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费城染色体由9号和22号染色体易位形成特征性Ph染色体和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BCR-ABL融合蛋白,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重要细胞遗传学标志。此外,Ph染色体也常见于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出现Ph染色体临床上十分罕见,检出率仅约0.5%~3.0%[1-3]。Ph阳性AML发生率较低,缓解率低,预后差。Ph阴性AML复发为Ph阳性AML极为罕见,国内尚未发现相关报道  相似文献   

2.
韩昂轩  禹莉 《内科》2014,(2):214-217
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的细胞遗传学特点是出现特异性Ph染色体,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出现的频率为3%~5%,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成年人可达20%~30%,50岁以上者甚至高达50%。临床特征表现为年龄偏大、高白细胞计数,易伴有肝脾淋巴结肿大,常累及中枢神经系统。Ph+-ALL的发病机制至今未完全清楚,目前公认其是多基因参与并共同作用的结果,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有赖于更深入的研究。Ph染色体阳性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伊马替尼(IM)联合化疗可有较高的缓解率(CR),成为如今Ph+-ALL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本文就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认识Ph1阴性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在病程中向BCR-ABL1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转变。方法密切监测患者骨髓巨核细胞的形态、BCR/ABL P210融合基因转录水平、FISH法Ph1染色体、JAK2基因V617F突变。结果初诊时患者骨髓巨核细胞胞体大、多分叶核,BCR/ABL P210融合基因阴性,Ph1染色体阴性,JAK2基因为野生型;33个月后患者骨髓巨核细胞形态转为单圆核小巨核细胞,BCR/ABL P210融合基因转为阳性,Ph1染色体转为阳性,JAK2基因仍为野生型。结论该患者由Ph1阴性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在治疗过程中转为BCR-ABL1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相似文献   

4.
大多数急性白血病患者都有染色体异常,Ph'染色体阳性见于>90%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而急性白血病出现Ph’染色体则较少见。我院自开展形态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的MIC分型以来,有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染色体检查出现Ph'阳性,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例1男,37岁,干部。因头晕、乏力伴低热半月余于1995年11月9日入院。体检:轻度贫血貌,全身皮肤及粘膜无出血点及紫级,全身残表淋巴结无肿大,肝右助下3cm,脾左肋下5cm。例2女,58岁,农民。因头晕、乏力伴牙龈出血1个月于1996年4月4日入院。体检:中度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相似文献   

5.
Ph染色体阳性的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及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h染色体阳性的急性白血病(Ph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9例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MK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总结其发病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根据2008年WHO标准进行诊断,回顾性分析9例AMKL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随访预后。结果:9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9(53~68)岁,乳酸脱氢酶均升高,8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3例患者脾脏肿大,肝脏和淋巴结肿大不多见。骨髓涂片有2例患者原始细胞比例5%,但流式细胞检查CD41和CD61强阳性,原始细胞20%。骨髓活检发现7例患者纤维化阳性。染色体核型分析显示6例患者染色体核型异常,5例为复杂核型,2例存在费城染色体。1例患者JAK2V617F突变阳性。9例患者接受阿糖胞苷联合柔红霉素(或去甲氧柔红霉素)诱导治疗,中位生存时间为6(1.1~24)个月。结论:AMKL的诊断需要结合骨髓涂片、骨髓活检、免疫分型或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综合判断,AMKL骨髓纤维化比例高、继发性比例高、染色体复杂核型比例高,治疗效果差,是一种预后不良的疾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化的急性红白血病患者,复发后出现了Ph染色体及BCR-ABL融合基因。方法:对1例20岁的男性MDS-RAEB2患者进行持续细胞形态学、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监测。结果:患者转化为急性红白血病(M6型),染色体正常男性核型,RT-PCR阴性,诱导缓解后短时间内复发,再诱导缓解后定期巩固治疗,1年后第2次复发,再诱导化疗未缓解,染色体46,XY,t(9,22),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结论:极少数情况下,MDS患者在疾病进展中会出现Ph染色体。  相似文献   

8.
费城染色体 (Ph染色体 )虽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的标志性染色体 ,但也见于 5 %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1 5 %~ 30 %的成人ALL以及 2 %的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AML) 〔1〕。格列卫为针对Ph染色体的分子靶向药物。我院最近采用格列卫治疗Ph+急性白血病 (AL)住院患者 2例 ,现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例 1 男 ,2 9岁。诊断为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检查骨髓象示原始细胞占 97%。外周血血常规示原始细胞占 74%。采用三色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进行骨髓细胞免疫分型 ;以CD45设门 ,病态细胞占 99% ,其中CD1 0 96% ,CD1 999% ,CD33…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报告Ph染色体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1例,结合文献复习,提高对Ph染色体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细胞遗传学、免疫表型和临床特点的认识.方法:对患者进行骨髓形态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检查,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该例患者经常规化疗未获缓解后口服格列卫治疗,获得血液学缓解,但很快复发,并于短期内死亡.结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成人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cute megakaryoblastic leukemia,AMKL)患者临床资料,以期了解AMKL的诊治现状,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初诊为AMKL的13例成人AMKL患者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及转归情况,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13例患者中位年龄57(15~68)岁,临床症状以乏力、发热、皮肤黏膜出血为主,可见肝脾大。骨髓涂片有5例患者原始细胞比例低于20%,但综合巨核细胞免疫化学染色(CD41阳性)、流式细胞免疫分型分析(CD36阳性、CD41阳性、CD42b阳性或CD61阳性)或病理活组织免疫化学染色结果(CD41阳性或CD61阳性)考虑诊断为AMKL。13例患者中位生存期为2.5(1.0~13.0)个月。结论成人AMKL发病率低、预后差。流式细胞免疫分型结合骨髓细胞形态、巨核酶标及免疫组化有助于AMKL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染色体改变及其在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短期培养法制备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以R显带技术用显微镜对240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138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CML)进行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每例患者分析10~20个中期分裂细胞,并动态观察部分患者病程进展中染色体核型的变化。结果 240例AL中核型异常182例,占75.83%,其中单纯数目异常占20.33%(37/182),以多倍体和非整倍体为主;结构异常113例,占62.08%,主要为特异性染色体重排且与分型有关。138例CML患者中Ph染色体阳性(Ph+)127例,占92.03%;其中90.55%(115/127)为典型易位,9.45%(12/127)为变异易位。127例Ph+患者中22例(13.39%)出现额外染色体,加速期和急变期额外染色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慢性期(P<0.05)。结论染色体核型分析对白血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imatinib)对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的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原代细胞凋亡的作用,探讨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方法:报告1例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应用骨髓细胞直接法和24h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和R显带技术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多重RTPCR方法同时检测29种白血病融合基因。取患者骨髓白血病细胞,台盼蓝拒染实验观察伊马替尼对细胞生长曲线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结果:①该例患者的染色体核型为46,XX,t(1;16)(q22;q22),未见Ph染色体;表达BCR/ABLb2a2mRNA,临床治疗效果差,生存期短。②伊马替尼可以抑制该原代白血病细胞的生长,促其凋亡,使大部分细胞受阻于G0/G1期。结论:伊马替尼可以诱导BCR/ABL阳性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原代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白血病细胞染色体核型和基因表达观察的意义。方法:用骨髓细胞短期培养法和直接法G显带分析染色体;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结果:2例供者为女性的男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异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后染色体检测持续46,XX。最长生存50个月。4例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经allo-PBSCT后,Ph染色体和bcr/abl融合基因阳性1例,经供者淋巴细胞输注加干扰素治疗,已生存70个月。Ph染色体阴性bcr/abl融合基因阳性2例,最长生存27个月。Ph染色体阳性bcr/abl融合基因阴性1例,已生存14个月。2例AML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检测出非特征性染色体畸变,复发后再化疗达完全缓解,最长生存期达81个月。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白血病细胞遗传学检测可观察近期疗效,指导后续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4.
<正>成人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占成人ALL总发病人数的25%~33%,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进入临床应用之前,其预后极差。虽然经过化疗可以有60%~90%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但是缓解时间短暂,单靠化疗维持治疗少有长期存活者〔1〕。几乎全部长期存活者均来自第一次CR(CR1)期间接受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寻找有效治疗复发/难治性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 ALL)的疗法。方法:以CAG预激方案联合伊马替尼诱导治疗复发/难治性Ph ALL病例1例。结果:该复发/难治Ph ALL患者经CAG方案联合伊马替尼诱导治疗后达缓解。结论:对于复发/难治性Ph ALL,CAG联合伊马替尼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cr/abl融合基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Ph染色体和bcr/abl融合基因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GL)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对46例CGL患者作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bcr/abl融合基因,同时对其中28例作细胞遗传学检查。结果 46例CGL患者中,44例bcr/abl融合基因阳性,阳性率为95.7%;28例CGL患者作细胞遗传学检查。26例Ph染色体阳性,阳性率为92.9%;2例Ph染色体阴性的CGL患者,用RT-PCR检测出ber/abl融合基因。结论 巢式RT-PCR是一种快速、敏感而准确的检测方法,可以为部分Ph染色体阴性的CGL患者提供分子生物学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急性淋巴性白血病(Ph+ALL)是成人ALL的常见类型。众所周知,在酪氨酸酶抑制剂(TKI)出现之前,传统化疗包括强烈化疗治疗Ph+ALL效果差。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能显著提高治愈率,成为Ph+ALL第一次完全缓解(CR1)后的标准一线治疗。近15年来,随着TKI在Ph+ALL中的广泛应用,TKI联合化疗明显改善了完全缓解(CR)率、CR深度和持续时间。Allo-HSCT是否仍为Ph+ALL患者CR1后的标准一线治疗出现了争议,尤其在儿童患  相似文献   

18.
正Ph染色体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最常见的细胞遗传学异常,3%~5%的儿童和25%~40%的成人ALL伴有Ph染色体或BCR-ABL融合基因阳性,且其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增加~(〔1-3〕)。既往Ph染色体阳性(Ph~+)和(或)BCR-ABL融合基因阳性ALL(简称为Ph~+ALL)诱导缓解率低,复发率高。其中位生存期仅为6~12个月,远期总体生存(OS)率为10%~20%,无疾病生存(DFS)率在儿童为  相似文献   

19.
依马替尼(格列卫,STI571)是继全反式维甲酸成功治疗白血病之后又一个被公认的基因产物的靶向药物。目前,已明确对表达bcr/abl融合基因、Ckit或CD117及FIP1L1/PDGFR-α融合基因的肿瘤细胞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自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临床4年来,其研究进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下将我们的研究并结合当前的临床研究进展介绍如下。1作用机制研究表明,95%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bcr/abl阳性,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伴有Ph染色体阳性者分别为30%和15%左右,在原发性高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相似文献   

20.
正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骨髓增殖性疾病。其发病的分子基础是Ph染色体[t(9,22)(q34;q11)易位]产生BCR-ABL融合基因。而该基因编码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融合蛋白,从而引发大量白血病细胞恶性增殖是其发病的根本原因~([1-2])。张艾等(2014)研究报道,BCR-ABL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