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2013年1月-2014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治疗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焦虑、疼痛、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护理后观察组焦虑、疼痛评分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消除紧张、焦虑情绪,提升手术效果及安全性,让患者对护理工作更加认可、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与分析护理因素在骨折术后患者临床恢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我院收治的骨折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折术后采取综合性护理,可以有效减轻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术后疼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住院手术治疗的240例普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进行普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下列护理干预: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宣教疼痛知识、实施心理护理、提供舒适护理、进行疼痛评价、指导减轻疼痛技巧、合理应用止痛药物。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清醒时VAS评分观察组(6.98±1.50)分,对照组(6.94±1.49)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48 h VAS评分(4.13±1.11)分、(3.11±0.9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0±1.09)分、(3.98±1.1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普外科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降低VAS评分,减轻疼痛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最终提升普外科的总体护理质量和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舒适护理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导管(PICC)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120例接受PICC置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置管时间、焦虑、疼痛情况、舒适度、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置管后观察组患者置管时间、焦虑、疼痛、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PICC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减轻患者疼痛,减少置管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患者入手术室前疼痛舒适护理干预对策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100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骨科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对策。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疼痛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患者行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施舒适护理干预科显著减轻下肢骨折患者术前疼痛情况,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应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术患者的效果。方法将4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护理组与舒适护理组,各20例,分别行常规护理、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评分与舒适满意度。结果舒适护理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护理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护理满意度高,患者焦虑程度降低,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高血压患者120例。对照组60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8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的血压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够帮助患者稳步降低血压,同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本次研究的9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采用舒适护理。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止血时间长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工作中使用舒适护理的方法,可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缩短止血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手外伤皮瓣移植术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以探索其优质护理方案。方法以医院收治的行手外伤皮瓣移植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案,即常规护理方案和舒适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术前及出院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各级疼痛程度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更优,出院时Barthel指数评分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舒适护理对于减轻手外伤皮瓣移植术患者术后疼痛及提高其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干预降低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价值。方法2016年1—12月实施常规护理的外科手术患者108例作为对照组;2017年1—10月实施疼痛护理干预的外科手术患者104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化的、具有针对性的疼痛护理干预措施:建立疼痛管理小组、实施疼痛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完善疼痛护理措施、应用镇痛药物护理。结果两组手术后清醒时疼痛程度分级[(2.28±0.34)vs.(2.31±0.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分级24小时为(1.54±0.23)、78小时为(1.31±0.49),低于对照组的(1.97±0.40)、(1.69±0.52),镇痛药物应用(67.31%)低于对照组(81.48%),护理满意度(96.30%)高于对照组(90.38%)(P0.05)。结论对外科手术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少了止痛药应用,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腹腔镜下行宫外孕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自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00例腹腔镜下行宫外孕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宫外孕手术,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焦虑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护理,两组患者SAS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腹腔镜宫外孕手术患者可显著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患者纤维喉镜检查的恐惧感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纤维喉镜检查的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恐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经纤维喉镜检查患者应用中可减轻患者恐惧感,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骨外科术后疼痛患者使用舒适护理后的效果。方法本院骨科2017年1月1日—10月1日一共收治130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方法,将两组患者骨外科术后的疼痛度和满意度进行比较,观察何种护理方法更加有效。结果通过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疼痛都有所减轻,但明显观察组患者的总体疼痛级别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程度大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外科术后疼痛的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方法,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护理效果患者很满意,有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价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16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全新的舒适护理干预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生命体征、舒适程度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的差异。结果:干预组患者术中和术后舒适程度、临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心率、血压等临床生命体征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中对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护理满意程度,改善患者临床生命体征,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30例行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3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舒适护理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疼痛程度和SAS评分。结果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300例外科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心理状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疼痛显著轻于对照组,心理状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满意度评分为(91.23±3.15)分,对照组满意度评分为(71.62±3.5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外科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急性疼痛的护理管理相关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1月我院治疗的四肢创伤骨折患者120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疼痛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针对性疼痛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疼痛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结果在疼痛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的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最终的得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疼痛护理方式在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急性疼痛的护理管理中具有明显的效果,这一护理方式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极强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在术后快速康复理念指导下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此次研究对象是本院2019年5月—2020年6月收治的9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用数字表法分组,各45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取快速康复理念指导与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分别95.56%和80.00%,组间对比,观察组更高(P 0.05);护理前,组间疼痛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 0.05);经护理后,观察组比对照组疼痛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在术后快速康复理念指导下治疗,能够缓解患者疼痛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保证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干预对上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0例上肢骨折术后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且上肢关节RO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可缓解上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闭环式护理在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4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94例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两组均采用瓣膜置换术,对照组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手术期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闭环式护理。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心功能分级、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心功能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Ⅰ级占比高于对照组,Ⅲ级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情感职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生命活力、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环式护理能够改善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心功能,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