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与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直径≤3 cm)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6月35例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的原发性小肝癌患者(消融组),以及同期30例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的原发性小肝癌患者(腔镜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复发率及生存情况。结果:与腔镜组比较,消融组手术时间(53.89 min vs.128.57 min)、术中出血量(7.29 mL vs.115.33 mL)、术后住院时间(1.86 d vs.5.50 d)、住院费用(1.73万元vs.2.23万元)均明显减少(P0.05);术后肝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消融组与腔镜组的手术根治率(97.1%vs.100.0%)、3年复发率(51.4%vs.40.0%)以及术后1、2、3年无瘤生存率(74.3%vs.76.7%、62.9%vs.66.7%、37.1%vs.40.0%)与总生存率(85.7%vs.86.7%、82.9%vs.83.3%、77.1%vs.8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射频消融与腹腔镜手术切除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疗效相似。射频治疗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小肝癌的治疗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手术切除和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5cm)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小肝癌患者,手术切徐42例,射频消融46例,分析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全组平均随访34.36(6~72)个月。手术组与射频组总1、3、5年无瘤生存率为85.4%、40.9%、29.2%vs82.6%、27.7%、16.4%,平均无瘤生存时间32.78个月vs29.39个月(P=0.51),总累积生存率为100%、63.7%、50.4%vs100%、66.3%、37.4%。平均生存时间50.78个月vs47.62个月(P=0.67)。肿瘤≤3cm组中,手术组与射频组1、3、5年无瘤生存率为85.7%、62.5%、37.5%vs85.0%、37.4%、29.9%(P=0.50),累积生存率为100%、78.8%、59.1%vs100%、78.8%、51.7%(P=0.87)。肿瘤3~5cm组中,手术组与射频组1、3、5年无瘤生存率为85.7%、30.6%、30.0%vs80.8%、21.8%、10.9%(P=0.58),累积生存率为100%、56.8%、45.4%vs100%、56.9%、29.1%(P=0.4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个数对总体生存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2),但消除各因素可能引起的影响后,手术和射频两组总体无瘤生存期和总体生存期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直径≤5cm的小肝癌射频消融安全、疗效确切,近远期疗效与手术切除相近,可以考虑作为小肝癌的首选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射频毁损术与再手术切除治疗复发性小肝癌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射频毁损术治疗肝癌切除术后疗效以及其与再手术切除效果的比较.方法 病例为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在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治疗的213例复发性小肝癌(肿瘤结节直径≤3 cm,结节数≤3个),包括射频毁损术68例,再手术切除145例.Kaplan-Meier方法估计生存期,Log-rank分析生存曲线之间的差别,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从接受射频毁损术或再手术切除治疗时计算.结果 射频毁损术治疗的患者和再手术切除治疗的患者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4.7%、65.1%、37.3%和88.1%、62.6%、41.0%,其生存曲线无明显差别(P=0.693).但射频毁损术的1、3、5年无瘤生存率低于再手术切除组,分别为58.0%、27.8%、12.4%和79.4%、48.1%、34.4%(P=0.001).首次肝癌切除术后复发问期超过2年的患者的预后较好.结论 虽然射频毁损治疗的无瘤生存率低于再手术切除,但其远期总体生存率类似于再手术切除,可作为复发性小肝癌再切除术的替代性治疗.  相似文献   

4.
小肝癌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评价直径小于5 cm的肝细胞性肝癌(简称小肝癌)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1年1月-2006年6月间87例临床诊断为小肝癌患者的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射频组和手术组。随访时间6-71个月,采用Kap lan-Meier模型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试验被用来估计生存曲线的不同。结果本研究结束后,共有67例患者存活,20例患者死亡。射频组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1%、76.7%、69.7%,手术组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0%、82.9%、75.4%,两者生存曲线的差异经Log-Rank检验无统计学意义(χ^2=0.99,P=0.32)。全组共有43例肿瘤复发,射频组25例,手术组18例。两组间的复发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χ^2=6.47,P=0.01)。射频组与手术组1、2、3年的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7.3%、40.3%、35.3%与71.1%、45.7%、、30.9%,两组的无瘤生存率经Log-Rank检验无统计学差异(χ^2=0.06,P=0.80)。结论对于小肝癌而言,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有相近的疗效。射频治疗创伤小、可重复性强,在小肝癌的治疗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经皮热消融治疗可再手术切除的复发性肝细胞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估经皮热消融治疗可再手术切除复发性肝细胞癌(RHCC)的临床疗效。方法 37例肝切除后 RHCC,肿瘤直径1.2~7.0 cm,平均(2.8±1.3)cm,临床评估可再切除但由于病人不愿意接受手术,采用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MWA)或射频消融(RFA)治疗,观察局部疗效、治疗并发症和远期生存情况。结果肿瘤完全消融率(完全灭活率)91.9%(34/37),其中直径≤3 cm结节为95.8%、3 cm 以上者84.6%。并发症发生率5.4%(2/37),无治疗死亡。平均随访(20.5±14.4)个月,肿瘤局部复发与肝内远处复发率分别为21.2%、72.2%。消融后1、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35.9%、17.4%,中位无瘤生存期为6.7个月;消融后1、3及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0.0%、35.3%和35.3%,中位生存期为32.6个月;初次肝切除后1、3、5及10年生存率分别为85.1%、63.4%、41.0%和37.6%,中位生存期47.0个月。结论经皮热消融技术是可再手术切除 RHCC 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再次手术切除与经皮射频消融在老年复发性小肝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 年1 月至2014 年1 月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56 例肝癌术后以小肝癌形式复发的老年患者。其中再次手术切除治疗34例(手术切除组),经皮射频消融治疗22例(射频消融组)。比较两组的一般情况、术后生化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存状况,使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射频消融组患者治疗后TBIL、ALT、AST、ALB指标优于手术切除组(P<0.05);手术切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数(31例次)明显高于射频消融组(8 例次)( P<0.05)。射频消融组术后1、3、5 年无瘤生存率(86.4%、54.5%、45.5%)均明显好于手术切除组(61.8%、26.5%、1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射频消融对老年复发性小肝癌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优于手术再切除,而且射频消融具有创伤小、肝功能影响小、术后并发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再次肝切除治疗复发性肝癌的价值并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6—2013年26例复发性肝癌施行再次肝切除的临床资料。 结果:首次与再次手术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首次术后中位无瘤生存时间21.0(3~192)个月,1、3、5年无瘤生存率为69.6%、26.1%、8.7%;再次肝切除术后中位无瘤生存时间为19.0(3~35)个月,1、3、5年无瘤生存率为68.4%、0、0,中位生存时间为 40.0个月,1、3、5年累积生存率为83.5%、55.7%、13.0%。26例患者总的生存时间为(87.8±19.3)个月,总中位生存时间为57.0个月,1、3、5年累计生存率100%、60.8%、30.4%。首次术后早期(2年内)复发行再次肝切除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首次术后晚期(2年后)复发行再次切肝除患者(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复发间隔、手术方式及病理分期与再次肝切除术后的生存有关(均P<0.05),三者在多因素分析中的P值分别为0.089、0.006、0.054。 结论:再次肝切除可提高复发性肝癌总生存率,但要严格选择适应证与合理的手术方式。复发间隔越短及肿瘤病理分期越晚,再次肝切除手术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目前关于复发性肝癌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方法 检索国内外近年来关于复发性肝癌的不同治疗方法疗效比较研究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在复发性肝癌的治疗中,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相比单用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在某种程度上能提高生存率以及无瘤生存率;短期内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疗效无差异,但射频消融的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射频消融与再手术切除治疗直径≤5 cm复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1年12月,直径≤5 cm复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射频消融(n=46)和再手术切除(n=66)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生存情况.结果 射频消融组与再手术组肿瘤均完全清除.射频消融组治疗后丙氨酸转氨酶峰值为(216.89±167.73) U/L,再手术切除组为(363.32±129.61) U/L,P=0.002.射频消融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再手术切除组为18.1%(P=0.009);射频消融组治疗后平均住院时间为(5.5±1.7) d,再手术切除组为(12.5±2.6) d,P=0.000.射频消融组和再手术切除组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6.9%、12.4%、5.0%和43.9%、14.4%、8.2%,P=0.548,1、3、5年总生存率两组分别为82.6%、50.8%、20.5%和89.5%、54.3%、28.8%,P=0.780.结论 对于直径≤5 cm复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可以获得与再手术治疗相同的长期生存率.射频消融具有微创、经济的优点,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射频消融或联合肝动脉、门静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及复发性小肝癌的价值. 方法 2001年9月~2004年9月,采用经皮射频消融(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PRFA)方法治疗原发性小肝癌(肿瘤直径≤5 cm)11例和复发性小肝癌(肿瘤直径≤3 cm)13例,其中4例原发性肝癌和8例复发性肝癌结合肝动脉及门静脉栓塞化疗.结果在11例原发性小肝癌中,6例肿瘤直径≤3 cm者,MRI或CT提示瘤灶完全凝固性坏死;5例肿瘤直径3~5 cm者,MRI或CT提示4例肿瘤完全凝固性坏死.1、1.5、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0%、85.71%、68.57%.在13例复发性小肝癌中,单发组(7例)MRI或CT提示瘤灶完全凝固性坏死;多发组(6例)共15个瘤灶,MRI或CT提示12个瘤灶完全凝固性坏死.1、1.5、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8.89%、77.78%、64.81%. 结论 PRFA为原发性及复发性小肝癌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对肿瘤直径超过3 cm以及复发性肝癌结合肝动脉、门静脉栓塞化疗有助于提高肿瘤坏死率,减少复发率,有效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射频消融(LRFA)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3年10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LRFA治疗的30例小肝癌患者(LRFA组)以及同期行经皮射频消融(PRFA,PRFA组)和手术切除(手术切除组)各30例的小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比较3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3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3组AFP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均P0.05),但3组间AF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肝功能指标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均P0.05),但手术切除组较另两组升高程度大、恢复慢(均P0.05)。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住院时间方面,LRFA组与PRFA组均优于手术切除组(均P0.05),而LRFA组手术时间长于PRFA组(80.7 min vs.45.2 min,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RFA组(6.7%vs.26.7%,P0.05);术后1个月,LRFA组和手术切除组肿瘤完全清除率均为100%,而PRFA组为86.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RFA组、PRFA组、手术切除组3年复发率分别为33.3%、60.0%、26.7%;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6.7%、40.0%、73.3%;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6.7%、76.7%、90.0%,其中,PRFA组的3年无瘤生存率明显低于另两个组,复发率明显高于另两组(均P0.05),而LRFA组和手术切除组之间无瘤生存率及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3年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2)。结论:对于原发性小肝癌,LRFA较PRFA消融率高,且远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当,同时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可作为小肝癌的首选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龄复发性小肝癌再治疗术式的择取,并对其安全性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接受治疗的106例高龄复发性小肝癌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再切除组(n=55例,再切除手术治疗)和射频组(n=51例,射频消融治疗)。用SPSS 2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住院时间、总生存时间等以(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并发症、复发率等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累积生存率采用Log Rank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再切除组住院时间比射频组长(P<0.05),两组患者总生存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切除组患者术后1年、2年生存率及复发率与射频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8%低于再切除组25.5%(P<0.05).结论与二次手术切除相比,采用经皮射频消融治疗高龄复发性小肝癌患者在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两者近期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腹腔镜射频消融术与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小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87例小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42例采用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射频组),45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切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射频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切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切除组,肝功能损害少于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显示,两组患者1年、3年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射频消融术具有创伤小、肝功能损害小及并发症少等优点,与腹腔镜手术疗效相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射频消融治疗初发小于5 cm 肝细胞癌的疗效和预后因素,探索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的适应证及进一步提高疗效的方法 .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 ,分析2001年10月至2006年12月期间,124例在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行射频消融治疗初发小于5 cm肝细胞癌135个病灶,随访期至2008年3月.结果 中位随访期22个月,中位、平均总体生存期为46个月、(42.7± 2.7)个月;1、2、3、4、5年的总体生存率为86.8%、66.5%、56.5%、45.6%、36.5%.与总体生存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白蛋白(P=0.007,r=2.227)和凝血酶原时间(P=0.035,r=2.010).白蛋白≤35 g/L且凝血酶原时间>13 s(45例)和白蛋白>35 g/L且凝血酶原时间≤13 s(42例)两组病人5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5%、21个月和67%、63个月.结论 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时间正常的初发小肝癌病人接受射频消融治疗能获得较高的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CT引导射频消融(RFA)治疗肝尾状叶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肝尾状叶原发性肝癌患者16例,均先行TACE治疗,再行CT引导下RFA治疗,随访患者的手术并发症、无瘤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结果 15例患者实现完全消融,完全消融率为93.75%(15/16)。完全消融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为19.35个月。16例患者的总生存时间为44.62个月,1、3、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88.23%、66.65%及33.18%。结论 TACE联合RFA治疗肝尾状叶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行经皮射频消融(RFA)后的疗效、生存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的67例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统计软件SPSS 21.0分析,生存曲线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Cox风险比例模型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 67例术后复发的肝癌患者经皮RFA治疗后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4%、62%、50%,1、3、5年无瘤总体生存率分别为56%、39%、26%。根据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肿瘤直径分为小肝癌组(≤3 cm,n=47)和中肝癌组(3 cm且≤5 cm,n=20),小肝癌组及中肝癌组行经皮RFA治疗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8%、67%、54%及86%、55%、40%,小肝癌组的生存率明显高于中肝癌组(P=0.007)。通过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发病灶直径、术后甲胎蛋白(AFP)水平是影响患者经皮RFA后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结论经皮RFA治疗术后复发性肝癌疗效确切,能以较小的创伤达到治疗的目的,小肝癌及术后AFP低行RFA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06年1月—2013年6月行射频消融治疗98例小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局部肿瘤进展率、复发率、生存率及预后影响因素。 结果:98例患者随访2~92个月,平均34.8个月。1、3、5年累积分别为17.3%、27.4%、30.9%;1、3、5年累积肝内远处复发率分别为25.7%、62.1%,77.3%;1、2、3、4、5年累积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5.4%、85.4%、65.9%、54.7%、39.9%;1、2、3、4、5年累积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4.0%、52.7%、45.0%、37.0%、25.3%。多因素分析显示,白蛋白≤35 g/L(P=0.001)、首次复发时间≤1年(P=0.002)或首次复发为不同肝段肝内远处复发(P=0.004)是影响患者总体生存的危险因素。 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安全、有效,对于早期肝内复发的病灶具有很高的可重复操作性。术前低血清白蛋白水平、首次复发时间短以及首次不同肝段肝内远处复发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肝切除和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7月98例CRL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肝切除组31例,MWA组67例。MWA组共治疗105个病灶,其中特殊部位病灶36个,非特殊部位病灶69个。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Mantel-Cox)检验比较两组肿瘤复发率和生存差异。χ2检验比较两组消融不完全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消融不完全的危险因素。结果 随访截止2020年10月30日,中位随访时间38(4~94)个月。肝切除组中位肝内复发时间22(95%CI 13~49)个月,明显长于MWA组9(95%CI 6~12)个月(P<0.001)。肝切除组中位生存时间为60(95%CI 33~86)个月,也明显长于MWA组36(95%CI 30~41)个月(P=0.040)。肝切除组和MWA组1、5年累积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100% vs97%,χ2 =0.945,P=1.000;36% vs 27%,χ2=0.437,P=0.508)。肝切除组3年累积生存率高于MWA组(74% vs 48%,χ2 =6.013,P=0.014)。特殊部位组消融不完全率明显高于非特殊部位[33.3%(12/36)vs 15.9%(11/69),χ2 =4.183,P=0.041]。肿瘤直径≥3 cm、特殊部位、CEA≥200 ng/mL是消融不完全的危险因素,其中肿瘤直径≥3 cm是消融不完全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可切除性CRLM手术切除的疗效优于微波消融,直径大于3 cm的肿瘤不宜微波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比较射频消融(RFA)与手术切除在小肝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从而评价RFA对小肝癌的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1966-2008年)、EMBASE(1966-2008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1978-2008年)、Cochrane图书馆、循证医学评价(Ovid版)和Cancerlit(1993-2008年)等数据库,截止日期2008年1月1日,文献语种不限.纳入比较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的随机对照试验和非随机对照试验,统计分析采用RevMan 4.2版软件.结果 纳入了4个前瞻性研究和2个回顾性研究.荟萃分析结果表明,RFA与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后1、3、4年生存率和1年无瘤生存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手术切除在提高3年无瘤生存率方面优于RFA(P<0.05).结论 RFA治疗小肝癌疗效与手术切除相近,适应于作为肝硬化型小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探究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FA)对直径≤5 cm尾状叶肝细胞癌的治疗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价值。 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本院肝胆外科接受治疗的直径≤5 cm尾状叶肝细胞癌患者44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消融组18例(行超声引导下RFA)和切除组26例(行腹腔镜肝尾状叶切除术)。评估RFA消融效果和完全消融率;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生存情况。 结果消融组术后一次完全消融率为83.3%(15/18),补充消融后的完全消融率为100.0%,消融次数为1~2(1.3±0.4)次。消融组手术时间、肝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053、10.517、12.590,均P<0.001)。术后两组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呈先升后降趋势,其中消融组术后1、3、7 d时的TBIL、ALT、AST水平均低于同期切除组(P<0.05)。消融组术后发生Clavien-DindoⅠ~Ⅱ级并发症2例(11.1%),切除组发生Clavien-DindoⅠ~Ⅱ级5例(19.2%),Ⅲ~Ⅳ级2例(7.7%),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以及Clavien-Dindo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消融组术后1、3、5年累积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4.4%、65.2%、34.2%,累积总生存率分别为94.4%、69.3%、50.6%;切除组术后1、3、5年累积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8.5%、61.3%、30.4%,累积总生存率分别为92.3%、65.5%、46.3%。两组累积无瘤生存率与累积总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30,P=0.862;χ2=0.067,P=0.796)。 结论超声引导下RFA治疗直径≤5 cm尾状叶肝细胞癌安全可行,总体疗效与手术切除相近,同时可减少患者创伤,促进术后肝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