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分析68例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由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所致的68例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较为突出,主要以全身性损害过敏性休克、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结论应重视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引起不良反应ADR的各种因素,根据病人身体状况及时调整给药方案,合理使用该产品.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密切观察,并做好抢救措施,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8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Og,每12小时1次.疗程10~14天,对照组静滴注射用(头孢他啶)2.0g,第12小时1次,疗程10~14天。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率分别为95%和92.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和95.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和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高,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西药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接受炎症治疗的120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112/120),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19.17%,其中以胃肠系统损害和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分别为5.0%(6/120)和5.83%(7/120),显著多于其它不良反应(P<0.05)。结论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炎症效果确切,但不良反应多,临床用药中需加强安全控制,以提高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预防和治疗妇产科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按照卫生部颁发的“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临床观察,与头孢他啶随机对照,比较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每次1.5g每12h1次(轻度);1.5g每8h1次(中度);3.0g每8h1次(重度);预防治疗妇产科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试验组的临床痊愈率57.06%(303/531)高于对照组49.02%(225/459),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1.53%(486/531)和84.10%(386/459),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0.59%(414/457)和81.06%(321/396),(P〈0.05),临床研究中未发现试验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对预防和治疗妇产科感染和手术后预防感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引起迟发性过敏反应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志宏  赵佳辉 《吉林医学》2005,26(1):103-103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不断更新种类也日趋繁多。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为一种广谱抗生素,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国内过敏较为少见,迟发性过敏反应就更为罕见。本科发生1例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迟发性过敏反应.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采用HPLC法考察恒温条件下(35℃)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在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GNS)、5%葡萄糖注射液(5%GS)及10%葡萄糖注射液(10%GS)中的稳定性。结果: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在5% GNS、5%GS及10%GS 3种输液中的T0.9分别为3.55、3.27和3.12h。提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在输液中的稳定性有限,其临床前配制,如溶解于输液后应及时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合制剂铃兰欣成分注射用头孢哌酮钠和舒巴坦钠的含量。方法本法以外标法为基础,色谱条件:以ODS-3反相柱作为分析柱。流动相组成为0.005mmol/L四丁基氢氧化铵-乙腈(825:175,V/V),磷酸调整PH=5.0。流速为1.2ml/min。再自外检测器272nm进行检测。结果本法注射用头孢哌嗣钠和舒巴坦钠的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10mg/L和5mg/L,在20-1000mg/L范围内呈线形,注射用头孢哌酮钠和舒巴坦钠的绝对回收率分别为99.4%-102.9%和95.0%~105.3%.批内和批间RSD分别为1,4%1.5%和1.8%1.9%。结论此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测定复合制剂铃兰欣含量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儿童注射用炎琥宁所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分析诱发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儿童使用注射用炎琥宁不良反应42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注射用炎琥宁不良反应发生的年龄全部为11岁以下儿童,男性多于女性;系统损害主要为皮肤、全身性损害及呼吸系统损害;有既往过敏史的患者应用该药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大,不良反应主要在用药60 min内出现.结论 注射用炎琥宁所致不良反应在年龄、ADR发生时间、临床表现上具有一定特点和规律,应规范儿童应用,加强用药过程中监测,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陆林苑  邓坤仪  万波 《医学争鸣》2006,27(6):521-523
目的:评价注射用头孢噻肟钠配舒巴坦钠预防和治疗妇产科感染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方法: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比较注射用头孢噻肟钠配舒巴坦钠每次1.5g,每12h或8h1次,预防治疗妇产科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试验组的痊愈率(80.8%)高于对照组(75.2%),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5.5%和94.1%,细菌清除率分别为和96.4%和95.2%,两组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中未发现应用注射用头孢噻肟钠配舒巴坦钠的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国产注射用头孢噻肟钠配舒巴坦钠对预防和治疗妇产科感染的和手术后预防感染安全有效药物,临床疗效好、且药物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西药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接收的60例感染患者均予以西药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对其疗效及不良反应予以探究。结果: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可高达93.33%;总不良反应为23.00%,其中以皮肤类及胃肠道类副反应较其它反应多见。结论:将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液用于患者中,具有显著地临床疗效,在用药期间增强患者防护措施,且能够显著提升其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我院428例抗菌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报告相关因素分析,了解抗菌药物ADR/ADE发生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医院2009年1月113至2013年12月3113收集到的428例抗菌药物ADR/ADE报告数据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428例抗菌药品ADR/ADE报告中,女性多于男性;0—14岁的儿童61例(占14.26%);50~83岁的患者264例(占61.68%);头孢菌素类居首位239例(占55.85%);给药途径以静脉点滴所占比例最大385例(占89.96%);抗菌药物ADR/ADE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全身性损害等。结论加强抗菌药物ADR/ADE监测工作,减少或者避免ADR/ADE的发生,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赖金华  周学琴 《当代医学》2012,18(17):128-130
目的分析注射用门冬氨酸洛美沙星药物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的类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年1月1日~2011年7月30日收集到的46例注射用门冬氨酸洛美沙星ADR/ADE报告,从患者情况、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原患疾病及因果关系的评价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46例注射用门冬氨酸洛美沙星ADR/ADE报告中,女性多于男性;累及的系统-器官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光敏反应、呼吸系统等;主要发生在用药后5~40min内,多数患者在停药后1d内康复或明显好转。结论应重视注射用门冬氨酸洛美沙星用药后的监护,减少或者避免严重ADR/ADE的发生,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黄芪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原因。[方法]对31例黄芪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的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类型等统计分析。[结果]黄芪注射液所致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变态反应,其中皮肤反应12例(占38.7%),过敏性休克6例(占19.4%),药物热8例(占25.8%),呼吸系统5例(占16.1%)。[结论]黄芪注射液可导致不良反应,其表现多样化,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5-2012年收集的144例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自发报告进行分析.结果 144例报告给药途径均为静脉滴注;14岁以下儿童患者74例,占报告总数的51.39%;不良反应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主要表现为皮疹、荨麻疹等;临床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结论 临床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用药,并加强不良反应监测,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2011年蚌埠地区250例抗肿瘤药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浩  邢蓉  许健 《实用全科医学》2014,(9):1527-1528
目的了解2011年蚌埠地区抗肿瘤药所致不良反应(英文简称ADR)的发生情况,总结抗肿瘤药发生不良反应规律,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利用ADR监测网络,对蚌埠地区2011全年度上报的250例抗肿瘤药品的ADR报告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患者为较易发生不良反应人群;其例数为128例,所占比例为51.20%,40-49岁和50-59岁比例相当,分别占18.80%和19.60%,本次研究中小于18岁的人群中暂没有ADR病例的上报;男性患者使用抗肿瘤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数量多于女性患者(148∶102)。抗肿瘤药的ADR表现:发生消化系统反应的患者数量最多为137例(占51.89%),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其次为皮肤系统47例(占17.80%),主要表现为皮疹﹑瘙痒。有其他系统(主要为血液系统)反应的患者数量也较多44例(占16.67%),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一般ADR主要发生于用药后的1 d;蚌埠市区几家大型医院的抗肿瘤药物的品种数明显多于基层医疗单位;在六类抗肿瘤药物中,监测到以其他类抗肿瘤药发生的ADR发生例数最多,其中主要为铂类抗肿瘤药。结论各级医疗机构应继续加强抗肿瘤药ADR的监测工作,以减少抗肿瘤药的不良反应的发生,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肿瘤药提供参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部分厂家抗肿瘤药药物说明书中标明的不良反应不全面,应及时跟踪更新,以提高药品使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吴敬军  唐蕊  李子安  张瑞虹 《西部医学》2010,22(7):1246-1247
目的观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1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0g/次,次/12h治疗组52例(A组)和头孢他啶2.0g/次,次/12h对照组49例(B组),疗程均为7-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细菌学改变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B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0.38%、85.71%,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23%、89.8%,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苯海索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系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万方数据库报道的226例苯海索不良反应病例,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原患疾病、既往史、药物过敏史、药物剂量、用药时间、ADR表现、处理及预后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苯海索所致226例ADR病例中男性147例(65%),女性79例(359/6),原患疾病以精神分裂症(67.70%)、怕金森病(19.03%)多见。在98例有具体发生时间报道的患者中,ADR发生于7d以内者57例,占58.16%,发生于1个月以内者67例,占68.37%。苯海索所致ADR涉及人体多个器官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出现撤药症状、精神障碍、神经系统损害、全身性损害、泌尿系统损害、心率及心律紊乱、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等。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了解苯海索所致ADR的规律和特点,加强用药监测,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炎宁冲剂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鼻炎宁冲剂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报道1例8岁鼻炎患者使用鼻炎宁冲剂出现过敏反应等症状,并检索相关文献,对有关鼻炎宁冲剂的不良反应原始文献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鼻炎宁冲剂的不良反应以男性为主(64.00%),主要发生在11~30岁年龄组(56.00%),其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为用药后的10min内(60.00%),不良反应主要为过敏反应,主要涉及皮肤及其附件、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多个系统。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了解鼻炎宁冲剂的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加强其不良反应监测,警惕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抗生素联合日达仙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本院120例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其中68例单独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进行治疗,52例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合日达仙治疗。结果:单独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与联合应用日达仙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有效率分别是85.29%和96.15%,二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69%和86%,二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应用日达仙治疗能够明显提高铜绿假单胞杆菌的清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和5.0%,二者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联合日达仙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抗生素治疗,是治疗重症肺炎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20.
陆岩平 《甘肃医药》2014,33(3):195-197
目的:对老年下呼吸道感患者痰培养结果进行分析,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102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患者,取痰进行病原学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培养出病原菌105株,其中G+球菌29株(29/105),占27.62%,G-球菌59株(59/105),占56.19%、20%.同时还检出17株真菌,占16.19%.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的抗菌药物100%耐药,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和亚胺培南有一定的敏感性,所有病原菌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耐药,G-球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和亚胺培南敏感性较高,G+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结论:G-球菌是老年下呼吸道感患者主要的病原菌,耐药及广泛耐药的病原菌构成比例上升,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