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讨腹部CT增强扫描个性化碘对比剂注射方案匹配不同管电压对图像质量、对比剂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将行腹部CT增强检查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50例):对照组(120kV,低浓度对比剂)、低浓度组(100kV,低浓度对比剂)和高浓度组(100kV,高浓度对比剂)。测量并比较三组患者动脉期及门脉期图像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及噪声(SD),同时,记录并分析三组患者扫描的容积 CT 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D)。结果:分析三组患者图像质量评价的客观指标发现,高浓度组腹主动脉 SNR(T=2.83,P<0.01)、CNR(Mann-Whitney U=16.43,P<0.001)显著高于低浓度组;发现高浓度组的碘总量最低(3.44±0.47g),腹主动脉CT值最高(348.75±61.19HU)。比较三组患者门脉期的辐射剂量发现,高浓度组的CTDIvol(T=3.31,P=0.001)、DLP(Mann-Whitney U=755.50,P=0.001)和ED(Mann-Whitney U=755.50,P=0.001)值均显著低于低浓度组。结论:降低管电压并降低碘总量不影响图像质量,高浓度对比剂联合低管电压可以获得较好的增强图像质量,并显著降低对比剂用量和辐射剂量,提高患者耐受性和降低对比剂急性肾损伤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低kVp扫描技术在小儿心脏大血管CTA检查中降低辐射剂量的价值.方法 选取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TA检查病例39例分为两组,A组24例,B组1 5例.A组使用常规kVp 120,B组使用低kVp 90.记录两组病例扫描时机器自动显示的扫描长度(L)、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及剂量长度乘积(DLP).测量并计算左心房中部水平胸主动脉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以客观评价图像质量;双盲法主观评价心脏大血管后重组图像对肺动脉六分支的显示情况并给予优、良、差分级.对L、CTDIvol、DLP、E值、SNR及CNR进行t检验,主观图像质量评价采用x2检验.结果 A组和B组L分别为(10.40±1.97)cm和(9.54±1.72)cm,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169).A组和B组的CTDIvol分别为(11.6±0)mGy和(5.0±0)mGy,DLP为(120.67±22.55)mGy·cm和(47.68±8.61)mGy·cm,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o.0001),B组比A组分别降低56.9%、60.5%.A组和B组SNR分别为(41.86±12.05)和(42.11±7.83)(P=0.944),CNR分别为(33.15±10.82)和(33.75±6.76)(P=0.85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组和B组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判诊断满意率均达1oo%,统计学比较无差异.结论 小儿心脏大血管CTA检查使用低kVp扫描技术可以较大幅度降低辐射剂量,且不影响图像质量,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分析混合迭代重建技术(iDose4)在CT引导微波消融(MWA)治疗肝癌中对图像质量和患者的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收集205例CT引导下MWA手术患者,根据重建方式和毫安值的不同分为3组:对照组84例(标准重建+200 mAs)、iDose4组59例(iDose4+200 mAs)和低剂量组62例(iDose4 +140 mAs),分别记录每例术中进针前、消融前针到位、拔针后3个序列CT图像的客观参数,包括:噪声,用图像的标准差(SD)表示,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 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整体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并记录以上3个序列每例患者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 dose index volume,CTDIvol),总剂量长度乘积(dose-length product,DLP),总有效辐射剂量(effective dose,ED)。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iDose4组进针前、针到位、拔针后3个序列CT图像SD 显著较低(P<0.001),SNR、CNR显著较高(P<0.001),主观评价也有优势(P<0.05),CTDIvol,DLP,E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CTDIvol,DLP,ED有明显较低(P<0.001),针到位序列CT图像SD较低(P<0.05)、SNR、CNR较高(P<0.05),主观评价也存在差异(P<0.05),其他2个序列CT图像SD、SNR、CNR、主观评价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Dose4的运用能够在不增加患者辐射剂量的情况下,明显提高肝MWA术中CT图像的质量。另外,在结合低毫安扫描时,能大幅降低患者辐射剂量的同时,还能相对提高存在有消融针的CT图像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Revolution 16cm宽体探测器CT在婴幼儿及儿童腹部轴位扫描和螺旋扫描模式中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分析21例(1 d至10岁)腹部CT平扫检查且2个月内复查的患儿自身对照,根据就诊检查的先后分别行腹部轴位扫描(A组)和螺旋扫描(B组)。对A、B 2组图像进行主、客观评价,比较A组和B组图像主观评分、CT值(Hu)、噪声SD、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以及有效剂量(ED)。结果 A、B 2组患儿图像的主观评分、CT值、噪声SD、SNR、CN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CTDIvol、DLP和E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宽体探测器CT在婴幼儿及儿童腹部检查中采用轴位扫的扫描模式下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能有效降低患儿的有效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眼眶部螺旋CT检查螺距变化与图像质量、辐射剂量的相关性。方法分析80例眼眶部螺旋CT扫描的断面图像和重组图像,螺距分别为0.75、1.5各40例。同时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图像质量从影像层次、背景噪声、解剖结构及能否满足诊断要求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图像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螺距0.75、1.5的CTDIvol和DLP分别为23.01 mGy、131.18 mGy.cm和11.51 mGy、69.04mGy.cm,呈负相关;两组断面图像和重组图像的质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眶部螺旋CT检查螺距设置1.5时,既能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又能有效地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临床应用。方法:对46例临床疑似腺样体肥大儿童行16层螺旋CT低剂量和常规剂量扫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比两种剂量扫描的图像质量与患者的辐射剂量。结果: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与常规剂量扫描对显示鼻咽部的解剖结构及病变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381)。对低剂量组/常规剂量组两组腺样体CT值平均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256)。CT值标准偏差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313)。低剂量CT扫描显示儿童鼻咽部扫描参数中CTDIvol为4.35mGy、DLP为40.62mGy.cm,常规剂量CTDIvol为8.65mGy、DLP为81.23mGy.cm。低剂量与常规剂量相比,其CTDIvol和DLP降低了约50%的辐射剂量。结论: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腺样体肥大的诊断结果与常规剂量均相同,故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临床疑似腺样体肥大的患者,完全能替代常规剂量的16层螺旋CT扫描。  相似文献   

7.
齐燕  欧陕兴  钱民  彭光明  刘波  刘玉品   《放射学实践》2012,27(10):1095-1099
目的:探讨运用双源CT双能量技术行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204例患者分为两组行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A组采用双能量扫描方案,B组采用传统单能量扫描方案,比较两组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A、B两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70±0.72)分、(4.70±0.71)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00,P=0.318)。A、B两组图像左、右冠状动脉信噪比(SNR)分别为A组20.0±3.4和19.0±3.0、B组20.1±3.2和19.9±3.2,且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967,P=0.051;t=-0.233,P=0.816)。A、B两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分别为(48.27±8.70)mGy、(54.10±8.77)mGy;(565.63±115.48)mGy.cm、(702.75±144.04)mGy.cm;(9.62±1.96)mSv、(11.95±2.45)mSv,A组的CTDIvol、DLP及ED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64,P=0.000;t=-7.501,P=0.000;t=-7.501,P=0.000)。结论:双能量心肌灌注成像技术在不降低图像质量的情况下,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有效辐射剂量,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双源CT Flash Spiral扫描模式在婴幼儿胸部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20例拟诊为胸部疾患的婴幼儿随机分为A、B两组,A组60例(0~ 36个月),行双源CT Flash Spiral模式扫描,螺距3.0,扫描过程中患儿清醒;B组60例(0 ~36个月),行64层CT常规螺距模式扫描,螺距1.3,扫描过程中患儿处于睡眠状态.对A、B两组图像质量(运动伪影)、辐射剂量(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值、剂量长度乘积DLP值)及扫描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图像质量评级优于B组(Z=-9.96,P=0.00);A组患儿的平均CTDIvol值及DLP值均小于B组(t=-45.10,P=0.00;t-43.03,P =0.00);A组扫描时间短于B组(t=-55.31,P=0.00).结论 双源CT Flash Spiral扫描模式扫描速度快、辐射剂量低,婴幼儿于清醒状态行胸部CT检查亦能获得满意图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扫描方式对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采用GE 4层螺旋CT以相同的曝光量/周及扫描范围对机器自带质量控制(QA)体模进行不同扫描方式的扫描,分别以1 s/周、0.7 s/周、2 s/周的球管旋转时间和层厚组合进行序列扫描,以不同的螺距比与层厚的组合进行螺旋扫描.辐射剂量在扫描后机器自动记录的信息中获得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射线有效率;图像质量通过在体模图像上观察伪影、密度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有效层厚,测量水的CT值及噪声、均匀性值等参数而得到评判.对不同扫描方式及组合的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参数进行比较,并对CTDIvol、DLP进行t检验.结果 轴向扫描2 s/,周各组合的CTDIvol、DLP相应降低;螺旋扫描随螺距比的增加CTDIvol及DLP降低,随层厚的增加DLP也增加,CTDIvol相等.轴向扫描(1 s/周)的CTDIvol及DLP低于螺距比为0.75:1的螺旋扫描(1 s/周),两组间的DL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9,P<0.05).螺旋扫描较轴向扫描的图像有明显伪影,密度分辨率更低,有效层厚大于标称层厚且边缘模糊,其他指标比较接近.结论 在曝光量/周及扫描范围相同的条件下,MSCT轴向扫描的辐射剂量较螺旋扫描更低而图像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讨非迭代重建条件下,身体体质指数(BMI)<24kg/m2的患者行头颈部双低剂量(管电压100kVp,对比剂浓度270mg I/mL)CTA检查时,既能满足临床诊断需求又能降低辐射剂量的管电流范围。方法:将BMI<24kg/m2,行头颈部双低剂量CTA检查的61例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管电流200mA,43例;B组:管电流250mA,10例;C组:管电流310mA,8例。测量、计算三组患者主动脉弓、左右颈总动脉分叉部及左右大脑中动脉起始部的CT值、噪声、信噪比(SNR)、信号噪声比(CNR)、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及剂量长度乘积(DLP)后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双盲法由两位高年资的CT诊断医师采用5分法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结果:A、B、C三组患者年龄和BM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各层面CT值、噪声、SNR、CN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间图像主观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CTDIvol、DL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非迭代重建条件下,BMI<24kg/m2的患者使用头颈部双低CTA检查时,图像质量能够满足临床诊断需求且辐射剂量降低的管电流范围是200~250mA。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探讨RevolutionCT在头颈、主动脉及双下肢CTA一站式联合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RevolutionCT行CTA检查的47例患者,其中A组14例行头颈、主动脉及双下肢CTA多部位一站式扫描。B组18例行头颈CTA单部位常规扫描。C组15例行双下肢CTA单部位常规扫描,计算各组的辐射剂量。在A组与B组头颈部图像上测量颈总动脉、颈内动脉C1段和C4段、大脑中动脉M1段及基底动脉9个部位的CT值,计算头颈部CTA图像的对比噪声比(CNR);在A组与C组双下肢CTA图像上测量腹主动脉末端、髂总动脉、髂外动脉、股总动脉、股浅动脉、腘动脉和胫腓干13各部位的CT值并计算双下肢CTA图像的对比噪声比(CNR),并对头颈部及双下肢动脉CTA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采用Shapiro-WilkNormal分布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各组图像的主观评分及辐射剂量。结果:A组与B组头颈部9个部位的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之间的CNR和图像质量比较无差异。A组和C组双下肢13个部位的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之间的CNR和图像质量比较无差异。A组辐射剂量CTDIvol(8.33±5.05)mGy,DLP(1403.41±877.56)mGy·cm;B组CTDIvol(10.81±4.75)mGy,DLP(422.78±194.69)mGy·cm;C组CTDIvol(8.38±4.74)mGy,DLP(872.22±538.04)mGy·cm。A、B、C3组的CTDIvo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的DLP高于B、C两组,A组与B组的DL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DL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结论:使用RevolutionCT在头颈、主动脉及双下肢CTA一站式成像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和常规部位检查相比,能减少对比剂用量和辐射剂量,简化临床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第一代与Flash双源CT不同扫描方式在肺动脉成像时剂量与图像质量.方法 收集120例临床疑诊为PE患者,按扫描方式随机分为4组:A组行第一代双源CT双能量扫描(80/140kV),B组行flash双源CT双能量扫描(80/sn140kV),C组行flash双源CT双能量扫描(100/sn140kV),D组行flash双源CT双能量扫描(140/80kV).比较4组间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 dose volume index,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背景噪声和肺动脉信噪比.结果 各组间患者一般情况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B组的CTDIvol,DLP值明显低于A、C两组,图像质量明显好于D组.结论 flash双源CT(80/sn140kV)在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的同时可以减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CT扫描条件下人工智能(AI)系统对胸部模体内实性结节检出效率与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于仿真胸部拟人模体内各肺叶和肺段均匀放置不同CT值和直径的60颗不同形态的仿真结节。应用GE Revolution evo CT对胸部模体进行扫描, 通过调节管电压80、100、120和140 kV, 噪声指数(NI 10~40, 间隔2), 其他参数固定, 采集64组不同参数图像。在AI软件上记录仿真结节检出情况并计算检出率与误检率, 不同形态结节分别计算;记录每次扫描平均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不同管电压对类球形结节和不规则结节的检出率、误检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噪声指数对类球形结节和不规则结节的检出率、误检率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F=10.57、17.77、9.33, P<0.001)。不同管电压对CTDIvol、DL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不同噪声指数对CTDIvol、DL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9.87、60.92, P<0.001)。结节的检出率与噪声指数、CTDIvol、DLP...  相似文献   

14.
张鹏  都基权  许韫  焦健 《武警医学》2020,31(4):287-290
 目的 探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automatic tube current modulation, ATCM)对腹部CT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2018-09至2019-09部队查体时180名官兵,分成对照组40名,采用固定管电流400 mA进行CT扫描;实验组140名,采用ATCM进行CT扫描。分别记录两组扫描方案的辐射剂量指标:容积CT剂量指数(volumetric CT dose index, CTDIvol)、剂量长度积(dose length product, DLP)、个体化剂量估计值(size specific dose estimates, SSDE)、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 ED)。此外,测量各组图像中阑尾、腰大肌及皮下脂肪CT值,计算得到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同层皮下脂肪CT值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SD)、阑尾和腰大肌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由两名从事影像诊断工作15年以上医师对两组图像资料进行主观评价并记录评分。对两组辐射剂量、图像质量的比较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NI值与CTDIvol、DLP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2位影像科医师对各组CT图像质量评分的一致性分析使用Kappa检验。结果 两组CTDIvolm、DLPm、SSDEm、EDm的检验值F分别为3.14、8.75、1.82、7.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有明显辐射剂量下降;图像质量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两组SD、SNRA、SNRPM的统计学检验值F分别为1.22、2.93、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评分对比检验值F=1.34,P=0.1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I值与CTDIvol、DLP成呈显著性负相关(r=-0.919,P<0.05);2名影像科医师对CT图像评分具有较强的一致性(Kappa=0.675)。结论 ATCM扫描对腹部CT检查诊断效果可靠,且可大幅度降低辐射剂量,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胸围的固定管电流检查在幼儿胸部增强C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1例胸部增强参考病例的病例资料,建立DW与胸围(CC)的回归方程。依据胸围分为CC≤45cm、45cm0.05)。结论:根据患儿胸围计算SSDEDW 并以此设置固定管电流检查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可行性,在满足图像诊断要求的前提下可降低患儿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6.
基于辐射剂量结构化报告的CT辐射剂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应用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 DICOM )标准定义的辐射剂量结构化报告( RDSR),实现CT检查的辐射剂量统计分析。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软件,通过检索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 PACS),获取1230份CT检查的RDSR文件。将相关信息提取后,结合扫描部位建立患者剂量数据库。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成年组(10岁以上)及儿童组(0~1岁,1~5岁,5~10岁),分别统计各扫描部位的平均容积CT剂量指数( CTDIvol )、剂量长度乘积( DLP),估算有效剂量( E);并计算75%分位DLP值,与诊断学参考水平( DRL)相比较。结果成年患者组,CTDIvol与DLP值呈中度正相关(r=0?41),上腹部增强扫描的E最高,其75%分位DLP值超过DRL60%;儿童5~10岁组的CTDIvol高于0~1岁与1~5岁组(t=2?42、2?04,P<0?05), DLP值与年龄呈低度正相关(r=0?16),E与年龄呈中度负相关(r=-0?48)。结论应用RDSR获得患者辐射剂量是一种简单、高效的方法。随着新设备的普及与区域化医疗平台的应用,RDSR将成为剂量学水平调查及个人剂量记录的主要工具。  相似文献   

17.
张卫国  马怡尘  刘敏  蒋涛 《放射学实践》2015,(11):1134-1137
【摘要】目的:探讨CARE-kV 技术在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中(CTA)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8例下肢动脉CTA患者随机分为A组(CARE-kV组)、B组(根据体重指数确定kV值组)各39例,分析比较两组图像各测量点的CT值、CNR、CTDIvol、DLP、ED,并对重建图像质量、血管边缘形态、血管内对比剂充盈情况进行评估分析。结果:A、B两组图像各测量点平均CT值(430.02和374.11HU,P=0.10)、CNR(26.60±11.20、29.86±9.95,P=0.13)、图像主观评分VR(3.38±0.59、3.31±0.61,P=0.58)、MIP(3.79±0.40、3.62±0.49,P=0.08)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间CTDIvol(4.41±1.32 、6.19±3.19,P=0.02)、DLP(533.59±185.66、711.29±388.63,P=0.03)、ED(8.00±2.76、10.66±5.82,P=0.03)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RE-kV技术应用在下肢动脉CTA的检查中,既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辐射剂量又能保证图像质量,使管电压的选择更加合理、智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低管电压颈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对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需行颈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依据扫描管电压的不同分为A(80 kV)、B(100 kV)、C(120 kV)3组,每组20例.分析比较3组图像的CT值、对比噪声比(CNR)、信号噪声比(SNR)及辐射剂量,并对重建图像质量、血管边缘形态及诊断信心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A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D)较C组分别降低63.97%、63.83%及63.79%,B组CTDIvol、DLP及ED较C组分别降低35.65%、34.00%及34.05%.图像质量评价结果:A、B2组颈动脉平均CT值较C组显著增加,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B、C3组CNR、SNR值组间差异及两两比较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且A、B2组颈动脉重建图像质量、血管边缘形态及图像诊断信心评价整体满意,与C组无明显差别(P值均>0.05).结论 低管电压颈动脉CTA扫描在不影响图像质量及诊断信心的前提下,能大幅度降低辐射剂量.因此,低管电压颈动脉CTA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推荐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电脉冲(ECG-Pulsing)技术和Mindose技术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中降低辐射剂量的作用。资料与方法按照不同扫描方法随机将拟行双源CT扫描的136例可疑冠心病患者分为2组,标准组49例采用标准的ECG-Pulsing扫描,优化组87例采用优化后的ECG-Pulsing条件合并Mindose技术扫描。记录扫描后平均容积CT剂量指数(CT dose index volume,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ffective dose,ED)。扫描图像质量采用双盲法评分。两组CTDIvol值、ED值和图像质量评分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优化组CTDIvol值及ED值明显低于标准组(42.82±18.00mGy vs64.86±10.63mGy,11.72±5.16mSv vs17.26±3.36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75、t=-7.575,P<0.01),平均剂量降低约33.41%。标准组和优化组冠状动脉各段图像质量平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6±0.38分vs3.60±0.24分,P>0.05)。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时应用ECG-Pulsing合并Mindose优化技术,能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源CT低管电压Flash扫描在孕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孕妇和50例普通患者的胸部CT资料,分为A组、B组。A组采用Siemens双源CT Flash模式对肺部进行扫描,B组采用常规肺部扫描模式,2组管电压80 kV,管电流使用自动毫安秒技术。采用双盲法对2组图像质量进行评分。比较2组CT检查时间、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D)。结果:2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9,P=0.003)。A组扫描时间、CTDIvol、DLP及ED与B组比较分别减少约69.71%、39.56%、41.53%、42.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双源CT Flash扫描能够清晰显示患者肺部感染情况,且辐射剂量低,值得在孕妇的新冠肺炎筛查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