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余光明 《健康文摘》2010,(11):47-47
在我们的医疗工作中,发现一些冠心病患者仅凭检查空腹血糖.往往会造成糖耐量受损或者糖尿病的漏诊.而病人只查空腹血糖.不查餐后血糖又是极为普遍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糖代谢异常的代谢综合征患者及在不同肾损害情况下4型心肾综合征的患病率。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09年7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科住院的合并T2DM或IFG、IGT的代谢综合征患者。统计肾损害的患病率及临床特征,依有无肾损害、。肾损害的形式分析4型心肾综合征的患病率。结果531例患者中52.73%发生肾损害,肾损害组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病率均较非肾损害组高(P〈0.05),蛋白尿组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的患病率均显著高于非肾损害组(P〈0.05),肾功能下降组较非肾损害组冠心病患病率高(P〈0.01),心功能不全的患病率也较高(P〈0.05)。结论糖代谢异常的代谢综合征患者肾损害的发生率高,糖代谢异常的代谢综合延患鲞金羞肾损害后心血管事件患病率进一步增高。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前期人群血糖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前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GR)是指血糖水平处于正常与糖尿病之间的时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ree glucose,IFG)和糖耐量受损(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以及两者合并存在三种状态。IGR人群在短期内发展为2型糖尿病(DM)的绝对危险比一般人群高3~10倍,IGR人群的心血管疾病危险明显增加,以IGT更为显著,其中部分已存在特征性血管改变[1],而且也更容易合并其他危险因素(如肥胖、血脂异常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2005年1-9月在某医院确诊的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100例孕产妇为病例组,以该院产前保健和分娩的糖代谢正常、孕周相同的200例孕产妇为对照组。对其一般情况、妊娠情况和相关健康行为等情况进行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与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相关的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妇年龄为26~30岁(OR=2.69,95%CI为1.29~5.56)和高于30岁(OR=4.58,95%CI为1.92~10.92)、经济收入超过3 000元(OR=7.17,95%CI为2.49~20.64)、容易激动(OR=1.88,95%CI为1.00~3.51)、食肉多(OR=4.91,95%CI为1.94~12.43)、参加体育锻炼每周1~3次(OR=0.35,95%CI为0.16~0.76)和4次以上(OR=0.32,95%CI为0.10~0.98)等因素与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关系密切。结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大、经济收入高、容易激动和食大量肉,而适度体育锻炼为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孕妇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发病情况以及与发病相关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孕妇的病历资料,其中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组140人,正常孕妇160人。结果:PCOS组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为60.71%(85/140),其中妊娠期糖尿病(GDM)45例,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40例;对照组孕期发生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为18.75%(30/160),其中妊娠期糖尿病(GDM)13例,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17例。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由于存在胰岛素抵抗(IR),易导致糖代谢异常而引发妊娠期糖代谢异常,且肥胖加剧胰岛素抵抗的程度,因此对此类患者应加强预防性监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选择性筛查方法在糖尿病早期发现中的意义。方法对来我中心接受常规体检、年龄≥45岁的连续门诊病例,进行一般情况、病史及体格检查等资料的收集,按年龄、性别、累计危险因素值进行分组分析。结果在833名受检者中检出糖尿病120人,检出率为14.41%,IGT为119人,占14.29%,且不同年龄组间糖尿病患病率及IGR检出率有显著差异。其中,〉70岁的老年人的患病率(22.11%)为〈50岁的中年人(7.79%)的近3倍。而男女组间则无统计学差异。累计危险因素积分值≥22的高危组糖尿病患病率(20.36%)是积分值〈22的对照组(5.20%)的近四倍。结论对45岁以上的社区居民进行临床选择性筛查,可经济有效的为社区糖尿病早期防控提供依据。若与主动性筛查相结合,可较全面准确的评估社区糖尿病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空腹血糖受损(IFG)的空腹血糖(FPG)诊断标准下调对糖调节受损(IGR)人群检出率的影响,并探讨区分糖调节正常与受损的FPG理想截定点以及诊断糖尿病(DM)的FPG理想切点。方法3219例台州农村人群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空腹测毛细血管血糖,若≥5.6mmol/L做OGTT检查。结果空腹血糖受损(IFG)患病率按新诊断切点5.6mmol/L为10.15%,按原切点6.1mmol/L为1.24%;空腹血糖受损合并糖耐量受损(IGT)患病率按新诊断切点5.6mmol/L为6.14%,按原切点6.1mmol/L为3.26%。结论IFG诊断标准下调后,IFG、IFG IGT检出率明显增加;非T2DM人群中诊断IGR的FPG理想截定点为5.7mmol/L,DM的最佳FPG切点为6.6mmol/L。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老年血糖异常患者血清胆红素的变化及影响血糖水平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住院老年患者644例,其中血糖异常患者303例(血糖异常组),血糖正常患者341例(对照组)。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及各项指标,包括胆红素、肝功能、血脂、C反应蛋白(CRP)、脑钠肽(BNP)等,进行相应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血糖异常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间接胆红素(IB)水平降低(P0.05),血清CRP水平升高(P0.01)。按血清总胆红素四分位数分组,胆红素高水平组比胆红素低水平组血糖、血压水平异常的百分比低(P=0.000,P=0.016)。有无血糖异常及血糖异常的严重程度与血清TB、IB水平呈弱负相关(P0.05)。结论在老年人群中,生理范围内轻度升高的胆红素可能是血糖异常的一个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空腹血糖受损(IFG)的中老年人空腹血糖变化及转归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上海市闸北区随机抽取2个街道,再按随机抽样方法确定居委会和楼组。选择年龄 ≥ 40岁、空腹血糖(FPG)6.1~6.9 mmol/L的常住人口进入本次研究,共203人。对该部分人群于2011-2012年间2次清晨空腹采静脉血样,检测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等生化指标,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并于2012年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生活方式及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结果] 对IFG人群连续观测2年,FPG总体水平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PG1、FPG2分别有37.44%、30.05%的居民升高到7.0 mmol/L以上,同时有38.42%、33.50%的居民FPG下降到6.1 mmol/L以下。被确诊为糖尿病者占9.85%。多因素分析发现BMI为IFG人群FPG升高的危险因素。[结论] 40岁以上IFG人群FPG水平2年内随时间总体有所升高。BMI是IFG人群FPG水平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空腹血糖受损(IFG)患者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及其各组份的患病情况,为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8月~2009年10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检验科收集空腹血糖为6.1-﹤7.0mmol/L的门诊检查者。由内分泌科医生协助排除服用降糖药的患者、急慢性感染患者以及肿瘤患者后,确定为空腹血糖受损患者。对空腹血糖受损者进一步检测血脂、胰岛素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并测量血压、身高、体重。[结果]共收集空腹血糖受损患者320人。其中56.9%呈现出胰岛素抵抗现象,57.2%可确定为代谢综合征患者。代谢综合征各组份中,超重和肥胖比例为67.2%;脂代谢异常比例为56.3%;血压升高或高血压的比例为42.5%。胰岛素抵抗者超重和肥胖、脂代谢异常和代谢综合征的比例显著高于非胰岛素抵抗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重和肥胖者发生胰岛素抵抗的危险性是体重正常者的4.42倍,95%CI:2.52~7.46;胆固醇水平也增加胰岛素抵抗的危险性,OR=1.13,95%CI:1.01~1.17。[结论]空腹血糖受损患者已同时存在多种代谢异常,半数以上患者出现胰岛素抵抗,影响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因素为超重肥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患者糖耐量异常的发生率 ,探讨糖代谢异常与胰岛素抵抗、体重的关系以及早期评估方法。 方法  4 3例青春期PCOS患者 ,口服 75 g葡萄糖 ,行糖耐量及胰岛素释放实验。用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评价胰岛素抵抗。 结果  (1)糖耐量低减发生率为 11 6 % (5 /43) ;(2 )糖耐量低减患者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服糖后 6 0、 12 0min的血糖值、胰岛素值、HOMAIR均高于糖耐量正常患者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3)体重指数与服糖后 12 0min血糖值成正相关 (r =0 35 5 ,P <0 0 5 )。HOMAIR与服糖后 12 0min血糖值成正相关 (r=0 5 78,P <0 0 5 )。 结论 青春期PCOS患者存在糖代谢异常 ,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是影响其糖耐量的重要因素 ,口服糖耐量试验是用于监测青春期PCOS患者糖代谢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2017年新诊断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糖耐量异常(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R)危险因素,为T2DM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新诊断T2DM456名,按性别相同、年龄差小于5岁随机选择IGR和正常糖耐量(normal glucose tolerance,NGT)各456名,用多类结果logistic回归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和IGR的影响因素。结果 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显示消瘦(OR=2.060,95%CI:1.020~4.162)、超重(OR=1.478,95%CI:1.181~1.849)、肥胖(OR=2.151,95%CI:1.561~2.965)、饮酒(OR=1.521,95%CI:1.093~2.117)、体力劳动者(OR=1.892,95%CI:1.317~2.718)是糖尿病疾病程度的危险因素,已婚(β=-0.591,OR=0.554,95%CI:0.385~0.795),运动(β=-0.336,OR=0.715,95%CI:0.579~0.883)是糖尿病疾病程度的保护因素;结合T2DM-NGT对照、T2DM-IGR对照、IGR-NGT对照3组比较,体力劳动者是糖尿病的危险人群,运动、饮酒、已婚的影响在IGR到T2DM阶段,在NGT转为IGR过程中作用较弱,而BMI影响NGT-IGR-T2DM整个过程。结论 超重与肥胖是糖尿病整个病程的危险因素,体力劳动者是糖尿病的危险人群,已婚、运动是糖尿病的保护因素,饮酒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的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糖代谢异常孕妇孕中期的营养状况,为有针对性地指导其合理营养,保证母婴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63例糖代谢异常的单胎孕妇孕中期的营养状况,并采用24 h回顾法膳食调查,分析其膳食中能量和营养素的摄入情况.结果:糖代谢异常的孕妇孕中期血浆总蛋白为(63.88±4.21)g/L,ALB为(34.66±3.69)g/L,Hb为(117.10±11.56) g/L.蛋白质营养不良(ALB<35 g/L)的发生率高达47.62%(30/63),贫血(Hb<100 g/L)发生率为6.35%(4/63).其孕中期每天膳食中的能量、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摄入量,分别为(8 926.52±1 847.86)kJ、(87.29±23.58)g、(69.13±16.19)g、(290.55±75.07)g.与按其身高、孕前体质量、体力活动和孕周而计算的参考摄入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01).其中每天能量摄入>9 205 kJ,占41.27%(26/63),蛋白质产热比>20%,占7.94%(5/63),脂肪产热比>30%,占36.51%(23/63),糖类产热比>50%,占79.36%(50/63).结论:孕中期糖代谢异常的孕妇蛋白质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膳食中能量摄入偏高,蛋白质摄入偏低,三大营养素产热比不合理,应给予及时纠正.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耐量异常(IGT)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进而评价PAI-1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以19例IGT患者(IGT组)和141例T2DM患者(T2DM组)为研究对象,并选择52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定PAI-1水平、IMT。结果(1)IGT组及T2DM组IM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DM组IMT较IGT组明显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对照组与IGT组、T2DM组PAI-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GT组与T2DM组PAI-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大血管病变的T2DM组PAI-1水平与无大血管病变的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通过对IMT多元回归发现,PAI-1与IMT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1)IGT阶段IMT就已经出现增厚,提示动脉粥样硬化在IGT阶段就已开始。临床T2DM阶段IMT明显增厚,且与IGT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PAI-1水平与IMT密切相关,提示升高的PAI-1水平可能是IGT和T2DM大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营养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和糖耐量减低(IGT)的意义.方法:对来我院围产检查并分娩的610例孕妇,采用50 g葡萄糖负荷试验(GCT)筛查,阳性者再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以诊断GDM和IGT;对于GDM和IGT进行严格饮食控制,监测其空腹和餐后2 h血糖变化情况,并跟踪其围生期病死率、巨大儿和新生儿患病率情况.结果:50 g GCT阳性者140例,其中确诊为GDM 15例,IGT 61例;饮食控制后GDM组空腹和餐后2 h血糖均有明显下降(P<0.05);IGT组餐后2 h血糖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的围生期病死率、巨大儿和新生儿患病率均低于国内相关文献报道,其中IGT组的巨大儿和新生儿患病率均低于GDM组(P<0.05).结论:对所有孕妇应做50 g GCT筛查;严格合理的饮食控制对GDM和IGT的血糖控制和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及EH合并糖耐量减低(IGT)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探讨EH、EH合并IGT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改变。方法从门诊体检人群中筛选病例166例,其中EH组62例,EH合并IGT组56例,健康对照组48例,测定HRV及相关生化指标。结果EH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R-R间期的标准差(SDNN)、5min窦性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每5min窦性R-R间期标准差的平方根(SDNNi)、窦性相邻R-R间期差值〉50ms的心搏数占窦性总搏数的百分比(PNN50)均下降,C肽、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H合并IGT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DNN、SDANN、SDNNi、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rMSSD)、PNN50均下降,C肽、胰岛素、hs-CRP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H合并IGT组与EH组比较,rMSSD、PNN50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叭);C肽、胰岛素、hs—CRP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或〈0.01)。结论EH、EH合并IGT者HRV指标均下降,提示存在自主神经功能损害,且后者更严重,可能与胰岛素抵抗、hs—CRP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了解宁波市某区45~64岁人群空腹血糖和糖耐量分布特征,为中年人群的糖尿病防治提供依
据。方法 通过横断面调查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取宁波市某区45~64岁中年人群,进行空腹血糖和糖耐
量试验,分析流行病学特征。采用χ
2 检验、趋势χ
2 检验、方差分析、调整率等进行统计描述及检验。结
果 共调查45~64 岁人群6170 人, 空腹血糖平均值为5.29 mmol/L, 男性高于女性(犉=9.35,犘=
0.002)。糖耐量2h血糖平均值为6.41mmol/L,女性高于男性(犉=18.67,犘=0.000)。联合筛查结果为
糖尿病检出率5.25%, 糖尿病前期检出率17.59%。仅检测空腹血糖, 中年人群糖尿病的漏检率为
45.37% (147/324),糖尿病前期的漏检率为75.85% (823/1085)。结论 糖尿病对中年人群的影响不容
忽视,加做糖耐量试验对减少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者的漏诊意义重大。
关键词:空腹血糖;糖耐量试验;糖尿病;人群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4)05 0486 04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新华区成年居民的Ⅱ型糖尿病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201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工作手册》为依据,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对新华区≥18岁居民进行抽样调查,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实验室检测等内容。问卷调查包括家庭成员基本情况、个人健康情况等。体格测量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等。实验室检测项目包括空腹血糖、糖耐量试验、空腹血糖受损(IFG)、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项目。在描述性分析基础上,对Ⅱ型糖尿病患病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新华区≥18岁成年居民908人,其中男性392人,女性516人;18—44、45—59和≥60岁人群分别占38.88%(353/908)、31.83%(289/908)、29.30%(266/908)。其Ⅱ型糖尿病总患病率为13.22%(120/908),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为8.37%(76/908),标化患病率分别为9.41%、7.03%。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增加、中心性肥胖、TC异常为Ⅱ型糖尿病患病的危险因素(OR=3.198、2.798、1.617,均P〈0.05或P〈0.01);年龄增加、BMI越高、高血压为IFG的危险因素(OR=1.411、1.570、2.364,P〈0.05或P〈0.01)。结论石家庄市新华区≥18岁成年居民的Ⅱ型糖尿病患病情况较严重,年龄增加、中心性肥胖和Tc异常为Ⅱ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体重指数的PCOS患者糖耐量异常的发生率,探讨糖代谢异常与年龄、体重的关系。方法:495例PCOS患者,口服75 g葡萄糖,行糖耐量及胰岛素释放实验。用卡方检验及偏相关分析方法比较不同年龄与体重的PCOS患者糖耐量的差异。结果:495例患者中糖尿病发生率为4.0%(20例),糖耐量低减的发生率为16.6%(82例);根据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分析,胰岛素敏感性高者275例,占55.6%,胰岛素敏感性低者220例,占44.4%;偏相关分析发现,不同年龄段的PCOS患者糖尿病和糖耐量低减的发生率不同,两者呈正相关,r=0.172,有统计学差异(P=0.000),不同年龄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不同体重指数的PCOS患者糖尿病发生率和糖耐量低减的发生率不同,两者呈正相关,r=0.318,有统计学差异(P=0.000),胰岛素敏感性相比,两者呈负相关,r=-0.434,有显著性差异(P=0.000)。结论:PCOS患者随着年龄和体重的增加,糖耐量异常的发生率增加;肥胖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更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