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对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心肌做功的影响。方法单中心连续入选2018年3月至2021年8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行TAVR治疗的重度AS患者。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 应用左心室压力-应变环评估左心室整体心肌做功, 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重度AS患者TAVR术前、术后的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做功指数(GWI)、整体有用功(GCW)、整体无用功(GWW)、整体做功效率(GWE)的变化。结果共纳入26例因重度AS行TAVR治疗的患者(男性17例, 女性9例), 年龄(69.1±7.3)岁, 胸外科医师学会(STS)评分为[4.2 (1.1, 9.2)]%。以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加外周收缩压估测的与心导管测得的左心室收缩期内压高度相关(r=0.918)。TAVR术后组舒张压、左心房容积指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主动脉瓣峰值流速及平均跨瓣压差均低于TAVR术前组, 而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TAVR术前组(均P<0.05)。心肌做功指标, 校正后TAVR术后组GWW低于TAVR术前组, 而GLS、GWE高于TAVR术前组(均P<0.05)。结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9年1月-2023年8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拟行TAVI治疗的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围术期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与多层螺旋CT(MSCT)检查,比较TEE与MSCT的术前主动脉瓣环检测结果(瓣环内径、瓣环面积),分析其相关性,并对比术后人工主动脉瓣与术前主动脉瓣的TEE参数(最大流速、最大跨瓣压差、平均跨瓣压差),统计患者的术后TEE特征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TEE与MSCT的主动脉瓣环检测结果(瓣环内径、瓣环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分析显示,TEE与MSCT的检测结果(瓣环内径、瓣环面积)具有强相关性(P<0.05)。患者术后人工主动脉瓣最大流速、最大跨瓣压差、平均跨瓣压差均小于术前主动脉瓣(P<0.05)。经TAVI治疗后,患者人工主动脉瓣环均呈椭圆形,瓣膜启闭良好。术后,共出现1例瓣周漏(7.14%)、1例瓣膜反流(7.14%),无冠状动脉阻塞、传导阻滞、心脏压塞等并发症情况。结论 TEE可准确反映TAVI患者的主动脉瓣参数,具有良好的围术期监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11,(2):119-119
科学时报报道,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采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日前为一位73岁的患者实施了人工瓣膜置入,术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国产J-Valve?支架瓣膜行经心尖主动脉瓣置换(TAVR)术治疗高危单纯无钙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手术配合方法。
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高危单纯无钙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资料,共15例。所有患者均使用国产J-Valve?系统为患者行TAVR术。经过细致的术前评估(包括术前访视、熟悉仪器设备、介入耗材设备等)、术中流畅的手术配合[包括严格遵循无菌原则、术中患者体温保护、X线防护、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的监测以及支架瓣膜的装配等]和术中安全管理(包括防止输送器移位和动脉置管的护理等)。观测患者术中是否使用心肺转流、发生心室快速起搏、中转行常规体外循环下TAVR术,是否有冠状动脉阻塞、植入瓣膜是否有移位,有无瓣膜内狭窄及瓣周漏等情况发生,观测术后即刻平均主动脉瓣跨瓣压差;患者在ICU是否顺利脱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术中平均出血量、患者在ICU时间和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射血分数以及是否存在瓣周漏等;了解患者心功能分级、活动耐量以及是否存在胸闷、心绞痛等症状。
结果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TAVR术,未使用心肺转流、未发生心室快速起搏,无中转行常规体外循环下TAVR术,未发生冠状动脉阻塞或植入瓣膜移位,未见瓣膜内狭窄及瓣周漏等情况。术后即刻平均主动脉跨瓣压差为[5.8(4.9,12.9)] mmHg(1 mmHg=0.133 kPa)。所有患者在ICU均顺利脱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00.0 (100.0, 500.0)]mL,患者在ICU时间为(1.2±0.4) d,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为[19.0 (8.5, 23.5)] h,平均射血分数为(56.2±15.6)%,仅有2例患者存在微量瓣周漏。末次随访中,10例患者心功能Ⅰ级,4例为Ⅱ级,1例为Ⅲ级;患者的活动耐量都较术前明显改善;患者术后胸闷、心绞痛等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
结论手术室护士正确掌握TAVR术的手术配合方法,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及各项术前准备,手术过程中与外科医师密切配合,是患者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出一种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支架设计,评估支架与瓣叶植入后在体内相互作用产生的变形情况并分析其力学行为。方法:应用有限元方法,建立支架瓣叶组合模型,在瓣叶上施加压强载荷模拟其在人体内闭合的过程,分析其变形情况和应力应变结果以及受此影响的疲劳寿命。结果:本支架受瓣叶牵拉产生的最大顶端位移为0.24 mm,周期性应变的疲劳寿命约为2.05×108次。结论:变形程度可接受但不可忽视,瓣叶的周期性牵拉对支架的影响可使其在人体内正常工作5~9年。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经导管瓣膜置换提供正常人主动脉瓣膜及肺动脉瓣膜的相关应用解剖.方法解剖测量40例(男28,女12)外形大小正常的成年人心标本.结果测得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周径分别为(63.25±8.43)mm、(66.52±11.25)mm;瓣膜游离缘长度分别为(26.25±3.84)mm、(27.51±5.15)mm;瓣膜附着缘长度分别为(20.36±3.51)mm、(21.27±4.64)mm;游离缘距窦底的距离分别为(15.15±2.67)mm、(16.54±4.33)mm左、右冠状动脉开口距主动脉根部距离分别为(16.59±4.16)mm、(17.23±3.26)mm.主肺动脉长度(33.54±8.15)mm.结论带瓣膜支架的大小和形状的设计应根据主动脉以及主肺动脉开口的大小及与周边结构的关系来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左心室流腔与主动脉轴线所呈角度对主动脉瓣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依据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获得的患者CT图像上的心室流腔角度大小,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心室流腔角度分别为0°、16.5°和30°的3组主动脉根部模型。然后将人工生物瓣安装在主动脉根部模型上,在Vivitro心脏-血管模拟实验系统中进行不同心输出量条件下的脉动流实验。心率设定为70次/min,脉动流流动速率分别为2、3、4、5、6、7 L/min的条件下,测试瓣膜的跨膜压差、反流比和有效开口面积。在每个脉动流流动速率条件下测试10次,取平均值。结果不同心室流腔角度模型之间,生物瓣的跨膜压差存在差异但均符合国家标准GB 12279—2008/ISO 5840:1996,即小于10 mmHg(1 mmHg=0.133 k Pa)。对于心输出量较低的情况,较小的心室流腔角度有助于反流比的下降,较大的心室流腔角度有助于增大瓣膜的有效开口面积;而对于心输出量较高的情况,较小的心室流腔角度有利于瓣膜有效开口面积的增大。结论手术时,医生可根据患者的各项参数大小选择合适的心室流腔角度。 相似文献
9.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2012,(2):96
近几年来,主动脉瓣的介入治疗一直是结构性心脏病介入的研究热点和方向。目前,在欧美,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已经成为换瓣的首要原因。这些患者往往高龄、左心室功能差、存在严重的合并症,不能耐受外科换瓣手术。同时传统的外科手术创伤大、需要体外循环、手术风险高。 相似文献
10.
人工心脏瓣膜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子彬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1995,1(1):7-9
1 历史回顾 心脏瓣膜是保证心脏推动血液循环定向流动的生物阀门。心脏瓣膜的病变会影响正常血液循环,甚至危及生命。由于心脏外科的发展和进步,50年代医学家们就试图用人造的心脏瓣膜来取代病损的心脏瓣膜,治疗瓣膜病。如1951年Hufnagel曾用人工制造的主动脉瓣膜置于动脉内,治疗主动脉瓣闭锁不全的患者,但当时选材和技术条件都不成熟,未达到预期的效果。由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发展,直到1953年Gibbon成功地应用了人工心肺机进行心内直视手术,才为置换人工心脏瓣膜创造了条件。1960年Harken医师首先开展了用人造球笼式机械瓣,置人主动脉瓣生理位置,即冠状动脉开口下方,主动脉瓣环上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随着生物瓣膜毁损病例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经导管瓣膜作为瓣中瓣被应用于二次瓣膜置换手术,但其流体力学性能鲜有报道.本文将经导管瓣膜安装在生物瓣膜内形成瓣中瓣结构,并对其流体力学性能进行体外测试及评价.方法 将经导管瓣膜(23 mm、27 mm、29 mm)分别安装在对应规格生物瓣膜(23 mm、27 mm、29 mm)中形成瓣中瓣,进行稳态前向流实验、稳态反向泄漏实验、脉动流实验,对其流体力学性能进行评价,并与同规格生物瓣膜流体力学性能进行对比.结果 稳态前向流实验中,同一规格的经导管瓣中瓣跨瓣压差随着前向流量的增大而增大.稳态反向泄漏实验中,同一规格的经导管瓣中瓣泄漏量随着反向压力的增大而增大.脉动流实验中,经导管瓣中瓣和生物瓣膜的平均跨瓣压差、返流百分比和有效瓣口面积变化趋势相同.对于同一规格的经导管瓣中瓣和生物瓣膜,随着心输出量的增加,跨瓣压差增大,返流百分比减小,有效瓣口面积增大;在同一心输出量下,随着经导管瓣中瓣和生物瓣膜规格的增大,跨瓣压差减小,返流百分比增大,有效瓣口面积增大.结论 经导管瓣中瓣体外脉动流性能指标满足YY/T1449.3—2016标准中经导管瓣膜的性能要求,且其脉动流性能与同规格生物瓣膜相比无明显差异.该经导管瓣中瓣具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3.
背景:在主动脉置换过程中常遇到瓣环钙化、瓣周囊肿等特殊情况,这时一般应用特殊技术辅助主动脉瓣置换。
目的:观察自体心包补片修补主动脉瓣环辅助主动脉瓣置换治疗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并瓣环钙化的临床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 2012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2例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并瓣环钙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统计学软件处理自体心包补片修补主动脉瓣环技术辅助主动脉瓣置换前后的主动脉瓣有效瓣口面积指数、最大跨瓣压差、血流峰值速度、左室射血分数等数据,分析自体心包补片修补主动脉瓣环技术辅助主动脉瓣置换的应用效果。
结果与结论:无置换中死亡病例,置换中主动脉阻断时间为52-88(63.0±18.1) min,体外循环时间为78-122(102.6±25.1) min,置换后1例患者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经床旁血透治疗后治愈。余患者无严重置换并发症。置换后住院天数为7-20(13.6±5.5) d。置换后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示:瓣膜功能良好,均未发现主动脉瓣周漏。置换后6个月的主动脉瓣有效瓣口面积指数、最大跨瓣压差、血流峰值速度、左室射血分数均有显著改善,与置换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证实对置换适应证合适的特殊换瓣患者,自体心包补片修补主动脉瓣环辅助主动脉瓣置换可取得满意的外科治疗效果,且操作安全简单,是一项可行的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有限元方法评估不同钙化模式对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效果的影响。方法根据钙化斑块在主动脉瓣叶上的位置不同,建立对合线钙化模型、附着线钙化模型和圆圈钙化模型3种不同钙化形式的主动脉根部模型。使用ABAQUS软件仿真自膨胀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3个钙化模型中的过程,分析不同钙化模型对主动脉根部应力、瓣架变形以及瓣周间隙的影响。结果圆圈钙化模型中钙化斑块的最大主应力最大,为18.42 MPa,可能导致假体植入后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更高;圆圈钙化模型的瓣架变形程度也最大,可能导致更差的假体耐久性;附着线钙化模型的瓣周间隙面积为37.2 mm~2,超过其他模型的2倍,植入后出现严重瓣周返流的风险可能性更高。结论不同的主动脉瓣叶钙化模式与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后的主动脉根部应力、瓣架变形以及瓣周间隙有关,对术后并发症和假体耐久性产生影响。研究结果为临床上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术术后效果的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先天性主动脉瓣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临床确诊的先天性主动脉瓣病变患者43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龄4~46岁,平均年龄234岁.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oFH)患者7例,主动脉瓣二叶畸形(BAV)患者35例,罕见的主动脉瓣下移畸形1例.回顾分析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并与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动力性主动脉瓣的远距离磁驱动方法 ,为进一步简化动力瓣结构提供实验基础。 方法 动力瓣是一个固定于磁性转子上的推进叶轮 ,并由一个连接于钢性支架笼的轴支撑。“转子 叶轮体”由位于动脉壁外的交变磁场提供动力。根据原理产生交变电磁场的装置可以放置于体外发挥作用 ,避免了在体内植入过多的异物而导致并发症。 结果 驱动装置与动力瓣轴心间距离达 6 0mm ,在最大的液流功率输出条件下 ,流量可达到5L min ,所克服的后负荷压强为 80mmHg。表明远距离驱动动力瓣的设想可以实现。 结论 该技术可简化体内植入装置的结构 ,避免导线穿透皮肤 ,减少能量传递和转化过程的能量损耗及热效应 ,对提高左心辅助装置的生理相容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内皮素-1水平与单纯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术后新发房颤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结构性心脏病外科中心单纯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1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新发房颤分为术后房颤组(n=28)和无术后房颤组(n=91)。2组患者均于全身麻醉成功后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作胸部正中切口并劈开胸骨。切开心包并悬吊,肝素化后升主动脉、右心房二阶梯引流管插管建立体外循环,转机、降温,阻断循环,切开主动脉,探查主动脉瓣病变情况,剪除病变主动脉瓣,选择合适大小的人工主动脉瓣(机械瓣或生物瓣)进行置换,全周间断缝合。关闭主动脉切口。复温、排气,开放循环。并行稳定后停止体外循环,拔出动静脉管路。常规止血关胸,结束手术。统计患者术前各项资料中最可能影响术后房颤发生的因素[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内皮素-1水平、基础疾病、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指标]、术中资料(术中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及术后资料[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行开胸止血术例数、使用何种类型人工瓣膜(机械瓣或生物瓣)]。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非参数检验、χ2检验;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内皮素-1预测术后新发房颤的截断值;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术后新发房颤相关的危险因素。 结果(1)术后房颤组患者的年龄为(53.0±12.1)岁,高于无术后房颤组[(47.1±13.6)岁],术前内皮素-1水平为0.43±0.19,高于无术后房颤组(0.27±0.14),NYHA分级≥3级患者比例为14.3%(4/28),高于无术后房颤组[4.4%(4/91)],左心房直径为(40.6±4.8) mm,大于无术后房颤组[(36.7±5.2 ) mm],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比例为39.3%(11/28),低于无术后房颤组[60.4%(55/9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术前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房颤组患者术中体外循环时间为(113.9±41.7)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75.3±24.1) min,无术后房颤组患者术中体外循环时间为(108.6±46.3)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72.5±31.4) min,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47、-0.432,P=0.59、0.67)。(3)术后房颤组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4.7±14.3) h、(9.1±3.6) d,均大于无术后房颤组[(19.6±9.5) h、(7.6±2.9) d];置换机械瓣患者比例为85.7%(24/28),低于无术后房颤组[96.7%(88/91)],置换生物瓣膜患者比例为14.3%(4/28),高于无术后房颤组[3.3%(3/9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房颤组患者术后行开胸止血术的比例为3.6%(1/28),高于无术后房颤组[2.2%(2/9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采用ROC曲线对内皮素-1预测术后新发房颤的价值进行分析可得,曲线下面积为0.76,95%CI:0.66~0.85,截断值0.265 pmol/L,特异度0.75,敏感度0.63。根据截断值将患者分为内皮素-1>0.265组(n=55)和内皮素-1<0.265组(n=64),对2组患者术前、术中资料和术后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可得内皮素-1>0.265组患者左心房直径大于内皮素-1<0.265组患者,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比例低于内皮素-1<0.265组患者,术后新发房颤的发生率(38.2%)明显高于内皮素-1<0.265组(1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收集到的患者资料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NYHA分级≥3级、左心房直径、主动脉瓣狭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置换生物瓣及内皮素-1>0.265 pmol/L均与术后新发房颤的发生相关;对以上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可得左心房直径、置换生物瓣和内皮素-1>0.265 pmol/L与患者术后新发房颤的发生呈独立相关。 结论在单纯行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患者中,除左心房直径、置换生物瓣外,较高的内皮素-1水平也是患者发生术后新发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腹腔镜下根治性切除直肠恶性肿瘤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是当前临床治疗直肠癌的唯一有效手段。低位直肠系膜间隙在术中视野的暴露是直肠手术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部分骨盆狭窄、肿瘤较大或超低位的直肠癌患者。临床传统手术方式,术野暴露难度大,增加手术风险和困难。经肛微创外科(TAMIS)是经肛内镜显微外科(TEM)和单孔腹腔镜的结合体,具有术野清晰的优势。但其优势来源于特殊的手术器械、高难度操作水平。同时期优势因素制约了TAMIS的推广。本文就TAMIS直肠癌的外科治疗简介、应用优势、手术操作方法以及疗效等问题作一综述,以期为直肠癌的有效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经皮经肝胆道镜治疗良性肝内胆管狭窄的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性肝内胆管狭窄是目前胆道外科处理的难点之一,以往主要采用肝叶切除及肝内胆管狭窄切开整形、胆肠吻合术治疗,但手术创伤较大,尤其对那些有手术史的患者,反复的开腹手术困难越来越大,患者也难以接受.近年来经皮经肝胆道镜(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edochoscopy,PTCS)技术的应用,为肝内外胆管狭窄的处理开辟了新途径,有其独特的优势,本文就其治疗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系统评价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患者应用中等长度导管(MC)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静脉炎的发生情况。方法 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Scopus、Cochrane Library、ProQuest、CBM、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中MC与PICC静脉炎发生率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自建库起至2023年7月。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对符合标准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7项研究,包括261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MC组静脉炎发生率与PIC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1,95%CI:0.44~1.15,P=0.17)。肿瘤患者亚组MC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PICC组(RR=0.34,95%CI:0.15~0.77,P=0.01),其他研究人群亚组MC组静脉炎发生率与PIC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一定观察时间范围内,MC与PICC在静脉炎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别,在临床实践中,建议医护人员结合疾病情况与患者意愿,合理选择静脉血管通路装置。 相似文献