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1 病历摘要患者男,29岁。因包皮、龟头起黑斑1年余于2014年3月18日就诊。患者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发现阴茎包皮及龟头处各有一黑色斑片,无特殊不适症状,皮损面积逐渐增大,因恐有恶变来诊。既往体健,工作及生活环境无特殊,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皮肤科情况:阴茎龟头偏左侧可见一约2cm×1cm、类椭圆形黑褐色斑片,其邻近包皮内板近冠状沟处可见一约花生米大类似斑片,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无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儿童阴茎分裂痣的临床表现、皮肤镜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2018年6月—2022年10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诊治的8例阴茎分裂痣患儿的临床表现、皮肤镜、组织病理学特征以及治疗方法。结果 8例阴茎分裂痣患儿临床表现为龟头背侧及包皮内板可见境界清楚的黑褐色斑,两处皮损与冠状沟距离大致相等,呈镜像对称分布。龟头处皮损平均最大直径为5.7 mm(4~10 mm);包皮内板处皮损平均最大直径为6.6 mm(4~8 mm)。皮肤镜特征主要表现为球状模式,皮损内可以看到大小不等的色素小球。其中,包皮内板还可以看到球-均质模式及球-网状模式。组织病理检查(龟头部)示:表皮大致正常,真-表皮交界部位可见较多痣细胞巢,细胞排列规则,细胞内可见较多黑色素颗粒,病理类型均属于交界痣。而包皮部位皮损病理类型均为复合痣。8例患儿均在局麻下进行手术,完整切除皮损,术后随访均无复发。结论 阴茎分裂痣具有独特的临床表现和皮肤镜特征;冠状沟两侧的皮损具有不同的组织病理学特征;该部位皮损容易摩擦刺激,而且部位隐匿,应引起重视,建议早期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男,24岁。龟头黑斑6个月余,逐渐增大。皮肤科检查:龟头左侧近阴茎包皮系带处见一1cm×1cm黑斑,境界清楚,表面光滑无浸润及压痛。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角化过度,表皮突伸长呈杵状棘层肥厚,表皮中上部可见少量异形的黑素细胞,基底层黑色素明显增多,黑素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4.
正1 病历摘要患者男,63岁。因龟头、包皮红斑6个月就诊。患者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阴茎腹侧近系带处出现一红斑,微隆起,逐渐增大并蔓延至龟头。发病以来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未予治疗。既往体健,无其他慢性病病史,否认有外伤史及非婚性接触史,无类似疾病家族史。体格检查: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增大,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包皮过长,龟头包皮系带处可见一约6.0 cm×5.0 cm的不规则隆起性红斑,边界清楚,触之有浸润感,表面见少许脓性分泌物,部分皮损色素加深,全身其余部位未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32岁,以阴茎、龟头、包皮多发性硬结、溃烂10余天为主诉于2003年12月25日到我院就诊。自诉在就诊前1个月有非婚性接触史,未戴安全套。10d前患者阴茎、龟头、包皮出现多个硬结,无明显自觉症状,很快溃烂,有少许渗液,无瘙痒及疼痛,3d前发现左侧腹股沟出现质地较硬核桃大小的肿块,无发热、无尿道不适感,在当地就诊疑为梅毒,到我院进一步确诊。体检: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外阴、外生殖器发育正常,无包茎,在龟头、包皮腹侧及右侧、冠状沟处可见5个直径约0.5 ̄1.2cm大小的糜烂性斑块(图1),阴茎背侧及左下包皮等处有4个直径0.5 ̄0.8c…  相似文献   

6.
阴茎疣状癌并发皮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1例阴茎疣状癌并发皮角。患者男,33岁。阴茎龟头部赘生物伴恶臭2年余。皮肤科检查见龟头部有一4cm×4cm×5cm大的肿块,表面湿润,呈颗粒状,伴感染、化脓和坏死,龟头1点钟处包皮内可见3cm长的角化性赘生物。经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鳞状细胞癌,癌细胞侵及阴茎海绵体;赘生物高度角化过度,基底部可见表皮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人乳头瘤病毒(HPV)6/11、16/18DNA实时PCR扩增结果均为阳性。腹股沟淋巴结穿刺未见癌细胞。治疗上采取阴茎大部切除术。  相似文献   

7.
报告1例阴茎恶性黑素瘤.患者男,71岁.阴茎龟头黑褐色丘疹、水疱3个月,糜烂溃疡1个月.皮肤科检查:阴茎龟头、冠状沟散在多颗粟粒状、绿豆样黑褐色丘疹,颜色较深,周围见浅褐色斑疹、斑丘疹,龟头左上方近冠状沟处有一0.6cm×0.6 cm溃疡,表面污秽、结痂,有少许浆液性分泌物.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部分缺损,棘层增生,基底层及真皮内见成巢分布的黑素细胞,胞质丰富,嗜酸性,胞核深染,大小不一.瘤组织可见黑素颗粒及坏死组织,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病理:肿瘤组织HMB45(++),S-100蛋白(++),CK(+/-).诊断:阴茎恶性黑素瘤.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37岁。龟头红斑、溃烂和渗液半年余。皮肤科情况:龟头包皮系带处可见直径约2.5cm糜烂面,上有少许渗液,皮疹中央可见乳头瘤状增生。皮损组织病理示:鳞状细胞癌(中~高度分化)。诊断:增殖性红斑,鳞状细胞癌。予5%咪喹莫特软膏外用,ALA光动力疗法4次,无好转。予阴茎部分切除术,切除断端组织进行组织病理检查,未见癌细胞,术后切口愈合可。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47岁。头顶部淡黄色斑块47年,出现结节6年,糜烂、并增生3年。皮肤科情况:头顶部见一6cm×5cm大小淡黄色斑块,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无毛发生长,质软,中央可见1.5cm×2cm大小糜烂面,表面呈肉芽样增生;斑块左后方见一约1cm×2cm大黑褐色结节,表面稍不平,质韧。诊断:皮脂腺痣。分别取头顶部两块皮损活检见:乳头状汗管囊腺瘤、基底细胞癌。皮脂腺痣同时合并乳头状汗管囊腺瘤及基底细胞癌临床罕见。  相似文献   

10.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53岁。阴茎冠状沟处多发无痛性溃疡1个半月。1个半月前患者阴茎冠状沟处出现多处豆粒大小的红斑,很快糜烂形成溃疡,无痛痒。外院行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后按炎症给予消炎药物治疗(药名不详),效果不佳;2周前患者无意中摸到右侧腹股沟有多个肿大的淋巴结且阴茎溃疡不断扩大。患者有多次不洁性接触史。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包皮过长,包皮内板及冠状沟有6处豆粒至硬币大小的圆形溃疡,表面清洁,触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25岁,未婚,运动员。3月前阴茎冠状沟发生1.0cm×1.0cm大小溃疡,周围多个针帽大小水疱,疼痛,未行治疗,约2~3周自愈。1月前双上肢屈侧出现数个约0.5cm×0.5cm大小红色斑丘疹,逐渐扩至全身,无痒痛感;包皮龟头肿胀、糜烂,伴轻度不适。半年来曾多次发生无防护性性行为。皮肤科情况:躯干、四肢及掌跖部位对称性散在分布的斑丘疹,暗红色,约0.5cm×0.5cm大小,多数皮疹见围领样脱屑,刮去鳞屑见点状出血,以四肢屈侧多见。阴茎包皮及龟头肿胀,表面糜烂湿润,有少量脓性分泌物(照片13)。实验室检查:梅毒血清学RPR1∶32阳性,TPHA阳性。PCR及I…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75岁,以阴茎部皮肤溃疡1月余就诊。1个半月前,曾有过非婚性交史,2周后于阴茎包皮内板及冠状沟处出现红色小丘疹,后渐增大、破溃,无任何自觉不适。既往身体健康,无急慢性疾病及传染病史。体检: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包皮略长,上翻后见冠状沟及包皮内板1点处各有一约甲盖大椭圆形浅表性溃疡。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48岁,发现头顶部两处蓝黑色丘疹8年余。皮肤科情况:头顶左右两侧各见大小约1 cm×0.8 cm、1 cm×0.5 cm大小蓝黑色丘疹,表面不规则,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无红肿及破溃。皮肤镜示:皮损处界限清楚,可见蓝黑色丘疹,大致呈均质模式。两处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中上部可见呈梭形或分支状的黑素细胞,细胞内大量黑素颗粒,多数细胞与表皮平行或交织排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HMBH45(+)、SOX10(+)。诊断:头皮普通型蓝痣。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6岁,右上臂外侧肿物半年余。皮肤科情况:右上臂外侧见一约5.0 cm×2.0 cm×1.0 cm大小椭圆形淡红色肿物,边界清楚,质稍硬,可推动,无触痛。皮损组织病理示:基底样细胞增生并过渡为影细胞,伴异物肉芽肿形成及炎细胞浸润。诊断:毛母质瘤。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23岁,龟头背侧及包皮内板黑褐色斑块2年,龟头背侧的斑块被包皮包盖,翻开包皮可见皮损呈镜像对称分布。诊断:阴茎分裂痣。  相似文献   

16.
浆细胞性龟头炎一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患者男,56岁,因龟头、冠状沟、包皮内侧持续性红斑9年于2000年12月来我科就诊。患者9年前无明显诱因于龟头处出现红斑,持续不退,逐渐增大,后发展至冠状沟及包皮内侧,表面少许无色分泌物,无自觉症状。自行外用抗生素软膏无效。患者既往体健,无结核和其它传染病史,无长期服药史,否认婚外性接触史。体检:龟头、冠状沟及包皮内侧可见椭圆形鲜红色斑片,约2cm×3cm,边缘较整齐,边界清楚,表面湿润,触之不痛,无浸润感,无明显溃疡(图1)。组织病理检查:龟头处活检标本HE染色可见粘膜上皮角化不全,海绵水肿及个别…  相似文献   

17.
继发于尖锐湿疣的皮角二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例1男,20岁,因阴茎冠状沟处新生物1月余于2001年7月24日来我科就诊,患者发病前有非婚性接触史。4个月前阴茎冠状沟、包皮处出现数个大小不一的红色疣状丘疹,逐渐增大,形成菜花状增生物,无自觉症状。曾在当地卫生院诊断为尖锐湿疣,经多种治疗,皮损多次复发,遂在个体医生指导下,在家自用疣立净搽剂外搽,部分皮损消退。就诊前约1个月在包皮系带左侧冠状沟处出现两个相连的羊角样增生物,表面粗糙呈淡褐色,逐渐增大,无痛痒,即来我院就诊。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情况:阴茎包皮系带左侧冠状沟处见2个相连的约1.5cm×0.5cm羊角样的锥形增生物,质…  相似文献   

18.
正患者男,34岁。主诉:阴茎皮下结节2年余。现病史:患者2年前行包皮环切术后出现阴茎皮下结节,触之疼痛,偶有瘙痒,包皮表面无明显异常改变,结节逐渐增大,未予特殊治疗。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阴茎皮下可触及单个结节,约黄豆大,质地稍硬,边界清楚,可移动,压痛明显,表面未见破溃、渗出(图1)。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可见不规则杂乱排列增生的梭形细胞束,大小形态不一,包埋于纤维性间质内(图  相似文献   

19.
1临床资料患者男,53岁,主诉阴茎溃疡1周。该患者久居牧场,远离城镇,卫生条件差,自诉有多个性伴侣。患者就诊前1周偶然发现阴茎冠状沟处有一溃疡,该溃疡无明显异常感觉,未见明显出血,自发现以来未见明显扩大。皮肤科检查:包皮过长,完全覆盖尿道口,翻开包皮,于阴茎背侧冠状沟处见约1.5 cm×1 cm大小溃疡,与包皮内板粘连,溃疡底部平坦,上覆脓性分泌物,溃疡边缘整齐,轻微堤状隆起,触及质硬。  相似文献   

20.
患者阴茎红斑、糜烂半年余。皮肤科情况:阴茎背侧包皮内板可见一直径约1.5~2.0cm大小不规则红斑,微隆起,,边界清,触之有浸润感,表面轻度糜烂,初步诊断为浆细胞性包皮龟头炎。给予雷公藤多甙、艾洛松等治疗未见明显好转,持续两年后复诊皮疹有增大趋势,转至泌尿外科行阴茎部分切除术,皮损组织病理示:增殖性红斑恶变伴浸润。诊断:增殖性红斑-鳞状细胞癌。术后伤口愈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