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一些学者对抗疟疫苗进行了研究,并已克隆了对恶性疟原虫子孢子的主要表面蛋白进行编码的基因。子孢子是最吸引人们用作疫苗的靶子。疟原虫在人体宿主时,要历经几个抗原不同的时期:子孢子、裂殖子、配子体。一种有效的抗子孢子疫苗既能防止疟疾的发生,又可阻断疟疾的传播。但至今研制抗子孢子疫苗仍  相似文献   

2.
以X线照射的伯氏鼠疟原虫子孢子给小白鼠反复静脉注射,能使动物获得很强的保护性免疫力而制止随后的子孢子攻击。免疫血清在试管内和动物体内均可降低子孢子的传染性,并能使接种的子孢子发生形态上的改变,以及产生阳性的环子孢子沉淀发应。免疫动物血清在抗疟作用中具有十分明显的期的特异性,它对红细胞内期原虫、配子体或卵囊的形态和发育均无明显作用。作者以10,000拉得X线照射子孢子,给鼠静注5次。于末次注射后7天取血,血清经环子孢子试验后置于-12℃备用。供血鼠在数天后以10,000条正常子孢子攻击,未发  相似文献   

3.
曾报道伯氏疟原虫子孢子用X线照射、加热或冻融方法处理后可作为虫(疫)苗,所产生的保护作用与处理方法、接种次数和途径有关。为了进一步探索伯氏疟原虫子孢子的免疫性,作者进行了以下试验。实验用同系A/J雌性小鼠按体重随机分成3组,第1组静脉注射41±1℃加热60  相似文献   

4.
Hold和Freenen成功地用单克隆抗体方法在约氏疟原虫中分离出了分子量为23.5万和23万的两种裂殖子蛋白,并用这二种蛋白做成疫苗预防约氏疟原虫的大量感染。同时也鉴定了分子量为4.2万和4.4万的诺氏疟原虫和伯氏疟原虫子孢子蛋白,其单克隆抗体对它们具有防止感染作用,由此可见,在疟疾研究中,单克隆抗体已作为一种工具用来鉴定抗原。本文报道有两种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 获得针对恶性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 (CSP)保守II 区 (RegionII )的单克隆抗体。 方法 采用恶性疟原虫保守II 区十二肽 (EWSPCSVTCGNG)免疫BALB/c小鼠 ,经融合 ,ELISA 3次筛选 ,获得 3株分泌针对保守II 区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 结果 ELISA检测结果显示单抗能与重组表达的恶性疟原虫CSP片段及天然CSP特异性反应。间接荧光抗体检测显示 ,单抗不仅能识别恶性疟原虫子孢子 ,也能识别约氏疟原虫子孢子。 结论 成功地获得了针对恶性疟原虫CSP保守II 区的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用血清学方法,鉴别获自现场蚊虫中的子孢子种类。抗原制备:按Pacheco等(1979)方法,将新杀死或冰冻保存的蚊子,经不连续的梯度高速离心,分离子孢子,并以子孢子50~150/μl的浓度悬于199培养液中,取上述悬液20μl置于玻片上,室温(24℃)干燥(1~5天内使用)或冰冻(-80℃)保存供以后使用。制备伯氏疟原虫、约氏疟原虫、间日疟原虫及鸡疟原虫子孢子等4种抗原。抗血清的制备:新分离的或钴~(60)照射的伯氏疟原虫、约氏疟原虫子孢子静脉接种小白鼠,或用感染蚊叮咬兔;用伯氏疟原虫的红内期,经静脉注射大白鼠,约氏疟原虫红内期免疫小白鼠,制备抗血清。接种子孢子的动  相似文献   

7.
疟原虫在哺乳类宿主体内的发育是复杂的,不少研究认为子孢子表面与红内期原虫间无共同抗原。但本文证明,人恶性疟原虫子孢子表面与红内期原虫具有共同抗原,此抗原并能刺激人体发生强免疫应答。作者以间接免疫荧光法,用抗人工培养的恶性疟原虫泰国株(Kl)的单克隆抗体,测试恶性疟原虫子孢子,在22个单克隆抗体中,有一个(McAb5.1)与子孢子呈强阳性反应,其稀释滴度高达1:10~6;而且,其对子孢  相似文献   

8.
裂殖子提取液已成功地作为猴和鼠的免疫原,另外,已发现与裂殖子表面组分起反应的抗体能阻碍诺氏疟原虫裂殖子侵入红细胞或在体外抑制恶性疟原虫红内期发育。这表明在抵抗疟原虫的保护性免疫中有裂殖子表面抗原的参与。作者为了解夏氏疟原虫裂殖子膜的抗原成分,通过碘标记技术,用~(125)I标记夏氏疟原虫活裂殖子表面膜蛋白及总的裂殖子蛋白,然后与正常或免疫鼠血清反应,反应前后均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9.
已往用子孢子作抗原诱发对疟疾的保护作用的研究比用血内期原虫的相对地少。许多作者曾报告鸡疟原虫同种类的子孢子激发感染有相当大的保护作用。Richards使用经紫外线照射、干燥或甲醛处理的子孢子注射3次的方法,发现在20只鸟中至少有18只得到保护,但以冻融的子孢子注射时,20只鸟中仅15只得到保护。Nussenzweig等用注射经X线照射的鼠疟原虫(P.berghei)子孢子6~7次的方法,在末次注射后2周以2,000个子孢子激发感染时,实验动物90~100%获得保护。  相似文献   

10.
恶性疟原虫(冈比亚株)红细胞内裂殖子可从培养的感染裂殖体的人体红细胞经CF11纤维素柱分离出来。将此制剂保存于液氮中,然后用福氏完全佐剂(FCA)乳化,对夜猴进行免疫。免疫的猴能抵抗恶性疟原虫的西非株(Lagos)和东非株(乌干达Palo-Alto)的连续攻击。所诱发的免疫力是特异的,因为接种福氏完全佐剂处理的诺氏疟原虫裂殖子疫苗不改变夜猴感染恶性疟原虫的过程。3只夜猴用佛氏完全佐剂处理的恶性疟原虫裂殖子(冈比亚株)免疫接种3次。在注射部位形成坚硬的小结,但无溃疡形成。疫苗接种没有产生可检出的原虫血症,或引起红细胞数的明显改变。用一供体猴感染的恶性疟原虫西非株进行攻击。原虫出现前期从对  相似文献   

11.
恶性疟原虫环子孢子基因的克隆化和环子孢子重复抗原决定簇的确定促进了人疟疫苗研究的迅速发展,一系列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恶性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可以作为子孢子候选疫苗,本文报道了其中一种用明矾吸附的重组蛋白在人体阶段Ⅰ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试验和初步功效试验的结果,这种重组蛋白被命名为恶性疟子孢子疫苗1(FSV-1)。把FSV-1分为5种剂量(10μg、30μg、100μg、300μg和800μg),每种剂量给3名经体检证明健康的志愿者作肌肉注射,初次免疫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获得针对恶性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 (CSP)保守II+ 区 (RegionII+ )的单克隆抗体。 方法 采用恶性疟原虫保守II+ 区十二肽 (EWSPCSVTCGNG)免疫BALB/c小鼠 ,经融合 ,ELISA 3次筛选 ,获得 3株分泌针对保守II+ 区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 结果 ELISA检测结果显示单抗能与重组表达的恶性疟原虫CSP片段及天然CSP特异性反应。间接荧光抗体检测显示 ,单抗不仅能识别恶性疟原虫子孢子 ,也能识别约氏疟原虫子孢子。 结论 成功地获得了针对恶性疟原虫CSP保守II+ 区的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3.
疟疾抗药性的定义是:“任何服用和吸收常用剂量或病人能耐受的较大剂量的抗疟药,疟原虫株仍存活或繁殖的能力”。这个定义可以扩展到各种疟原虫及杀灭血内或组织内的裂殖体、配子体和子孢子等药物的有效剂量,但实际上最普遍地用于恶性疟原虫对血内裂殖体杀灭剂特别是对4—氨基喹啉类的抗性,其他种类的人体疟原虫对这些化合物产生抗性尚无肯定的报告。  相似文献   

14.
试验的结果如下: 1.一名从未患过疟疾的健康受试者,在421天内间隔不同时间,先后受严重感染缅甸(Thau)株(抗4—氨基喹啉和乙胺嘧啶)恶性疟原虫子孢子经X线平均剂量17,500拉德照射过的按蚊叮咬13次,共接受减弱的子孢子1,441个。在第98天和327天,这个受试者和几个未免疫的对照者同时受感染同株  相似文献   

15.
约氏疟原虫与伯氏疟原虫侵入期抗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用针对鼠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yoelii)侵入期的8种单克隆抗体,对约氏疟原虫和伯氏疟原虫(P.berghei)侵入期即动合子、裂殖子和子孢子棒状体和表面抗原检测分析。 方法 间接免疫荧光实验(IFA)对各侵入期抗原进行亚细胞结构定位,SDSPAGE及Western印迹对两种鼠疟原虫的不同侵入期进行抗原组分分析。 结果 经上述两种方法检测发现,顶端复合体抗原成分复杂,约氏疟原虫和伯氏疟原虫的棒状体有共同的抗原表位,约氏疟原虫的动合子与其自身的裂殖子有类似成分,也有各自独特的抗原。两种鼠疟原虫动合子抗原有类似成分。约氏疟原虫的子孢子具有与裂殖子、动合子不同的抗原成分。 结论 疟原虫侵入期棒状体和表面抗原在同一虫种的不同侵入期和不同虫种中有共同的抗原表位,也有各自的独特组分。  相似文献   

16.
1990—热带病控制年。首批人疟疾疫苗用于临床。纽约大学生产的疫苗是由疟原虫细胞表面基因克隆蛋白制成的。它能有效预防4种人疟疾。这是Omni杂志的编者1985年的预言。如今疟疾疫苗的效果与当年预期的相距甚远,原因是疟原虫的生活史复杂,出现显著的免疫的变异性,致使疫苗方案在近几年中明显受挫。疟疾疫苗的研究中有3个引人注目的靶子:子孢子、裂殖子和配子体。以照射的子孢子疫苗经对鸡、小鼠和人试验得到相似的结  相似文献   

17.
裂殖子表面蛋白1(MSP-1)已成为红细胞期疟原虫疫苗研究的热点。作者报道了用约氏疟原虫MSP-1(PyMSP-1)编码的DNA疫苗免疫小鼠,可获得抗子孢子攻击感染的免疫反应,效果与同类编码抗原加佐剂相似,免疫后的小鼠显示高水平的保护性抗体。 PyMSP-1的构建:VR1012载体插入一个新的多接头以连接小基因组件和人体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的特异信号序列;另一载体VR 1012 tPA p2 p30,含破伤风毒素p2和p30辅助性T细胞表位,从约氏疟原虫  相似文献   

18.
虽然恶性疟原虫疫苗抗原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目前已制备出许多恶性疟原虫期特异性抗原[1],但间日疟原虫的研究因不能体外培养而受限制。本文将主要描述至今已特征化了的两种间日疟原虫候选疫苗抗原:环子孢子蛋白和裂殖子表面抗原-1。为了资料的完整性和选择性,本...  相似文献   

19.
已有的研究表明,小鼠经照射灭活的疟原虫子孢子或子孢子表面抗原免疫后获得的抗子孢子感染的抵抗力,主要依赖于能识别环子孢子蛋白(CS)和子孢子表面抗原(SSP_2)的CD8~+T细胞。环子孢子蛋白的T  相似文献   

20.
疟原虫进入肝实质内是其生活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阶段。鉴于间日疟和卵形疟可于初次感染后数月复发,因此,研究抗疟药对肝期疟原虫的作用有重要意义。子孢子由吸血感染猴疟原虫或诺氏疟原虫的恒河猴的蚊内取得。猴疟原虫巴氏亚种和猴疟原虫柬埔寨株的子孢子源于斯氏和德氏按蚊。诺氏疟原虫H株的子孢子从德氏按蚊内分离。按蚊血餐12~22天后,无菌解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