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ۺ��������ƽ�չ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短肠综合征 (以下简称短肠 )是指因各种原因引起广泛小肠切除 ,造成剩余的功能性小肠过短而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以及各种营养物质吸收不良的综合征。肠道的代偿能力甚强 ,切除 50 %的小肠并不引起症状 ;切除 75%以上可因吸收面积减少而出现严重腹泻、吸收不良 ,水、电解质紊乱 ,代谢障碍和进行性营养不良。肠外营养问世以前 ,造成短肠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原发病本身 (如广泛的血管病变或肿瘤 )、肠道吸收功能障碍导致的营养不良和肠外营养及其并发症所造成的感染和肝肾功能损害。随着肠外营养技术的进步以及对短肠综合征病理生理过程和…  相似文献   

2.
短肠综合征(short bowel syndrome,SBS)是由于大量小肠切除后,机体不能吸收足够的营养以维持生理代谢的需要.而导致整个机体处于营养不足的状况,继而出现器官功能衰退,代谢功能障碍,免疫功能下降,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综合征。成人短肠综合征可由于小肠因反复发作性疾病如克罗恩病或反复发作的肠梗阻、肠外瘘而多次被切除所致.也可因血管疾病如肠系膜血管发生梗塞,肠扭转血运障碍而坏死。或是外伤性血管破裂、中断,大量小肠因缺血坏死而被切除所导致。  相似文献   

3.
外科手术切除小肠的70%以上,或切除小肠的50%和回盲瓣后,导致了腹泻、脂肪痢、营养不良,严重者甚至死亡,即谓“短肠综合征”。在新生儿,小肠切除后剩留小肠短于75cm者,即为小肠广泛切除。肠系膜上动脉或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内疝、粘连性肠梗阻、腹部损伤等,都可导致小肠广泛切除。而肠闭锁、肠扭转、脐膨出、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腹裂及广泛的无神经节细胞症等,则是导致新生儿小肠广泛切除的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4.
结肠在短肠综合征中的代偿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短肠综合征 (shortbowelsyndrome,SBS)是指小肠切除 70 %以上 ,引起水电解质及营养物质吸收减少的综合病征[1] 。SBS常易导致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及严重的营养不良 ,尤其是对一些极短肠 (残留小肠 <30cm[2 ] )乃至全小肠切除的患者 ,若处理不当可使病情恶化甚至造成患者死亡。SBS主要病因有 :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或栓塞、肠扭转、外伤性肠系膜血管破裂、腹内疝和Crohn病等。 70年代后期 ,随着肠外营养 (PN)的发展 ,患者通过肠外途径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 ,营养不良的状况得以明显改善[3 ] 。但较长时间的PN…  相似文献   

5.
短肠综合征的围手术期治疗李宁,黎介寿短肠综合征是指大段小肠切除后,残存的功能性肠管不能维持患者营养需要的吸收不良综合征。本病常发生于广泛的肠切除后,常见病因有肠扭转,内外疝绞窄,肠系膜血管的血栓形成或栓塞等。此外,较长肠段的功能损害如放射性肠炎,或不...  相似文献   

6.
短肠综合征(short bowel syndrome,SBS)是指因各种原因引起广泛小肠切除后,机体不能适应肠道吸收而积骤然减少,而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以及各种营养物质吸收不良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严重腹泻、水电解质紊乱、代谢障碍、吸收不良和进行性营养不良,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7.
短肠综合征(short bowel syndrome,SBS)是指因各种原因引起广泛小肠切除后,机体不能适应肠道吸收而积骤然减少,而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以及各种营养物质吸收不良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严重腹泻、水电解质紊乱、代谢障碍、吸收不良和进行性营养不良,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8.
小肠广泛切除后可引起短肠综合征,以营养不良、体重下降、脂肪下痢和酸性腹泻等为其特征,多发生在仅存留功能性肠段不足1.2m时。在成人常见于肠系膜血管栓塞、克隆病、放射性肠炎以及肠肿瘤,在婴儿多发生在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小肠闭锁和中肠扭转等情况。其主要病理生理因素是丧失小肠吸收表面积和小肠快速排空,常因高草酸尿井发尿结石症,胆盐和胆色素代谢改变以及胃酸分泌过多而引起胆石症。胃酸分泌过多又加重腹泻和损害胰酶功能,也可引起消化性溃疡。广泛肠切除后可发生功能上和结构上代偿,尤以儿童的代偿潜力更大。第一次切除小肠切除时应警惕短肠综合征发生的可能性,要珍惜每1cm的肠段,婴儿存留肠段不足6cm者几乎  相似文献   

9.
肠功能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人们对肠道功能的认识偏重于营养物的消化、吸收。通常所称“肠衰竭”(intestinalfailure)是指肠消化吸收功能因各种原因产生了障碍,它包括因大量小肠切除后的短肠综合征(shortbowel syndrome);也包含因肠吸收不良综合征(malasorption syndrome);肠蠕动过快而致的腹泻,假性肠梗阻(pseudo-obstruction Of intestine)或神经性肠麻痹引起的肠蠕动缓慢或消失;慢性炎症性肠  相似文献   

10.
短肠综合征(SBS)是指因小肠广泛切除或各种原因造成小肠吸收面积减少而引起的一个临床症候群,主要表现为水、电解质和营养物质吸收障碍,出现腹泻、体质量下降、进行性营养不良等临床表现,继而出现器官功能衰退、代谢功能障碍、免疫功能下降,由此而产生的系列综合症,是肠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1].近年来随着对SBS的研究不断深入,对SBS患者病理生理改变和残存肠道代偿有了一定的了解,特别是对短肠发生后细胞因子、上皮增殖及凋亡调控在肠代偿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较快,现对近年SBS代偿调控机制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短肠综合征(SBS)引起的一系列代谢障碍和器官功能障碍严重程度主要决定于以下6个方面:(1)切除小肠的长度,更确切地说是小肠吸收表面积被切除的比例.(2)切除空肠还是切除回肠.(3)是否切除特殊功能部位段小肠,导致某种特殊功能障碍(如胆汁酸吸收不良或胃肠道激素合成功能受损).(4)是否保留回盲瓣.(5)残余肠段的连续性.(6)残余肠道是否继续发生病变.通常小肠切除75%以上,机体除表现代谢紊乱和营养不良外,还将出现明显的肝肾等器官功能损害,即为危重的短肠病人.  相似文献   

12.
李元新 《器官移植》2010,1(1):58-60
<正>经过20多年的发展,小肠移植已成为治疗肠衰竭病人的理想方法。肠衰竭的病因可分为两类:一类为肠道解剖学结构的缺失,即小肠广泛切除术后的短肠综合征;另一类是肠道虽然存在,但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导致肠功能丧  相似文献   

13.
肠功能障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长期以来,人们对肠道功能的认识偏重于营养物的消化、吸收。通常所称“肠衰竭”(intestinal failure)是指肠消化吸收功能因各种原因产生了障碍,它包括因大量小肠切除后的短肠综合征(short bowel syndrome);也包含因肠吸收不良综合征(malasorption syndrome);肠蠕动过快而致的腹泻,假性肠梗阻(pseudo-obstruction of intestine)或神经性肠麻痹引起的肠蠕动缓慢或消失;  相似文献   

14.
盲袢综合征(blind loop syndrome)是指小肠袢的内容物淤滞、细菌繁殖过多而造成的吸收不良综合征;临床上有腹泻、营养吸收障碍和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细胞贫血等表现。用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可得到良好的效果。狭义的盲袢综合征是指肠管(特别是小肠)的端-侧或侧-侧吻合术后造成的盲袢或盲袋,以及旷置肠管的残留肠袢所引起的吸收不良状态。广义的盲袢综合征还包括由于小肠结构或功能上的各种异常,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短肠综合征的描述及其定义 新生儿短肠综合征(short bowel syndrome,SBS)系指新生儿期因各种原因引起大部分小肠切除或旷置后,肠道吸收面积显著减少,从而产生以严重腹泻,水、电解质紊乱,营养吸收不良和体重丢失为特征的综合征.Grosfeld等和Cooper等将新生儿小肠切除50%或更多时即定义为SBS.其实,新生儿期小肠正常长度是随胎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的,如27周胎龄新生儿的小肠长度大约为115 cm,而正常足月新生儿平均小肠长度为250 cm.因而Galen等定义新生儿SBS时的剩余空回肠与孕周有关,最长可耐受的剩余空回肠长度是平均长度的25% 1SD,即孕周27~35周的新生儿,剩余小肠<50 cm;孕周大于35周,剩余小肠<72 cm.由于剩余肠道的代偿和适应能力个体差异悬殊,因而,临床上很难准确定义究竟剩余小肠多少即属于短肠.最近又有作者将新生儿SBS定义为:接受剖腹术并确定剩余小肠短于相同胎龄预计长度的25%,或者术后由于胃肠道不能耐受喂养需要静脉营养支持超过42 d者.  相似文献   

16.
张伟  朱维铭 《临床外科杂志》2011,19(10):662-663
短肠综合征(short bowel syndrome,SBS)是指小肠吸收面积骤然减少后而出现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营养吸收不良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严重腹泻、水电解质紊乱、代谢障碍、吸收不良和进行性营养不良。常见于小肠广泛切除和旷置的小肠过长等。一般认为,要获得机体所需要的营养,  相似文献   

17.
益气生津法结合胃肠外营养治疗短肠综合征2例张静吉吉朱培庭沈平刘铭升王伟良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医院(上海200032)短肠综合征是指小肠广泛切除(小肠切除量超过70%或残留肠管长度少于100cm)术后出现严重的消化道吸收和全身营养障碍的临床综合征〔1,2...  相似文献   

18.
手术切除70%的小肠可引起腹泻、脂肪泻、营养不良和体重降低,这些情况构成为“短肠综合征”。由于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或栓塞、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内疝、粘连或腹部创伤引起的小肠梗死,而必需行小肠大部切除术。Crohn′s 病患者由于多次反复切除病变肠袢;新生儿患多发性肠闭锁、脐氙、腹裂畸形或长节段神  相似文献   

19.
短肠综合征的治疗及其代偿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肠综合征 (shortbowelsyndrome,SBS)在临床上虽然不属于多发病 ,但由于其在治疗上有相当难度 ,所以一直被人们所关注。引起SBS的常见原因是肠系膜血管性疾病 (栓塞或血栓形成 )、肠扭转、Crohn病及创伤等。短肠综合征的症状及营养不良程度 ,与其剩余小肠长度密切相关。残留小肠长度小于 6 0cm或小于 1cm/kg体重被认为是SBS的长度标准。近 10年来在SBS的治疗方面虽然还不够完善 ,但已有了相当多的进展。理论上讲 ,小肠移植虽然是SBS最理想、最彻底的治疗手段。但由于小肠及其系膜富含淋巴组织…  相似文献   

20.
临床同种活体部分小肠移植:附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临床同种活体小肠移植治疗短肠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对1例因小肠扭转而切除大部分小肠和右半结肠,残留小肠仅20cm的超短肠综合征男性患者,行亲属活体同种部分小肠移植。供体为患者之母。受体术前行供体特异性输血,50mL/周,共8周。供受体巨细胞病毒感染状态均为阴性。移植肠长约160cm。移植肠的回结肠动静脉分别与受体肾下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端侧吻合,移植肠末端造口。术后给予抗排斥、抗感染、抗凝及营养支持治疗。结果:供体术后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受体已健康存活31周,无感染和排斥反应。术后8周脱离肠外营养治疗,口服低脂饮食,D-木糖吸收试验结果接近正常。结论:同种活体部分小肠移植是治疗短肠综合征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