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张建专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3):704-705
目的探讨影响药物流产的有关因素,寻找药物流产的最合适条件。方法对我院门诊2005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非病理性因素要求药物流产终止妊娠的1 366例早孕妇女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有关因素对药物流产成功率的影响。结果全组患者完全流产者1 259例,占92.2%;不全流产者68例,占5.0%;流产失败者39例,占2.9%.结论早孕妇女合并慢性盆腔炎性疾病、后位子宫、胎囊最大径线〉25mm,有胎芽及停经天数≥50 d者药物流产失败可能性较大,而年龄、孕次、流产次数、分娩史、分娩方式及合并子宫肌瘤与流产结局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陈莲芬  李建萍 《当代医学》2012,18(24):35-36
目的 探究早孕药物造成的各种流产结局,分析影响这种结局的各种因素,为早孕药物的使用和改善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进行药物流产来终止妊娠的342例早孕妇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要求所有的流产患者均非病理性因素导致.统计其流产结果,分析年龄、分娩方式、孕次、流产次数等单因素以及胚囊大小、停经天数、子宫位置、有无胎芽、是否合并慢性盆腔炎或者子宫肌瘤等与流产是否成功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本组流产妇女:完全流产314例,占91.81%;不完全流产19例;占5.56%;流产失败9例,占2.63%.影响因素分析:停经天数、子宫位置、有无胚芽对于流产结局的影响最大(P<0.01);孕次、合并慢性盆腔炎对流产结局有一定影响(P<0.05);年龄、分娩方式、是否合并子宫肌瘤对于早孕药物的流产结果 影响不大(P>0.05).结论 停经天数≥50d、有胚芽、子宫后位的妇女使用早孕药物流产失败率相对较高,因此,在选择流产方式时应该谨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影响药物流产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药物流产,观察总结导致流产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并将总结的结果及所有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这200例孕妇中,完全流产者有182例(占孕妇总数的91.0%),不完全流产者有11例(占孕妇总数的5.5%),流产失败者有7例(占孕妇总数的3.5%)。停经天数≥50d孕妇的药流失败率明显高于停经天数<50d的孕妇,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胎囊最大径线>25mm孕妇的药流失败率明显高于胎囊最大径线≤25mm的孕妇,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合并后位子宫孕妇的药流失败率明显高于前位或水平位子宫的孕妇,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合并慢性盆腔炎孕妇的药流失败率明显高于无炎症病变的孕妇,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胎囊的最大径线>25mm、停经的天数≥50d、合并后位子宫及慢性盆腔炎是导致药流失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张娟 《青海医药杂志》2009,39(12):17-18
目的:分析影响药物流产的各种因素,寻找药物流产的最适合条件,提高药物流产成功率。方法:对我院2004年6月—2007年10月要求药物流产终止妊娠的1768例早孕妇女进行分析,从年龄、停经天数、孕囊大小、子宫位置、孕产次、体重、子宫宫颈手术史与流产效果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总的药物流产失败率为12.6%,药流失败因素为年龄≥35岁,肥胖、停经≥45天,孕囊径线≥20mm,子宫后倾后屈,剖腹产手术史,宫颈物理治疗史。结论:对存在上述因素的早孕妇女慎用药物流产,提高药物流产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早孕药物流产时不同结局的影响因素,并探讨相应的干预对策.方法:收治早孕药物流产患者205例,回顾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等,个人怀孕时子宫、胎芽情况等可能与流产相关的因素,流产不同结局的情况,分析与其相关的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早孕药物流产时不同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停经天数(0R=1.769,95%CI 1.420 ~2.115)、子宫位置(OR=6.447,95% CI 1.826~22.769)、有无胚芽(OR=0.863,95% CI 0.709 ~1.051)、孕次(OR=1.539,95% CI 1.042~2.635)、合并慢性盆腔炎(OR =3.640,95%CI 2.169~6.193)等是早孕药物流产时不同结局的影响因素.结论:停经天数≥50天、子宫后位、孕次>2次、合并慢性盆腔炎、有胚芽的孕妇应慎重选择药物流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药物流产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对近两年来我院门诊收治的540例非病理性原因要求终止妊娠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患者的孕龄、停经天数、孕次、胚囊大小等因素与药物流产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年龄≥35岁患者的流产成功率明显低于年龄〈35岁者;停经天数≥50d者的流产成功率明显低于停经天数〈50d者;孕次≥4次者的流产成功率明显低于初孕及孕次〈4次者;胚囊直径≤25mm者流产成功率明显高于胚囊直径〉25mm者。结论:药物流产成功率与孕龄、停经天数、孕次、胚囊直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娄凤一 《当代医学》2010,16(22):66-67
目的探讨分析药物流产失败的原因。方法对389例在我院门诊行药物终止妊娠妇女的年龄、既往分娩方式、孕囊直径、子宫位置、孕产次数、孕龄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35岁、孕囊直径≥2cm、子宫前屈、后倾后屈位、孕产次数增多、停经大于49d者,药物流产失败率明显增高,自然分娩史与剖宫产史者药物流产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药物流产的效果受妇女的年龄、孕囊直径、子宫位置、孕产次数、孕龄的影响,自然分娩史与剖宫产史者药物流产的效果无明显差异;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药物流产适应证及禁忌证,对人工流产高危因素者首选药物流产,药物流产失败及时行人工流产或清宫术。  相似文献   

8.
朱晓萍 《中外医疗》2009,28(25):29-29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失败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680例在我院门诊行药物终止妊娠健康妇女的年龄,孕囊直径.子宫位置.分娩史.经期时间,孕龄等资料。结果年龄〉35岁.有剖宫产史、孕囊直径〉2cm,子宫后倾后屈位、经期〉5d,停经40~49d者,药物流产失败率明显增高。结论药物流产的效果受妇女的年龄.分娩史.孕产史、孕囊直径,子宫位置,孕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影响药物流产因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佳英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4):126-126,131
目的探讨影响药物流产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20例早孕妇女药物流产的临床资料。结果920例早孕药物流产中完全流产为851例,不全流产为47例,流产失败为22例。年龄大、子宫位置后倾位、孕囊直径大、存在胚芽、慢性盆腔炎是影响药物流产的因素(P〈0.05)。结论影响药物流产因素较多,对于合并上述冈素者建议用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如果实施药物流产应将药物流产的不顺利明确告知患者,同时密切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影响药物流产安全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75例在我院门诊行药物终止妊娠妇女的年龄、孕囊直径、子宫位置、孕产次数、孕龄、既往分娩方式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年龄≥35岁、孕囊直径≥20mm、子宫后倾后屈位、孕产次数多、停经大于49d者,药物流产失败率明显增高,自然分娩史与剖宫产史者药物流产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药物流产的效果受妇女的年龄、孕囊直径、子宫位置、孕产次数、孕龄的影响,自然分娩史与剖宫产史者药物流产的效果无明显差异;在临床中,医生除应严格掌握药物流产适应证和禁忌证外,还要根据以上几种情况进行选择,以提高药物完全流产率.  相似文献   

11.
葛小军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11):1841-1842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不全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8年药物流产不全186例患者,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30岁的早孕妇女药物流产不全的发生率显著高于≤29岁的早孕妇女(χ2=10.29,P〈0.01);停经≥50d者的药物不全流产发生率显著高于停经≤49d者(χ2=17.7,P〈0.01);初次妊娠者的药物不全流产发生率高于2次以上妊娠者(χ2=7.58,P〈0.01),结论:药物流产不全的影响因素和孕妇年龄、停经时间以及妊娠次数有关。  相似文献   

12.
赵勤  罗欢 《重庆医学》2004,33(1):102-103
目的分析疤痕子宫合并早孕药物流产配伍丙酸睾丸酮的疗效.方法 120例疤痕子宫合并早孕患者自愿接受药物流产者,每日口服米非司酮75mg(上午50mg,下午25mg),同时肌注丙酸睾丸酮100mg,共2d,第3天上午口服米索前列醇0.6mg后留观.孕60d以上者,4h未排胎加服米索前列醇0.6mg,妊娠物排除后,肌注缩宫素10u,并常规应用抗生素及缩宫药物.结果总有效率99.16%,完全流产率96.67%,失败率0.84%.阴道流血天数平均10d,清宫率5.83%.结论疤痕子宫合并早孕药物流产,完全流产率高,清宫率低,阴道流血天数短,安全易接受,适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3.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早孕流产,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因其方法简单、痛苦小、受到患者的欢迎。但也因诸多因素影响药物流产的成功率。我院门诊 1998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间共收治正常早孕要求药物流产者 560例,现就其孕次,停经天数,孕囊径线等因素对药物流产成功率的影响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560例均为我院门诊经治的正常早孕要求药物流产者。用药前无阴道流血,全部病例均经 B超检查,证实为宫内妊娠,并测量孕囊径线。年龄: 19~ 45岁;停经天数; 35~ 70天。孕囊径线 0.8~ 5.2cm;其中初…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失败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7520例在我院门诊行药物终止妊娠健康妇女的年龄、孕囊直径、子宫位置、分娩史、经期时间、孕龄等资料。结果年龄〉35岁、有剖宫产史、孕囊直径〉2cm、子宫后倾后屈住、经期〉5天、停经40-49天者,药物流产失败率明显增高。结论药物流产的效果受妇女的年龄、分娩史、孕囊直径、子宫位置、经期时间、孕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胡自品 《中外医疗》2008,27(19):33-34
目的 分析药物流产失败的原因.方法 对2248例在门诊药物流产妇女的年龄、孕囊直径、子宫位置、分娩史、经期、孕龄进行分析.结果 年龄>35岁、有剖宫产史、孕囊直径>2cm、子宫后倾后屈位、经期>5d,停经40~49d者,药物流产失败率明显增高.结论 药物流产的效果受妇女的年龄,分娩史、孕囊直径、子宫位置、经期时间、孕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药物流产不全20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不全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006年药物流产不全209例患者,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30岁的早孕妇女发生药物流产不全的生发率显著高于≤29岁的早孕妇女(X2=6.39,P〈0.01);停经≥50d者的药物不全流产发生率显著高于停经≤49d者(X2=17.33,P〈0.01);初次妊娠者的药物不全流产发生率高于2次以上妊娠者(X2=6.68,P〈0.01)。结论:药物流产不全的影响因素和孕妇年龄、停经时间以及妊娠次数有关。  相似文献   

17.
张丽萍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3):691-692
目的探索米非司酮用量对不同妊囊大小的早孕流产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2002年8月-2008年10月间门诊4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停经天数及妊囊大小分为A、B、C3组,分析、总结米非司酮用药量与不同妊囊大小的早孕流产结局的关系。结果A组(停经天数〈70d,妊囊〈23mm者)完全流产率96.70%,B组(停经天数〈70d,妊囊〉23mm者,服药方法同A组)完全流产率86.81%,C组(停经天数〈70d,妊囊〉23mm者,米非司酮加量)完全流产率94.44%。A组完全流产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与C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改变米非司酮用量可使停经天数〈70d、不同妊囊大小的6周~10周的早期妊娠的完全流产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黄亚青 《吉林医学》2013,(8):1421-1422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终止早孕失败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行药物流产的4 020例早孕妇女进行观察随访。结果:4 020例中,药物流产失败490例,失败率为12.19%,其中妊娠囊未排出者66例,有妊娠囊排出但蜕膜残留者424例,蜕膜残留者中选140例残留面积<2 cm2的行药物性刮宫,成功者136例,其余均行清宫术。结论:药物流产失败与既往有妊娠分娩史、妊娠囊直径、停经时间和子宫位置有密切关系。安宫黄体酮治疗蜕膜残留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影响药物流产失败的因素。方法随机选择400例应用米非司酮序贯并用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的妇女,统计其年龄、孕产次、既往分娩方式、孕周、孕囊大小、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位置、盆腔炎症;记录流产成功、流产失败;行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药物流产失败与既往自然分娩史(OR=0.150,95%CI 0.074~0.302)、孕周较小(OR=0.128,95%CI 0.019~0.879)、子宫内膜厚度较厚(OR=2.193,95%CI 1.109~4.338)、子宫位置后倾后屈(OR=2.876,95%CI 1.383~5.981)以及慢性盆腔炎症(OR=2.889,95%CI 1.370~6.091)有关。结论药物流产失败与既往分娩史、孕周、子宫位置、内膜厚度、慢性盆腔炎有关。临床中医生除了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外,还要结合上述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提高药物流产成功率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人口学特征及妇科因素对流动育龄妇女药物流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进行药物流产的1226例流动育龄妇女,收集、记录人口学特征信息,并对其行妇科及超声检查。结果 1049例药流成功(85.56%),177例药流失败(16.87%),远低于文献所报道的药物流产成功率92%[1],两组数据在年龄、剖宫产史,停经天数、孕囊直径、子宫位置、生殖道畸形、盆腔炎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在是否已婚、学历、职业、流动时间、吸烟、饮酒、流产史、以及是否合并子宫肌瘤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20岁、剖宫产≥2次、停经45~49d、孕囊直径≥20mm、合并生殖道畸形及慢性盆腔炎症则是影响流动育龄妇女药物流产成功的高危因素。结论 关注流动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并选择适宜的流产方式,以提高药物流产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