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膀胱内灌注卡介苗(BCG)+白细胞介素2(IL-2)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4例应用卡介苗,40例应用BCG+IL-2患者定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进行随访,随访过程为2年。结果 BCG+IL-2组和BCG组手术后2年肿瘤复发率分别为15.0%(6/40)和23.5%(8/34)。结论膀胱癌术后定期BCG+IL-2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小剂量卡介苗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小剂量卡介苗(BCG)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永不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4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定期应用小剂量BCG(60mg)膀胱内灌注,每次药物在膀胱内保留2小时。结果 40例患者均获得2年随访,无肿瘤复发33例(82.5%),复发7例,未见有全身性药物不良反应。仅10例膀胱灌药后出现短时间轻度膀胱刺激症状。结论 小剂量BCG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满意,病人耐受性好,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动脉灌注联合膀胱灌注吡柔比星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意义。方法32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随机分为两组各16例,分别采用动脉灌注加膀胱灌注吡柔比星和吡柔比星单纯膀胱灌注治疗。结果平均随访23个月。动脉灌注联合膀胱灌注组肿瘤复发1例,单纯吡柔比星灌注组肿瘤复发5例,两组肿瘤复发率差异显著(P 〈0.05)。结论动脉灌注联合膀胱灌注比柔吡星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较好,副反应少,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浅表性膀胱癌治疗效果,降低膀胱癌术后复发率。方法:对48例浅表性膀胱癌局部手术后随机分为2组。每组24例,分别采用卡介苗(BCG) 白介素-2(IL-2)和单用丝裂霉素(MMC)进行膀胱灌注。结果:48例随访12个月—36个月(平均20个月),卡介苗组有2例肿瘤复发,丝裂霉素组有8例肿瘤复发,二组肿瘤复发率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卡介苗(BCG)联合IL-2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较好,副反应较少,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丝裂霉素C(MMC)膀胱腔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6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后随机分为二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ATRA联合MMC膀胱灌注和单纯MMC膀胱灌注治疗.结果60例随访12~28个月,平均23.8个月,ATRA联合MMC灌注组肿瘤复发2例,单纯MMC灌注组肿瘤复发8例,两组肿瘤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ATRA联合MMC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的术后复发疗效好,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卡介苗(BCG)与丝裂霉素C(MMC)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性的药物疗效。方法对87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分别用国产BCG、MMC进行预防灌注,并作随诊和疗效比较。结果应用BCG预防灌注的膀胱癌复发率显著低于MMC(P〈0.05),且复发的膀胱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进展发生率低。结论 BCG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复发作用优于MMC,可以显著减少肿瘤复发(但膀胱炎发生率明显高于MMC),高危复发患者应首选BCG作为预防灌注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羟基喜树碱 (HCPT)进行膀胱内灌注 ,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保留膀胱手术治疗后的 89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 ,采用HCPT(10mg 2 0ml)进行膀胱内灌注治疗。结果 经平均随访 2 7.9个月 ,89例患者中复发 19例 (2 1.3% ) ,且并发症和副作用较小。结论 HCPT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 ,具有较好的效果 ,毒副作用少而轻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小剂量卡介苗(BCG)、丝裂霉素C(MMC)交替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5月~2001年6月的45例浅表性膀胱癌患的临床资料,29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16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定期应用卡介苗60mg、丝列霉素C 10mg交替膀胱灌注,每周1次共6次,间歇3个月,再每月1次,持续12个月。其中Ta、T1期22例、T2期23例。结果 所有病人随访12~24个月,45例患中,共有2例复发,均为TURBt后T2病人,总有效率95.2%,无全身不良反应,仅2例应用BCG后出现轻度膀胱刺激症状。结论 小剂量MMC、BCG交替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效果好、病人耐受性强、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9.
吡柔比星(THP)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跃 《河南医学研究》2002,11(3):255-256
目的 :探讨吡柔比星 (THP)膀胱内灌注化疗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 46例膀胱癌术后 (电切或局部切除 )并有随访结果的病例 ,术后定期膀胱内灌注THP 3 0mg/3 0ml 1次 /周 ,连续 8次后改为 1次 /月 ,连续 10个月。根据随访结果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46例术后患者平均获得 10 5个月的随访。无肿瘤复发 41例 (89 1% ) ,复发 5例 (10 9% )。未见有全身性药物不良反应 ,仅有 4例出现短期尿路刺激症状。结论 :膀胱灌注THP对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确有满意疗效 ,患者耐受性好 ,副作用小 ,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0.
张斌  王志金  陈军 《安徽医学》2010,31(9):1044-1045
目的评价羟基喜树碱(HCPT)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近期疗效。方法对73例膀胱癌患者术后应用HCPT20mg作膀胱内灌注,疗程为每周1次,连续8次后改为2周1次,连续8次后每月1次,连续用药3年。结果随访8~44个月,肿瘤复发11例,复发时间均在术后18个月内,复发率15.07%。结论 HCPT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应用羟基喜树碱(HCPT)进行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保留膀胱手术治疗后的89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采用HCPT(10mg/20ml)进行膀胱内灌注治疗。结果 经平均随访27.9个月,89例患者中复发19例(21.3%),且并发症和副作用较小。结论 HCPT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具有较好的效果,毒副作用少而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THP)膀胱灌注化疗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预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54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应用THP(40mg)膀胱灌注,每周1次,共8次;以后每月1次,共8次。结果随访24个月 ̄36个月,全组无肿瘤复发率为85.2%,复发率为14.8%,28例出现局部症状,除1例出现高热外,其余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全身性症状。结论THP用于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有满意疗效,体内应用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浅表性膀胱癌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后应用吡柔比星(THP)膀胱灌注化疗预防复发的预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2例浅表性膀胱癌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后,应用THP(40mg)膀胱灌注.每周1次,共8次;以后每月1次,共8次。结果:随访6~40个月,其中3年以上无复发28例。结论:THP用于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有满意疗效,体内应用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5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THP)膀胱灌注化疗预防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预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51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应用THP(40 mg)膀胱灌注,每周1次,共6次;以后每月1次,共6次。结果随访6~24个月,全组肿瘤复发率为17.6%,26例出现局部症状,均未出现明显全身性症状。结论THP用于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有满意疗效,体内应用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沙培林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2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定期用沙培林3ku溶于40ml生理盐水中,膀胱内灌注,每周1次连续6周后,改为每月1次连续12个月,每次药物在膀胱内保留2小时。结果所有患者随访3~18个月,无肿瘤复发27例(84.4%),复发5例(15.6%),未见有全身性药物不良反应,仅4例膀胱灌注后出现短时间轻度膀胱刺激症状。结论沙培林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满意,病人耐受性好,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6.
吡柔比星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8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个组,一组患者膀胱灌注羟基喜树碱(HCPT)32例,另一组膀胱灌注吡柔比星(THP)36例,随访6~24个月,观察两组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THP组2年复发率为13.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9%;HCPT组2年复发率为25.0%,不良反应发生率59.4%,比较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膀胱灌注吡柔比星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患者耐受性好,是较为理想的膀胱灌注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17.
徐桂范 《黑龙江医学》2008,32(5):373-374
目的评价羟基喜树碱(HCPT)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近期疗效。方法对36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应用HCPT 20 mg/30 mL作膀胱内灌注,每周1次,共12次。以后1次/2周,共6次,然后1次/月,共6次,最后1次/3个月,共4次,持续2年。结果随访18-45个月,平均31.35个月,术后2年无肿瘤复发,2年后膀胱肿瘤复发2例,复发率5.5%。结论HCPT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卡介苗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长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东  高国 《吉林医学》1996,17(4):202-203
为了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我科自1985年6月~1995年6月对54例表浅膀胱癌患者术后采用卡介苗膀胱灌注预防复发。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20个月,平均随访62.4个月,是国内随访时间最长的一组,复发率为16.67%。证实了卡介苗预防膀胱癌复发的远期疗效是确切的。  相似文献   

19.
陈宇 《中外医疗》2009,27(12):36-36
目的探讨膀胱癌术后卡介苗灌注预防复发的体会。方法对35例膀胱癌术后行卡介苗灌注治疗的疗效进行跟踪随访。结果35例中30例无复发,2例停药,3例在1年内复发。结论膀胱癌术后卡介苗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复发,疗效满意,操作简单,痛苦小,患者能够接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THP)膀胱灌注化疗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预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54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应用THP(40mg)膀胱灌注,每周1次,共8次;以后每月1次,共8次。结果随访24个月-36个月,全组无肿瘤复发率为85.2%,复发率为14.8%.28例出现局部症状,除1例出现高热外,其余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全身性症状。结论THP用于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有满意疗效,体内应用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