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老年肿瘤患者143例,CIK细胞治疗4个疗程,随访观察疗效、生活质量、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近期疗效有效率为62.24%。患者KPS评分在治疗前为(37.8±10.2)分,治疗后为(53.4±9.9)分。治疗后CD3~+、CD3~+CD8~+、CD3~+CD56~+细胞亚群比例均显著升高(P0.05),CD3~+CD4~+细胞亚群变化无显著差异。143例患者中有10例(6.99%)发生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结论 CIK细胞治疗为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并且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其他疗法无法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介素(interleukin,IL)-12诱导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联合化疗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将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食管癌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10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自体CIK细胞输注与奥沙利铂联合方案治疗,自体CIK细胞在体外培养期间,以干扰素-g(interferon,IFN-g)、白细胞分化抗原-3抗体(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3 mice antibody,C D3m A b)、I L-2、I L-1a作为诱导剂,研究组患者自体CIK细胞在体外培养期间,以IL-12、IFN-g、CD3m Ab、IL-2、IL-1a作为诱导剂.在经过治疗后检测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达情况和CIK体外培养期间的CIK表型分布情况和杀伤活性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以及治疗有效人数及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稳定患者数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治疗后疾病进展人数,对照组患者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外周血CD3+、CD3+C D8+、CD3-C D16+C D56+、CD3+C D16+C D56+T细胞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外周血CD3+C D4+T细胞所占比例和C D3+C D4+/C D3+C D8+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CIK细胞CD3+CD4+、CD 3+CD 16+CD 56+T细胞所占比例及C D3+C D4+/C D3+C D8+显著低于对照组,而C D3+C D8+T细胞所占比例则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CIK细胞在体外杀伤活性也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CIK细胞(P0.05).结论:IL-12诱导的CIK细胞联合化疗对于食管癌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化疗联合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急性白血病(AL)的疗效。方法选择经化疗达完全缓解(CR)>6个月的AL患者41例。19例患者接受化疗联合自体CIK细胞治疗,22例接受同期单纯化疗作为对照组。CIK细胞治疗采用血细胞分离机大量采集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抗CD3单抗、IL2、IFNγ培养10d,将细胞洗涤后经静脉于化疗后第一天回输给患者。结果CIK组19例患者化疗同时共接受52疗程CIK细胞治疗,每例患者平均接受2~3个疗程CIK细胞治疗。每疗程回输CIK细胞总数为(22~300)×109/L,平均(142±85)×109/L。4年持续CR(CCR)率CIK组为734%;单纯化疗组4年预期CCR率为27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接受≥3个疗程CIK治疗的10例患者至观察截止时均处于CCR,中位CCR期43个月(23~52个月);接受<3个疗程CIK治疗的患者4/9例复发。结论化疗联合自体CIK细胞治疗AL的CCR率明显优于单纯化疗;疗效与疗程有关,疗程≥3个患者的疗效优于疗程<3个的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体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联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rh IL)-2对B细胞恶性淋巴瘤患者T细胞亚群及β2微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接受CIK联合rh IL-2治疗的46例B细胞恶性淋巴瘤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未接受CIK联合IL-2治疗的46例B细胞恶性淋巴瘤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T细胞亚群、β2微球蛋白、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D3~+、CD3~+/CD8~+、CD3~+/CD56~+水平均比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高(P<0.05);β2微球蛋白比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得分均比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B细胞恶性淋巴瘤患者中应用自体CIK联合rh IL-2方案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T细胞亚群和β2微球蛋白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自体CIK细胞回输治疗对晚期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支持。方法按研究需要对近两年内我院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进行筛选,选取的7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组。分别予以单纯化疗治疗和化疗联合自体CIK细胞回输治疗。并组间比较及分析外周血CD4+、CD8+和CD4+/CD8+等T淋巴细胞亚群,KPS评分及生活质量等数据。结果观察组治疗后CD4+、CD8+和CD4+/CD8+等数据均具有显著优势(P0.05);观察组治疗后KPS评分具有显著优势(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体CIK细胞回输治疗用于晚期肺癌的辅助治疗能够提升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对改善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体树突细胞(DC)/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联合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诊治的90例EGFR突变的NSCL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分为联合组和单药组,单药组采取口服吉非替尼进行治疗,联合组DC/CIK联合吉非替尼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联合组近期有效率(DCR)和疾病控制率(RR)及明显高于单药组(P<0.05);联合组经过治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CD3+、CD4+、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明显高于单药组(P<0.05);联合组较单纯化疗组患者体力下降和食欲减低明显降低(P<0.05);联合组与单药组的无疾病生存进展时间(PFS)延长了2.5个月,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联合组CIK输注后出现发热5例、胸闷3例,经对症处理后缓解,两组皮疹和腹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C/CIK联合吉非替尼治疗EGFR突变的NSCLC,可以提高患者DCR和RR,减少化疗药物对患者免疫力的影响,提高抵抗力,延长患者生存期,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自体 CIK 细胞联合培美曲塞和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7月于我院诊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87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n =44)和对照组(n =43)。对照组实施培美曲塞和顺铂一线治疗,研究组采用自体 CIK细胞联合培美曲塞和顺铂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药物毒性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自然杀伤细胞、CD3+、CD4+、CD8+、CD4+/CD8+)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对照组(P 值均<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6.36%和65.12%,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χ2=5.363,P <0.05);研究组生活质量总稳定率(52.27%)高于对照组(18.60%)(χ2=10.752,P <0.05);研究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Ⅰ~Ⅱ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Ⅰ~Ⅱ度、Ⅲ~Ⅳ度)均低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12.164、11.553、5.132,P 值均<0.05)。结论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自体 CIK 细胞联合培美曲塞和顺铂治疗,患者免疫功能、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疾病控制率高,药物毒性反应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免疫治疗老年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老年晚期乳腺癌的有效措施。方法选择同期治疗的老年晚期乳腺癌患者46例,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n=23例)和观察组(n=2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化疗措施,观察组在常规化疗措施基础上给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免疫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及毒副反应。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分别为43.5%和73.9%,临床有效病例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T淋巴细胞(CD3+)、T辅助细胞(CD3+/CD4+)、T抑制细胞(CD3+/CD8+)和NK细胞(CD3-/CD16+CD56+)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化疗期间出现的毒性反应例数无明显增加。结论 CIK免疫治疗可提高老年晚期乳腺癌常规化疗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且不增加毒性反应,具有安全可靠、无副作用的特点,是值得广泛推广的治疗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分析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联合化疗在Ⅱ期胃癌术后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方法接受CIK细胞联合化疗的Ⅱ期胃癌术后患者61例为联合治疗组,以同时期仅行术后化疗的Ⅱ期胃癌患者6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Karnofsky评分、无病生存期、总生存期的差别,同时观察CIK细胞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较对照组外周血CD3~+、CD4~+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增多(P0.05)、CD4~+/CD8~+比值显著升高(P0.05),其5年生存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无病生存期及总生存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 CIK细胞联合化疗能够降低Ⅱ期胃癌术后的复发风险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体血回输对外伤性多脏器损伤患者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以2011-03-2015-09在急诊科接受术中自体血回输治疗的56例外伤性多脏器损伤患者为自体血回输组,对照组为同期单纯输注异体血的同类型患者73例。记录围手术期失血量、异体血输入量、回收血量、输血不良反应及术后感染发生率。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术前、术后3d及10dT细胞亚群(CD3~+、CD4~+、CD8~+)与NK细胞含量;应用酶标仪测定术前、术后3d与术后10dIgG、IgM和补体C3水平。结果:(1)自体血回输组异体血输入量、输血不良反应和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术后3d、10d与术前比较,CD3~+、CD4~+、NK细胞、IgG、IgM水平下降(P0.05),CD8~+水平上升(P0.05);自体血回输组术后3d、10d与术前比较,C3水平上升(P0.05);自体血回输组术后3d、10dCD3~+、CD4~+、CD8~+、NK细胞、IgG、IgM、C3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血回输对外伤性多脏器损伤患者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免疫治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间在本院确诊并行TACE术的6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是否联合CIK治疗分为联合治疗组(CIK+TACE)32例和对照组(TACE)35例,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生活质量(QOL)改善、临床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FS)等指标。结果在CIK首次回输后7 d,联合治疗组患者外周血CD3+、CD4+细胞的比例和CD4+/CD8+比值分别为(70.32±2.36)%、(32.18±2.27)%和(1.15±0.05),显著高于CIK细胞治疗前水平[(63.56±2.42)%、(30.34±2.05)%和(0.90±0.05),P<0.05)];CIK细胞治疗后外周血CD8+细胞比例为(29.35±2.95)%,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33.28±3.14)%,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治疗前后Karuafsky评分分别为(74.6.±12.5)和[(83.4±14.7),P<0.05];联合治疗组部分缓解率为53.1%,与对照组42.9%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中位PFS为16个月,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5个月(P<0.05);CIK治疗后不良反应轻微,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正常。结论CIK细胞免疫疗法联合TACE术较单纯TACE术治疗,可以提高肝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延缓肿瘤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IK细胞疗法对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2012年收治的肝癌术后患者,在采用常规治疗措施的同时联合应用CIK细胞免疫方法进行临床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液中的T细胞亚群和NK细胞及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患者外周血液中CD3+、CD4+、NK细胞及Th1/Th2细胞因子水平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采用CIK细胞免疫治疗能有效提高肝癌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糖皮质激素(激素)耐药性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12例激素耐药性cGVHD患者在原有免疫抑制剂基础上联合MSC治疗.12例患者共接受24例次MSC输注,17例次MSC来自第二方,7例次来源于第三方,其中1例输注1次、10例输注2次、1例输注3次.首次输注细胞量1.0(0.4~2.1)×106/kg,第2次输注1.2(0.8~1.9)×106/kg,末次输注细胞量为1.1×106/kg.5例接受2例不同供者MSC输注.并分别于MSC治疗前、治疗后4周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CD+3、CD+4、CD+8、CD+19、CD+4CD+25、FOXF3+、FOXP3+CD+4及FOXP3+CD+25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结果 12例患者接受MSC输注后3例获得完全缓解(CR)、6例获得部分缓解(PR),总有效率(CR+PR)为75%(9/12).3例CB患者在MSc治疗471(372~731)d后停用免疫抑制剂,随访129(100~292)d cGVHD无复发;6例PR患者在MSC治疗64(60~79)d后开始进入免疫抑制剂减量阶段,目前除1例继发舌瘤致死外,其他患者应用小剂量免疫抑制剂维持治疗随访中位生存时间1152(795~1914)d病情仍稳定并存活.3例无效患者中,1例疾病稳定患者目前仍需联合三种免疫抑制剂治疗,另2例疾病进展患者分别于输注MSC8个月及10个月后死于白血病复发及肺脏cGVHD.输注MSC后12例患者CD4/CD8比例及调节性T细胞均显著升高,B细胞无明显改变.结论 第二方或第三方来源的Msc对于治疗激素耐药性cGVHD具有一定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CD4/CD8比例及诱导调节性T细胞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应用脐血和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30例CHB患者均为解放军第一○五医院感染科2010年10月-2013年6月住院患者,签署临床实验研究入组同意书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例,治疗组分别给予脐血或自体CIK细胞移植,同时给予干扰素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干扰素治疗,观察治疗后4、12周患者外周血ALT、HBV血清学标志物(HBV M)、HBV DNA对数值和CD4+/CD8+水平的变化。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或成组t检验。结果脐血或自体CIK细胞移植后12周,患者外周血ALT、HBeAg、HBV DNA对数值分别为(22.6±14.4)和(32.9±15.3)U/L;(12.5±5.8)和(18.4±8.8)PEIU/ml;(3.2±0.7)和(3.7±0.6),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t=2.80~5.45,P0.05)。两治疗组治疗4周后CD4+和CD4+/CD8+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2.21~2.43,P0.05);两组移植患者术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无与移植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人脐血和自体CIK细胞移植治疗CHB,短期内可明显抑制病毒复制,改善患者肝功能和临床症状,并能提高患者细胞免疫水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AL)外周血内免疫细胞水平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20例AL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初诊组(107例)、移植组(13例)、对照组(50例),比较各组外周血内免疫细胞水平的差异。结果:初诊组107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63例(58.88%),部分缓解10例(9.35%),未缓解22例(20.56%),其余12例(11.21%)死亡或放弃治疗。初诊组患者入组时、CR患者治疗后1个月、未缓解者治疗后Treg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NK细胞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R患者治疗后3个月、移植组患者移植成功后Treg细胞、NK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组患者入组时、未缓解者治疗后、移植组患者移植成功后CD4~+、CD4~+/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R患者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3个月T淋巴细胞亚群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监测AL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NK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有助于明确治疗效果、预测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m FOLFOX6化疗配合自体细胞免疫疗法(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对晚期大肠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09-01/2014-12收治的同时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晚期大肠癌患者89例,将其采用随机综合平衡序贯法分为联合组(29例)、化疗组(30例)和CIK组(30例).化疗组给予单纯m FOLFOX6方案化疗,CIK组给予单纯自体CIK细胞治疗,联合组给予m FOLFOX6化疗配合自体CIK细胞治疗.观察比较近期疗效、治疗前后3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3组近期疗效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临床获益率远高于化疗组和CIK组(86.2%vs 53.3%,56.7%)(P0.05),而化疗组和CIK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3组CD3、CD4、C D8、C D4/C D8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无明显变化(P0.05),而化疗组和CIK组CD3、CD4和CD4/CD8均显著降低(P0.05),CD8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后联合组均明显优于化疗组和CIK组(P0.05),而化疗组和CIK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2%,化疗组为46.7%,CIK组为10.0%,联合组和CIK组较化疗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采用m FOLFOX6化疗配合自体CUK细胞治疗晚期大肠癌患者近期疗效显著,且C I K细胞治疗可以避免化疗引起的T细胞亚群功能紊乱,减少不良反应,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地西他滨(DAC)对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及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s)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免疫调节及抗肿瘤的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AM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DAC+CAG化疗方案),对照组48例(CAG化疗方案),治疗持续3个疗程。记录两组患者1个疗程、2个疗程及3个疗程后完全缓解(CR)/骨髓完全缓解(mCR)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TAM及Tregs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第1疗程和第3疗程后的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TAM及Treg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巨噬细胞炎症蛋白(MIP)-1α、CD206~+细胞比例及Tregs细胞比例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MIP-1α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AC可能通过抑制老年AML患者TAM及Tregs的表达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提高患者缓解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胶囊联合308准分子激光对老年白癜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IL-2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白癜风患者162例,行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81例和观察组81例,对照组行白芍总苷胶囊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308准分子激光治疗。两组治疗6个月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治疗前后的血清IL-17、IL-23水平;使用细胞检测仪检测治疗前后的CD4~+、CD8~+和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用皮肤病生活质量问卷(DLQI)评估患者生活质量;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6个月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17、IL-23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清IL-17、IL-2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4~+/CD8~+和CD4~+、CD25~+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CD4~+/CD8~+和CD4~+、CD2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DLQI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70%)略低于对照组(9.8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芍总苷胶囊联合308准分子激光治疗老年白癜风患者,可有效缓解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树突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治疗老年中晚期食道癌的效果及对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该院收治的老年中晚期食道癌患者8例,分别采集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诱导产生DC细胞和CIK细胞,分3次回输给对应的患者,观察治疗效果,分别在第1次回输1 w前以及每次回输结束后1个月采集患者的外周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状况。结果经过治疗,有4例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例出现轻微体温升高;同时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各指标均明显好转,以CD3+CD4+CD25+、Th1和Th2变化最为显著。结论采用DC-CIK细胞方法治疗老年中晚期食道癌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免疫抑制状态,提高机体免疫效应,同时淋巴细胞亚群中各指标明显好转,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初步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中NK细胞、Treg细胞表达水平与疾病进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48例初诊MM患者治疗前及3~4个疗程治疗后外周血标本,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16~+CD56~+NK细胞、CD4~+CD25~(high/+)CD127~(low/-) Treg细胞百分比,并收集初诊MM患者年龄,性别,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β_2-微球蛋白(β_2-MG),血清白蛋白(Alb),血肌酐(Cr),血钙(Ca~(2+)),乳酸脱氢酶(LDH),骨髓浆细胞比例、免疫球蛋白、M蛋白、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等临床资料。结果:治疗有效组CD16~+CD56~+NK细胞百分比治疗后[(21.38±8.76)%]较治疗前[(16.00±7.11)%]升高,CD4~+CD25~(high/+)CD127~(low/-) Treg细胞治疗后[(1.90±0.92)%]较治疗前[(2.29±0.99)%]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无效组MM患者治疗前后NK细胞百分比[(15.63±3.50)%∶(18.13±5.30)%]及Treg细胞百分比[(2.93±1.43)%∶(2.81±0.94)%]无明显变化(均P0.05);不同ISS分期的MM患者外周血NK细胞百分比Ⅲ期低于Ⅰ期、Ⅱ期,Treg细胞百分比Ⅲ期Ⅱ期Ⅰ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NK细胞百分比与β_2-MG、LDH呈负相关,Treg细胞百分比与患者年龄、β_2-MG呈正相关,与Hb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核型有异常组CD16~+CD56~+NK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核型无异常组[(14.81±7.22)%∶(20.27±4.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核型有异常组较核型无异常组CD4~+CD25~(high/+)CD127~(low/-) Treg细胞百分比稍升高[(2.45±1.16)%∶(2.33±1.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CD16~+CD56~+NK细胞、CD4~+CD25~(high/+)CD127~(low/-) Treg细胞可作为判断MM疾病进展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