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子宫腺肌病85例临床诊断和治疗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陶瑞雪  苏燕 《安徽医药》2005,9(7):517-518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5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85例子宫腺肌病占我院同期妇科子宫切除的11.6%;前后4年相比近4年发病率明显升高(71.4%);术前痛经40例(47.1%);月经过多或紊乱49例(57.6%);术前诊断子宫腺肌病31例,诊断符合36.5%;B超诊断符合率17.6%;除2例行子宫腺肌瘤剔除术外,其余患者均行子宫切除术.结论近年来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升高,术前易误诊,阴道B超和MRI可提高诊断率,治疗应个体化,目前仍以手术为主,药物和微创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并评价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60例临床疗效,比较两种超声方法在诊断子宫腺肌病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实施腹部超声以及阴道超声诊断,同时分析并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本组6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均经过病理所证实,其中:28例合并子宫肌瘤,14例合并巧克力囊肿,18例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通过腹部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共有40例,符合率达66.66%,漏诊患者共计4例,被误诊为子宫肌瘤者16例。通过阴道超声诊断为子宫腺肌症53例,符合率达88.33%,漏诊患者共计1例,被误诊为子宫肌瘤者6例。阴道超声在巧克力囊肿以及子宫腺肌症的诊断方面的符合率高于腹部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的准确性明显高于腹部超声检查结果,推荐临床诊断子宫腺肌病首选阴道超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的发病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龙江县医院6年来子宫腺肌病1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腺肌病的发病原因与妊娠、刮宫及分娩有密切关系,并与体内性激素水平失衡有关。结论子宫腺肌病常合并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MRI是目前临床上诊断子宫腺肌病的最佳方法,治疗以手术为主。年轻、有生育要求,近绝经期或保守性手术治疗后症状复发者可行药物治疗,但停药后易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68例子宫动脉栓塞术治子宫腺肌病的患者,术后随访9个月~2年,评价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45例患者痛经症状完全缓解,5例再次妊娠,保留子宫的53例患者中44例患者的子宫均有不同程度缩小。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作为临床治疗该病的常规疗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用于子宫腺肌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弥漫性子宫腺肌病为27例,局限性子宫腺肌病为13例,合并卵巢内膜异位症12例.结论 子宫腺肌病是内膜腺体细胞及间质细胞向肌层侵蚀,伴随着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的符合率较高,且具有无创、安全、可重复检查等优点,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临床实践探讨阴道和腹部两种超声在子宫肌腺病中的诊断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妇科患者660例,其中患有子宫肌腺病患者在手术前进行阴部超声的患者为156例,进行腹部超声患者为162例,共计318例,将进行两种诊断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经诊断,其中确诊为子宫肌腺病的共有318例,采用阴道超声治疗的患者为156例,采用腹部超声治疗的患者为162例。将患者的其他各项指标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临床治疗和观察,阴道超声出了特异性指标同腹部超声接近以外,其阳性、阴性预测值、敏感性等在子宫肌腺病的治疗中都明显优于腹部超声,对于诊断子宫肌腺病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开展子宫腺肌病治疗工作期间,观察选择腹腔镜子宫腺肌瘤病灶切除术施治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某院2014年9月~2016年6月收治的15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对于所有患者于临床均选择腹腔镜子宫腺肌瘤病灶切除术方法施治,完成手术后对所有子宫腺肌病患者施以为期1年的随访,最终对子宫腺肌病手术结果加以统计。结果:所有子宫腺肌病患者完成手术后,均未呈现出严重不良反应现象。手术后准备引流管对患者进行为期24h与48h范围内的留置,在留置时间超过1d后,将其拔除。完成手术后1个月,呈现出轻度疼痛症状以及无疼痛症状的患者包括132例;完成手术后6个月,呈现出轻度疼痛症状以及无疼痛症状的患者包括116例;完成手术后12个月,呈现出轻度疼痛以及无疼痛症状的患者包括100例。同治疗前子宫腺肌病患者月经周期以及经期时间展开对比,治疗后子宫腺肌病患者未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同治疗前子宫腺肌病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月经量以及子宫体积展开对比,治疗后子宫腺肌病患者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在开展子宫腺肌病治疗工作期间,合理选择腹腔镜子宫腺肌瘤病灶切除术方法施治,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创伤面积,并且患者手术后可以做到快速恢复,可以有效满足患者的保留子宫需求,最终优化子宫腺肌瘤患者的手术效果以及预后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及临床体会。方法自2009年3月至2010年5月我科收治27例住院手术治疗的患者,平均年龄41.6岁,平均住院天数6.8d,现回顾性分析这27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及术前术后处理的临床护理经验。结果 27例病例均治愈出院,24例行子宫全切除术,2例行子宫全切除术+单侧卵巢切除术,1例行子宫全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宫骶韧带切断术。结论子宫腺肌病围手术期护理对子宫腺肌病手术切除治疗十分重要,不可缺少,尤其术前术后心理护理,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康复及术后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子宫腺肌病保守性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患者进行保守性手术治疗,即剔切除腺肌病病灶后再成型子宫,保留完整子宫形态。结果追踪32例患者术后结果,术前痛经症状全部缓解,月经恢复正常,复发率低。结论单纯子宫腺肌病保留子宫手术有较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病灶切除联合GnRH-a及LNG-IUS综合治疗大型弥漫型子宫腺肌病的近远期临床疗效,寻求症状严重的大型弥漫型子宫腺肌病年轻患者的适当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大型弥漫性子宫腺肌病10例,采用病灶切除联合术后GnRH-a治疗3个月,停药后月经复潮第5天宫内放置LNG-IUS(左炔诺酮宫内缓释系统),对比治疗前后子宫体积的大小、月经量、血红蛋白值、疼痛程度等症状变化.结果 随访治疗后3、6、12、24个月10例患者月经量明显减少,血红蛋白值上升,贫血症状改善,子宫体积缩小,形态趋于正常,痛经缓解率100%,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大型弥漫性子宫腺肌病年轻患者先采用病灶切除减少子宫体积,再序贯采用GnRH-a+宫内放置LNG-IUS三管齐下联合治疗达到长期控制子宫腺肌病症状,预防复发,不失成为可靠的长期治疗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肌腺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超声诊断仪,对60例子宫肌瘤和40例子宫肌腺病患者行术前检查,包括灰阶图像和彩色血流成像;术后均经病理证实。结果超声检查诊断子宫肌瘤共55例,子宫肌腺病36例。与病理结果对照:4例子宫肌瘤被误诊为子宫肌腺病,3例子宫肌腺病被误诊为子宫肌瘤,子宫肌瘤的诊断符合率为91.67%,子宫肌腺病符合率为90%。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肌腺病的正确率高,可用于二者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治疗的作用。方法观察3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经术后病理诊断,单纯子宫腺肌病28例,合并子宫肌瘤、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8例,无生育要求,且病变广泛,症状严重均行子宫切除手术治疗,行筋膜外子宫全切术17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7例,子宫次全切除术12例。结论长期有剧烈痛经则应行全子宫切除术,根据患者年龄和卵巢情况判定卵巢是否保留。经腹腔镜骶前神经切除术和骶骨神经切除术也可治疗痛经,术后疼痛消失或缓解。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对子宫腺肌病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子宫腺肌病,患者均采用腹部超声检查,评价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单纯腹部超声准确诊断率为71.67%,漏诊率为28.33%,对于筛查子宫腺肌病患者具有一定价值;单纯腹部超声检测平均子宫动脉搏动指数为0.74±0.13,单纯腹部超声检测平均子宫动脉阻力指数为1.31±0.35。结论:子宫腺肌病诊断中单纯应用腹部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筛查疑似子宫腺肌病的患者,为接下来进一步检查提供了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保留子宫的子宫肌腺病的治疗方法.方法 2005年1月-2007年12月38例子宫肌腺病患者行子宫内膜切除后行口服孕三烯酮治疗与单纯口服孕三烯酮疗效的比较,随访12个月.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量改变、痛经程度及子宫体积差异显著.结论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肌腺病是一种中青年患者乐于接受的、疗效显著的、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症至子宫严重出血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3例子宫腺肌症至子宫严重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诊治经过及治疗结局。结果 3例患者均阴道出血时间长达1年多,多次诊刮并按"功血"治疗效果差,2例宫腔镜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囊腔样改变"。2例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治愈。1例行子宫全切术治愈。结论子宫出血患者常规检查及治疗无效时尽早行宫腔镜检查,确诊子宫腺肌症严重出血患者要求保留子宫者可考虑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68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子宫腺肌病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68例子宫腺肌病通过超声检查,准确诊断58例,9例误诊为子宫其他疾病,1例漏诊,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5%.结论 超声显像是诊断子宫腺肌病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特征,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8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12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其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学检查及治疗方法等结果.结果 年龄26~74岁,平均(44.9±7.8)岁.病程4个月~12年.有孕产史122例,无孕产史者6例.临床表现为痛经者76例,其中26例患者痛经表现为进行性加重;月经过多或紊乱者92例,盆腔包块34例,合并轻-中度贫血40例.术前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63.3%,核磁共振检查符合率为94.9%;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子宫腺肌病,其中单纯性子宫腺肌病105例,合并子宫肌瘤18例,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5例.主要表现为子宫壁间散在异位的内膜腺体和间质,可见增生肥大的平滑肌纤维.结论 子宫腺肌病临床表现复杂且无特异性,单纯依靠临床诊断误诊率较高,结合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方法,提高术前诊断率。方法对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医院6年来术后病理证实的子宫腺肌病43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选择同期术后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患者45例为肌瘤组,对两组患者病史、临床症状、妇科检查;超声检查;血清CA125水平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好发年龄及临床症状相似,但子宫腺肌病的痛经及性交疼痛发生率高于子宫肌瘤(P〈0.01),妇检子宫腺肌病呈子宫均匀增大且大多〈12孕周,而宫体压痛高于子宫肌瘤(P〈0.01);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超声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2.8%、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血清血清CA125阳性率分别为81.4%、4.4%,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鉴别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可依据病史、临床症状、妇科体征、超声改变、血清CA125值测定,综合分析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及漏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5年手术治疗并经病理确诊的176例子宫腺肌病资料。结果176例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病例,术前有剖宫产史26例,人工流产及刮宫史152例,宫腔节育环72例。术前诊断子宫腺肌病151例,术前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6例,19例术前诊断子宫肌瘤,术后病理诊断子宫腺肌病并子宫腺肌瘤。术前漏诊子宫腺肌病19例,误诊子宫内膜异位症6例。结论详细询问有无痛经史,结合体征,阴道彩超可提高术前诊断率,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及B超实验室检测的价值,提高对子宫腺肌病术前诊断率;方法5年来我院妇产科子宫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120例;并随机选择同期子宫切除术后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患者120例,对两组患者年龄分布、既往史、临床症状、术前诊断;B超检查;血清CA125水平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均好发于生育年龄妇女,常有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腺肌病术前诊断率56.1%,出现痛经、性交疼痛较多,但继发性贫血少;具有特征性的超声表现;血清CA125水平明显升高。结论子宫腺肌病诊断的金标准是病理诊断,但其既往史、特有症状、B超改变、血清CA125水平增高仍是诊断该病的重要参考指标,并可与子宫肌瘤进行手术前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