巴瘤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50%,疾病进展快,易发生耐药,生存期短,预后差。按WHO分类,主要包括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外周T细胞淋巴瘤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等。虽然CHOP方案[环磷酰胺(CTX)、多柔比星(ADM)、长春新碱  相似文献   

17.
<正>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仅次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FL的发生率在西方国家占NHL的22%~35%,而在亚洲地区的发生率显著降低,我国FL的发生率为8.1%~23.5%,近年来其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FL来源于滤泡生发中心的含滤泡中心细胞及滤泡中心母细胞,属于  相似文献   

18.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是成人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并且是一组在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和预后等多方面具有很大异质性的恶性肿瘤。在欧美国家,DLBCL的发病率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31%[1],在亚洲国家占NHL>40%[2]。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原发胃肠道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PGI-DLBCL)的特征、治疗和预后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至2007年收治的20例PGI-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肿瘤分子分型和治疗方式,并对生存率和预后等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平均总生存期为42~52个月,无进展生存期为37~47个月.国际评分指数(IPI)为0~2分和>2分时对患者的预后具有提示作用.在原发胃或原发肠道淋巴瘤患者中,分子病理类型[发生中心(GCB型)和非GCB型]对患者的预后无显著的提示意义.利妥昔单抗联合化学治疗(R-CHOP)与单用化学治疗(CHOP)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切除病灶可能对长期生存有利.结论 PGI-DLBCL的最佳治疗方式可能不同于其他部位的DLBCL,还需要大样本的病例进行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提高,大剂量化疗和靶向药物的应用,淋巴瘤的生存期延长;同时反复化疗后继发的治疗相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发生率也不断上升,并成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预后不良的远期并发症之一。本院最近诊治了1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化疗后18个月继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患者,现对此进行报道,并复习文献,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