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血管球瘤的CT影像学表现,提高对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7例胃血管球瘤病例的临床资料及CT影像学表现。结果病灶位于胃窦部5例,位于胃大弯侧2例,大小约1~5cm。病灶密度均匀,未见出血、坏死及囊变。增强动脉期明显均匀或不均匀性强化,门脉期进一步均匀性强化。结论胃血管球瘤相对少见但具有较典型的CT特征,CT平扫及多期增强对胃血管球瘤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对胃肠道异位胰腺和间质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30例胃肠道异位胰腺和30例间质瘤的临床特征和CT表现。结果异位胰腺和间质瘤的生长方式、边界、病灶周围胃肠粘膜连续性、强化方式、强化程度、胃内病灶分布位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异位胰腺多呈腔内生长、边界清、病灶周围胃肠粘膜连续、中度均匀强化、胃部病灶以胃窦部为多。间质瘤多呈腔内腔外混合生长、边界清者比例更高、病灶周围胃肠粘膜多不连续、明显不均匀强化、胃部病灶以胃体部为多。两者病灶的长径/短径的值、形态、CT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比较CT图像中病灶的生长方式、边界、病灶周围胃肠粘膜连续性、强化方式、强化程度和胃内病灶分布位置能够对异位胰腺和间质瘤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隆起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超声内镜检查观察分析消化道隆起病变的部位分布情况。结果本文135例患者经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发现其中病变位于食管72例,胃61例,十二指肠2例。按照病变类型进行分类其中平滑肌瘤56例,超声内镜表现为椭圆或梭形,均匀低回声,边界清,有低回声包膜;间质瘤28例,超声内镜表现为低回声,回声可不均匀;囊肿17例,超声内镜表现为无回声,均匀,边界清,压之变形;脂肪瘤9例,超声内镜表现为均质高回声,边界清;异位胰腺8例,超声内镜表现为不均匀中高回声,边界清;外压病变7例,超声内镜表现为来源壁外,胃各层结构完整;息肉5例,超声内镜表现为低回声,来源于黏膜层,管壁各层结构完整;疣状隆起4例,十二指肠布氏腺增生1例。所有患者均经EMR、ESD或手术病理证实,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达85.19%。结论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能够显示上消化道隆起病变的起源层次及其与邻近组织结构的关系,并能提示隆起性病变的性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AM)及表浅性血管黏液瘤(SA)的影像学表现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AAM 11例和SA 3例影像学资料完整的患者,男性4例,女性10例,年龄22~58岁,中位年龄28岁。其中1例PETCT,4例CT,5例US,8例MRI,分析AAM及SA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结果4例位于盆腔,4例位于上腹部,1例外阴皮下,1例阴道,1例肝脏,1例耳朵,1例阴囊内,1例腋窝。8例接受MRI检查,与肌肉相比,病灶T_2WI高信号6例,混杂信号2例;T_1WI低信号7例,等信号1例;8例均接受增强检查,2例表现渐进性强化,1例轻度强化,5例不均匀性明显强化,5例出现典型的旋涡状或分层样改变。4例接受CT平扫与增强扫描,与肌肉相比,3例平扫呈低密度,1例平扫等密度,2例不均匀性强化,2例未见明显强化;5例行超声检查,2例为实性偏低回声区;3例为不均质混合性回声区;1例~(18)F-FDG-PETCT示低浓聚。结论血管黏液瘤多发生于中青年女性盆腔,超声为低或混合性回声;CT增强不均匀性逐渐强化;MR同CT一样,病灶表现逐渐强化,但能特征性的显示分层或漩涡征,PETCT为低摄取,这些特点均有助于该病的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内间变型血管外皮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及病理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颅内间变型血管外皮细胞瘤的影像学及病理资料,其中15例患者接受CT平扫及增强扫描,21例患者均接受MR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21例患者中,所有病灶位于颅内脑外,位于颅底11例。病灶呈分叶状或不规则形20例,跨叶生长9例。CT平扫呈等、稍高、低混杂密度14例,等密度1例,颅骨破坏10例,瘤内钙化1例;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显著强化14例。MR平扫T1WI呈等、高、低混杂信号20例,等信号1例;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18例,等、低混杂信号2例,等信号1例;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显著强化19例,明显坏死囊变16例,明显出血7例,以窄基底与脑膜相连15例,颅骨破坏12例,瘤周水肿明显16例。手术见肿瘤呈分叶状或不规则形20例,以窄基底与硬脑膜相连15例。镜检示肿瘤坏死囊变20例,出血9例,瘤细胞弥漫分布,间质有大量裂隙状血管,免疫组化显示Ki-67表达升高。结论颅内间变型血管外皮细胞瘤外形具有更明显的分叶状,血供丰富,肿瘤易出血、坏死、囊变致密度或信号不均匀,增强效应显著,多以窄基底与硬膜相连,相邻颅骨溶骨性破坏,占位效应及瘤周水肿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胃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特征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胃间质瘤的CT表现:病变部位、数目、形态、大小、生长方式、平扫密度及强化程度、黏膜及浆膜情况、是否有胃周淋巴结及其他器官转移。结果本组23例均为单发病灶,其中胃底14例、胃体9例。病灶形态、大小不一致为20~157 mm;圆形12例,椭圆形8例,不规则形3例。内生型9例,外生型10例,腔内外型3例,壁内型1例。CT平扫病灶呈均匀稍低密度或等密度16例,不均匀等低混杂密度7例,其中伴有坏死3例,钙化4例;实质部分CT值平均36Hu。增强扫描呈均匀强化16例,不均匀明显强化6例,不均匀轻度强化1例;23例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实性部分均呈延迟强化,平均CT值分别为63、86、95 Hu。黏膜完整14例,黏膜中断、溃疡形成9例;所有病例浆膜完整。无一例伴胃周淋巴结肿大及肝脏转移。术后3~24个月多层螺旋CT复查无一例复发或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结论胃间质瘤多层螺旋CT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三期动态增强结合三维重建对其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7.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CT表现和病理相关性,提高CT对该病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GIST的CT征象,并与病理对照。结果18例GIST(胃11例,十二指肠1例,空肠2例,回肠1例,肝胃韧带1例,腹膜后1例,乙状结肠系膜1例)。病理诊断良性7例(38.9%),病灶长径1.5-5cm,平均4cm;交界性3例(16.7%),病灶长径3-6.5cm,平均5.8cm;恶性8例(44.4%),病灶长径5-25cm,平均10.3cm。CT表现为大小不等圆形或类圆形分叶状影。其中,原发胃肠道肿瘤15例(哑铃型3例,腔内型4例,腔外型8例),密度均匀9例,病灶直径平均4.5cm,密度不均匀6例,病灶直径平均9cm,胃肠道外肿瘤3例,密度均匀1例,病灶直径平均5cm,密度不均2例,病灶直径平均14.9cm,增强扫描直径小于5cm或良性GIST,强化均匀,直径大于5cm或交界性、恶性GIST,强化不均,内见大小不等不规则或囊状低密度影。与病理学对照,CT判断GIST良恶性符合率为77.8%。结论GIST影像表现与病理特征相关,肿瘤体积较大,密度不均,边界模糊,包膜强化不连续,分叶状生长,是提示恶性间质瘤的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的特征影像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的影像表现。结果:所有肿块均边界清楚,其中3例呈铸型或嵌入生长,1例侵犯椎间孔;2例可见小斑点钙化;超声显示3例呈轻度不均匀性低回声,内可见条索状间隔回声;1例不均匀低回声内见血流信号。CT平扫呈均匀性低密度,CT增强扫描1例无明显强化;2例动脉期包膜轻度强化,其中1例无延迟强化,1例呈进行性延迟强化;2例动脉期包膜及间隔轻度强化,并见包膜及间隔轻度延迟强化。MRI T1WI呈均匀性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性高信号,增强扫描后呈轻度强化。结论:CT、MRI诊断节细胞神经瘤优于超声;当其出现特征影像表现时,需要考虑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乏血供肝转移瘤超声造影(CEUS)血流灌注特点及其与CT增强扫描的差异。方法:选择CT增强扫描提示为乏血供肝转移瘤的12例(20个病灶)行常规超声及造影检查。二维超声观察病灶的部位、大小、边界、内部回声;CEUS观察病灶各期的强化模式、强化水平,重点观察动脉期(0~25s),并与CT增强扫描进行比较。结果:12例共20个病灶,CT增强扫描动脉期:1个病灶轻度增强(5%),11个环形强化(55%),2个不均匀强化(10%),6个无强化(30%)。CEUS动脉期:11个病灶弥漫性均匀强化(55%),7个环形强化(35%),2个不均匀强化(10%)。结论:CEUS显示乏血供肝转移瘤动脉期血供情况优于CT增强扫描;对于CT增强扫描怀疑为乏血供肝转移瘤患者,尤其是单发转移瘤,CEUS检查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A)及浅表型血管黏液瘤(SA)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病理证实AA 8例及SA1例的影像学资料,女性7例,男性2例,年龄23~ 57岁,其中6例超声、8例CT、7例MRI、1例PETCT,分别描述病灶大小、质地、形态、强化方式等并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5例病灶>10 cm;B超呈不均匀偏低/低回声6例;CT平扫呈不均匀低/等低密度影8例,增强扫描表现不均匀逐渐强化3例,分层漩涡征2例,灶内含小血管影4例;MRI T2WI呈高/略高信号6例,其中分层漩涡卷云征3例;增强后逐渐持续强化7例,分层漩涡征3例,2例时间-信号动态曲线(TDC)为缓升型;1例18F-FDG-PETCT示低浓聚摄取.结论 本病女性多见,超声为低回声或囊实性;CT增强后具有小血管影和/或分层漩涡征的不均匀逐渐强化灶;MRI亦为逐渐强化,T2WI及增强后显示特征性分层漩涡征,PETCT低摄取,这些特点有助于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神经鞘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并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胃神经鞘瘤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资料。结果 5例病灶均为单发,呈类圆形,边缘清楚,其中3例位于胃窦部,2例位于胃体部;2例腔外生长者,3例腔内外生长者;增强扫描后,5例均呈现均匀进行性持续强化。结论胃神经鞘瘤的发生部位、生长方式以及强化特点有助于其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 CT 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胃肠道淋巴瘤患者的多层螺旋 CT 表现及其病理特征.结果13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9例,黏膜相关边缘带 B 细胞淋巴瘤4例.胃部病变6例,其中累及全胃1例,胃窦2例,胃体1例,同时累及胃体及胃窦2例;小肠病变2例,其中空肠1例,回肠末端1例;结肠病变5例,其中回盲部2例,升结肠1例,乙状结肠1例,直肠1例.多层螺旋 CT 可见胃肠壁弥漫性增厚病灶伴管腔明显狭窄;病灶轻至中度增强;个别出现瘤样扩张征象及肠系膜和(或)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结论多层螺旋CT 诊断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具有胃肠管壁弥漫性或局限性增厚;密度均匀,轻至中度均匀强化,轨道征、黏膜白线征及强化均匀等影像学特征,对胃肠道淋巴瘤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检查在胃肠间质瘤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对26例经我院超声内镜诊断并经病理或免疫组化确诊为胃肠间质瘤患者的超声内镜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和归纳总结。结果肿瘤较大、边界不规整、溃疡形成、回声不均匀及高回声改变为恶性胃肠间质瘤常见的超声内镜特点,超声内镜诊断良恶性胃肠间质瘤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2.3%(24/26)。结论超声内镜可作为判断良恶性胃肠间质瘤的辅助诊断指标,对辅助临床早期治疗胃肠间质瘤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淋巴管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与病理的相关性.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淋巴管瘤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1个月~68岁,平均19.4岁.7例行CT检查纳入研究,其中6例有平扫加增强扫描;1例行MRI检查;24例行超声检查.结果:CT上病灶均为囊性病变,密度均匀,边界较清楚,壁薄.2例病灶呈单房,5例病灶内可见分隔并形成多房,增强扫描囊壁及部分分隔强化,囊内未见强化.MRI上病变在T1WI上为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病变信号不均匀,边界欠清楚,其内见分隔.超声声像图上病灶均为囊实性低回声或无回声肿块影,其中10例病变回声不均质,14例探及条形分隔反射,其中3例分隔为蜂窝状、网状,3例边界不清;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探及囊内及分隔内血流7例.手术病理显示病变全部为囊性,可看到扩张的淋巴管,有些病灶内可见血管,并见一些纤维组织及脂肪组织成分.结论:淋巴管瘤有较为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囊性,薄壁肿块,密度较均匀,边界较清楚;病理与影像一致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神经鞘瘤(GS)的CT影像特点,提高对GS的认识及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GS的CT表现,总结其影像学特点。结果 11例均为单发病灶,10例位于胃体,1例位于胃窦。10例呈圆形或卵圆形,1例呈浅分叶状。8例向腔外生长,2例向腔内、外生长,1例向腔内生长。9例平扫密度均匀;2例密度不均匀,其中1例囊变及溃疡,1例边缘点状钙化。增强扫描10例动脉期轻度强化,门静脉期中等度强化,平衡期呈明显强化。5例患者伴周围淋巴结肿大。结论 GS有一定的CT影像学特点,多位于胃体,平扫密度均匀,坏死与钙化少见,增强扫描具有渐进性强化的特征,CT可以对GS做出较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s)的CT表现,评价MPR和CTA诊断GISTs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s的CT平扫、增强扫描、MPR及CTA表现,包括部位、大小、形态、强化特点等。结果:21例中,来源于胃10例,小肠6例,肠系膜2例,结肠1例,直肠2例;良性3例,交界性7例,恶性11例。肝转移2例,其中合并肺转移1例;侵犯胰腺2例。良性病变中,均匀强化2例,不均匀强化1例,其内可见斑点状低密度;交界性和中低度恶性病变均表现为不均匀强化,内见斑片状低密度灶;4例高度恶性病变呈边缘强化,中心大片低密度。斑点样钙化1例。MPR示4例向腔内生长,10例向腔外生长,5例位于肌壁间;仅2例难以显示与胃肠壁的交角关系。MPR排除CT横断面诊断胰腺肿瘤和肝癌各1例;示血管受侵2例。行CTA检查16例中,14例可显示供血动脉,1例因瘤体较大、1例因瘤体较小均无法显示供血动脉。结论:MPR在GISTs的检出、判断肿瘤与周围器官的关系,以及有无转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CTA有助于肿瘤的进一步定位、判断来源及良恶性的鉴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胃神经鞘瘤(GS)的 MSCT特征。方法纳入16例手术病理证实的 GS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 MSCT 资料。结果16例患者均为单发性 GS,病灶位于胃窦、胃体以及胃底,分别为5例、10例和1例。MSCT 资料分析显示瘤体形态,13例呈圆形或类圆形,3例形态不规则略呈分叶状生长。生长方式分析提示13例瘤体腔内外双向生长,1例腔内生长,1例腔外生长,1例由于胃十二指肠套叠无法判断生长方式。平扫发现14例呈均匀等密度,1例少许坏死,1例可见点状钙化,增强后呈渐进性均匀强化。结论 GS多位于胃体或胃窦,呈圆形或类圆形,同时向腔内外生长,坏死与钙化少见,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均匀强化,无周围侵犯与转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血管周上皮细胞瘤(PEComa)的多种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肝血管周上皮细胞瘤的多种影像表现。结果11例患者均为肝脏单发病灶,10例病灶位于肝右叶,1例位于肝左叶,病灶为圆形或类圆形,最大者直径约13.5cm,最小者直径约1.8cm,平均5.7cm。CT平扫示肝内圆形或类圆形稍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周边明显强化,门脉期病灶呈向心性不均匀强化,较大病灶内可见分隔,延迟期病灶强化明显减退呈等或稍低密度影。MRI平扫示病灶T1WI呈中等信号或稍低信号,较大病灶信号不均匀,病灶T2WI呈稍高信号,DWI病灶呈高信号,增强特征与CT类似。PET/CT检查所见,直径大于3.0cm病灶均可见放射性摄取异常浓聚或不均匀浓聚,SUV值最大为12.2,最小为3.6,平均值为5.7;直径小于3.0cm病灶表现为放射性摄取轻度浓聚,SUV值最高为4.7,平均为2.9;仅1例直径约1.8cm的病灶表现为无明显放射性浓聚,与正常肝组织放射性摄取相同;延迟1h PET/CT显像示,所有病灶的SUV值均不同程度降低。结论肝血管周上皮细胞瘤PET/CT显像检查具有特征性,与常规影像检查相结合,可以明显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CT和MRI在诊断节细胞神经瘤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经病理证实的节细胞神经瘤患者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资料,其中15例行CT增强扫描,4例行MRI扫描(3例增强).结果 所有病灶均为单发.1例位于颈部,7例位于后纵隔,3例位于腹膜后间隙,8例位于肾上腺.边界均清楚,形态多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CT平扫呈均匀或不均匀低密度,动脉期无明显强化,静脉期呈渐进性不均匀强化.4例病灶内见斑点状、结节状钙化.MRI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不均匀高信号为主,增强后不强化或轻度强化.2例病灶内呈现"漩涡征".结论 节细胞神经瘤的生长方式及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延迟增强及MRI扫描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肠道类癌的cT影像特征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但CT检查误诊的胃肠道类癌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胃类癌CT影像表现为边界锐利的类圆形均质肿块,l例位于腔内,直径约1.0cm,CT检查漏诊后经胃镜确诊。1例位于腔外,直径约6cm,见明显均匀强化。术前cT检查误诊为胃间质瘤。1例小肠类癌表现为回肠末段偏心明显强化肿物,局部肠系膜淋巴结转移并不完全小肠梗阻,术前诊断为恶性肿瘤,3例阑尾类癌,2例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例漏诊。均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确诊类癌。结论消化道不同部位类癌有不同的CT表现,了解这些特征性表现对于术前正确诊断类癌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