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 毫秒
1.
孤立性肺结节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SPN)是指肺内单发的直径≤3cm的圆形或类圆形病灶,不伴有肺炎、肺不张等其它病变[1],自有CT以来,对SPN的研究报告较多,但诊断的特异性仍未有显著性提高[2~7]。我院对SPN 52例行CT检查,分析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1年8月~2005年8月间52例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24~84岁,平均年龄52岁。主要症状为咳嗽、痰中带血、胸闷或胸痛,其中19例为健康体检发现。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穿刺活检或随访证实。1.2检查方法使用东芝Asteion螺旋CT机,常规扫描全肺,层厚10mm,螺距1·0,对病灶部位进行… 相似文献
2.
孤立肺结节(SPN)的增强CT诊断是近年来研究热点之一,检查方法分为动态和多期增强扫描两类,以SPN的强化程度、结节-主动脉强化值比(S/A)、时间-密度曲线类型、灌注值、强化模式、肿瘤血管征等作为诊断依据。以强化值<15HU、S/A<6%为界值,可区分出良性结节;时间-密度曲线类型有助于恶性与炎性结节的鉴别;肿瘤血管征可作为特异性诊断指征;包膜样强化或内壁规则的周围强化高度提示结核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结节的少见CT征象,提高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或临床治疗证实的186例肺内结节(139例周围型肺癌和47例其它肺内结节)的少见CT征象(多囊状透亮影、肿瘤胸膜侧的模糊小片状影、磨玻璃影)在肺癌和其它结节中的出现率。结果多囊状透亮影和肿瘤胸膜侧模糊小片状影在肺癌中出现率明显高于肺内其它结节(P<0.05)。磨玻璃影在肺癌和其它结节的出现率无显著差异。在肺癌中,磨玻璃影在细支气管肺泡癌中的出现率明显高于其它类型肺癌(P<0.001)。结论多囊状透亮影和肿瘤胸膜侧模糊小片状影对肺癌的诊断有较高价值,肺癌中磨玻璃影的出现常提示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肺内孤立性结节的CT表现及其鉴别诊断的研究(附69例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探讨直径小于3cm孤立性肺结节(SPN)的CT表现,以提高CT对SPN定性诊断的正确性。方法:分析经CT扫描、CT导引下肿块穿刺活检和手术病理证实的直径小于3cm的SPN69例。结果:良性结节15例,恶性结节54例;良性结节CT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分叶少而浅,结节内钙化多见,边缘多数有长毛刺;恶性结节形态多不规则,分叶多且深,周围以短细毛刺常见,胸膜凹陷征、其内空泡征、血管截断或聚集征较常见。结论:CT是鉴别肺内孤立性小结节良、恶性的一种理想检查方法,对多数肺结节可以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探讨肺亚实性结节(SSNs)的定量影像学特征在鉴别浸润性腺癌(IAC)与微浸润性腺癌(MIA)及浸润前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4月-2020年8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SNs患者101例(共107枚结节),将其分为两组:A组,包括非典型腺瘤样增生11枚、原位腺癌15枚和微浸润性腺癌26枚;B组,浸润性腺癌55枚。采用单变量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IAC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平均直径、平均CT值、CT差值、体积、质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表明SSNs的CT差值和质量是IAC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最佳临界值分别为342.55HU(AUC 0.791,敏感度72.7%,特异度73.1%)和376.54mg(AUC 0.811,敏感度2.7%,特异度80.8%)。联合这两个指标鉴别IAC与MIA及浸润前病变的效能大于单独指标(AUC 0.842,P<0.05)。结论:SSNs的CT差值和质量可作为鉴别IAC与MIA及浸润前病变的可靠指标。联合这两个指标的效能大于单独指标。 相似文献
6.
7.
目的:通过总结HRCT在PET/CT对肺内结节数量及病灶内部、周围情况检出率的补充,以探讨HRCT在补充PET/C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7年7月~2008年7月行全身PET/CT检查的受检者中,92例(男性50例,女性42例)发现肺内结节并且高度可疑为恶性肿瘤,常规进行同机HRCT扫描,比较、分析HRCT及PET/CT肺内结节内部及周围征像。结果:全身PET/CT检查发现肺内结节92个,而HRCT发现肺内结节102个;HRCT对肺内结节的内部及病灶周围情况的检出率优于PET/CT,在6例PET阴性结节中有3例经HRCT扫描诊断为恶性并经病理证实。结论:HRCT可以补充PET/CT对肺内结节的诊断,减少漏诊及误诊,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8.
赵德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4,(6):640-641
目的:探讨肺部小结节的CT表现特征及良恶性鉴别征象,总结肺小结节CT诊断依据。方法:收集100例肺部小结节患者,研究直径10mm以下小结节,小结节均行局部高分辨CT靶扫描,86例加行增强扫描,分析肺小结节位置、内部、边缘、强化程度等特征,总结小结节的CT征象。结果:100例肺小结节中,肺癌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CT表现为全实性6例,磨玻璃密度结节3例,中心实性边缘磨玻璃密度小结节2例;肺良性肿瘤7例,均为实性结节,边缘清晰,3例可见钙化;临床证实陈旧机化灶27例,形态欠规则,其中20例为陈旧肺结核病灶,7例为陈旧机化炎症改变;肺炎23例,短期随访复查病灶消失;性质不确定小结节32例,定期随访。结论:直径10mm以下肺小结节体积小、定性困难,但通过分析其CT表现,可对其作出较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诊断原发性肺癌患者肺内小结节灶良恶性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16例肺癌患者CT图像,筛选存在符合要求的结节灶(≤2个)共82例患者,分析其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肺内结节性质、位置、大小、边缘,并以此来分析良恶性结节的特点。结果 82例患者共98个结节,39个为恶性。直径﹥0.5cm的结节较≤0.5cm的结节恶性可能性大(P=0.012);与肺内原发肿瘤位于同一肺叶的结节较其他肺叶的恶性可能性大(P=0.001),且较多为转移,距离原发灶越近(≤4cm),恶性的可能性越大;Ⅰ期肺癌肺内结节恶性可能性较其他期低(P=0.000);转移性结节较良性结节边缘多较光整(P=0.000);原发性腺癌的转移形态可类似原发灶。结论多层螺旋CT可帮助诊断肺癌伴肺内结节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10.
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SPN)是肺内较常见的病变,及时的检测与诊断SPN的良恶性有利于早期肺癌的发现。CT有良好的密度分辨率,可以很好地显示肺结节特征。本文叙述了计算机辅助诊断在CT诊断肺内孤立结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多层螺旋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鉴别孤立性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10-2007-12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临床与病理资料完整的肺孤立性结节(SPN)患者76例,以手术或穿刺活组织检查的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以动态扫描中增强值>20 HU为界值计算出CT诊断SPN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多层螺旋CT对良性孤立性肺结节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6%,89.8%,90.8%,83.3%,95.7%.对恶性孤立性肺结节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7%,80.5%,82.9%,89.1%,73.3%.结论 多层螺旋CT诊断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可作为诊断孤立性肺结节首选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探讨胸部CT影像学特征在肺腺癌亚实性结节(SSN)脏层胸膜侵犯(VPI)中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5月-2021年12月在本院经手术切除和病理确诊为肺腺癌SSN的患者103例。男34例,女69例,年龄25~82岁,平均(58.5±10.2)岁。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VPI阳性组19例(18.45%),VPI阴性组84例(81.55%)。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胸部CT检查。阅读CT影像学征象,包括位置、径线、密度、分叶征、毛刺征及胸膜凹陷征等。结节与胸膜关系(NPR)分为四种亚型:Ⅰ型,1条线相连;Ⅱ型,多条线相连;Ⅲ型,窄基底相贴;Ⅳ型,宽基底相贴。单因素分析比较VPI阳性组和阴性组在临床和CT影像学特征间的差异,将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建立预测模型。结果:103例患者包括非实性结节49例(47.57%)和部分实性结节54例(52.43%)。VPI阳性组和阴性组的性别和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3、0.151)。非实性结节VPI发生率为8.16%(4/49),低于部分实性结节27.78%(15/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PR四种亚型发生VPI的比例分别为Ⅰ型6.82%(3/44)、Ⅱ型15.00%(3/20)、Ⅲ型28.00%(7/25)和Ⅳ型42.86%(6/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节密度和NPR分型是预测肺腺癌SSN的VPI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ROC结果显示,结节密度诊断VP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63,敏感度为78.9%,特异度为53.6 %;NPR分型诊断VPI的AUC为0.726,敏感度为68.4%,特异度为69.0%;两者联合诊断VPI的AUC为0.804,敏感度为73.7%,特异度为70.2%。结论:肺腺癌亚实性结节的CT影像学特征有助于脏层胸膜侵犯的术前评估,结节密度和结节与胸膜关系分型是预测脏层胸膜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频率比法对145例肺内结节与肿块回顾性分析,建立良、恶性结节与肿块计量诊断方法。方法:对145例CT表现肺内有结节或肿块的病人采用频率比法,把临床征候及CT征象转化为记分值,判断结节与肿块的性质。结果:通过临床征候及CT征象的记分诊断,+-2是可疑界限分值,大于2分值的结节与肿块为恶性;小于-2分值的结节与肿块为良性。结论:应用频率比法对肺内结节与肿块的性质进行计量分析诊断有一定帮助,另外在初步确定结节与肿块性质的基础上加上可信区间,完善和补充了影像诊断报告。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研究肺部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Lung-RADS)分级、CT征象及联合两种方法对孤立性肺结节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40例孤立性肺结节的CT表现,观察其特征性影像学表现(边界是否光整、有无钙化、胸膜牵拉、毛刺、分叶、支气管截断、支气管充气、空泡、空洞及肿瘤血管征象)并测量大小。按照Lung-RADS分级标准对病灶重新分类,通过对有差异性的各个征象分值累计每个病灶的CT征象计分,对照病理结果,绘制ROC曲线,比较各方法对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结果:Lung-RADS分级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分别为54.9%、68.9%、57.5%,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28(P<0.05);CT征象分值诊断肺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分别为81.5%、91.1%、83.3%,AUC为0.910(P<0.001);联合两种方法诊断时,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分别为97.9%、95.6%、97.5%,AUC为0.988(P<0.001)。结论:Lung-RADS分级、CT征象对鉴别诊断肺结节良恶性均有重要价值,但CT征象评估的诊断效能优于Lung-RADS分级,两者联合应用可为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CT三维体积测量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的诊断一直是胸部CT最富挑战性的难题。确定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与病人的临床处理紧密相关。CT三维体积测量(three-dimensional volumetric measurement)作为一种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uter-aided diagnosis,CAD)技术,有助于结节的定性诊断,现已初步应用于临床。本文介绍了孤立性肺结节的倍增时间、CT三维体积测量技术及该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中的初步应用。 相似文献
16.
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是指直径≤3.0cm的圆形或类圆形的肺内病灶,且不伴有肺不张、卫星病灶和局部淋巴结肿大,其诊断及鉴别诊断一直是胸部影像学的重点及难点,充分显示其特征是诊断的关键,选择正确的CT扫描技术及合适的重建方法是得到高质量的CT图像、显示SPN征象极其重要的环节。笔者总结分析40例孤立性肺结节靶扫描的影像资料,探讨其在SP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动脉期与静脉期能谱CT鉴别肺结节(≤3cm)性质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能谱CT双期扫描且经病理证实的肺结节48例,其中恶性结节与良性结节均为24例。分别测量动脉期(AP)和静脉期(VP)碘基物质密度图像上病灶和同层面主动脉的碘含量(IC),并计算两期病灶相对于主动脉的标准化的碘浓度值(NIC)及两期标准化碘含量之差ICD(ICD=NICVP-NICAP)。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比较良、恶性肺结节之间两期NIC及ICD的差异性,评估这些参数定量分析病灶的能力以及鉴别疾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两期扫描中,恶性结节的两期NIC及ICD均显著高于良性结节:(NICAP0.198±0.038 vs.0.126±0.027,t=7.613,P<0.001;NICVP 0.473±0.118 vs.0.309±0.058,t=6.138,P<0.001;0.275±0.120 vs.0.183±0.051,t=3.469,P=0.002)。当NICAP阈值定为0.157、NICVP阈值定为0.420,ICD阈值定为0.256时,鉴别两组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3.3%及87.5%、66.7%及100%、54.2%及100%。结论:能谱CT双期增强扫描可以对良、恶性肺结节的性质进行鉴别,且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及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66例肺微小结节的CT表现进行观察和分析,探讨CT血管征在肺微小结节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行CT检查所检出的最大直径≤1.5cm的肺微小结节患者66例作为观察对象。结果:本组血管征的总出现率为57.58%(38/66),其中恶性结节血管征出现率为72.09%(31/43),良性结节为30.43%(7/23),两者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0.65,P〈0.001);肺微小结节的血管征分为4型,本组Ⅰ型7例,均为恶性;Ⅱ型9例,其中良性3例;Ⅲ型6例,均为恶性;Ⅳ型16例,良性4例;其它小肺癌CT征象出现率则较低,分析时结合血管征可作为鉴别诊断的参考。结论:CT血管征在肺微小结节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价值,血管征表现为Ⅰ型和Ⅲ型时应考虑为恶性,表现为Ⅱ型和Ⅳ型时要结合其它CT征象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9.
20.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6例肺结节患者进行灌注扫描,测定肺肿块的血容积(BV)、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的数值和时间-密度曲线(TDC).结果:肺恶性结节的灌注参数均高于肺良性结节和炎性结节,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结节、炎性结节、良性结节的TDC形态不同.结论:肿块CT灌注成像提供了肺结节的血流模式的定量信息,对鉴别肺结节的良恶性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