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2012年-2013年承德市布鲁菌病标本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布鲁菌病流行状况及影响流行因素调查研究进行分析,掌握承德市布鲁菌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以后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2013年承德市布鲁菌病病例1 130例进行流行特征分析。结果 2012年新发布鲁菌病489例,2013年新发布鲁菌病641例,相比上升31.08%,2012年围场县、丰宁县、隆化县3县占年发病总数的90.38%。2013年除围场县、丰宁县、隆化县外,其他各县的发病人数占年发病总数的比例有所增高。分布的范围由2012年的10个县区96个乡镇,扩大到2013年的11个县区127个乡镇,发病的范围有所扩大。发病以青壮年为主,有向老年发展的趋势,男性病例多于女性,农民、牧民发病率高,其他职业发病增多。结论承德市布鲁菌病疫情发展呈上升趋势,应加强疫情监测,采取有效措施使布鲁菌病疫情得以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
张晓慧  李芳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4):3698-3699
目的对唐山市近年来布鲁菌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为布鲁菌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近年来布鲁菌病疫情资料,对全市布鲁菌病病例进行线索调查,对2002~2010年布鲁菌病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结果2002~2010年全市布鲁菌病疫情主要分布于12个县(市)区,共有新发病人237例。结论唐山市疫情以散发为主,疫情回升态势明显,职业特征明确,以男性为主,无明显季节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乌兰察布市人间布鲁菌病(简称"布病")的空间分布特征,确定重点疫区和潜在危险区,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收集乌兰察布市2009-2018年布病病例数据,再应用ArcGIS 10.2软件进行全局、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结果可视化。结果 2009-2010年布病发病率超过300/10万的旗县为四子王旗,2011年为察哈尔右翼后旗、商都县和永和县;2009、2010、2012和2013年乌兰察布市布病发病率在旗县水平存在空间正相关;2009年低-低聚集区分布于丰镇市,2010年低-低聚集区分布于凉城县,2013和2015年高-低聚集区都分布于察哈尔右翼后旗。结论明确了察哈尔右翼后旗和四子王旗分别为乌兰察布市布病的重点疫区和潜在危险区,建议加强察哈尔右翼后旗养殖场从业人员的布病防治宣传教育和个人防护的监督。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2001-2010年峨眉山市钩端螺旋体病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掌握其规律,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钩端螺旋体病的发生与流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xcel录入整理数据,对2001-2010年峨眉山市钩端螺旋体病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1-2010年峨眉山市共报告钩体病例23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34/10万。2003年发病81例,年发病率为18.81/10万;2001年发病69例,年发病率为16.1/10万;2001-2004年间呈2年1次流行高峰的规律,疫情总体呈波浪式下降,2010年无病例发生。平坝和山区的发病率无显著差异;病例主要集中在10~50岁之间,占发病总数的86.15%,发病以青壮年为主;季节分布呈单峰型,仅集中在8~10月,9月为高峰期。结论 2001-2010年峨眉山钩体发病逐年下降,到2010年已无新病例发生,应进一步加强防制钩体病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宜城市布鲁菌病疫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12-2014年布鲁菌病疫情和个案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探索疫情发生、蔓延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2年10月报告襄阳市布鲁菌首发病例,2012-2014年共报告24例,年龄8~64岁,平均36岁;男性壮年占62.50%,男女比为3∶1;农民占91.67%。4-6月发病占54.17%。波及全市80.00%的镇(办事处)。临床表现多样,发热达100%;平均确诊时间为55d,误诊误治5例(占20.83%)。结论宜城市布鲁菌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加强监测、检疫、宣传、培训和规范化处置,是做好布病防控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全面评价本地区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现状,有效遏制布鲁氏菌病疫情,巩固和扩大防治成果,为制定和落实相应的人间布鲁氏菌病综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年3~5月,按照《乌兰察布市2014年人间布鲁氏菌病血清学筛查监测及入户宣教干预实施方案》要求,采取分层抽样调查方法,每个旗(县、区)至少开展血清学筛查1 000人,同时由经过培训的布鲁氏菌病防治专业人员以入户的方式,对高危人群开展面对面宣传教育与行为干预工作。结果全市各旗(县、区)除丰镇区由于特殊情况未开展血清学筛查工作以外,共对所辖地区的46个乡、镇(苏木)的454个自然村开展了人间布鲁氏菌病血清学筛查和监测工作。调查65 696人,血检10 607人,检出阳性血清375人份。其中,感染率0.57%,发病率0.16%,患病率0.47%,确定并处理人间布病暴发点11个。结果全市人间布病防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主动发现病人数明显下降,本市所采取的布鲁氏菌病患者免费救治措施效果初步显现。结论但是,布鲁氏菌病患者发病率由2013年的0.049%,上升为2014年的0.16%,说明本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07—2020年平顶山市布鲁菌病流行特征,预测2021—2022年的发病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7—2020年平顶山市疾病监测报告信息系统报告的布鲁菌病病例信息,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强度和分布特征,利用自回归移动平均法(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建立预测模型,预测2021—2022年的布病发病趋势。结果 2007—2020年平顶山市共报告布鲁菌病病例6 585例,年均发病率为11.19/10万,自2011年起发病水平快速增加,2015年达到高峰。郊县发病水平高于市区,发病高峰期为4—7月,男性病例多于女性,发病年龄集中在40~<69岁,病例职业以农、牧民为主。报告病例中,实验室确诊病例占99.76%,异地报告比例为14.44%,发病到诊断时间间隔中位数为23天。布鲁菌病发病预测模型为ARIMA(0,1,1)(0,1,1)I2(统计量为21.117,P>0.05),预测2021—2022年的布鲁菌病月发病率高于前4年同期水平,发病高峰月均为4—7月,2022年整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乌兰察布市当前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流行特点与规律的统计与分析,为有效控制布鲁氏菌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本市2015-2016年主动监测、筛查和全市布鲁氏菌病专业门诊被动监测资料,按照《布鲁氏菌病防治手册》的有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本市人间布病报告病例数1 339例,发病率70.72/10万,分别较2015年的(750例和39.88/10万)上升了78.53%和77.33%.结论 本市布病疫情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并且出现由后山地区(畜牧业旗县)向前山地区(非畜牧业旗县)蔓延的新态势,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在20世纪50年代因从外地引进染病的奶牛而引起布鲁菌病局部流行.1964年对全省3176头奶牛、绵羊、种羊、奶山羊等家畜进行血清学监测,阳性率为3.02%(96/3176);1970-1982年监测阳性率为0.25%(126/50 274);1983-1995年畜间阳性率降为0.14%(326/238 403).1963年对从业人员作布鲁菌病试管凝集试验(SAT),阳性率为11.59%(19/164),并发现可疑临床病例.1985-1995年全省监测18 098人,皮内变态反应试验阳性率1.96%(355/18 098),进一步作试管凝集试验(SAT),阳性率为0.04%(7/18 098),确定1例慢性稳定型布鲁菌病患者.1995年全省达到布鲁菌病控制区标准.但进入21世纪以来,浙江省布鲁菌病疫情逐年升高,并发生人间布鲁菌病的局部暴发[1].现就浙江省近年布鲁菌病疫情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11-2015年抚州市恙虫病的流行趋势与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抚州市恙虫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2015年抚州市恙虫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5年,抚州市共报告恙虫病677例,年均发病率为3.42/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口恶)趋势2=630.823,P<0.001),年均增长速度为102.69%。南丰县恙虫病发病人数(占86.71%)和年均发病率(40.26/10万)均居抚州市各县(区)之首。南丰县((口恶)趋势2=571.513,P<0.001)、宜黄县((口恶)趋势2=37.584,P<0.001)和黎川县((口恶)趋势2=6.969,P=0.008)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恙虫病发病呈现季节性,主要集中在6~12月(占98.23%),其中11月、12月病例最多(占56.13%)。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1.21,40~69岁病例占76.81%,50岁及以上病例占51.11%,农民占94.68%。结论 抚州市恙虫病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呈现季节性,南丰县恙虫病疫情比较严峻,农村女性和中老年人为恙虫病的高发人群。建议针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制定有效措施,控制抚州市恙虫病疫情。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广元市虫媒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虫媒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1996-2010年虫媒传染病三间分布。结果广元市1996-2010年共报告8种虫媒传染病1 302例,死亡48人,年均发病率2.86/10万。1996-2000年报告乙脑、钩体、出血热及疟疾4种虫媒传染病;2001-2005年新增报告狂犬病、血吸虫和黑热病,报告7种虫媒传染病;2006-2010年新增报告布鲁菌病,报告8种虫媒传染病病例;2006-2010年年均发病率较1996-2000年下降73.70%;1996-2000年病种以乙脑、钩体为主,占虫媒传染病的81.97%;2001-2005年与1996-2000年一致,病种以乙脑、钩体为主,占虫媒传染病的77.37%;2006-2010年病种以乙脑为主,占虫媒传染病的64.04%。乙脑病例集中在7~9月,其中8月为发病高峰,占乙脑报告病例的59.12%;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0岁以下,占乙脑病例的95.13%;钩体分布在5~11月,其中10月为发病高峰,占钩体报告例数的74.41%;发病年龄主要在20~59岁组,占钩体病例的87.60%;出血热以6~7月、11月~翌年1月发病较多;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0~59岁,占出血热病例的64.16%。发病职业以农民、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和学生为主,占报告病例的93.70%。结论广元市虫媒传染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报告病种有增加趋势,虫媒传染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重点人群,应实施重点人群、重点区域、重点疾病、重点环节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简称务川自治县)2012年-2014年布鲁杆菌病的流行趋势及感染情况,为预防和控制布鲁杆菌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2年-2014年务川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动监测和疫情报告信息系统上报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2014年务川自治县共检测高危人群702例,血清样本RBPT与SAT阳性32例,阳性率为4.56%,以2013年阳性率为最高,阳性率为8.85%,其次是2014年,阳性率为6.33%。男性阳性率高于女性,以4月-7月感染较多,占感染总数的65.63%,以饲养人员感染发病为主。结论务川自治县布鲁杆菌病发病呈散发,发病有上升趋势,应加大对养殖场的管理和养殖人员的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养殖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控制布鲁杆菌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2010年-2014年三门峡市、平陆县人间布鲁菌病流行病学状况。方法对近5年到三门峡市进行布鲁菌病诊断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结果经调查发现2010年-2014年三门峡市和平陆县布病年检出率分别为48.85%、27.06%、42.39%、41.54%、34.71%,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66,P=0.000)。5年总发病高峰位于3月-9月,年龄主要分布于20岁~69岁。近5年该市、县布鲁菌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与体征依次为发烧、困乏、关节或肌肉痛、纳差、多汗、头痛、失眠。该病主要传播途径依次为养羊、养牛、养猪、养狗、宰羊、厨师。结论位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内三省交界处的三门峡市及平陆县,近5年布鲁菌病流行状况不容乐观,三省应继续联防联控共同降低布鲁菌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包头市人间布鲁杆菌病的疫情现状,为布鲁杆菌病的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包头市青山区、达茂旗、固阳县等9个旗县区作为监测地区,每个监测旗县选择9个以上的监测点,选择与家畜密切接触的重点人群,采用虎红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对重点人群进行人间布病病情调查。结果 9个旗县共计监测14 582人,检出阳性711人,感染率为4.88%(711/14 582),新发病例数为529人,发病率为3.63%(529/14 582),患病病例数为687人,患病率为4.71%(687/14 582)。结论继续做好重点人群的监测工作,加大布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做好人员培训,切实做好牲畜检疫、淘汰和免疫接种等工作,有效控制布病疫情。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市2010-2015年布鲁菌病流行情况,为北京市布鲁菌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 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10-2015年北京市布鲁菌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统计病例的分布情况,采 用指数模型分析方法对2010-2015年北京市报告布鲁菌病病例数进行分析,预测2016年布鲁菌病发病情 况。结果 2010-2015年北京市共报告布鲁菌病病例641例,报告病例数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春季 为发病高峰;北京郊区报告病例数较高;病例以男性居多,男女性别比为3.71∶1;病例年龄主要集中在 20~69岁人群,其中以40~岁年龄组人群居多(61.00%);病例职业以农民为主。指数模型分析拟合回归 方程为犢=16.405e0.448x,模型决定系数犚2=0.98,根据回归模型预测2016 年北京市布鲁菌病报告病例数 为378例(95%犆犐:240~595)。结论 北京市布鲁菌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应在高发季节加强郊区重点职业 人群布鲁菌病防控知识健康教育及健康监测。 关键词:布鲁菌病;流行病学;指数模型分析;预测;发病情况 中图分类号:R18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7)09 0692 03  相似文献   

16.
2001-2006年铜梁县性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铜梁县2001-2006年性病艾滋病流行动态特征,为防治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铜梁县2001-2006年性病年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铜梁县2001-2006年共报告性传播疾病8种3476例,性病年报告发病率为44.90/10万-109.84/10万。发病构成位于前3位的依次为淋病(34.32%)、尖锐湿疣(28.65%)、非淋菌性尿道炎(19.88%)。2001-2006年性病报告男高于女性;发病年龄以20-39岁为主,发病数占总病例数的69.56%;已婚为主,占69.51%;中学文化程度占70.57%;农民、个体、无(待)业、干部职工列前4位(82.16%);传播方式以婚外性接触为主(占56.42%)。结论性传播疾病发病率高、传播快、危害大,特别是2004年起,HIV/AIDS报告病例数大幅度上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015-2019年舞阳县人间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流行情况,为有效控制布鲁氏菌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5-2019年舞阳县布鲁氏菌病疫情报告资料和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19年舞阳县共报告布病6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27/10万,其中侯集镇报告病例最多(20例),其次是北舞渡镇(13例)。男性44例,女性19例,性别比为2.32:1。发病以45~55岁中年人居多(27例),占42.86%。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以3-7月份为主(47例),占74.60%。职业以农民为主(60例),占95.24%,其次是家务及待业(2例),绝大部分患者从事养羊和宰羊工作。结论全县布病发病有上升趋势,应加强健康教育,提升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甘肃省白银市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为制定布鲁氏菌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对白银市2013 - 2017年布鲁氏菌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3 - 2017年全市共发生布病1 823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为21.20/10万,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15年发病率最高,为36.51/10万;全年均可发病,但4 - 8月较集中,占病例总数的56.39%;发病主要集中在靖远县、景泰县和平川区,占病例总数的88.81%;性别以男性为主,占76.36%,男性发病率(31.40/10万)明显高于女性(10.34/10万);病例集中在50~69岁人群,占病例总数的42.84%;职业以农民为主,占93.47%。结论 近年来白银市人间布鲁氏菌病发病呈上升趋势,以男性、50~69岁、农民为主,疫情控制形势十分严峻。应实施布病的零级预防,从畜间入手及时发现病畜,遏制布病在畜间传播,从源头预防危险因素流行,并针对重点人群开展相应的防控措施,降低布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监测结果分析,掌握龙游县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规律,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方法对2004-2010年HFRS疫情资料进行分析,并采用现场调查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开展人间疫情与宿主动物带病毒监测。结果龙游县2004-2010年HFRS年平均发病率为0.78/10万,患者以40~50岁为主,占63.64%,农民占77.27%,男女比例为2.14:1。季节高峰呈夏季和冬季的双峰型,全县多个乡(镇)均有发病,以龙南山区发病率最高。患者诊断符合率为82.35%。鼠类带病毒率为2.95%,室内以黄胸鼠为优势种,占80.28%;室外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占89.29%。鼠血清HFRS抗体阳性率为4.81%。结论龙游县HFRS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但流行特征并未发生明显改变。监测结果显示,龙游县是以姬鼠型为主的混合型HFRS疫区。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揭示2014-2016年乌兰察布市重点地区人间布鲁氏菌病发病率、患病率及其变化趋势,评估布鲁氏菌病治疗和疫情控制状况,为有效控制全市布鲁氏菌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本市2014-2016年主动监测、筛查纵向可比性资料,按照《布鲁氏菌病防治手册》的有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6年,本市重点调查地区人间布鲁氏菌病发病率分别为161.3/10万、496.9/10万、2669.9/10万,同比上升幅度分别为208.06%(χ2=90.82,P﹤0.05)和437.31%(χ2=411.636,P﹤0.05)。同期患病率分别为570.81/10万、1358.16/10万,8024.88/10万。同比上升幅度分别为137.94%(χ2=166.866,P0.05)和490.86%(χ2=1352.948,P﹤0.05)。结论 2014-2016年,本市重点调查地区人间布鲁氏菌病发病率和患病率明显上升,特别是2016年呈突发性增长,证明本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并未得到有效控制,新发病人仍在逐年增加。同时在患者免费治疗政策全面实施、重点地区人群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大幅提升的情况下,仍然存在大量经过治疗仍未痊愈的慢性期布鲁氏菌病患者,并且在逐年增加,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患者治愈率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