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焊工尘肺是职业病尘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对我院收治的经CT扫描且经临床确诊的24例电焊工尘肺作一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煤工尘肺的CT诊断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usefulness of CT in CWP, 100 coal workers were examined with both chest radiograph and CT scan. Comparison was done,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both modalities yielded similar sensitivity to simple CWP. The CT score of simple CWP correlated well with ILO classification and 1986 Chinese criteria for staging of pneumoconiosis, whereas in complicated CWP, the CT scan was significantly superior to chest radiograph. CT scan identified readily large opacities. It could detect large opacities in 40% of simple CWP diagnosed on the basis of chest radiograph. CT scan also identified more cavities and calcifications within large opacities. The CT attenuation values were less reliable. The authors were of the opinion that at present CT attenuation values is not recommended for routine evaluation of CWP.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常规剂量CT、低剂量CT及高分辨率CT(HRCT)3种扫描方案对尘肺的诊断能力,以期确定最佳方案。方法 37例经专业机构确诊的尘肺患者均经常规剂量CT、低剂量CT及HRCT3种方案扫描。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与比较该3种方案对尘肺特征性表现,小阴影、大阴影及进行性团块状纤维化(PMF)及纤维化早期表现及合并症的检出率。结果 3种扫描方案对小阴影、大阴影及团块状纤维化(PMF)的检出例数相符,均为36例、20例及16例,而对于大、小阴影及PMF周围的瘢痕肺气肿、肺纹理扭曲等征象,以HRCT显示较清晰。HRCT对早期肺间质纤维化,诸如胸膜改变、小叶间隔增厚、小叶肺气肿及蜂窝状影的显示例数显著多于其他两组(P〈0.05)。除肺气肿外,3种方案对其他合并症肺结核、肺癌及呼吸系统感染等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别。结论低剂量CT与常规剂量CT均可用于尘肺的普查与诊断,为减少受检者的辐射剂量,应尽可能采用低剂量CT扫描。而对于肺间质改变的观察,HRCT应作为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尘肺及其并发症的CT表现。方法 24例呼吸系疾病患者被分为3组:8例经X线胸片确诊的尘肺,5例有接尘史,11例无接尘史。全部患者最初均经胸部常规性CT扫描。尘肺组还经薄层扫描及重建肺部HKCT图像。结果 CT显示3组病人或多或少均存在磨玻璃样改变,叶间裂间质增厚,全小叶型肺气肿,以及支气管血管束变细等病变,且未见组间明显差异。小叶间隔增厚与支气管血管束变粗仅见于尘肺组与接尘组。胸膜下肺气肿亦见尘肺组明显多于其他两组。结论 CT扫描不仅能显示X线胸片上所看到的尘肺特有的病变,还能提供尘肺并发症存在的可靠信息,因而有助于及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壹期电焊工尘肺肺部不同HRCT表现的病理学基础。方法对比分析15例确诊为壹期电焊工尘肺的肺部HRCT资料和经支气管肺活检的病理资料。HRCT检查和经支气管肺活检的间隔时间在3~50天。15例中男性13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35±6.8)岁,电焊工工龄(8.8±3.5)年。将标本粉尘的量分为无、少量、中量和大量,将纤维化的程度分为无、轻度、中度和重度。结果 HRCT上7例主要表现为小叶中心小叶核影的增大、增多,呈分支状线影;3例表现为小叶中心的磨玻璃密度的结节影,约4~8mm大小;5例表现为磨玻璃结节与分支状线影混合存在。其中5例有轻度小叶间隔增厚,6例可见小叶中央型肺气肿。病理学表现为呼吸性细支气管及其肺泡群内大量尘斑,并可见肉芽组织和少量的胶原纤维,支气管粘膜下肺组织和肺泡间隔纤维组织弥漫增生,胶原纤维沉积。偏光镜和普鲁士蓝铁染色证明尘斑中铁颗粒存在。弥漫性以分支状线影为主要表现的纤维化程度重于弥漫性磨玻璃密度结节为主的病例(t=9.00,P=0.00),但粉尘量以磨玻璃密度结节为主的病例较重(t=-4.71,P=0.001)。结论 HRCT可以显示电焊烟尘所致的肺内尘斑及其纤维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螺旋CT在尘肺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螺旋CT在尘肺影像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尘肺的胸片与螺旋CT的影像表现。结果:螺旋CT检查的39例中有23例出现散在的2—9mm圆形结节影,大于10mm的大结节有12例,29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35例显示胸膜病变,ll例分别患有新老肺结核灶,34例有不同组的淋巴结肿大或钙化。纠正胸片误诊的I期尘肺5例,Ⅱ期尘肺l例,发现胸片未能准确分期的Ⅱ期尘肺4例、Ⅲ期尘肺2例。结论:螺旋CT在显示尘肺的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上较常规胸片敏感,可以弥补x线平片的许多不足,有利于尘肺的正确诊断和鉴别诊断,特别有利于尘肺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8.
目的:通过分析Ⅲ期尘肺大阴影的CT与X线表现,探讨CT在Ⅲ期尘肺大阴影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我院确诊的Ⅲ期尘肺病例,对其X线片和CT片表现进行对比分析,并尝试进行CT分型。结果:团块状19例,斑片状、条片状26例,CT表现与X线片一致占36例,9例CT显示比X线片范围大。CT对观察大阴影的分布、形态改变较X线平片优越。结论:CT可作为Ⅲ期尘肺大阴影重要辅助诊断方法,是鉴别诊断的主要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煤工尘肺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的CT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认识煤工尘肺 (coalworker′spneumoconiosis ,CWP)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的CT表现、病理形态及对CWP合并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1)CWP尸检离体肺脏 12例 ,制成充气膨胀固定标本 ,行CT扫描 ,观察淋巴结大小及病理改变。 (2 )CWP 71例 ,CWP合并肺癌 2 2例 ,观察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的CT表现。结果 (1)单纯型CWP的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以 3级纤维化改变多见 ,4级纤维化仅见于复杂型。 1例复杂型CWP的淋巴结累及邻近的支气管和血管 ,并与肺内进行性大块纤维化 (progressivemassivefibrosis ,PMF)融合。 (2 )复杂型CWP平均每例淋巴结数多于单纯型(t=4 0 0 9,P <0 0 1)。在分布上 ,7区淋巴结肿大最多见。其次依次为 10R、5、4L及 4R区。CWP淋巴结短径均 <3cm ,>2cm者占 7 4%。 (3)淋巴结钙化发生率为 6 1 1% ,蛋壳状钙化仅占 14 7%。(4)CWP合并肺癌的淋巴结短径 >2cm者占 2 0 8% ,比CWP多见 (χ2 =2 1 5 97,P <0 0 1) ;>3cm者为 7 6 %。结论 CWP肺门和纵隔淋巴结短径于 1cm大小已有尘性纤维化及煤矽结节形成。短径 >2cm的肺门和纵隔淋巴结在CWP合并肺癌多见 ,>3cm的淋巴结对CWP合并肺癌与PMF的鉴别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将尘肺合并肺结核与单纯尘肺的CT影像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明确两者之间的差异。方法 收集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在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确诊为尘肺合并肺结核和单纯尘肺患者各50例,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的病变形态和病变范围。结果 与单纯尘肺组相比,尘肺合并肺结核组CT影像学检查中病变形态特征表现为斑片、索条、空洞、胸膜增厚、胸腔积液更为常见,而实变、合并支扩、合并气胸、纵隔淋巴增大伴/不伴钙化等影像学特征差异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尘肺合并肺结核组的病变的分布范围与单纯尘肺组相比更大。结论 尘肺合并尘肺与单纯尘肺的CT影像学检查显示,两组患者的病变形态存在一定的差异,尘肺合并尘肺患者肺部病变范围明显更大。 相似文献
11.
煤矿工尘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工尘肺是煤尘在患者的肺部大量沉积而引起的疾病。为了对煤工尘肺的诊断和早期的防治提供依据,本文对963例煤工胸片进行分析。1材料与方法本组963例中,均为男性,年龄26~47岁,平均35.1岁,工龄最短的7年,最长21年。检查胸部X线片,观察煤工的身体状况。2结果在963例中,发现有煤尘肺的960例,其中713例有Ⅱ、Ⅲ期煤尘肺,247例有Ⅰ期煤尘肺,表1。Ⅰ期煤尘肺双肺中下野纹理稍多,弥散的2mm~4mm大的结节影,可有双肺轻度肺气肿的表现(图1)。Ⅱ、Ⅲ期煤尘肺表现为肺野弥漫的结节影,部分融合成大结节,肺门有结节灶,或可有钙化,相对正常的肺呈肺气肿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尘肺及其并发症的CT表现。方法24例呼吸系疾病患被分为3组:8例经X线胸片确诊的尘肺,5例有接尘史,11例无接尘史。全部患最初均经胸部常规性CT扫描。尘肺组还经薄层扫描及重建肺部HRCT图像。结果CT显示3组病人或多或少均存在磨玻璃样改变,叶间裂间质增厚,全小叶型肺气肿,以及支气管血管束变细等病变,且未见组间明显差异。小叶间隔增厚与支气管血管束变粗仅见于尘肺组与接尘组。胸膜下肺气肿亦见尘肺组明显多于其他两组。结论CT扫描不仅能显示X线胸片上所看到的尘肺特有的病变,还能提供尘肺并发症存在的可靠信息,因而有助于及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严格执行我国尘肺诊断标准,健全尘肺职报制度。材料与方法:一例退休煤矿工术前X线胸片与CT被诊断为肺癌,术后病理证实为PMF型煤工尘肺。结果:X线胸片与CT片上均可见右上肺叶内约4cm~3大小之块影,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该团块大小为6×6×5cm,其成份为胶原纤维,煤矽结节,尘斑以及大量尘细胞与游离尘混杂而成,结合职业史,定为PMF型3期煤工尘肺。结论:PMF型尘肺在X线胸片和/或CT上的表现特征是在肿物阴影的背景上可看到来自胶原纤维增生的高密度线条状和/或点状影,只要仔细判别,就不难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6.
17.
电焊工与其他粉尘作业者的肺部高分辨率CT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在电焊工及其他尘肺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89例不同粉尘作业者进行肺部HRCT检查,平均年龄44.0岁,平均工龄13.1年.采用GE NX/i螺旋CT扫描仪,深吸气末HRCT采用层 厚1~2 mm,间隔10 mm,轴面扫描,扫描速度1 s/r,高分辨率重建.分析HRCT的异常表现.结果 289例粉尘作业者中121例(41.9%)肺部HRCT表现为分支状细线影,47例(16.3%)可见边缘清晰结节,与分支状细线影形成"树芽征"表现.28例(9.7%)表现为磨玻璃密度结节,位于小叶中心,边缘模糊.18例(6.2%)肺内可见磨玻璃影.矽尘较焊尘更易 出现肺结构扭曲异常(χ2=11.649,P<0.05).焊尘较矽尘和其他粉尘较少引起肺气肿改变(χ2=24.457, P<0.05).结论 HRCT可显示尘肺早期表现,对纤维化病变的评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
20.
多层螺旋CT后处理图像技术对尘肺小阴影的显示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之HRCT、MPR、MIP对煤工尘肺小阴影的显示价值。方法:采用Somaton Sensation 16多层螺旋扫描机,对67例0 和1期煤工尘肺患者进行高分辨率螺旋扫描,并进行高分辨1mm层厚轴位及冠状位MPR成像、轴位与冠状位10mm层厚MIP成像。结果:HRCT与10mm层厚CT对照:对p和s型小阴影:P<0.05,对qr、t、、u型阴影:P>0.05。HRCT与MPR联合观察在对p型小阴影的显示上优于单纯轴位HRCT(P<0.01),对其它型小阴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层厚MIP与常规CT在显示小圆形阴影肺区数上,对p型阴影有显著差异(χ2=16.7317,P<0.001),对q型阴影有差异(χ2=7.2970,P<0.01),对r型阴影无差异(χ2=0.0290,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的HRCT、MPR和MIP重建技术在显示煤工尘肺小阴影方面有重要价值。MIP具有反映小圆形阴影密集度的效果,是在多层螺旋CT各种成像方式中反映小圆形阴影密集度的最好方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